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行业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调度方案TOC\o"1-2"\h\u19018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 224855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特点 2196711.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324465第二章储能系统概述 3128332.1储能系统的分类与作用 3133512.2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413091第三章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 442203.1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相互关系 4279613.2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模式 511673第四章储能系统调度策略 525324.1储能系统调度策略概述 5310214.2储能系统调度策略分类 6188184.2.1基于规则的调度策略 6158474.2.2基于优化的调度策略 6124814.2.3基于预测的调度策略 610118第五章储能系统调度算法 7222495.1储能系统调度算法概述 7185865.2常用储能系统调度算法 78105.2.1随机调度算法 7140835.2.2确定性调度算法 7311145.2.3智能优化调度算法 715794第六章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 872176.1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原则 8218236.2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流程 827681第七章智能电网调度方案 9251607.1智能电网调度方案概述 932287.2智能电网调度方案设计 9286027.2.1调度目标 9181147.2.2调度架构 1031867.2.3调度策略 10141367.2.4技术支持 10283777.2.5实施步骤 1124011第八章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1221198.1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 11182888.1.1背景及意义 1187508.1.2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方式 1133508.1.3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效果 1132998.2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2302378.2.1背景及意义 12168908.2.2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式 12172678.2.3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1223757第九章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机制 1342569.1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概述 13107369.1.1市场规模 13251739.1.2市场竞争格局 1310489.1.3市场发展趋势 13302559.2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机制设计 13126049.2.1市场机制设计原则 13178679.2.2市场机制设计内容 142535第十章储能系统调度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143262010.1储能系统调度方案的实施策略 141734810.1.1制定实施计划 14222610.1.2建立调度管理体系 141688410.1.3加强政策支持与监管 15108410.2储能系统调度方案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15836610.2.1评估方法 152282610.2.2评估指标体系 15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特点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监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智能电网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和环保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应对能源结构的变革。智能电网的定义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集成:智能电网将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效的电力系统。(2)双向互动:智能电网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还能够实现电力流与信息流的实时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3)自愈能力: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迅速识别并隔离故障区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4)高度自动化:智能电网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5)环保节能:智能电网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1.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涵盖了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关键技术:(1)通信技术: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等,为电力系统提供高速、稳定的信息传输通道。(2)信息技术:智能电网的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用于处理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海量数据,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3)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电网的自动控制技术包括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微电网等,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调度和优化。(4)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装置和电力电子系统等,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5)需求响应技术:需求响应技术是指通过实时监测用户用电需求,调整电力系统的供电策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6)安全防护技术:智能电网的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隐私。第二章储能系统概述2.1储能系统的分类与作用储能系统是智能电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以满足电网调峰、负载平衡、新能源发电消纳等需求。根据储能介质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储能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这类储能系统利用物理介质(如水、空气、飞轮)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2)化学储能:主要包括电池储能系统,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这类储能系统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3)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电感储能等。这类储能系统利用电磁场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4)热储能:主要包括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热化学储能等。这类储能系统利用热能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储能系统在能源行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峰:储能系统可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释放能量,降低电网负荷,提高电网运行效率。(2)负载平衡:储能系统可平衡电网负荷,降低负荷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3)新能源发电消纳:储能系统可存储新能源发电(如风能、太阳能)产生的能量,降低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4)电网备用:储能系统可作为电网备用电源,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5)电力市场参与:储能系统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高电力市场效率。2.2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储能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2)规模化和集成化:储能系统将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大规模能源存储和调度的需求。(3)智能化:储能系统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储能系统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4)多元化应用:储能系统将在电力、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5)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大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第三章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3.1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相互关系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在能源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形式,以高度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特征,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广泛接入。而储能系统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电网负荷、平衡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关键任务。智能电网为储能系统提供了广泛的接入渠道。智能电网具备较强的兼容性,可以接纳多种类型的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这为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储能系统对智能电网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电力系统中,储能系统可以发挥削峰填谷、调频调压、备用容量等功能,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储能系统还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配套服务,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将推动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广泛接入和电力市场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3.2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模式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储能系统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如发电侧、输电侧、配电侧和用户侧。在发电侧,储能系统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配套,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在输电侧,储能系统可以用于调节电网负荷、提高输电效率;在配电侧,储能系统可以优化配电网络结构,降低线损;在用户侧,储能系统可以提供削峰填谷、需求响应等服务。(2)储能系统与智能电网的互动。储能系统可以通过与智能电网的互动,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调度指令的快速响应。这有助于提高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储能系统的市场化运营。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储能系统可以通过购买低价电力、出售高价电力等方式,实现盈利。(4)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集成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深度融合,开发出新型储能设备、优化调度策略等,为能源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模式多样,为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为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四章储能系统调度策略4.1储能系统调度策略概述储能系统调度策略是指在智能电网中,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对储能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储能系统调度策略的核心任务是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储能设备特性和用户需求,合理地分配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能力,从而优化电网运行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2储能系统调度策略分类储能系统调度策略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4.2.1基于规则的调度策略基于规则的调度策略是根据预设的规则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这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时调度策略:按照设定的时间表对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操作,适用于电网负荷变化较为平稳的场景。(2)阈值调度策略:根据电网运行参数(如电压、频率等)的阈值进行充放电控制,适用于电网运行状态波动较大的场景。(3)优先级调度策略:根据储能设备类型、容量和用户需求等因素,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优先调度优先级高的储能设备。4.2.2基于优化的调度策略基于优化的调度策略是通过优化算法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求解,以实现电网运行功能的最优化。这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动态规划调度策略: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储能系统在给定时间内的最优充放电策略,适用于电网运行参数变化较为复杂的场景。(2)遗传算法调度策略:利用遗传算法的搜索能力,寻找储能系统的最优充放电策略,适用于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3)神经网络调度策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储能系统在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最优调度规律,实现实时调度。4.2.3基于预测的调度策略基于预测的调度策略是通过对未来电网运行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计划。这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时间序列预测调度策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电网运行参数,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计划。(2)机器学习预测调度策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未来电网运行状态和用户需求进行预测,指导储能系统的调度。(3)多模型融合预测调度策略:结合多种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从而优化储能系统的调度策略。第五章储能系统调度算法5.1储能系统调度算法概述储能系统调度算法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运行,优化能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储能系统调度算法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调度策略的制定以及与其他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储能系统调度算法的研究对于实现能源互联网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5.2常用储能系统调度算法5.2.1随机调度算法随机调度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调度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系统状态和负荷需求,以一定概率选择充放电策略。该算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不确定性较高的场景,但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较低。5.2.2确定性调度算法确定性调度算法是根据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制定固定的充放电策略。该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于规则的调度算法:根据预设的规则,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进行控制。这种方法易于实现,但可能无法适应复杂的运行环境。(2)基于模型的调度算法:建立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充放电策略。这种方法考虑了系统运行的多种因素,但计算复杂度较高。(3)基于启发式的调度算法:结合专家经验和启发式规则,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进行优化。这种方法兼顾了计算效率和运行效果,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5.2.3智能优化调度算法智能优化调度算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调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求解。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智能优化调度算法:(1)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进行优化。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但计算时间较长。(2)粒子群算法:通过模拟鸟群和鱼群的行为,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进行优化。该方法收敛速度较快,但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3)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进行学习。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训练过程较为复杂。(4)深度学习算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充放电策略的优化。该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优势,但训练模型所需计算资源较大。储能系统调度算法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概率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储能系统的特点、运行环境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第六章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6.1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原则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2)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调度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灵活性原则: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需求,灵活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适应不同工况。(4)协同性原则:充分发挥储能系统与其他能源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5)可靠性原则:保证储能系统调度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风险。6.2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流程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对储能系统的调度需求进行分析,包括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新能源发电特性、电网运行状态等,明确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2)储能系统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储能系统类型和容量,以满足调度需求。同时考虑储能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成本、环保等因素。(3)调度策略制定制定储能系统的调度策略,包括充放电策略、运行参数设置等。调度策略应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实时需求,实现储能系统的最优运行。(4)调度方案设计根据调度策略,设计储能系统的调度方案,包括储能系统与电网的接口设计、通信协议制定、调度系统架构设计等。(5)仿真验证对设计的储能系统调度方案进行仿真验证,评估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果,如调峰、调频、备用等。根据仿真结果,对调度方案进行优化。(6)现场实施与调试将设计的储能系统调度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进行现场实施与调试。在此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调度策略。(7)运行维护在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运行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调度方案进行持续优化。通过以上流程,可以设计出具有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协同性和可靠性的储能系统调度方案,为我国能源行业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智能电网调度方案7.1智能电网调度方案概述智能电网调度方案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手段,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预测分析、优化调度和控制的一种新型调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7.2智能电网调度方案设计7.2.1调度目标智能电网调度方案的设计应以以下目标为导向:(1)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故障风险;(2)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3)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4)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供电质量。7.2.2调度架构智能电网调度方案应构建以下调度架构:(1)调度中心:负责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预测分析、调度决策和应急处理;(2)分布式能源调度单元:负责分布式能源的接入、调度和控制;(3)储能系统调度单元:负责储能系统的接入、调度和控制;(4)负荷调度单元:负责负荷的预测、优化调度和控制;(5)通信网络:实现各调度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7.2.3调度策略智能电网调度方案应采用以下调度策略:(1)实时监控与预测分析:通过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预测未来负荷、新能源出力和储能系统状态,为调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优化调度策略:根据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结果,制定最优调度方案,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协同调度: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4)负荷需求响应:通过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供电质量;(5)故障处理与应急调度: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7.2.4技术支持智能电网调度方案的实施需依赖于以下技术支持:(1)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2)云计算: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调度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优化;(3)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预测分析;(4)通信技术:构建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保证调度信息的实时传输;(5)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电力系统的调度安全。7.2.5实施步骤智能电网调度方案的实施可分为以下步骤:(1)调研与需求分析:了解电力系统现状,明确调度需求;(2)调度方案设计:根据调度目标和需求,设计合理的调度方案;(3)系统开发与集成:开发调度系统,实现各调度单元的集成;(4)测试与调试:对调度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其稳定可靠;(5)运行与维护:投入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第八章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8.1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8.1.1背景及意义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发电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能量调节手段,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8.1.2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方式(1)平滑输出:储能系统可以平滑新能源发电的输出,降低波动性,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2)调峰填谷:储能系统可以存储新能源发电过剩的电能,并在电力需求高峰时释放,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3)预调频:储能系统可以参与新能源发电的预调频,提高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4)黑启动: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储能系统可以为新能源发电提供黑启动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快速恢复。8.1.3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效果(1)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储能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现象。(2)优化电力系统运行: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3)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储能系统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8.2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8.2.1背景及意义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调峰、调频、电压稳定等问题。储能系统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能源调节手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8.2.2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式(1)调峰填谷:储能系统可以存储电力系统低谷时段的电能,并在高峰时段释放,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2)调频: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提高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3)电压稳定: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4)功率补偿:储能系统可以提供电力系统所需的瞬时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5)备用: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保障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安全稳定运行。8.2.3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1)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2)优化电力系统调度:储能系统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3)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储能系统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4)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第九章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机制9.1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概述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逐渐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概述主要涉及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9.1.1市场规模全球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市场规模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市场份额逐年上升。9.1.2市场竞争格局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企业在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9.1.3市场发展趋势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市场发展趋势如下:(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2)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市场发展,特别是储能技术的突破。(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为市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9.2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机制设计9.2.1市场机制设计原则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市场机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竞争:保证市场参与者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2)价格合理: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价格,引导资源优化配置。(3)激励机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4)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市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9.2.2市场机制设计内容(1)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明确市场准入条件,规范市场退出程序,保证市场健康发展。(2)价格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煤矿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车位买卖协议模板版B版
- LED照明安装及维护服务协议版B版
- 三方合作担保合同示范文本(2024版)版
- 电工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智能充电系统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品牌建设一体化合同3篇
- 2024股权转让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古装影视服装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化学制药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空调维修行业维修工培训心得
- 202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 技术成果转移案例分析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全部教案
- 建筑设计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幼儿园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总结与展望
- 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合同信息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幽门螺旋杆菌
- 大足石刻十八讲
-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