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专题练35古代诗歌鉴赏(三)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众人王安石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言旦②犹圣。惟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指一般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争论,作者看法很镇静。B.诗的三、四两句用典,奇妙示意自己的境况,干脆点明“贤”“圣”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C.五、六两句说只有品德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D.七、八两句表明面对众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特性。(2)面对非议,王安石的看法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表达的看法,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秋梦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会深厚的孤独与苦痛。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人借思妇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忧国之思。(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重展西湖①二首(其一)宋庠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注】①西湖: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中,“绿鸭”即“鸭绿”的倒文,往往用来形容绿色。“东陂”指西湖的东半。这句的意思是说,东半湖绿波荡漾,非常惹人宠爱。B.其次句“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方横堤上凿开的孔穴,描写了东湖的湖水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一片的景象。C.颈联中“都浸月”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烟”字,描写出了迷漫的夜色。D.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全诗寓情于景,通过显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使读者回味无穷。(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①王安中中军玉帐旌旗绕,吴钩锦带明霜晓。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分兵闲细柳②,金字回飞奏。犒饮上恩浓,燕然思勒功。【注】①此词是作者任燕山路宣抚使时所作。②细柳:本为地名,因汉代名将周亚夫扎营于此且军容整肃而著名。后人称军纪严明者为“细柳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呈现了一幅兵强马壮、军威宏伟的画面。“霜晓”点明白检阅军队的时间,“塞”点明白地点。B.下片首句对应“中军玉帐旌旗绕”,用典贴切,且照应标题,由“六军阅罢”引出“犒饮兵将官”之意。C.“分兵闲细柳”的“闲”字看似寻常实则绝妙。边防力气强大,敌人不敢侵扰,守军自然显得“闲”。D.“金字回飞奏”的“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凸显将士的忠君爱国之情。(2)“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与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语意相像,但艺术手法和写作目的不同,请详细谈谈二者的不同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练35古代诗歌鉴赏(三)1.答案:(1)B(2)相同点:都表达了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看法。理由:面对“众人纷纷”,王安石不争论,不担忧;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更是集中表现出王安石面对非议,坚信人的美恶不在于众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这与屈原感叹无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内心保持高洁美妙的看法相像。(结合诗句分析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实力。B项,“干脆点明”理解有误,三、四两句并未干脆点明“贤”“圣”标准,尾句才明确点出“美恶由吾身”。(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实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相关诗句的含意。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意思是“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的确是美妙的”,就是说即使没人理解他也没关系,只要他的内心能保持高洁美妙。与此类似,面对非议,王安石的看法是“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即不争论,不担忧。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则指出从根本上来讲,确定美恶的,还是自身。此二句的意思与屈原诗句的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看法。据此分析即可。2.答案:(1)B(2)不好。“晨”字虽然清楚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丈夫戍边时间长,思妇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保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有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有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妙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酷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撼人心扉的艺术力气。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实力。B项,“颔联写思妇……无法成眠”错误,从诗中来看,“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魂断”也说明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比照产生。而选项说成“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冲突,是曲解文意。(2)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依从诗人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改动的地方。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接着,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对保卫边地的夫君的牵挂之深,也暗含对保卫边塞的支持;假如换用“晨”,则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时间,却无法表露戍边时间长女子“寄征衣”的频繁,在情感的表达上逊色许多;“天外”言明距离的遥远,“天外心”中还有对夫君守边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诗人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思想。3.答案:(1)D(2)①写出了凿通西湖后的喜悦之情。“绿鸭”“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境。②表达了作者酷爱大自然之情。“展尽”既写出了湖面开阔,又写出了诗人极目远眺,胸怀舒旷之感。③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想要归隐之情。“愿”朝廷赐一个闲散的州郡,示意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诗人想做一个“渔叟”,恬适悠闲地度过一生,体现了归隐之意。(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全诗寓情于景……自然而含蓄……”分析错误,诗歌尾联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想远离官场、过隐居生活的思想情感。(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实力。答题时要留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此题要留意抓住诗中的“可怜”“忘情地”“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等词语、诗句带有的情感色调来分析,另外还要结合“绿鸭”“鱼鸟”“新树”等意象来分析。比如从首联颔联,可见诗人酷爱眼前美景,怡然自得的喜悦心境。“使君直欲称渔叟”一句写自己虽然身为“使君”却只想做一个渔翁,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愿赐闲州不计年”一句,意思是但愿朝廷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自然恬适悠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表达自己意欲归隐的情志。4.答案:(1)D(2)①手法不同:王词用的是夸张手法;辛词不仅运用了夸张手法,还运用了比方手法。②写作目的不同:王词写边防战士的骑艺超群、箭术精湛,是为了显示出军队的训练有素、能守能攻,侧面赞扬指挥者的超群实力。辛词写想象中的将士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是为了抒发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的无奈。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实力。D项,“‘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分析错误,应是“‘回’是‘金字’下达后的行动反响,‘飞’字极言回报朝廷之速”。(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实力。解答时可结合诗句的内容来分析。王词中,“铁马去追风,弓声惊塞鸿”意思是士兵骑着快马可以追上风的速度,拉弓的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委托经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粉品牌线上直播带货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停车场建设工程承包简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活动布展策划与实施协议3篇
- 2025年度煤炭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泥水工安全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种植保险及风险防控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空调系统改造与环保验收合同3篇
- 个人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服务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化肥电商平台合作与服务协议2篇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肺炎临床路径
- 外科手术铺巾顺序
-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课件
- 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惧症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三 APP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供
- 电子竞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保障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