![【语文】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4/3A/wKhkGWeOF36AKDHgAAGenLM0Mn8567.jpg)
![【语文】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4/3A/wKhkGWeOF36AKDHgAAGenLM0Mn85672.jpg)
![【语文】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4/3A/wKhkGWeOF36AKDHgAAGenLM0Mn85673.jpg)
![【语文】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4/3A/wKhkGWeOF36AKDHgAAGenLM0Mn85674.jpg)
![【语文】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4/3A/wKhkGWeOF36AKDHgAAGenLM0Mn85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千百年来,分布广泛的竹子一直是文人墨客竞相描画的对象,而作家袁鹰却对井冈山的竹子情有独钟。井冈山的竹子有何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从《井冈翠竹》中寻找答案。18井冈翠竹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七年级语文下册1.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体会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难点)2.学习反复的写作方法,品味比喻、排比、顶针等修辞方法和借物喻人等表现手法的作用。(难点)3.学习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井冈精神的重要性。(素养)学习目标第一课时作者介绍知识备查袁鹰(1924年—2023年),原名田钟洛,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散文集《风帆》《海滨故人》,儿童文学《春雨》《袁鹰儿童诗选》等。背景资料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是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其革命历史而名扬天下,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1960年,袁鹰以发表《井冈山记》一组抒情散文闻名于文坛。《井冈翠竹》是其中一节。知识备查预习检查读一读鬼哭狼嗥
硝盐罐砍伐成年累月修长绞尽脑汁悬崖绝壁郁郁苍苍yùcāng重重叠叠chóngdié深坳ào梭镖suōbiāo魂飞魄散húnpòháoxiāolěifájiǎoxiūxuányá预习检查茨坪读一读摇撼
幽谷荒滩凯歌赣江迢迢
征途功勋殷切
tāncíhànkǎigàntiáozhēngyīnxūn预习检查yīn多音字殷殷切yān殷红累lěi成年累月léi累赘lèi劳累预习检查形近字镖biāo剽梭镖piāo剽悍迢tiáo超chāo千里迢迢超越预习检查词语解释【梭镖】【摇撼】【迢迢】【殷切】【郁郁苍苍】装有长柄的两边开刃的尖刀。摇动(树木、建筑等)。形容路途遥远。深厚而急切。形容草木苍翠茂盛。预习检查词语解释【亭亭玉立】【魂飞魄散】【鬼哭狼嗥】【绞尽脑汁】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形容非常惊恐。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含贬义)。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整体感知速读课文,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请简单概括。第一部分(1、2段):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和“神采”。第二部分(3—9段):写“井冈翠竹”在革命时期的神勇。第三部分(10—12段):写“井冈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无私奉献。第四部分(13段):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直抒胸臆精读细研默读全文,结合关键语段,说一说:作者对井冈翠竹有着怎样的评价和情感?精读细研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印象深刻骄傲自豪拔得头筹精读细研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赞美竹子精读细研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井冈山的毛竹具有怎样的外形特点?该段的描写有何特点?精读细研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远看:多、青翠、浓密。
近看:形态各异、挺拔、繁多、秀美。精读细研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特点:①采用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②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翠竹的修直、繁多和亭亭玉立。····精读细研“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句话贯穿全文,结合全文说一说:井冈山人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精读细研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战士们用竹子做生活用品、做武器。5精读细研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老表们用竹子做成竹筒,盛放食物送给红军战士。6精读细研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根写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的扁担。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把这一副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革命领袖用毛竹做扁担,挑起革命的重担。7精读细研8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9气节之坚贞思想信念之坚定精读细研一阵风过,毛竹呼啦啦地响,好像也在焦急地叫喊:“快些送我们下山去吧,莫要让我们等老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多么需要我们啊!”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沿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毛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心情之热切。精读细研“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革命时期,井冈山的竹子被制成了生活用品、战斗武器,为红军战士的生活带去方便,帮助红军战士消灭敌人,协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走过漫漫长途;井冈山的竹子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生命力顽强;井冈山的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精读细研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体现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精读细研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排比,由毛竹引发了许许多多的联想,用来歌颂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中的伟绩。
反问,井冈翠竹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精读细研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一语双关,既指毛竹能挑重物,也指无产阶级革命家挑得起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顶真,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突出了井冈翠竹的坚贞不屈和生命力的顽强。
精读细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引用了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千古流传的名句,使翠竹的形象熠熠生辉;诗句在这里又语义双关,明喻翠竹旺盛的生命力,实喻井冈山人民坚韧顽强、浴血奋斗的革命意志。精读细研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拟人,衬托出建设者们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自豪之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课文更具表现力,深刻地体现了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阅读了袁鹰先生的《井冈翠竹》,了解了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探究了井冈翠竹被称为“革命的竹子”的原因,通过分析作者运用的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感受了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深入体会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合作探究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先写井冈山林海之广,再点出标题,明确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这一段落饱含真挚的情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突显出毛竹形象的高大,表达了作者对毛竹由衷的喜爱之情,从而引出下文。1.课文的第1段有何表达效果?合作探究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2.第12段中圈画出的两个“你”所指代的对象是相同的吗?指“读者”指“翠竹”合作探究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这种指代对象的变化有何好处?指“读者”指“翠竹”“你”所指代的对象从“读者”变为“翠竹”,能更好地配合作者情感的表达。作者从与读者交流转向直接与翠竹对话、夸赞翠竹,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同时有拟人效果。合作探究3.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深化主题,直抒胸臆,赞美了井冈山的竹子,点明了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合作探究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
4.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仅仅是在赞颂竹子吗?合作探究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多次提及合作探究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仅仅是在赞颂竹子吗?不是。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面是在赞颂竹子,实际上还赞美了英勇顽强、坚忍不拔、前仆后继、积极为革命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的英雄的井冈山人及亿万中国人民,作者寓情于物,借井冈翠竹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合作探究方法指导寓情于物1.什么是寓情于物?寓情于物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物中,通过描写此物予以抒发。2.对于这类文章该怎样读?
①找准所寄托之物,把握其特征。②根据事物特征,分析所托之情。③找准物与情的相似点。课堂小结概括主题这是一篇寓情于物、情文并茂的优秀散文,课文通过记叙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对井冈翠竹的无限赞美和敬佩之情,歌颂了井冈山人及中华儿女的革命精神。课堂小结学后感悟面对困难时应英勇顽强、坚忍不拔,既要勇于攀高峰,又要敢于涉险滩,以积极无私的态度为祖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①运用象征手法。作者将井冈山的毛竹作为革命精神的象征,通过对毛竹的描写,展现了井冈山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竹子象征革命精神课堂小结②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文章不仅记录了井冈山毛竹的自然特征和历史作用,还通过议论表达了对井冈山人民革命精神的赞扬,实现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有机融合。③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回顾了井冈山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角色,还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井冈山人民如何发扬革命传统,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情景,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挺拔的翠竹——战斗的精神井冈翠竹革命的翠竹——顽强的精神奉献的翠竹——奉献的精神
以竹喻人歌颂人民课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挺拔神彩深坳鬼哭狼嗥
B.陖镖硝盐砍伐郁郁苍苍C.修长
摇撼
迢迢
绞尽脑汁D.殷切
杜鹃
功勋
悬崖绝璧C【解析】A项有误,“彩”应为“采”;B项有误,“陖”应为“梭”;D项有误,“璧”应为“壁”。故选C。课堂检测2.对下列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比喻)B.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设问)C.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顶真、排比)D.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拟人)【解析】B项有误,“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故选B。B课堂检测3.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B.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C.可是,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不能赶快送到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怎不叫人心焦!D.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解析】B项有误,该句子为感叹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句末应用叹号而不是问号。B课堂检测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文是自读课文,正文旁边的批注提示了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感情变化。B.“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这句话贯通全文。C.课文大量使用了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句式,渲染出高昂的情绪,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D.此文所歌颂的对象只有井冈山的翠竹。【解析】D项有误,此文以竹喻人,歌颂了井冈翠竹,更借翠竹歌颂了以井冈山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D拓展探究拓展阅读(2024·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梅岭之恋肖复兴想念梅岭已久。最早的想念,起于5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读过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后,梅岭便幻化成我青春期的一种向往的意象。梅岭古道,特别是梅岭关楼上那面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如一面旌旗,常会浮现在眼前,随风猎猎飘动。
拓展探究美好而壮丽的风景,总是在远方;没有见过的远方风景,更是会让青春的心鼓胀如同一面风帆而充满无限的想象。更何况,还有《梅岭三章》这样的诗,还有陈毅这样的英雄。那时候的我,对梅岭充满向往。5年前的秋天,和梅岭擦肩而过。那天黄昏,从它的山脚下穿隧道到江西。过隧道前,趴在车窗前眺望梅岭,苍绿的山峰突然阴云密布,瞬间狂风袭来,雷雨大作,斜飞的雨点扑打在车窗上,仿佛是梅岭特意派来的使者,凛冽而苍茫,怪罪我路过它而没有拜访。奇怪的是,车子穿过隧道,那一边阳光灿烂,回望梅岭,仿佛一切并没有发生,恍然如梦,而梅岭阅尽春秋,淡然自若,依旧山色苍苍。不禁想起一句清诗:八面风来山镇定。拓展探究这是梅岭留给我最初的印象。这是一部大书,不是一首小诗。去年年底,在广州几位朋友的陪伴下,从广州出发,一路北行,过南雄,终于登上梅岭,心里竟隐隐有些激动。想起5年前在山脚下和它擦肩而过的情景,不禁觉得有些神示般的感应,虽没有那般的雷雨,却依旧阴云四合,岭南漫山草木的绿色,显得格外浓郁深沉,不似江南烟雨中的草木那样水嫩轻浮。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登梅岭,不像登别处的山,即使是有名的黄山和庐山,也不尽相同。你不是来游玩观赏风景的,而是参拜历史和英雄的。到此一游拍照之后刷朋友圈的轻浮,首先要摒弃。拓展探究首先出现在眼前的古道,先让我一步跌入前朝。位于大庾岭的梅岭海拔不高,却地势险峻,古道建得便格外不容易。那种鹅卵石铺就的斑驳古道,虽然经过了整修,却依然存有古迹古风。千年风雨的侵袭所留下的悠久岁月的皱褶,和如今很多经过翻修一新整容过的景点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是历史这部大书镌刻下的印迹。就是梅岭上什么都没有,只有这样一条古道,也是值得来的。
在古道上,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妻子的腿有些残疾,丈夫搀扶着她,踩着有些湿滑的鹅卵石艰难地攀登,让我心生敬意。望着他们和他们面前这条逶迤向上的古道,仿佛可以一直通向天上,也可以通向历史的深处。这条古道,如一条巨蟒蜿蜒,千年不老,它头吐出的火焰般的芯子,应该就是梅岭的关楼。那是梅岭的华彩乐章。拓展探究我坐在古道旁湿滑的山石上画梅岭的速写。山道两旁遍植各种梅树,只是季节未到,除了很少急性子的梅花绽开稀疏的花苞之外,没有梅花如海的盛景。一边画,一边忍不住想,梅岭成名,对于一般人而言,就在于自古以来满山的梅花开放。历史中所说的梅岭起名,源于战国时期南迁的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人们是不会在意的。或许,这里有中原文化和南粤文化的融合之要义,但人们更在乎梅花盛开之美意。或者说,一含有历史,一含有美学,两种合一,才是梅岭文化之含义吧。
一路向上攀登,一路想,一路画,画画比拍照更让梅岭入味入心。忽然觉得,仿佛恋爱,画梅岭,才像是和它有不断的交流。这真的是一种奇怪的心理体验,是在登别处名山未曾有过的。拓展探究一直觉得梅岭对于我,不在于风光和风情,而在于梅岭的英雄。梅岭的英雄,最早要数唐代的张九龄。如果不是他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古道,如今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和历史邂逅。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距今已经1300多年,那时的条件,开凿这样一条险峻的山道,可以想象是多么艰难。
苏东坡也应该算作梅岭的一位英雄。当年一路被贬,就是过梅岭到惠州的。再贬至海南,十几年后,好不容易逢大赦,又是要过梅岭回到中原的。尽管来时明明知道“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却依然为梅岭留下明艳照人的诗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苏东坡算是一位悲剧式苍凉的英雄。拓展探究对于我,梅岭英雄的象征,或者说梅岭英雄的代言,是陈毅元帅。他为梅岭留下的《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中学时代,就是这三首绝句,让我对梅岭一往情深地神往。那时,我读得热血沸腾,觉得只有这样的诗才配得上这样的山,觉得这样的山才配得上这样的诗。这样的山真的是英雄的山。
走到半山腰,看到一面巨石上书写着《梅岭三章》,用的是陈毅的手书,心里很是激动,仿佛一下看到了当年的陈毅。当年的陈毅在这里打游击,被围20余天,写下了这三首绝命诗。当年的陈毅,只有36岁,本命之年,那么年轻。面对这幅巨大的诗碑,我站立良久,也仿佛看到青春时的自己。终于爬到山顶,梅岭关楼就在眼前。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那么亲切,又那么肃然。拓展探究关楼是用一块块巨大岩石垒成,经过漫长时光的剥蚀和打磨,显现出沉稳的苍黑色,有了岁月的包浆,无语而沧桑,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无字书。关楼北面门额上的“南粤雄关”,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08.2-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2部分:考虑颜色视觉随年龄变化的颜色组合方法
- Ginisortamab-Mouse-IgG1-生命科学试剂-MCE-5731
- CDDP-PEG-Cy3-生命科学试剂-MCE-6481
- 20-Hydroxylucidenic-acid-E2-生命科学试剂-MCE-8519
- 2-Dodecylfuran-生命科学试剂-MCE-5142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物业费减免执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教师聘用与管理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赠与合同:公司股东权益转移与公司股权结构调整
- 2025年度篮球运动员与俱乐部伤病赔偿合同
- 2025年度影视基地装修半包工程合同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态系统
-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节日服饰与装扮
- 儿童编程课件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武装押运操作规程完整
- 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薪酬专员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技能大赛题库(空分)
- 污水处理厂设备的操作规程(完整版)
- GB/T 28419-2012风沙源区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