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五校高一年级联合调研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7200—6900年前的江苏省草堰港遗址,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其中,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由此可推知()A.当时渔猎采集已被取代 B.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C.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 D.该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2.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500年至28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风格与黄河流域夏、商的文物风格具有相似性。如图分别是三星堆出土的铜尊和商朝的青铜尊,据此可以推断()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三星堆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C.中华文明手工业领先于世界D.内外服制促进各地文化交流3.《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A.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需要 B.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C.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需要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4.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衰微,天子威权下降,列国之间仍然有许多基本遵循和高度认同的基本原则,例如尊王攘夷、恤孤、济困、扶危、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说明()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形成 B.礼乐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D.不同地域文化冲突逐渐消失5.有学者在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的思想中不唯王道,还杂有法刑和霸道;尽管其主张性恶,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化性起伪’。通过道德约束使人自觉趋向于良善,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为()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收缴六国武器,运到咸阳先集中销毁,再铸成悬挂乐钟的铜架和12座重达千石的铜人;拆毁原六国地区的城池壁垒,强制将富豪强宗迁徙到咸阳、巴蜀等地区,仅迁到咸阳的就有12万户。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践行重农抑商政策 B.恪守法家严刑酷法C.巩固秦朝集权统治 D.保障关中劳力需求7.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郡国并行导致势力膨胀 B.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C.铁犁牛耕的发明与推广 D.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8.元封五年,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并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据此可知,汉代刺史制度()A.缘于王国叛乱日益严重 B.反映中央官僚体制调整C.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体现刺史统揽地方大权9.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项羽生平时,力图还原历史,塑造一个性格多面、情感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而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凸显其残暴、贪婪的一面。这主要是由于两者()A.史学素养的高低 B.治史观念的差异 C.史料占有的多寡 D.阶级立场的不同10.下图为东汉末期的朝政现象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政权更迭政治动荡C.制度混乱导致权力失衡 D.封建君主专制弊端11.在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已在北方广泛确立屯田制;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提出发展农业、减少赋税的方针;孙权统治下的吴国在长江两岸地区均设有屯田区。这些做法推动了()A.政治中心的转移 B.北方民族大交融 C.区域经济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发展12.下表是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寒门占比宗室、外戚占比西晋48%32.9%19.1%东晋78.4%14.2%7.4%A.少数民族大量南迁 B.专制皇权的弱化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中央集权的加强13.学者黄仁宇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是因为这次改革A.结束了全国分裂状态 B.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D.加剧鲜卑统治阶层分化14.《剑桥中国隋唐史》评述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评述主要()A.肯定了隋朝统一的意义 B.指出了隋朝文化的交融C.强调了隋朝制度创新 D.突出了隋朝帝国的结构15.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A.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B.取士人数大幅增加C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D.官员执政素养提升16.如图是收藏于沈阳金融博物馆的一块银饼,银饼上刻有铭文二十四字:罗江县天宝五年(746年),庸调银四十两,专知官张喆李德银匠王远。材料所述的赋税制度()唐朝罗江县庸调银饼A.强化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B.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使财产成为征税主要依据D.一年分夏秋季两次纳税17.新罗仿唐设医学博士讲授中国医书《本草》、《针经》,设算学博士教授缀术、九章等;日本法隆寺传法堂是按唐式结构建造的,日本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带回《大衍历立成》、《大衍历经》等,对日本历法改革起重要影响。以上材料说明()A.东亚各国文化独立发展 B.唐朝文化辐射周边国家C.唐朝吸收周边国家文化 D.唐朝文学已发展到顶峰18.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通判某州军事”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A.控制财政大权 B.牵制中书门下C.制约地方长官 D.提高行政效率19.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A.强化了社会管控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抑制了土地兼并20.北宋书肆十分繁荣,汴京有著名的大相国寺书市。南宋首都临安的棚北大街一带也书铺林立,书坊出版成为一个独立而普遍的生产行业。上述现象的出现,根源于两宋时期()A.海外贸易的持续繁荣 B.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C.活字印刷的广泛应用 D.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21.辽朝的国号变迁复杂。建国之初称大契丹,辽太宗时期实行双重国号(燕云汉地称大辽,草原地区称大契丹);后多次在大辽和契丹中复改国号。这体现出辽()A.疆域版图不断变迁 B.政治体制的二元性C.民族交融逐渐加深 D.内外政策左右摇摆22.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元代的行省如此划分意在()A.方便文书传递 B.防范地方割据C.缓和民族矛盾 D.实行地方分权23.如表所示是元杂剧唱河中一些对生活场景的描写。这可用于说明,元代()“渴饮羊酥酒,饥餐鹿脯干”《邓夫人苦痛哭存孝》“美酒泛羊羔”“你那里葡萄酒设销金帐”《须贾大夫谇范叔》“隔壁人家吃疙痘茶儿去也”(疙痘茶即普洱茶的一种)《钱大尹智勘绯衣梦》A.士人生活豪奢 B.南北风俗接近 C.饮食文化多元 D.长途贩运发达24.王阳明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王阳明()A.抨击君主专制 B.主张“格物致知” C.提倡个性自由 D.强调主观能动性25.郑和下西洋虽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未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社会缺乏远洋航海需求B.“示中国富强”导致财政难以为继C.为了防范“倭寇”明政府实行海禁D.明朝航海技术不能满足远洋需要26.洪武十五年(1382年),贵州普定知府者额来朝,朱元璋命他“谕其部众,有子弟皆令入国学”,洪武二十一年,四川播州宣慰使司并所属宣抚司官“各遣其子来朝,请入太学,帝敕国子监官善训导之”。这些做法旨()A.引导社会风尚 B.增强国家认同C.提高教育水平 D.加强君主集权27.清代前期,云贵地区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并在该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据此可知,此时()A.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 B.清廷坚持因俗而治的策略C.西北边疆版图初步奠定 D.封建国家在地方推广行省28.据历史学家研究,18世纪末,清朝1/10以上的谷物,1/4以上的生棉,超过9/10的生丝,以及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是为了在市场上贩卖而生产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B.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废除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9.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军侵华头目璞鼎查与英国人说:“条约给英国开辟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即使开动兰开夏(英国纺织中心)的全部纺织工厂,也不足以供给中国一省的需要。”材料可用来说明()A.英国棉织品开始输入中国 B.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 D.中国外贸由出超变为入超30.道咸以来,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如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这些书籍表明()A.国人革新政治的强烈要求 B.西学观念已被广泛地接收C.国人的思想眼界逐步打开 D.中国社会保守落后的现实31.在近代一场战争中,“清军之软肋在于没有海军……另一困难在于面临两线作战,南有太平天国之抗衡,北有外来强敌之侵扰,两面受敌。”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1870年出版的《墨余录》中记载了时人描写上海机器局的景象:“设立厂房,……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带,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表明该局()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能够实现创办企业的初衷C.是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 D.得益于政府允许民间办厂33.如表是小张同学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史料,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是()1864年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乘机出兵朝鲜A瓜分中国狂潮 B.甲午中日战争 C.清末边疆危机 D.探索国家出路34.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写的书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不再提什么“盛世”之类的门面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呼唤“救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B.洋务运动的深刻启示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国民教育的日益普及35.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康有为和梁启超)变革前,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是由于()A.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维新派缺乏经验 D.西方列强的阻挠36.清政府发布《上谕》称:“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助、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上述事件的结果是()A.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B.在北京城内设立使馆区C.在中国开始开设工厂 D.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37.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提出“鉴于两江、两湖、两广及安徽等省督抚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磋商后,现已同意采取互保措施……福建省当局已决定按照两江及上述各省所达成的协议行动”。这一协定()A.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C.是对清廷沦为洋人朝廷的回应 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38.维新运动虽然被清王朝所镇压,但镇压者依旧成了被镇压者遗嘱的执行者。清廷执行“被镇压者遗嘱”的结果()A.完成了维新运动时的政治追求B.舒缓了内政外交所面临的困境C.实现了晚清社会制度的大转型D.推动了国内革命新形势的成熟39.1896年,孙中山考察英美等世界发达国家,接受了《进步与贫困》一书中所提出的从“单一地价税”入手,通过重新分配财富来实现社会公平的观点。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他提出了()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40.如图是发表在1912年《民立报》上的一幅新闻漫画《辞旧迎新》。图中的背景是挥动双手和帽子的欢呼雀跃的人们。图的中间部位是一面旗帜,一条龙正从旗帜中仓皇出逃。这幅漫画意在()A.颂扬辛亥革命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推进移风易俗 D.号召民众反抗清政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火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使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让中国人开始更大范围地接触现代事物,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新锐知识分子依靠皇帝的支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光绪政治集团的核心力量,他们所领导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摘编自颜德如《论近代中国人探索实现民族复兴之方案》材料二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三种“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活动及各自主要主张,并概括这些方案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政治运动的历史意义。给出答案及简析一、选择题1.B。出土遗物表明当时人们有了较为多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反映出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A项,仅根据这些遗物不能得出渔猎采集已被取代;C项,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城址、宫殿、祭祀遗址等,材料未体现;D项,材料没有将该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不能说明其是中华文明核心。2.A。三星堆遗址文物与黄河流域文物风格有相似性,说明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存在联系,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B项,材料未体现跨越式发展;C项,仅从青铜器风格相似不能得出手工业领先世界;D项,内外服制主要是商朝政治制度,与文化交流的直接关联不大。3.B。商周时期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所以需要大规模集体耕作。A项,井田制是集体耕作的制度表现,不是根源;C项,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是结果,不是原因;D项,铁犁牛耕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商周时期尚未出现。4.B。列国遵循和认同的原则多与礼乐文化相关,说明礼乐文化虽在周王室衰微情况下仍有较大影响力。A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时尚未完全形成;C项,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还未成为社会主流意识;D项,“逐渐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文化冲突依然存在。5.A。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通过道德约束“化性起伪”,且其思想融合了王道、法刑和霸道。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C项,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D项,庄子主张逍遥自由,均不符合材料描述。6.C。秦始皇这些举措是为了削弱原六国地区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基础,从而巩固秦朝集权统治。A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B项,这些举措主要不是为了体现严刑酷法;D项,保障关中劳力需求不是主要目的。7.B。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繁荣。A项,郡国并行制在初期主要是导致地方势力问题,不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C项,铁犁牛耕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D项,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不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8.C。汉代刺史制度通过监察地方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刺史制度设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王国叛乱;B项,它主要是地方监察制度,不是中央官僚体制调整;D项,刺史没有统揽地方大权,主要是监察职能。9.B。司马迁和班固对项羽形象塑造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治史观念的差异,司马迁注重人物的多面性,班固更强调正统观念。A项,不能简单说史学素养高低决定;C项,史料占有多寡不是主要原因;D项,阶级立场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10.D。东汉末期朝政现象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皇帝年幼或无能时,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是封建君主专制弊端的体现。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问题,不是中央集权;B项,政权更迭不是主要原因;C项,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但不是混乱,主要是君主专制的问题。11.C。魏、蜀、吴三国的屯田制都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A项,没有导致政治中心转移;B项,与北方民族大交融关系不大;D项,屯田制主要是促进农业发展,不是商品经济发展。12.B。东晋时高门士族在中央决策中占比大幅上升,寒门和宗室、外戚占比下降,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弱化,士族势力增强。A项,少数民族南迁与表格内容无直接关联;C项,九品中正制在东晋时仍是选官主要制度,且表格体现的是参与决策官员出身,不是选官制度的衰微;D项,中央集权在东晋时是相对弱化的。13.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为中国再统一奠定了民族基础。A项,北魏时全国仍处于分裂状态;B项,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D项,不是改革成为中国再统一工具的主要原因。14.C。材料强调隋朝创造了新的中央集权帝国结构和共同文化意识,主要是肯定隋朝制度创新。A项,统一意义未重点体现;B项,文化交融不是主要强调内容;D项,帝国结构只是一方面,不全面。15.A。从东晋到唐朝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上升,反映了唐代政权统治基础扩大。B项,材料未体现取士人数大幅增加;C项,重文轻武风气盛行是在宋代;D项,不能仅从平民子弟比例上升得出官员执政素养提升。16.A。唐朝的庸调银饼反映的是租庸调制,该制度以人丁为征税标准,强化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B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的是输庸代役,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征税方式;C项,材料未体现财产成为征税主要依据;D项,一年分夏秋季两次纳税的是两税法。17.B。新罗、日本学习唐朝的医学、建筑、历法等,说明唐朝文化辐射周边国家。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材料体现的是周边国家学习唐朝文化;D项,材料未表明唐朝文学发展到顶峰。18.C。通判对知府(知州)公文命令联署及可直接奏事,起到了制约地方长官的作用。A项,材料未提及通判控制财政大权;B项,通判与中书门下无直接牵制关系;D项,通判的设置主要是制约,不是提高行政效率。19.B。青苗法和募役法都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材料未体现强化社会管控;C项,王安石变法没有完全实现富国强兵;D项,这些措施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20.B。两宋时期书肆繁荣、书坊出版成为独立行业,根源是商品经济显著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商业化。A项,海外贸易与书坊出版行业的繁荣关系不大;C项,活字印刷广泛应用是技术条件,但不是根本原因;D项,崇文抑武方针主要影响文化教育,不是书坊繁荣的根源。21.B。辽朝国号在燕云汉地和草原地区的不同称呼,体现了其政治体制的二元性,即对不同民族地区的不同管理方式。A项,国号变迁不能直接反映疆域版图变化;C项,民族交融加深不是国号变迁的主要体现;D项,内外政策左右摇摆说法不准确。22.B。元代行省这样划分打破了地理界限,主要是为了防范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A项,不是主要目的;C项,缓和民族矛盾不是行省划分的主要意图;D项,行省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地方分权。23.C。元杂剧中的饮食描写体现了羊酥酒、鹿脯干、葡萄酒、普洱茶等多种饮食,说明元代饮食文化多元。A项,不能仅从这些描写就说士人生活豪奢;B项,材料未体现南北风俗接近;D项,长途贩运发达在材料中证据不足。24.D。王阳明强调通过发现和践行“良知”达到圣贤境界,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A项,材料未涉及抨击君主专制;B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张;C项,材料不是提倡个性自由,而是强调道德自觉。25.A。自然经济社会以自给自足为主,缺乏对远洋航海的内在需求,所以郑和下西洋难以持续。B项,“示中国富强”虽然耗费巨大,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海禁政策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实施的;D项,明朝航海技术有一定发展,不是不能满足远洋需要。26.B。朱元璋让少数民族子弟入国学,目的是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A项,引导社会风尚不是主要目的;C项,提高教育水平不是重点;D项,与加强君主集权关系不大。27.A。清代前期云贵地区的管理措施与内地趋于一致,体现了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B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等不是因俗而治;C项,材料主要说的是云贵地区,不是西北边疆;D项,行省制度在元代已经推行,这里说的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28.C。大量农产品用于市场贩卖,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A项,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衰退;B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清代前期并未彻底废除;D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农产品商品化,不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9.C。璞鼎查的话表明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这与材料内容相符。A项,英国棉织品在鸦片战争前就已输入中国;B项,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材料主要强调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D项,材料未体现外贸出超入超的转变。30.C。这些书籍介绍西方知识,表明国人的思想眼界在逐步打开。A项,材料未体现国人革新政治的强烈要求;B项,“广泛地接收”说法不准确;D项,不是材料主要表达的意思。31.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面临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的两线作战,且当时清军海军力量薄弱。B项,中法战争主要是在南方;C项,甲午中日战争时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干扰;D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结束。32.A。材料中对上海机器局的描述表明其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B项,材料未提及创办企业的初衷是否实现;C项,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是安庆内军械所;D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与上海机器局的关系。33.C。材料中的事件都反映了清末边疆地区受到外国侵略,面临危机。A项,瓜分中国狂潮主要是在甲午战后;B项,材料不只是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D项,与探索国家出路主题不符。34.C。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所以严复不再提“盛世”而呼唤“救亡”。A项,革命思想此时还未广泛传播;B项,洋务运动的启示不是主要原因;D项,国民教育普及与材料现象无关。35.C。维新派对西方了解有限,缺乏经验,这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A项,材料未重点强调守旧势力反对;B项,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西方列强阻挠不是材料表达的主要原因。36.B。材料描述的是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结果之一是在北京城内设立使馆区。A项,赔款2100万银元是《南京条约》内容;C项,在中国开始开设工厂是《马关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