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6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质用途B安全常识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乙二醇﹣﹣汽车水箱防冻液煤气泄漏一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电器着火一一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元素与人体健康D生活经验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缺锌﹣﹣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区别CO和CO2﹣﹣澄清石灰水。

鉴别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A.AB.BC.CD.D3、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R+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R,则R的化学式应为()A.Cr2O3B.CrSO3C.Cr2(SO4)3D.CrS4、加热分解rm{X}能生成rm{C{O}_{2}}rm{{H}_{2}O}rm{N{H}_{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m{X}中一定含有rm{C{O}_{2}}rm{{H}_{2}O}rm{N{H}_{3}}三种物质B.rm{X}中一定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C.rm{X}中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一定是rm{1隆脙2}D.rm{X}中氮与氢的原子个数比一定是rm{1隆脙3}5、牛牛同学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rm{(}如图rm{)}其气密性良好rm{.}若要使rm{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rm{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rm{(}rm{)}A.食盐和水B.硝酸铵和水C.镁和稀盐酸D.铜和稀硫酸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中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____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____;

(2)____.

7、组成中都含有某种元素的X、Y、Z三种物质,彼此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X是单质,X和Y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反应生成Z.则X可能是____;Y是____;

Z是____.

8、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rm{(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rm{(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rm{(3)}过氧化氢这种物质:______;

rm{(4)5}个铝原子:______;

rm{(5)3}个铁离子:______;

rm{(6)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rm{(7)2}个水分子:______.9、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分析导致下列两组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rm{垄脷CO_{2}}和rm{CO}的性质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10、请从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rm{(}用化学式表示rm{)}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极易燃烧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11、rm{X}的化学为______;推断的据______.

硝酸可发生应rm{4HNO3dfrac{overset{/{驴脮}/!/{驴脮}/;/{驴脮赂帽驴脮赂帽}/triangle;;/{驴脮}/;/}{.}}{{禄貌鹿芒脮脮}}4NO2+XH2O.}据此回答:

rm{4HNO3dfrac{

overset{/{驴脮}/!/{驴脮}/;/{驴脮赂帽驴脮赂帽}/triangle;;/{驴脮}/;/}{

.}}{{禄貌鹿芒脮脮}}4NO2+XH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rm{O3}12、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____、____、____三层.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仔细回想从蜡烛点燃到熄灭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至少写出4种)____.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甲烷B.氧气C.一氧化碳D.活性炭E.干冰这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

(2)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

(3)有毒的物质是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14、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符号为,阴离子符号为,该阴、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3)D中x=。(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共8题,共16分)15、写出下列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原子______碳原子______镁原子______.16、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作答.

rm{(1)}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______rm{(}填“增强”或“减弱”下同rm{)}非金属性逐渐______rm{.}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原子rm{(}写名称,下同rm{)}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原子rm{.}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和物rm{(}含氧酸rm{)}酸性越强,请将几种酸rm{H_{2}SiO_{3}}rm{H_{3}PO_{4}}rm{H_{2}SO_{4}}rm{HClO_{4}}酸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列______.

rm{(2)}研究表明,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rm{.}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rm{SiH_{4}}rm{PH_{3}}rm{H_{2}S}rm{HCl}rm{B.HF}rm{HCl}rm{H_{2}S}rm{PH_{3}}rm{C.PH_{3}}rm{NH_{3}}rm{H_{2}S}rm{HF}

rm{(3)}第rm{13}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与rm{NaOH}反应时生成rm{NaAlO_{2}}和rm{H_{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第rm{9}号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rm{-1}价,其与氢元素结合形成的酸能与rm{SiO_{2}}发生反应得到气体四氟化硅rm{(SiF_{4})}和一种常见化合物,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7、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rm{(1)3}个氢分子_______rm{(2)3}个镁离子___________rm{(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隆陋2}价________rm{(4)2}个氧原子__________rm{(5)n}个铁原子___________18、请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rm{(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m{(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rm{40L}的钢瓶中。

rm{(3)}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rm{(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19、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rm{(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rm{(2)X}rm{Y}rm{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rm{X}和rm{Y}浸入稀硫酸中,rm{Y}溶解并产生氢气,rm{X}无变化;将rm{X}和rm{Z}浸入。

硝酸银溶液中,rm{X}表面有银析出而rm{Z}无变化.

rm{垄脵}判断rm{X}rm{Y}rm{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

rm{垄脷}具体确定一种rm{X}后,写出rm{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0、如图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关系rm{.}填写有关空格.21、稀土是储量较少的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从元素的分类看;铈元素属于______元素。

(2)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22、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物质D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固体A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该反应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合反应。

(3)固体E在气体B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4)铁丝在气体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2题,共4分)23、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向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白色块状固体,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某同学猜测此气体为CO2;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此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______

______写出验证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该同学想制取和收集该气体,若用如图中A收集该气体,气体应该从______端(填“b”或“c”)导入.

(3)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该气体的性质.用烧杯收集满该气体;烧瓶用带导管(导管一端绑有一个气球)的橡皮塞塞紧.如图B所示,挤捏胶头滴管,使液体X滴入烧瓶中,她惊奇地发现气球逐渐胀大.

①请你写出液体X的化学式: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

②该气体是灭火的常用材料,请再举一例该物质的用途:______.24、为了测量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将质量为12.5克的大理石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中不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如图甲),读出电子天平的示数,绘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和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图乙所示。(已知:CaCO3+2HCl=CaCl2+H2OH+CO2↑;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前后锥形瓶中气体质量的变化忽略不计)

(1)在不断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图甲装置中哪一现象即可判断大理石已经反应完全______?

(2)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由图乙可知,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ab阶段锥形瓶中增加的物质质量小于bc阶段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5、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rm{(1)}实验室采用装置rm{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

rm{(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或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rm{(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rm{(4)}利用装置rm{A}还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rm{(5)}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作用制取氧气rm{(}包括收集装置rm{)}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26、小华同学在准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室有许多用剩下的小蜡烛头,感觉浪费了太可惜rm{.}于是带领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己动手用小蜡烛头为原料制造蜡烛rm{.}过程如图rm{1}

rm{(1)}能用小刀切割成型;说明蜡烛的硬度______;

rm{(2)}小华将切割下的小蜡烛块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说明_________;

rm{(3)}小华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rm{2}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rm{_}rm{_}___rm{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rm{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rm{_}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水和________rm{_}由下图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你会发现上方有白烟生成,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着,说明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

rm{_.}27、甲烷燃烧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rm{.}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rm{(1)}验证有水生成______

rm{(2)}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______.28、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过程.rm{(1)}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rm{(2)}该实验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m{(3)}该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质量________rm{(}填“增加”“减少”或“不变”r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A错误;B、氧气验满:图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了,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故C正确;D、量取9.5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D错误.故选C【解析】【答案】C2、C【分析】【解答】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乙二醇的冰点是﹣13.2℃,凝固点低,可作汽车水箱防冻液,故说法正确;

B;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要先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电器着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说法正确;

C;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良不良,故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区别CO和CO2可用澄清石灰水;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鉴别氧气和氮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故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乙二醇的性质和相应的用途判断.

B;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判断.

D、根据CO、CO2和N2性质判断.3、C【分析】【解答】解:反应前碳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是18个;反应后是18个;

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是37个;反应后是37个,其中24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铬原子的个数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硫原子的个数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2X中;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铬原子、3个硫原子和12个氧原子,是硫酸铬,化学式是Cr2(SO4)3.

故选:C.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4、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础性的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解答】A.rm{x}能分解产生三种物质,说明rm{x}是化合物;而不是由二氧化碳;水、氨气组成,故A说法错误;

B.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判断rm{X}中一定含有产物中的四种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因为反应后,含氧的两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是rm{1}rm{3}不管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多少,碳与氧的个数比也不会是rm{1}rm{2}依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的原理,rm{x}的分子中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一定不是rm{1}rm{2}故C错误;

D.因为反应后,rm{H_{2}O}rm{NH_{3}}两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氮与氢的原子个数比是rm{1}rm{5}不管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多少,氮与氢的个数比也不会是rm{1}rm{3}依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的原理,rm{x}的分子中氮与氢的原子个数比一定不是rm{1}rm{3}故D错误。

故选B。【解析】rm{B}5、C【分析】解:rm{A}食盐溶于水无能量的变化;压强不变,不会形成喷泉,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不会形成喷泉,错误;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变大,会形成喷泉,正确;

D;铜和硫酸不反应;压强不变,不会形成喷泉,错误;

故选C.

若要使rm{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rm{A}中要快速产生大量的气体,使rm{A}装置内气压增大,或rm{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物质;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而使瓶内水喷出,据此结合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产生喷泉的原因是rm{A}中的气压变大,据此依据物质间的反应和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分析判断即可.【解析】rm{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

由题意及题给图示;知道浓盐酸具挥发性,运动的氯化氢分子进入A烧杯内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红;(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2)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答案】分析浓盐酸的性质;熟悉酸和酸碱指示剂作用出现的现象,理解分子的不断运到性.

7、略

【分析】

从题目信息可知;X;Z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都能燃烧;同时注意X、Y、Z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反应条件(燃烧),把初中常见的可燃性单质代入,看哪种物质可以符合条件即可.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C;CO2;CO.

【解析】【答案】这种题目的做法是大胆推测;从题目信息可知,X;Z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都能燃烧;同时注意X、Y、Z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反应条件,根据常见物质进行推测即可.

8、略

【分析】解:rm{(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填:rm{N}

rm{(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rm{O}

rm{(3)}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故填:rm{H_{2}O_{2}}

rm{(4)5}个铝原子就是在铝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rm{5}故填:rm{5Al}

rm{(5)3}个铁离子就是在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rm{3}故填:rm{3Fe^{3+}}

rm{(6)5}个硫酸根离子就是在硫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rm{5}故填:rm{5SO_{4}^{2-}}

rm{(7)2}个水分子就是在水的化学式的前面加上rm{2}故填:rm{2H_{2}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N}rm{O}rm{H_{2}O_{2}}rm{5Al}rm{3Fe^{3+}}rm{5SO_{4}^{2-}}rm{2H_{2}O}9、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②分子的构成【分析】【分析】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但是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虽然它们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rm{垄脷CO_{2}}和rm{CO}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少一个氧原子。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性质又决定着物质的用途,所以要想了解某种物质的用途,还得从根本上了解物质的结构。【解答】rm{垄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立体网状结构,而石墨是层状结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rm{垄脷CO_{2}}和rm{CO}的分子结构中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分子的构成。

【解析】rm{垄脵}碳原子的排列方式rm{垄脷}分子的构成10、N2;H2;SiO2【分析】解: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填:rm{N_{2}}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是一种最清洁的燃料;故填:rm{H_{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rm{SiO_{2}.}故答案为:rm{SiO_{2}}.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析】rm{N_{2}}rm{H_{2}}rm{SiO_{2}}11、略

【分析】解:反应rm{HNO3dfrac{overset{;{驴脮赂帽};/{驴脮赂帽驴脮}/;;/{驴脮};;}{.}}{{禄貌鹿芒脮脮}}4NO2隆眉+X+H}特点是“一变多”;属于解反;

rm{HNO3dfrac{

overset{;{驴脮赂帽};/{驴脮赂帽驴脮}/;;/{驴脮};;}{

.}}{{禄貌鹿芒脮脮}}4NO2隆眉+X+H}中氢元素rm{O}价氧元素rm{+1}价,根据化合中正化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

故答为:

分rm{+5}量守恒定律;rm{O2}.

反应类型四个合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和分反应rm{+5}换反应是种单质一种化物反生成另种单质和另一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多分解反应是两种化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化合物rm{.}反应rm{NO3dfrac{overset{;{驴脮赂帽};;/{驴脮}/triangle{驴脮赂帽}/{驴脮}/;;{驴脮}/}{.}}{{禄貌鹿芒脮脮}}4NO2+X2H2O}的特点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要注物中正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的用;根据量守定律可知rm{.}是氧;硝酸的保注意:低温;避光保.

本考查了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质量守恒定要记四个基本反应类的概,理解应rm{NO3dfrac{

overset{;{驴脮赂帽};;/{驴脮}/triangle{驴脮赂帽}/{驴脮}/;;{驴脮}/}{

.}}{{禄貌鹿芒脮脮}}4NO2+X2H2O}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rm{X}【解析】分解;rm{O_{2}}质量守恒定律;rm{+5}12、略

【分析】

(1)如果石蜡溶于水;它会溶于水中,变成溶液,而不会浮在水面,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故答案为:漂浮,小;

(2)根据火焰各部分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3)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刚点燃时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看到烛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热的液态石蜡被吸上烛芯,继续受热而化为气态石蜡,气态石蜡燃烧形成火焰和熄灭后;

点燃一分钟时的现象:蜡烛不断熔化;有“烛泪”下流,烛光明亮,放出大量热;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可以看到烛芯上面有一丝“白烟”上升;熄灭一分钟后的现象:蜡烛凝固.

故答案为:(1)小;(2)外焰;内焰、焰心;(3)C;

(4)先是火苗很小;再是火光逐渐变旺,同时有黑烟冒出,蜡烛不断变短,时有烛油往下挂,最后火变小并熄灭,熄灭后有很多白烟(石蜡小颗粒,可点燃)等(2分)

【解析】【答案】(1)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须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焰可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3)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3、略

【分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异味;(2)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性质,用于急救病人;(3)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4)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答案为:(1)D;(2)B;(3)C;(4)E;(5)A.

【解析】【答案】根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判断符合要求的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性质;一氧化碳有毒;干冰升华时吸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4、略

【分析】试题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既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观察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三种不同的质子数,所以共表示三种元素(2)从A图可看出,核内质子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说明失去了三个电子,带上三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阳离子Al3+,从C图可看出,核内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说明得到了一个电子,带上一个单位负电荷,成为阴离子Cl—(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8-10=8(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电子数,荷电荷数),2、元素符号,3、元素名称(从而判断金属、非金属元素),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从图中看出,银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是47,故质子数也是47,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而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9倍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相对原子质量【解析】【答案】(1)三(2)Al3+Cl—AlCl3(3)8(4)479三、简答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解:氢原子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该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镁原子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

故答为:.

根据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画出其结构示意图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6、减弱;增强;钠;氯;氖;HClO4、H2SO4、H3PO4H2SiO3;B;2NaOH+Al2O3=2NaAlO2+H2O;4HF+SiO2═SiF4↑+2H2O【分析】解:

rm{(1)}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钠原子;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氯原子,氖最外层电子数是rm{8}属于稳定结构;由于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和物rm{(}含氧酸rm{)}酸性越强,故Hrm{{,!}_{2}SiO_{3}}rm{H_{3}PO_{4}}rm{H_{2}SO_{4}}rm{HClO_{4}}酸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m{HClO_{4}}rm{H_{2}SO_{4}}rm{H_{3}PO_{4}H_{2}SiO_{3}}

rm{(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A.非金属性:rm{Cl>S>P>Si}氢化物稳定性:rm{SiH_{4}<PH_{3}<H_{2}S<HCl}故A错误;

B.非金属性:rm{F>Cl>S>P}氢化物稳定性:rm{HF>HCl>H_{2}S>PH_{3}}故B正确;

C.非金属性:rm{F>S>N>P}氢化物稳定性:rm{PH_{3}<NH_{3}<H_{2}S<HF}故C错误.

rm{(3)13}号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与rm{NaOH}反应时生成rm{NaAlO_{2}}和rm{H_{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NaOH+Al_{2}O_{3}=2NaAlO_{2}+H_{2}O}

rm{(4)9}号元素rm{F}在化合物中通常显rm{-1}价,其与氢元素结合形成的酸是rm{HF}与rm{SiO_{2}}发生反应得到气体四氟化硅rm{(SiF_{4})}和一种常见化合物,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rm{4HF+SiO_{2}篓TSiF_{4}隆眉+2H_{2}O.}

答案:

rm{(1)}减弱:增强;钠;氯;氖;rm{HClO_{4}}rm{H_{2}SO_{4}}rm{H_{3}PO_{4}H_{2}SiO_{3}}

rm{(2)B}

rm{(3)2NaOH+Al_{2}O_{3}=2NaAlO_{2}+H_{2}O}

rm{(4)4HF+SiO_{2}篓TSiF_{4}隆眉+2H_{2}O.}

rm{(1)}利用题干的信息分析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稳定结构是最外层电子数是rm{8}的结构rm{(}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是rm{2)}解答;

rm{(2)}根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据此解答.

rm{(3)}根据rm{13}号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利用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4)}根据题中信息及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化学性质相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减弱;增强;钠;氯;氖;rm{HClO_{4}}rm{H_{2}SO_{4}}rm{H_{3}PO_{4}H_{2}SiO_{3}}rm{B}rm{2NaOH+Al_{2}O_{3}=2NaAlO_{2}+H_{2}O}rm{4HF+SiO_{2}篓TSiF_{4}隆眉+2H_{2}O}17、(1)3H2

(2)3Mg2+

(3)

(4)2O

(5)nFe【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rm{(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rm{3}个氢分子个氢分子表示为:rm{3}故答案为:rm{3H_{2拢禄}}rm{3H}rm{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2}个电荷时,rm{(2)}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故rm{1}个镁离子符号为:rm{1}rm{3}个镁离子;故答案为:rm{3}rm{3Mg};rm{2+}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2+}价,符号为:rm{3Mg}故答案为:rm{2+}rm{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3)}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rm{-2}故答案为:rm{{H}_{2}overset{?2}{O}}rm{{H}_{2}overset{?2}{O}}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4)}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rm{2}故答案为:rm{2O}rm{2O}【解析】rm{(1)3H}rm{2}rm{2}rm{(2)3Mg}rm{(3){H}_{2}overset{?2}{O}}rm{2+}rm{2+}rm{(3){H}_{2}overset{?2}{O}

}18、(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气体分子间间隔减小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

(4)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析】【分析】rm{(1)}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析;rm{(2)}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rm{(3)}根据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进行分析;rm{(4)}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进行分析。【解答】rm{(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rm{(2)}rm{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rm{40L}的钢瓶中,是因为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rm{600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气体分子间间隔减小,故答案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气体分子间间隔减小;rm{40L}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故答案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rm{(3)}rm{(4)}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解析】rm{(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rm{(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气体分子间间隔减小rm{(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rm{(4)}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19、略

【分析】解:rm{(1)}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水;氧气;

rm{(2)Y}能与稀rm{H_{2}SO_{4}}反应而rm{X}不能,推知rm{Y}的活动性大于rm{X}的活动性;rm{垄脷}由“rm{X}和rm{Z}浸入rm{AgNO_{3}}溶液中,rm{X}表面有rm{Ag}析出而rm{Z}无变化”推知:rm{X}的活动性大于rm{Ag}而rm{Z}的活动性小于rm{Ag}综上所述则有rm{Y>X>Ag>Z}选用的rm{X}其活动性要排在rm{H}与rm{Ag}之间即可,如rm{Cu}rm{Hg}等;故填:rm{垄脵Y}rm{X}rm{Ag}rm{Z}rm{垄脷Cu+2AgNO_{3}篓TCu(NO_{3})_{2}+2}rm{Ag}.

rm{(1)}根据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解答;

rm{(2)}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初是由化学家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还有金属跟水和各种酸;碱的反应总结而成.

本题综合考查的是铁的锈蚀、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性质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析】水、氧气;rm{Y}rm{X}rm{Ag}rm{Z}rm{Cu+2AgNO_{3}篓TCu(NO_{3})_{2}+2Ag}20、略

【分析】

根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解答rm{.}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rm{.}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rm{.}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的结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解析】解: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rm{.}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铜;汞、金刚石、稀有气体等;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水、氧气、氢气等;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氯化钠等.

故答案为:21、金属58【分析】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58。

故答案为:

(1)金属;

(2)58。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解析】金属5822、锰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不是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分析】解: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则F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A为高锰酸钾,C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E为氧气。

(1)物质D的名称是锰酸钾。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3)固体E在气体B中燃烧;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铁丝在气体B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故答案为:

(1)锰酸钾。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不是;

(3)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则F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解析】锰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不是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四、计算题(共2题,共4分)23、略

【分析】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进行判断,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此长导管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

(3)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烧瓶内气压降低;故气球会鼓起;

②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干冰易升华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可用于人工降雨;

故答案为:(1)。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次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CO2CO2+Ca(OH)2═CaCO3↓+H2O.

(2)b;

(3)①NaOH(或Ca(OH)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瓶内压强减小,气球逐渐胀大;

②干冰人工降雨(或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1)运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分析解答;

(2)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此长导管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

(3)①运用碱能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解答;

②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了解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取、反应原理、装置选取、用途等知识,才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分析解答.【解析】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CO2;CO2+Ca(OH)2═CaCO3↓+H2O;b;NaOH(或Ca(OH)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瓶内压强减小,气球逐渐胀大;干冰人工降雨(或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24、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ab阶段锥形瓶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1)大理石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当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时,大理石已经反应完全,故填: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73g+12.5g-81.1g=4.4g,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4.4g

=解得x=10g;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故答案为:80%;

(3)ab阶段锥形瓶中增加的物质质量小于bc阶段原因是ab阶段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锥形瓶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填:ab阶段锥形瓶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时的现象回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3)根据图象中节点的意义作答。

会分析图象中的相关信息,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ab阶段锥形瓶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五、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5、(1)防止凝水倒流试管炸裂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C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4)(5).BC或D【分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需要注意事项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表达式;此题综合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制取的原理、发生装置的选择和收集方法的选择以及反应表达式的书写是解答的关键。【解答】rm{(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凝水倒流试管炸裂,所以将rm{(1)}防止凝水倒流试管炸裂;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加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流进入导管,故答案: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即选择装置rm{(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即选择装置rm{C}并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氧气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装置rm{D}故答案:并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氧气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装置rm{(2)}故答案:rm{C}rm{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rm{C}

rm{D}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rm{KMn{O}_{4}xrightarrow[]{?}{K}_{2}Mn{O}_{4}+Mn{O}_{2}+{O}_{2}}故答案:rm{KMn{O}_{4}xrightarrow[]{?}{K}_{2}Mn{O}_{4}+Mn{O}_{2}+{O}_{2}}

利用装置rm{(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还可以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rm{KCl{O}_{3}xrightarrow[?]{Mn{O}_{2}}KCl+{O}_{2}}故答案:rm{KCl{O}_{3}xrightarrow[?]{Mn{O}_{2}}KCl+{O}_{2}}

rm{(3)}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作用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rm{KMn{O}_{4}

xrightarrow[]{?}{K}_{2}Mn{O}_{4}+Mn{O}_{2}+{O}_{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收集装置选择rm{KMn{O}_{4}

xrightarrow[]{?}{K}_{2}Mn{O}_{4}+Mn{O}_{2}+{O}_{2}}或者rm{(4)}利用装置rm{A}还可以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其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rm{{H}_{2}{O}_{2}xrightarrow[]{Mn{O}_{2}}{H}_{2}O+{O}_{2}}故答案:rm{{H}_{2}{O}_{2}xrightarrow[]{Mn{O}_{2}}{H}_{2}O+{O}_{2}}rm{(4)}【解析】rm{(1)}防止凝水倒流试管炸裂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rm{(2)C}rm{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