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美国立国以来,总统领导过多次战争,参议员戈德华特1973年统计美国有204次战争,其中只有5次经过国会宣战。杜鲁门向朝鲜派兵,肯尼迪和约翰逊向越南派兵,尼克松轰炸柬埔寨,都是使国会在事后被迫接受既成事实的。材料说明美国A.联邦政府权力不断扩大B.冷战思维逐步遭到漠视C.争夺霸权已是首要战略D.分权制衡天平有所失衡2、下图为“天花在新大陆传播路线图”。在西欧殖民者登.上美洲之前,美洲从未有过天花病毒。1521年到1527年;中美洲拥有8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与南美洲600万人口印加帝国先后被西班牙数百人的队伍征服了。18世纪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几乎丧失殆尽:对此推论合理的是。

A.全球化是把双刃剑B.三角贸易导致疫情C.先进必定战胜落后D.疫病终结商业革命3、“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扩大了西周的疆域B.加强了专制中央集权C.巩固了西周的统治D.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4、《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宗法制B.井田制C.郡县制D.皇帝制5、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他指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陈独秀发表此文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民主与科学B.抨击封建思想道德C.呼吁青年改造国家D.强调青年的重要性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7、有学者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大科学家大多是业余人士,“例如1700-1800年的100多位英国杰出科学家中,以医生、技师、牧师为其生业的占到了45%”。这一现象反映出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阶层流动B.英国社会科学氛围较为浓厚C.市场的扩张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化D.英国工业革命以科学为先导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西夏。

(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统治: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4)夏金关系: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9、5世纪后期,________拓跋宏改革,内容是:________改革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________,大大缓解了________,促进了北魏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0、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11、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世宗被百姓誉为“________”12、表现。

(1)________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我国近代历史上,成立最早的新式学堂是洋务派举办的京师大学堂A.正确B.错误14、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A.正确B.错误1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暴力的方式取得政权。A.正确B.错误16、连线。

(1)秦始皇A.正确B.错误1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秦御史大夫和明内阁大学士。A.正确B.错误18、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正确B.错误19、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最大的缝隙。A.正确B.错误20、2008年5月,越南盾兑美元贬值27%,股市全面下跌,通胀率增至25.2%,1至5月,贸易赤字达144亿美元;这时越南应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21、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改革。阅读下列图片:(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2)依据材料二中图1、图2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兴起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不能促进农业发展的原因。(3)依据材料二中图3、图4提供的信息,指出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制度以及该制度的实质。22、阅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回答问题。

学习情境一。

(1)某同学建构了学习图;请帮助其完成如图.指出①②应填内容依据学习结构,谈谈你对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认识。

学习情境二。

(2)上面三幅图可用来研究什么问题?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3)综合三幅图,对其反映的历史进行解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题干显示美国总统领导下的战争,往往是在事后让国会承认既成事实,体现了美国总统权力在特殊时期的上升,这显然与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分权制衡不符,说明这一制衡体系有所失衡,D正确;材料只列举了战争行为中总统权力的上升,不能证明行政权不断扩大,排除A;从杜鲁门至尼克松均处于冷战时期,冷战思维不可能逐步遭到漠视,排除B;材料重点在讲述总统与国会的相互关系,而非与苏联争夺霸权,排除C。2、A【分析】【分析】

【详解】

病毒的传播、种族的灭绝,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以来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可得出全球化是把双刃剑,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三角贸易与疫情的关系,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疫病与商业革命的关系,排除D项。3、D【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强调分封制度对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主旨不是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故A错误;我国是秦代才建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巩固西周的统治,排除C;分封制对中国传统的形成和与扩大,对中国文化的壮大与认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可知,此处“中国”即“中原”,故D正确。4、C【分析】【详解】

根据“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得出这是秦朝推行的郡县制,长官由皇帝任命,有别于古时的分封制,C项正确;ABD项与“罢侯置守”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5、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陈独秀强调了青年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但陈独秀发表此文的主要意图却是呼吁青年发挥作用,承担使命,改造国家,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不是陈独秀发表此文的主要意图;D选项把握了青年主题,但是材料强调的是青年应该去做什么,而不是青年本身具有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借助这些活动以消弭关东士民与秦人的心理隔阂,建构国家认同,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因此B选项正确;这些活动与文化专制无关,A选项错误;这些活动并未直接加重人民负担导致秦朝灭亡,C选项错误;这些活动未能消除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D选项错误。故选B。7、B【分析】【详解】

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大科学家大多是业余人士”,可见当时英国社会科学氛围较为浓厚,B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市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联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以科学为先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典型特征,排除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解析】羌人元昊兴庆府9、略

【分析】【详解】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内容是:迁都洛阳;改籍贯、穿汉服、改汉语、改汉姓等,改革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得出①北魏孝文帝②迁都洛阳、改籍贯、穿汉服、改汉语、改汉姓等③历史趋势④民族矛盾⑤经济发展⑥社会繁荣【解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籍贯、穿汉服、改汉语、改汉姓等历史趋势。

民族矛盾。

经济发展。

社会繁荣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由沈括所撰,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因此,①处为沈括,②处为梦溪笔谈,③处为郭守敬,④处为授时历,⑤处为王祯,⑥处为农书。【解析】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所以①是金世宗,②是大定之治,③是小尧舜。【解析】金世宗大定之治小尧舜12、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解析】唐太湖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故题干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故题干说法正确。15、B【分析】【详解】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但幻想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判断为错误。16、B【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实行了推恩令;唐玄宗曾经设置了十个节度使;宋太祖为了避免藩镇割据,任命文官为知州。故答案为(1)B,(2)A,(3)C,(4)E,(5)D。1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可知,这类官员权力是非官方法定官职,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这些官员升降、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秦朝御史大夫是法定官职,与题干不符,故错误。18、B【分析】【详解】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错误。19、A【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即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最大的缝隙。故正确。20、B【分析】【详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汇率稳定,只有世界银行向会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题干描述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21、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分析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一五计划的意义即可,即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运动:依据材料二中图1;图2看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回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的问题即可。即: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制度:根据小岗村“按手印”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结合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调整和改革农村生产关系。【解析】(1)优先发展重工业。

作用: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或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左”倾错误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