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期末(上)测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10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代,学校以法家思想与法律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17岁后只要考试合格便可进入官僚系统任职。汉武帝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侧重于儒家经典,进入官僚系统任职的考试和要求众多,其中孝廉作为常科重要科目。这说明秦汉时期A.官员选拔标准客观化B.治国思想发生转变C.知识分子的地位上升D.教育体系走向成熟2.《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谓群臣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并且唐太宗常派御史巡察地方,察民间善恶,以正律法之行。唐太宗此举旨在A.利用律法权威,维护社会秩序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C.树立个人权威,掌控律法裁决D.彰显民本思想,废除严刑峻法3.表1所示为宋代市舶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据此可推知,宋代表1市舶机构今所在地区所属市舶司密州市舶机构山东密州市舶司秀州市舶机构、温州市舶机构、明州市舶机构、澉浦市舶机构、杭州市舶机构浙江两浙路市舶司江阴军市舶机构江苏两浙路市舶司泉州市舶机构福建福建路市舶司广州市舶机构广东广南路市舶司A.朝贡贸易发展迅速B.重农抑商政策废弛C.政府财政收入剧增D.南方经济地位上升4.元朝时期,来自北方草原的牧民与中原汉族居民比邻而居的现象渐多。牧民们用砖石等坚固材料搭建外形近似蒙古包的房屋。汉族居民沿用四合院布局,在建筑装饰细节融入了一些草原风格元素。据此可知,元朝时期A.民族交融推动了民居建筑文化相互借鉴B.民居建筑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气候差异C.不同民族之间居住习惯开始走向同质化D.汉族建筑风格对少数民族产生主导影响5.明清时期山西曹张古城以“亨顺通”等四大粮行闻名三晋。古城大小商号众多,当地商界出资1700余两建“曹张会馆”,其中外地客商出资160余两。材料可用于印证明清时期该地区A.商人地位的提高B.商业氛围的浓厚C.资本力量的强大D.长途贸易的发展6.表2所示内容可用于探究晚清时期表2时间总督占比巡抚占比满族汉族满族汉族1850年40%60%6.67%93.33%1864年20%80%0100%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宗族势力的削弱C.满汉矛盾的缓和D.政治格局的变迁7.表3所示是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新法典中有关民众地位的不同规定。这一转变促进了表3《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家长以一家中最尊长者为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信仰之自由”A.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B.宗法血缘政治的解体C.民主自由观念的传播D.现代法律体系的确立8.1935年1月,中共陕北苏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此次大会通过了《陕北省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法》《组织法》《土地法》《婚姻法》等,同时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经济、土地、粮食、劳动、财政、教育等部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初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政权体系B.注重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C.制度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D.适时调整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9.“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援助中的一批项目被安排在了云南、甘肃、黑龙江等边疆地区。中央多次派出工作队到这些地区,在当地建立学校、医院等设施,并定期开设各种民族培训班。这说明当时我国A.边疆地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B.工业生产布局开始趋于平衡C.借助苏联援助改善边疆地区条件D.民族政策顺应国家建设需要10.1965年,中国的艺术团、杂技团、篮球队以及乒乓球队先后出访法国。与此同时,法国的古典芭蕾舞团、钢琴演奏家以及篮球队等也纷纷访华。在这一年里,中国派往法国进行科技考察、引进新技术等活动的团组多达36批,总计277人。这印证了当时中国A.大力践行“求同存异”方针B.积极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C.全面吸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D.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突破11.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指出:倘若仅着眼于罗马执政官的权力,罗马会被视作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倘若仅仅关注元老院的作用,那么罗马又会被当作是贵族政体的国家;而要是仅分析公民的权利,罗马则是民主政体的国家。波里比阿意在强调罗马政治体制A.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B.缺乏显著的特征C.容易导致政局的混乱D.具备一定优越性12.图1所示为1998年打捞的阿拉伯沉船“黑石号”出土的中国瓷碗,中间的字母为阿拉伯文,为敬礼、致敬、祝贺之意。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阿拉伯对外贸易图1A.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B.注重商品的实用价值C.主要以中国瓷器为主D.存在跨文化交融现象13.1582年,意大利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族的佃农在一块夏季易遭洪涝的田地上种植玉米。1601年,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道:“玉米被最为贫穷可怜的人们所购买,对他们而言,玉米乃是一种拥有便宜市价、赖以维持生计的资源。”这反映出A.玉米成为威尼斯人的主要粮食B.玉米深刻影响威尼斯经济生活C.威尼斯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D.物种传播推动威尼斯阶层流动14.部分法国议员以背离了革命原则,不符合习惯法以及违背了罗马法传统为由,阻碍民法典的颁行。鉴于此,在拿破仑的干预下,法国政府于1802年4月颁布了简化法律通过程序的法令,使民法典草案从1803年2月至1804年3月,在立法院中“一声不响地一条一条地通过”。据此可知,当时法国A.行政权力干预立法过程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C.传统法律观念遭到破坏D.民主运行机制得到完善15.1974-1979年,为缓解就业压力,英国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9%攀升至17.1%。高额的福利支出并未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反倒使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政府债务负担日益加重。这一现象说明A.英国尚未建成“福利国家”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始终存在C.过度社会保障存在弊端D.英国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16.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创造物不再仅是技术化的工具,其越来越展现出类似于人类思维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思维。人与人工智能创造物之间的关系,既非传统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亦非单纯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类主体的关系。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A.颠覆了人类社会组织形态B.引发了人类对科技的新思考C.引发了诸多伦理道德问题D.重塑了人与技术的互动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设置了众多的官职,如负责政务的尹、负责祭祀和占卜的卜、巫等,还有管理农业生产的小藉臣等。商王通过这些官职对内服进行有效的管理。外服则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他们与商王有着或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外服方国需要向商王纳贡,在商王需要时提供军事支持等。外服方国首领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较大的权力。-摘编自罗辉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西周建立后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周天子居于统治的核心地位,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拥有统治权,同时要承担对周天子的义务,如定期朝觐、交纳贡赋、提供军赋力役等。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这种层层分封形成了等级分明的统治秩序。同时,西周还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宗法制,严格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以此来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和权力传承。-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朝内外服制和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在地方管理上的共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相较于商朝内外服制的发展。(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对革命烈士的褒扬抚恤工作,颁布了一系列优待抚恤条例。1931年7月,鄂豫皖根据地制定了《红军战士伤亡抚恤条例》,其中对阵亡的红军战士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如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其子弟享有免费入学权利,其家属享有代耕权等。1949年1月,华北人民政府颁布了《华北区革命军人牺牲褒恤条例》,对烈士范围及标准、烈属待遇、表扬烈士事迹等做了详细规定。材料二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此后,各地纷纷兴建革命烈士纪念设施。据统计,1986年10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2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中,有11处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所修建。党和政府决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包括立碑、默哀、献花、献旗、祭扫和举行公祭大会在内的各种纪念活动,并要求各地政府、各人民团体广泛搜集烈士遗物、遗著和相关史料,刊载文章宣传英雄烈士事迹。-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熊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革命烈士褒扬抚恤工作》(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实施革命烈士抚恤政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实施革命烈士抚恤政策的意义。(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晚清时期,中国的银两和银元并行,且各地银两的成色、重量和价值均不一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发行货币,外国银行和钱庄也能发行货币。此外,外国货币在中国市场上广泛流通,如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等,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据统计,19世纪末,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超过1.1亿枚。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物价波动频繁,给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摘编自李华《近代中国货币制度变迁》材料二美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影响巨大。2008年,美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大量购入国债及其他金融资产,致使美元贬值。新兴市场国家多持有美元资产作为外汇储备,美元贬值致使其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缩水,如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等被迫升值,导致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上升。大量美元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当美国经济复苏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美元回流美国,新兴市场国家又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货币贬值压力剧增,导致企业债务负担加重,甚至引发债务危机。-摘编自张茉楠《量化宽松:为何总是新兴市场最受伤》(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中国货币制度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08年美国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货币制度建设的认识。(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英国发明新机器到传播至其他国家之间,通常只有10年的滞后时间。在荷兰和德意志西北部,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在1780年传入。水力纺纱机在1769年出现在英国,1782年就抵达了里昂(法国)。塞缪尔·克朗普顿的骡机在1788年来到了亚眠(法国),此时距离其发明仅仅过了9年。一位社会学家评论说,阿克莱特的机器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突破”,可以“轻松地扩散到其他地区”,这无形中为世界构建起了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围绕“技术传播与时代变革”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叙述完整,条理清晰。)2024-2025学年高二期末(上)测试历史参考答案1.B【解析】秦代以法家思想与法律知识为教学内容,汉代侧重于儒家经典,这体现出秦汉时期治国思想从法家转变为儒家,学校教学内容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故选B项;秦代,考试合格便可进入官僚系统,汉代进入官僚系统任职的考试和要求众多,说明汉代选拔标准更为复杂,而非客观化,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内容和选官依据的变化,未体现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情况,故排除C项;仅从学校教学内容及选官要求等方面不能说明教育体系走向成熟,故排除D项。2.A【解析】唐太宗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并且派遣御史巡察地方,确保律法的施行,这体现了他重视律法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律法的公正施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没有体现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故排除B项;唐太宗强调律法是天下之法,并非为了树立个人权威掌控律法裁决,而是强调律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故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废除严刑峻法,也没有体现仁德治国的理念,故排除D项。3.D【解析】据材料可知,宋代主要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市舶机构在南方的分布数量明显多于北方,这反映出南方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据此可推断出当时南方经济地位上升,故选D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市舶机构的分布情况,没有涉及朝贡贸易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宋代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并没有废弛,故排除B项;根据市舶机构的分布情况,不能直接推出政府财税收入剧增的结论,故排除C项。4.A【解析】元朝时期,北方草原牧民与中原汉族居民比邻而居,牧民搭建的房屋外形近似蒙古包,但采用的是砖石等坚固材料,汉族居民沿用四合院布局却融入了草原风格元素,这说明民族交融推动了民居建筑文化相互借鉴,故选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族交融对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而非为适应气候差异而出现不同,故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此前不同民族间在居住等方面就有交流情况,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相互影响,而非汉族建筑风格对少数民族产生主导影响,故排除D项。5.B【解析】据材料可知,山西夏县曹张古城在明清时期有众多商号,并且有闻名三晋的四大粮行,同时商界还能出资修建会馆,包括本地商人以及外地客商也参与其中,这充分显示出当地商业活动频繁,商业氛围浓厚,故选B项;材料没有将商人地位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故排除A项;虽然材料提到了商人出资数额,但这并不能直接体现资本力量的强大,故排除C项;材料未明确提及长途贸易的相关内容,不能用于印证明清时期长途贸易的发展,故排除D项。6.D【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晚清时期,汉族官员在总督和巡抚职位中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满族官员的占比下降,这反映了晚清时期政治格局出现了变迁,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总督和巡抚的满汉比例变化,与中央集权加强与否并无直接关联,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族势力相关信息,无法据此推断宗族势力的削弱情况,故排除B项;虽然汉族官员比例上升,但不能由此得出满汉矛盾缓和的结论,故排除C项。7.C【解析】从《大清民律草案》规定“家长以一家中最尊长者为之”,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信仰之自由”,反映的是法律中关于民众地位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自由观念在民众中的传播,故选C项;当时社会制度并未发生根本变革,故排除A项;虽然宗法血缘观念受到冲击,但宗法血缘政治完全解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仅这一关于民众地位规定的转变,不能说明现代法律体系就已经确立,故排除D项。8.C【解析】据材料可知,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选举法、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政权组织和运作,通过土地法、婚姻法等来调整经济和社会关系,同时设立多个政府部门来管理各项事务,这些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故选C项;这次会议只是政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不能就此说明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政权体系,故排除A项;1935年1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建立,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革命发展方向的调整,故排除D项。9.D【解析】“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项目被安排在边疆地区,同时中央还积极派出工作队在边疆地区建设学校、医院,开设民族培训班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边疆地区发展,助力了整个国家建设,故选D项;“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并非着重将边疆地区作为经济建设重点,故排除A项;仅这些举措不能表明工业生产布局开始趋于平衡,当时工业布局依然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故排除B项;苏联援助的主要是工业项目建设,而中央派出工作队等举措才是改善边疆地区条件的重要方面,借助苏联援助改善边疆地区条件的说法有误,故排除C项。10.B【解析】1965年中国与法国之间的艺术团、体育团队、科技考察团等频繁互访。这些文化、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互动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地拓展对外交往的范围和深度,努力开辟对外关系的新局面,故选B项;“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亚非国家提出来的,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与法国在多个领域的交流互动,不能说明中国全面吸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故排除C项;全方位外交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和推进的,故排除D项。11.A【解析】波里比阿认为罗马政治体制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政体类型来概括,它融合了多种政体的特点,这体现出了复杂性。同时,它不同于单一的君主制、贵族制或民主制,所以波里比阿意在强调罗马政治体制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故选A项;罗马政治体制具有多种特征,并非缺乏显著特征,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政治体制弊端的信息,无法得出容易导致政局的混乱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将罗马政治体制与其他政体进行比较来体现优越性,故排除D项。12.D【解析】“黑石号”沉船出土的中国瓷碗上有阿拉伯文,这表明中国的瓷器作为商品在传播过程中融入了阿拉伯文化元素,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阿拉伯对外贸易存在跨文化交融的现象,故选D项;材料没有任何信息显示这些贸易带有官方色彩,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瓷器上的阿拉伯文字,没有提及阿拉伯对外贸易对商品实用价值的注重情况,故排除B项;虽然沉船出土了大量中国陶瓷制品,但不能就此说明阿拉伯对外贸易主要以中国瓷器为主,故排除C项。13.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玉米在从种植、财产构成到市场消费等多个经济环节扮演着的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了威尼斯的经济生活,故选B项;材料说明玉米是贫穷者赖以维持生计的资源,不能就此得出玉米成为威尼斯人的主要粮食的结论,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玉米在威尼斯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农业商品化程度的相关内容,故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阶层流动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14.A【解析】拿破仑通过行政干预颁布简化法律通过程序的法令,使得民法典草案得以在立法院顺利通过,这明显体现出行政权力干涉了立法过程,故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行政权力对立法的干预推动民法典通过,未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故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行政权力的作用及民法典通过的过程,并非传统法律观念遭到破坏,故排除C项;行政权力干涉立法,并不是民主运行机制完善的体现,故排除D项。15.C【解析】英国政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本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但高额福利支出不仅没解决失业问题,还让财政赤字扩大、债务负担加重,这体现了过度的社会保障存在弊端,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福利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英国是否建成“福利国家”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聚焦于英国福利政策实施产生的不良后果,未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相关内容,故排除B项;仅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英国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的结论,故排除D项。16.D【解析】在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创造物呈现出类似人类思维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思维的能力,且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类主体的关系,这意味着以往人与技术的互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被重新塑造,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颠覆对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虽然人工智能创造物的变化会让人有所思考,但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关系的改变对互动模式的重塑,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着重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17.(1)共同之处:均呈现出等级性特征;都规定地方需对中央履行一定义务;地方均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或独立性。(6分)(2)发展:西周各等级贵族权利与义务更明确;等级关系更为明显;政治体系更加严密有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