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医科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发酵工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下列产品中属于发酵第三个阶段代表性的主要产品是()
A:甘油B:酒精C:枸橼酸D:胰岛素E:青霉素
答案:青霉素下列不属于发酵过程常利用的微生物的选项是()
A:霉菌B:放线菌C:大肠杆菌D:酵母细胞E:CHO细胞
答案:CHO细胞发酵工程主要涉及内容包括()
A: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B: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C:培养基灭菌D:菌种构建与筛选E:菌的代谢与调控
答案:产品的分离纯化和精制;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与自动控制;培养基灭菌;菌种构建与筛选;菌的代谢与调控根据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不同分为()
A:微生物的转化发酵B: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C:微生物酶发酵D:微生物菌体发酵E:基因工程细胞发酵
答案:微生物的转化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基因工程细胞发酵维诺格拉斯基(Winograsky)和贝杰林克(Beijerink)建立丙酮-丁醇单菌发酵,实现真正的无杂菌发。()
A:错B:对
答案:错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转折时期,是现代发酵工业的开端。()
A:对B:错
答案: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下列不属于初级代谢产物的是()
A:酒精B:色素C:脂肪酸D:核酸E:核苷酸
答案:色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次级代谢产物在菌体生长阶段大量产生B:一种菌只能产生一种抗生素C:一种抗生素只有一种组分D:L-氨基乙二酸是青霉素合成底物
答案:L-氨基乙二酸是青霉素合成底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不能共用前体B:次级代谢产物不需要酶催化C:同一种底物只能被一种酶催化D:次级代谢而产物的合成酶对底物要求的特异性不强
答案:次级代谢而产物的合成酶对底物要求的特异性不强下列属于青霉素构建单位的是()
A:L-半胱氨酸B:L-α-氨基乙二酸C:L-缬氨酸D:L-谷氨酸E:L-组氨酸
答案:L-半胱氨酸;L-α-氨基乙二酸;L-缬氨酸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后的修饰包括()
A:酰基化B:甲基化C:氨基化D:糖基化E:羟基化
答案:酰基化;甲基化;氨基化;糖基化;羟基化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常见的调节蛋白活性的方式,即在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蛋氨酸残基的羟基进行磷酸化。()
A:对B:错
答案:错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是两个独立的合成过程,因此初级代谢产物不会影响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原生质体再生育种中常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根据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结构不同,酶的选择也不同。细菌酶解常采用的酶是()
A:蜗牛酶B:蛋白酶KC:脂肪酶D:β-葡聚糖酶E:溶菌酶
答案:溶菌酶下列那种营养缺陷型可以增产氯霉素产量()
A:芳香族氨基酸缺陷型B:缬氨酸营养缺陷型C:脂肪酸营养缺陷型D: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
答案:芳香族氨基酸缺陷型次级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
A:筛选去碳源分解代谢调节突变株B:筛选去磷酸盐调节突变株C:筛选负变株或零变株的回复突变株D:利用营养缺陷型筛选E:筛选自身所产的抗生素抗性突变株
答案:筛选去碳源分解代谢调节突变株;筛选去磷酸盐调节突变株;筛选负变株或零变株的回复突变株;利用营养缺陷型筛选;筛选自身所产的抗生素抗性突变株菌种退化与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A:遗传基因型的分离B:自发突变的结果C:经诱导剂处理后的退化变异D:受外界温湿度影响
答案:遗传基因型的分离;自发突变的结果;经诱导剂处理后的退化变异自然选育、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属于经验育种范畴,原生质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属于现代菌种选育技术。()
A:错B:对
答案:错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抗生素产量措施包括提高基因拷贝数、增加正调节基因的作用、增加抗性基因。()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头孢菌素发酵生产中为促进菌体生长或产物合成,向培养基中加入的促进剂是()
A:巴比妥B:甲硫氨酸C:硫腈化苄D:β-吲哚乙酸E:苯丙氨酸
答案:甲硫氨酸在氨基酸、抗生素或酶制剂发酵生产中,常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前体,可明显提高目标产物及其类似物产量。在红霉素的生产中常加入的前体物质是()
A:肌醇B:氯化物C:丙醇D:苯乙酸及其衍生物E:甘氨酸
答案:丙醇发酵中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速度的快慢,可将碳源分为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下列属于迟效碳源的是()
A:淀粉B:蔗糖C:甘油D:葡糖糖E:乳糖
答案:淀粉;甘油;乳糖培养基中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使氧化还原电位(Φ)值降低()
A:二硫苏糖醇B:半胱氨酸C:抗坏血酸D:谷胱甘肽E:硫化氢
答案:二硫苏糖醇;半胱氨酸;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硫化氢缬氨酸既可用于红霉素链霉菌的生长,也可以氮源形式参加红霉素的产物合成。()
A:对B:错
答案:对玉米浆中的氮源物质主要以大分子蛋白形式存在,需进一步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A:对B:错
答案:错
第六章单元测试
采用埃希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株,其常用的长期保存菌株方法是()
A:砂土管保藏法B:液氮超低温保藏C:斜面保藏D:液体石蜡保藏E:真空冷冻干燥保藏
答案:真空冷冻干燥保藏影响孢子质量的因素包括()
A:冷藏时间B:培养温湿度C:培养时间D:接种量E:培养基
答案:冷藏时间;培养温湿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基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
A:发酵设备的合理运用B:菌种的性质C:菌体生长速度D:选用的工艺条件
答案:发酵设备的合理运用;菌种的性质;菌体生长速度;选用的工艺条件种子异常表现为()
A:菌丝聚集结团B:菌种生长发育过快C:菌丝粘壁D:菌种生长发育缓慢
答案:菌丝聚集结团;菌种生长发育过快;菌丝粘壁;菌种生长发育缓慢碳源丰富易造成生理酸性的营养环境,不利于放线菌孢子的形成;氮源丰富则有利于菌丝繁殖而不利于孢子的形成
。()
A:对B:错
答案:对将母斜面的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直接接种种子罐为二级种子,将此转入发酵罐内发酵成为三级发酵。()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七章单元测试
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下列不能提高发酵液中溶氧浓度的操作是()
A:消除泡沫B:提高罐压C:增加通气量D:增加搅拌转速E:升高温度
答案:升高温度氧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克服供氧和需氧方面的各种阻力,其中供氧方面阻力描述错误的是()
A:液体主流中的传递阻力B:细胞表面的液膜阻力C:气体主流与气液界面间的气膜阻力D:气液界面阻力E:从气液界面至液体主流间的液膜阻力
答案:细胞表面的液膜阻力若以提高氧传递推动力的方式提高供氧能力,比较可行的方法有()
A:培养基稀配方B:提高培养浓度C:降低搅拌转速D:富集氧E:发酵中后期补水
答案:培养基稀配方;富集氧;发酵中后期补水发酵过程中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因素包括()
A:搅拌功率的影响B:发酵罐结构和空气分布器的影响C:泡沫的影响D:发酵液黏度的影响E:空气流速的影响
答案:搅拌功率的影响;发酵罐结构和空气分布器的影响;泡沫的影响;发酵液黏度的影响;空气流速的影响通气和搅拌对泡沫的形成影响很大,泡沫的大小与通气和搅拌的剧烈程度有关,而且搅拌的作用大于通气的作用。()
A:对B:错
答案:对氧在0.1M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低于在1.0M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A:对B:错
答案: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下列关于发酵过程各参数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会导致pH值的改变B:最适菌体生长温度和最适产物合成温度往往一致C:对于需氧发酵溶氧高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因此溶解氧越大越好D:泡沫是好氧发酵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发酵过程中泡沫过多不会给发酵带来负面影响
答案: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会导致pH值的改变溶氧对产物合成显著影响,但并非越高越好。某些氨基酸合成过程中,供氧适当受限,才能获得最大产量的是()
A:异亮氨酸B:赖氨酸C:谷氨酸D:精氨酸E:缬氨酸
答案:缬氨酸下列属于确定发酵放罐时间参考的指标包括()
A:氨基氮的含量B:发酵液的过滤速度C:pHD:产物的生成速率E:发酵液的外观和黏度
答案:氨基氮的含量;发酵液的过滤速度;pH;产物的生成速率;发酵液的外观和黏度影响发酵温度变化因素中属于散热因素的是()
A:生物热B:辐射热C:蒸发热D:显热E:搅拌热
答案:辐射热;蒸发热;显热OUR>OTR时溶氧逐渐降低,当CL<C临界时,呼吸受到抑制并成为限制性因素,使产量降低。()
A:错B:对
答案:对CO2主要作用在细胞膜的膜蛋白,HCO3-主要作用在细胞膜的脂质核心部位。()
A:错B:对
答案:错
第九章单元测试
青霉菌以葡萄糖作为基质进行好氧培养,其菌体化学式组成为CH1.64O0.52N0.16,葡糖糖转化率为0.48g干菌体/g葡萄糖,下列化学反应式配平正确的是()
A:C6H12O6+0.45NH3+3.59O2=2.81CH1.64O0.52N0.16+3.19CO2+5.34H2OB:C6H12O6+0.64NH3+1.88O2=4CH1.64O0.52N0.16+2CO2+3.68H2OC:C6H12O6+0.32NH3+3.94O2=2CH1.64O0.52N0.16+4CO2+4.84H2OD:C6H12O6+0.57NH3+2.33O2=3.57CH1.64O0.52N0.16+2.43CO2+3.93H2O
答案:C6H12O6+0.57NH3+2.33O2=3.57CH1.64O0.52N0.16+2.43CO2+3.93H2O发酵动力学是研究发酵过程中质量与能量平衡,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合成的动态平衡及其内在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细胞生长和死亡动力学B:代谢热生成动力学C:基质消耗动力学D:氧消耗和CO2生成动力学E:产物合成与降解动力学
答案:细胞生长和死亡动力学;代谢热生成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氧消耗和CO2生成动力学;产物合成与降解动力学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碳平衡中的碳主要以糖类为主,主要用于()
A:满足菌体生长的消耗B:代谢产物积累的消耗C:维持微生物运动的消耗D:维持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答案:满足菌体生长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的消耗;维持微生物运动的消耗;维持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发酵动力学是研究发酵过程微生物菌体生长速率、培养基(基质)消耗速率和产物合成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A:错B:对
答案:对维持系数是微生物发酵重要的特征值,对于特定菌种、特定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是一个常数。菌体能量代谢效率
与维持系数成正比。()
A:错B:对
答案:错通过Monod方程说明,在对数生长期高浓度有机底物的条件下,微生物以最大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与有机底物
的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
A:错B:对
答案:对补料分批发酵与连续培养不同,在该单一补料培养中,比生长速率(μ)和稀释率(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体积的增加,以相同速率下降。而在连续培养中μ和D为定值。()
A:错B:对
答案:对
第十章单元测试
以下参数中不属于发酵过程中间接变量参数的是()
A:摄氧速率B:比生长速率C:体积溶氧传递系数D:产物浓度E:呼吸熵
答案:产物浓度碳源能量过量及供氧不足,可能出现碳源不完全氧化,从而造成RQ异常。下列碳源理论呼吸熵排序正确的是()
A:葡糖糖>植物油>甘油>甲醇B:葡糖糖>甲醇>甘油>植物油C:葡糖糖>甲醇>植物油>甘油D:葡糖糖>甘油>植物油>甲醇
答案:葡糖糖>甘油>植物油>甲醇发酵过程检测参数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及生物学参数。下列属于物理学参数的是()
A:发酵液黏度B:氧化还原电位C:泡沫D:溶解氧E:浊度
答案:发酵液黏度;泡沫;浊度以下参数中属于发酵过程中间接变量参数的是()
A:产物效价B:比生长速率C:摄氧速率D:体积溶氧传递系数E:呼吸熵
答案:比生长速率;摄氧速率;体积溶氧传递系数;呼吸熵发酵过程中通过尾气在线监测和分析,可计算出摄氧速率、体积溶解氧传递系数、比生长速率的变化情况。()
A:对B:错
答案:对发酵过程中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浓度。大肠埃希菌一般选用的测量波长时280nm。()
A:错B:对
答案:错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三支一扶考试的挑战试题与答案集
- 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
- 绿色金融政策解读试题及答案
- 招标代理工作年终总结
- 2025室内装修合同范本(精简版)
- 个人已出租房产赠与合同
- 宣传赞助合作合同范本
- 餐饮酒店原材料供货合同范本
- 南京市汽车买卖合同文本
- 家政行业培训
- 盐城市射阳县兴桥镇社区工作者考试题目及答案2024
- 齐鲁针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内蒙古聚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招聘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完整版)
- 高数函数的极值与最大最小值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4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金融建模基础》课件第7章-运用 Python 分析债券
- 2025年日历日程表含农历可打印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怀柔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