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世界各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2、我国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此种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3、2020年5月27曰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据此回答问题。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A.7:20以前B.7:20-7:39C.7:40-8:00D.8:00以后4、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图中,相对于荒漠()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5、2021年1月7日清晨,青岛经历寒潮天气导致海面出现“海浩”奇观,“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近海海域像开了锅一样,海面上“蒸汽腾腾”,十分壮观。下图为“海浩”景观图。据此完成“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

A.海—陆间的水汽输送B.该海域海平面升高C.海—气间的水热交换D.暖流导致蒸发加剧6、读下图,图示四国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的国家是()A.B.C.D.7、读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图(下图);有关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大洲分别是:北美洲、非洲、亚洲B.所在国都是发达的国家C.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甲所在的大洲D.丙处山脉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8、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该日20时()

A.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9、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盛行西风带密切相关的是()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一个____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13、自转速度。

(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____。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5、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16、下图为某半球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___半球气压带,填出气压带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填出图中风带的风向:⑤____风,⑥____风,⑦____风。

(3)此时地球处于____附近(填近日点或远日点),盐城昼____(填长于或短于)夜。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8、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主要是冷锋造成的。(_____)A.正确B.错误19、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20、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21、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2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3、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4、读二分二至图(下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下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1)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__点附近,此时是____节气。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威海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张家口市日出方位是____,日落方位是____。

(3)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____。

(4)如右图所示,该日太阳直射在____上,此后开始向____移动。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C点正午日影方位____,D点正午日影位是____。25、读“南美洲局部图”;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伦支海属于北冰洋的浅水边缘陆架海,是大西洋暖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高温高盐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挪威海后分为两支进入北冰洋:一支沿斯瓦尔巴群岛西侧向北,经过弗拉姆海峡进入北冰洋,被称为弗拉姆海峡分支水;另一支则通过巴伦支海峡,流经巴伦支海—喀拉海区域进入北冰洋,该分支被称为巴伦支海分支水。此外,来自北冰洋的低温低盐水和海冰会通过巴伦支海北边连接北冰洋的通道和东面连接喀拉海的通道进入巴伦支海,成为北极区域海—气—冰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区,使得巴伦支海的海水属性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水,称为北冰洋“大西洋化”。下图示意北冰洋地形和巴伦支海环流。

(1)简述巴伦支海海冰分布特征;并说出影响海冰分布的自然因素。

(2)说明巴伦支海成为北极区域海—气—冰相互作用强烈的原因。

(3)阐释北冰洋逐渐“大西洋化”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

(4)分析近年来巴伦支海西南海域、北部海域海—气之间热量交换发生的变化,并阐释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导致的水分从沿海向内陆水分逐渐减少。从而导致了植被;土壤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分部规律,植被由沿海地区的森林向陆地逐渐变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这属于大陆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宽广的大陆上,尤其是季风大陆区,比较明显。而全球陆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就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亚欧大陆,由于陆地东西宽阔,从而造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非常显著,所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最典型。故答案选A。

【点睛】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2、B【分析】【分析】

【详解】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随着纬度变化的,A错。垂直分异规律是随海拔高度变化,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的变化,D错。所以选B。3、A【分析】【分析】

【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珠峰与温州位于同一纬线上,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根据温州的昼长,可以计算出温州的日出地方时为5:08,再根据珠峰(87°E)与120°E之间的经度差为33°,结合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来计算,两者时差为2小时12分钟。珠峰位于120°E以西,日出时刻晚,所以把温州的日出地方时加上2小时12分钟,可估算出珠峰所在地日出的北京时间约在7:20,因珠峰海拔高,日出更早,故A项正确。排除BCD,故选A。4、A【分析】【详解】

由图可知,与荒漠相比,河岸林地距河流更近,地下水位更高,地下水直接接受河水的补给,含盐量较小,而荒漠的地下水中含有更多的地下水流动过程中和地表径流下渗过程中溶解的盐类物质,A正确;由图可看出,耕地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于荒漠,B错误;林地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的更多,C错误;与荒漠相比,耕地土壤水分含量高,故耕地地表水蒸发量更大,D错误。故选A。5、C【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当干冷的气流经过暖湿的海面时导致海面水汽凝结形成水晶或冰晶,“海浩”现象反映出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不是海—陆间的水汽输送,C正确,A错误;没有反映海平面升高和暖流的相关信息,BD错误。所以选C。6、A【分析】【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形态判断,图A、B、C、D分别表示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埃及,在印度西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和埃及的大部分地区均有沙漠分布,而巴西北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部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没有热带沙漠气候,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7、C【分析】【详解】

根据世界海陆分布规律判断,180°附近为太平洋、0°附近为大西洋,由此推断,甲、乙大陆之间为印度洋,再根据大洋位置和大陆地势特征判断大陆名称,甲为非洲大陆、乙为澳大利亚大陆、丙为南美洲大陆,因此甲、乙、丙所在大洲分别是: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A错误。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甲和丙分别位于非洲和南美洲,这两个大洲没有发达国家,B错误。根据前面的判断可知,甲所在的大洲为非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C正确。丙位于南美洲,丙处山脉为安第斯山山脉,该山脉由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D错误。故选C。8、D【分析】【分析】

【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北京位于锋面气旋偏西部的冷锋附近,由于冷锋快速移动且锋前暖气团过于干燥而形成大风天气,风力的吹拂导致扬沙天气出现,污染严重,D正确。Q地处于低压中心附近,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A错误。东海处于高压控制下,风平浪静,B错误。结合图中等压线疏密和数值,低压天气系统中,Q地气压为1005~1007.5hpa,P地气压为1007.5~1010hpa,所以Q地强度大于P地,C错误。故选D。

【点睛】9、B【分析】【详解】

图中A地全年高温多雨,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与盛行西风带相关性不大,排除A;图中B地全年温和湿润,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与盛行西风带密切相关,B符合题意;图中C地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应为热带季风气候或热带草原气候,受季风环流或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与盛行西风带相关性不大,排除C;图中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与盛行西风带相关性不大,排除D。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回归年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5°每时14、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5、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季节移动;结合图示作答,难度较小。

(1)

由图可知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所以为北半球,根据纬线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为极地高气压带。

(2)

北半球0-30°为东北风;30°-60°为西南风,60°-90°为东北风。

(3)

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盐城昼长夜短。

【点睛】【解析】(1)北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西南东北。

(3)远日点长于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等均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故正确。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21、×【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22、√【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3、×【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图和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公转速度、昼夜长短计算及变化、日出方位、日影方位等知识,考查的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

太阳直射井底意味着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位于图中③点附近;地球从④点运行到②点的过程中,是由秋分日经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其中,1月初达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快后变慢。

(2)

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当地球运行到①点时,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威海昼夜状况是昼短夜长。张家口市日出方位是东南方,日落方位是西南方。

(3)

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递减,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B为90°,A为0°,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C、A;A出现极夜,夜最长,C昼夜平分,B地昼长夜短,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A、C、B。

(4)

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开始向北移动。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26′=66°34′。因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C点正午日影方位正北,D点正午日影位是正南。

【点睛】【解析】(1)③夏至先变快后变慢。

(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南半球昼短夜长东南西南。

(3)B;C、AA、C、B

(4)南回归线北66°34′正北正南25、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局部图以及海岸线形态为材料;涉及内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

南美洲西南段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南半球陆地面积小,西风带风浪大,沿岸受海水侵蚀作用强。该地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

【点睛】【解析】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沿岸风大浪大,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26、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北冰洋地形图和巴伦支海环流为材料;涉及海水水温的影响因素;海冰分布的影响因素、海气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设置4小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