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详尽解析】(从强调的重点分析)(1)语法分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心满意足”做状语。“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以逗号形式将两状语单列成为两个小分句。(2)语义分析。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强调吃的心情。(3)修辞效果分析。原句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学习目标1.明确标点基本用法2.分析总结标点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研做高考新题型,归纳答题技巧。标点符号的考查:一、标点符号基本用法的判断(2004年以前高考试题)(1)在指定的位置填写恰当的标点;(2)选择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二、标点符号基本功能的辨析(2019年全国Ⅱ卷、2020年全国Ⅰ卷、2020年新高考Ⅰ卷)辨别同一个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功能。三、标点符号修辞功能的考查(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12种点号(7种,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标号(5种,表明语气的性质和作用)句中点号句中末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明确标点符号的分类标点符号的基本功能一、停顿功能二、语气功能三、定性功能四、修辞功能五、审美功能六、简化功能陈述、祈使、疑问、感叹如着重号标示被强调的部分,引号标示直接引语等如描写鱼吐泡泡时用多个句号如省略号表现力、表达效果标示书面语所需的停顿标点符号效果题答题步骤看标点——析语义——悟效果——明确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停顿、层次、语气、情态、对象等)结合前后文,分析标点所在句子的语义(概述内容)结合语境,从强调内容、情感态度和读者感受等角度体悟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深层含义)完成练习,试归纳标点符号表达效果的分析角度自主一①第一处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自己所作诗的强烈否定,(1分)表明任何人为的诗句都难以表现自然界的天然变化。(1分)②第二处表感叹语气,突出了小草在大雨冲刷下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1分)和作者与小草共情快乐的喜悦之情。(1分)请根据答案归纳本题的表达效果分析角度。1.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4分)大雨点打上芭蕉有铜盘的声音,怪。“红心蕉”,多美的字面,红得浓得好。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树胶似的才有意思,“我的心像芭蕉的心,红……”①不成!“紧紧的卷着,我的红浓的芭蕉的心……”更不成。趁早别再诌什么诗了。自然的变化,只要你有眼,随时随地都是绝妙的诗。完全天生的,白做就不成。看这骤雨,这万千雨点奔腾的气势,这迷蒙,这渲染,看这一小方草生受这暴雨的侵凌,鞭打,针刺,脚踹,可怜的小草,无辜的……可是慢着,你说小草要是会说话,它们会嚷痛,会叫冤不?难说他们就爱这门儿——出其不意的,使蛮劲的,太急一些,当然,可这正见情热,谁说这外表的凶狠不是变相的爱。有人就爱这急劲儿!再说小草儿吃亏了没有,让急雨狼虎似的胡亲了这一阵子?别说了,它们这才真漏着喜色哪,绿得发亮,绿得生油,绿得放光。②它们这才乐哪!1.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4分)角度一:标点本身角度二:结合内容角度三:情感态度归纳本题的表达效果分析角度:【参考答案】①第一处表示祈使语气,是对自己所作诗的强烈否定,(1分)表明任何人为的诗句都难以表现自然界的天然变化。(1分)②第二处表感叹语气,突出了小草在大雨冲刷下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1分)和作者与小草共情快乐的喜悦之情。(1分)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仅有7个汉字,却用了5种标点符合,这些标点符号有什么表达效果?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参考答案】①感叹号表达了我见到闰土时惊喜,但又有对中年闰土悲惨现状的惊叹;(1分)文中逗号表示停顿,文中破折号表达了声音的中断,闰土的变化让“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1分)②“你来了”本该是陈述语气,却用了疑问语气,表明此刻“我”怀疑眼前的不是闰土,以致再也说不出话来,(1分)留下一个省略号,给人无尽的思考和想象。(1分)③这些标点符号的运用,生动表现了“我”那种百感交集、欲言又止的神情。(1分)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仅有7个汉字,却用了5种标点符合,这些标点符号有什么表达效果?角度一:标点本身角度二:文章内容角度三:人物心理角度四:读者效果归纳本题的表达效果分析角度:【参考答案】①感叹号表达了我见到闰土时惊喜,但又有对中年闰土悲惨现状的惊叹;(1分)文中逗号表示停顿,文中破折号表达了声音的中断,闰土的变化让“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1分)②“你来了”本该是陈述语气,却用了疑问语气,表明此刻“我”怀疑眼前的不是闰土,以致再也说不出话来,(1分)留下一个省略号,给人无尽的思考和想象。(1分)③这些标点符号的运用,生动表现了“我”那种百感交集、欲言又止的神情。(1分)

研究高考题,明确答题步骤自主二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参考答案】第①处:①两个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短句(1分),对三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1分);②逗号标示的停顿,使三个动作不再具有流畅性,(1分),表现他前行的艰难吃力(1分)。第②处:①两个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短句(1分),起强调作用(1分),②逗号标示的停顿,强调“闭住口”和打嗝间隔时间之长,打嗝不顺畅(1分),让“透不出气”的感觉更强烈(1分)。小结:分析标点表达效果的角度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分析标点表情达意效果内容结构1.突出强调内容2.刻画形象特点(心理、动作、神态)3.表达情感4.丰富内容/意蕴1.借助标点构造特殊句式:单独成句,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排比句等。2.舒缓或加快文章叙事节奏。3.符合语境、逻辑顺序。特别提醒:1.结合文本内容答题;2.关注语境,在语境的宏观视野下作答。总结:标点符号表达效果的答题模板第一步: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第二步:标点符号的语义分析,即内容分析。第三步: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分析:

内容上:突出……/强调……,刻画了形象……特点(心理、动作、神态),表达……情感/强化……情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

结构上:与语境、结构、文体一致。辨明作用分析语意紧扣语境表达效果1.(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参考答案】①顿号作为点号的一种,起停顿作用。使用顿号,本句则变成只强调农人盘算耕种的时间段。②使用顿号,这几个词被隔开,整句话读来绵长,体现不出勤劳农人的忙碌感、紧迫感。③不用顿号能加快整句话的阅读速度,能让人感觉农人需要盘算的内容多、时间长,从而休现了农人的忙碌。2.【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参考答案】①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②“暮春”“中午”成为独立成分,更能突出时令的美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愉悦之感。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能增强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使用了冒号,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其使用的妙处。(4分)

①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A):这是谁啊,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不绝于耳。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做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尊被岁月淤泥掩埋的、头部已经残缺而手上握着长锸的石像出土了。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震天动地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②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B):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李冰的子孙就会生生不息。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参考答案】A处冒号表示引起下文。冒号后的内容仿佛是人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后世对李冰功绩的赞叹与敬仰。B处冒号表示解说。冒号后的内容是对“某种乐观”解释说明,表明“我”既因有这样一心为百姓谋福祉的水利专家而产生某种乐观,也因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而感到乐观。4【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年10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叠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有标点符号的叠用,请分析其效果的异同。(4分)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①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参考答案】同:两处叠用都包含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情感强烈。异:第①处更侧重于疑问,“也能吃”即“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第②处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5.【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中三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结合文中第(1)处画横线部分的句子,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3分)陶渊明是最能让我内心平静的诗人。读他的诗,我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心,像泉眼冒出泉水一样,生出平静。“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其实我也不需要那么多,“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有一间能读书的小屋子,夏天绿树荫浓,每天与小鸟为伴就好了。陶渊明最大的知己,始终是自然,书写自然山水,不在其形貌声色,而在于生命的张力及与它们的对话。姜夔写梅亦然。“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趔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不愧是“词中老杜”,有杜甫“老去诗篇浑漫与”的谦和。他说,(1)自己老了,江郎才尽,再写不出词。(2)是梅花不答应,殷殷地将枝头伸向他的身畔,将梅香传到他的席上,非让他起了诗兴不可,非让他写词不可。读其词,植物之性情,栩栩如生,亲切有味,缱绻有情……天地有意,万物含情,这种纯净默然的趣味,绵延古今。【答案】“自己老了,江郎才尽,再写不出词”两个逗号连续运用表达的是姜夔的谦虚之言,突显了姜夔谦和的品格,与整个文段语境的简洁、连贯、流畅相符合。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文句“你待那里去”“你如何这等害我”有疑问词,为何不用问号?文中多处运用了感叹号,有什么表达效果?课内检测03①两个问句虽有疑问词,但没有表达疑问之意,林冲对陆虞候“那里去”没有产生疑问,表达的是“你哪里也去不了”的意思,对“如何这等害我”心知肚明。②感叹号带有强烈的感情,文中多处使用,表现了林冲极度愤怒之情态。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分号的理由。课外检测02①“建几处依山之榭”和“结三间临水之轩”是“遥望东南”与“近观西北”的不同景观,“遥望”与“近观”二者构成并列关系。②“遥望东南”与“建几处依山之榭”之间已使用逗号,所以在“建几处依山之榭”后必须使用分号。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经典考题01】(T8联考)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