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2、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K+外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3、PD-1是人体T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而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蛋白能与PD-1结合,使T细胞无法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PD-1和PD-L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不相同B.PD-1与PD-L1结合使机体完全丧失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C.肿瘤细胞很可能通过产生PD-L1蛋白进行“免疫逃逸”D.制备的PD-1单克隆抗体可能会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4、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任氏液成份(g/L)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NaH2PO40.01葡萄糖2.0

A.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的组织液相似B.任氏液中维持渗透压平衡的成分主要是各种无机盐离子C.反射弧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是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5、为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

A.乙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的记忆细胞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第4-12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乙组抗体量逐渐增加6、下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于生长素的向下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7、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NaHCO3/H2CO3等缓冲对能对血浆pH起调节作用B.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不会造成血浆pH下降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可中和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措施或作为生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促进树枝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B.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C..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促进柿子成熟。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发育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大脑通过脑干与脊髓相连C.自主神经系统完全自主,不受大脑等高级中枢的控制D.排尿反射过程不存在分级调节10、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B.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D.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葡萄糖、C02、尿素、神经递质等C.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12、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适宜刺激条件下坐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由于Na+、K+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1所示(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内向电流则相反)。用TTX和FEA两种物质处理细胞后,得到的跨膜电流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段正离子内流不需要消耗ATPB.图1中,c点时坐骨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大于0mVC.TTX物质可能作用于Na+通道,抑制Na+的内流D.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是同种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13、图一由a、b、c三个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组成,图二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细胞c上的电位变化。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只要刺激神经细胞a就能引起神经细胞c膜电位发生变化B.增加组织液中Na+浓度,给予神经细胞a适宜刺激,动作电位增大C.由图二可知神经细胞b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细胞兴奋14、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发生膝跳反射时,伸肌②收缩,屈肌⑦舒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为感受器,接受刺激后A点膜电位变化为图2中曲线甲,EF过程Na+内流B.图1中有3个神经元,④和⑧均为传出神经C.如果刺激图1中③处,则②发生膝跳反射,N处电位变化为图2中的丙D.若图1中⑤为抑制性神经元,③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使⑤神经元Cl-内流15、剧烈运动时心跳过快;血压升高,下图为相关动脉压力反射示意图。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最终对动脉血压进行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会减弱B.刺激传入神经,心脏会出现相应反射活动C.血压升高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D.剧烈运动时,Na+大量丢失,肾上腺皮质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16、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受体识别来传递信息B.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协助扩散方式向外运输C.生长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细胞生长D.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______等植物激素。

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作用:促进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______。

脱落酸:(1)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等。(2)主要作用:抑制_______促进______(3)分布:将要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2)主要作用______。

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体_______,(2)主要作用_______。18、自身免疫。

(1)概念:免疫系统对自身_____发生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称为自免疫病。

(2)发病原因:有的是因为抗原的结构与机体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表面_____结构十分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如_____病;有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治疗: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自体_____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19、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分泌或内分泌细胞激素激素运输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肾上腺肾上腺素(1)通过____运输(2)_____心率加快胰岛A细胞(3)_____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垂体(4)_____甲状腺(5)_____(5)_____20、下表为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关的知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类型主要信息分子主要器官联系共同体现的细胞膜功能神经调节(1)_____大脑、下丘脑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3)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4)_______(5)______体液调节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免疫调节淋巴因子等(2)______等(答2个即可)2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________和______。渗透压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_和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_____等物质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22、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胞体的是________,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的结构是___________。人体内的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觉神经元又称_________,它通过特化的____________,接受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_____和_____。运动神经元又称____________,它将信息由_________传向___________。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______,它发出的轴突支配________,轴突的外围通常有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过某种特定的病原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抗体而检测不到病毒。______A.正确B.错误24、艾滋病是一种因感染艾滋病病毒而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被削弱的疾病,至今还无法治愈;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IDS。______A.正确B.错误25、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______A.正确B.错误26、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7、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取月季幼茎等长切段(无芽和无叶)若干均分为四组;a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图1所示。图2所示为生长素类似物乙在X、Y和Z三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___________(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图1中,d组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浓度为________。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对切段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

(3)分析图2可知,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3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种培养液。28、α-syn是一种神经细胞突触核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可溶的单体形式存在,当其聚集成不溶性寡聚体(α-synPFF)时,可引起神经元细胞死亡,导致帕金森病。

(1)科研人员用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α-synPFF)处理小鼠脑细胞;连续观察14天,发现细胞内的PARP1蛋白增多,有些脑细胞开始死亡,可初步假设α-synPFF使脑细胞死亡的机理为______。

(2)研究人员用α-synPFF和三种PARP1抑制剂(ABT;AG,BMN)处理小鼠脑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脑细胞的死亡率,结果见如图。

据上图可知PARP1抑制剂能______α-synPFF对脑细胞的致死效应;且______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实验结果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上述假说。

(3)为了在活哺乳动物中进一步进行验证;研究人员将α-synPFF注射到正常小鼠和缺乏PARP1基因的小鼠的大脑中。如缺乏PARP1的小鼠脑细胞比正常小鼠脑细胞______,则能验证PARP1的作用。

(4)PARP1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如图可知;α-synPFF激活NO合成酶,NO含量增加造成DNA损伤,过度激活PARP1.在PARP1存在时会导致神经元产生______,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另外PAR通过核孔,在______中与α-synPFF结合,______(填“促进”或“抑制”)α-synPFF积聚,加剧细胞死亡。

(5)综上分析,你对治疗帕金森病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______。29、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内,其直接调节的是__________过程。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图中功能蛋白质的最终生物效应是__________,使产热增加。

P:RNA聚合酶。

PB: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

TH: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的生理活动直接受___________激素的影响;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会抑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活动,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

(3)取甲状腺腺瘤组织;经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培养48小时。再换取含不问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实验液,培养48小时。最后检测细胞的生长功能(吸光值的大小与细胞数量成正比),结果如图所示。

注:空白对照组表示不加任何药物的正常情况下的增殖。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对甲状腺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细胞__________(选填“不增殖”、“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而去甲肾上腺素对甲状腺细胞生长功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30、为了验证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某科研小组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

(1)实验步骤:

①取若干只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健康小白鼠分为两组;标记为A;B,其中B组为对照组。

②用一定的方法____________;B组不做处理,分别测量两组的初始体温。

③将两组小白鼠从35℃的环境移入0℃环境中,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h,每隔4h____________;并做好记录。

(2)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果证明了小白鼠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3)以上B组小鼠从35℃的环境移入0℃的环境后,机体散热量将会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分泌量将增多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填两种)。

(4)若实验材料限定只能用同一组小白鼠进行实验,请你为该科研小组提供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但效应器是手臂肌肉,B正确;

C;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正确;

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2、B【分析】【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

A;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由传出神经传出,A错误;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从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所以传递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错误;

D;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钾离子外流,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膜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D错误。

故选B。3、B【分析】【分析】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及癌变细胞。

【详解】

A;PD-1和PD-L1分别是T细胞和肿瘤细胞两种不同的蛋白;二者由不同基因控制完成,故其结构和功能不相同,A正确;

B;题目中说PD-L1蛋白能与PD-1结合;使T细胞无法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但机体并不是完全丧失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B错误;

C;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产生PD-LI蛋白使其和PD-1结合;从而进行免疫逃逸,C正确;

D;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PD-L1相结合;从而阻断T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故制备的PD-1单克隆抗体可能会成为一种抗肿瘤药物,D正确。

故选B。4、C【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详解】

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蛙的组织液相似,A正确;

B;据表格可知;任氏液中维持渗透压平衡的成分主要是各种无机盐离子,B正确;

C;根据题干的信息“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制取的标本包括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因此发挥作用的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没有神经中枢,C错误;

D;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后,释放神经递质,作用腓肠肌细胞上的受体,腓肠肌收缩,D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中曲线是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得到的结果;其中甲;丙两组中没有检测到抗体,原因都是因为B细胞没有接收到抗原的刺激;乙组检查到抗体,且在第4-12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逐渐减少。

【详解】

A;图中只有乙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

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

C;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

D;由图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D正确.

故选B。

【点睛】

关键点: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前提是受到来自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作用。6、B【分析】【分析】

分析图甲;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以横向运输的形式从尖端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分析图乙,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使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2;4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3侧,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茎对生长素不敏感,因此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分析图丙,A-B段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效果增强,B-C段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效果减弱,C点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C-D段抑制植物的生长。

【详解】

A;图甲中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发生的是横向运输,A错误;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其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B正确;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茎的生长;而图丙中的C点之后才会抑制茎的生长,C错误;

D;由于受重力作用;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根2处,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D错误。

故选B。7、D【分析】【分析】

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因此血浆pH变化不大,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系统不断排出;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

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不符合题意;

D;缓冲对存在于血浆中;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可中和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不属于人体自身调节,D符合题意。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A:B:D【分析】【分析】

1;因为天然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有一个代谢过程;合成与分解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当用天然的生长素处理植物时,体内生长素的量超过正常水平,过多的生长素会被其体内的酶分解掉而不易长时间发挥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生长素类似物(即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的酶,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能够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2;新采摘的香蕉只有七成熟便于运输;而我们吃的香蕉通过释放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3;植物激素处理后;植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详解】

A.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枝条,可促进生根,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原理,这和植物激素有关,A正确;

B.持续高温降雨;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种子内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B正确;

C.将成熟木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里会促进柿子的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木瓜释放出乙烯,催熟了未成熟的柿子.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

D.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生长素;乙烯、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例如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D正确;

故选ABD。9、C:D【分析】【分析】

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共同控制;A正确;

B;脑干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相连,B正确;

C;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错误;

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了有意识的对排尿过程的控制;即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D错误。

故选CD。10、A:B:C【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在突触部位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

A;光刺激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所以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眼中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会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B正确:

C;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

D;图示的视觉产生过程中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高级中枢;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完整的反射弧,D错误。

故选ABC。11、A:B【分析】【分析】

【详解】

A;抗体是分泌蛋白;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中,A正确;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葡萄糖、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正确;

C;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错误;

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AB。12、A:B:C【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为钠离子内流;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段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

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c点时达到动作电位的峰值,因此此时坐骨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大于0mV,B正确;

C.分析图2可知,TTX物质抑制了内向电流,即神经细胞膜上Na+内流;C正确;

D.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为钠离子内流;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D错误。

故选ABC。13、A:C:D【分析】【分析】

动作电位的形成Na+内流的结果,Na+的浓度差决定了动作电位的峰值,内外浓度差越大,峰值越大。静息电位的强度与K+的浓度差有关,K+的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负离子如氯离子的内流会形成抑制作用,导致膜内负电荷增多。

【详解】

A;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神经细胞才能发生膜电位变化,A错误;

B、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细胞a受到适宜刺激后,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变大,B正确;

C、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神经细胞b兴奋时,释放的神经递质使神经细胞a受到抑制,所以b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ACD。14、B:C:D【分析】【分析】

1、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不同,膜外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静息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Na+也不能扩散进来;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2;分析图1;根据③上面有神经节及虚线中的突触结构,可判断①为感受器,③为传入神经,④和⑧则为传出神经,伸肌②和屈肌⑦是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感受器,兴奋传导到A点使A兴奋,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再恢复静息电位。分析图2,甲曲线在E点之前膜电位为负值,代表静息电位,F点膜电位是正值,代表动作电位,而从E点到F点是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③上面有神经节,可判断③为传入神经,①为感受器,接受刺激后A点兴奋,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对应的是图2中曲线甲,EF过程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发生Na+内流;A正确;

B;从细胞体和神经节的数目判断;有4个神经元,B错误;

C;完成反射活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③处会发生膝跳反应,而不是反射,C错误;

D、若⑤为抑制性神经元,⑤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内流、K+外流;加强静息电位,D错误。

故选BCD。15、A:B【分析】【分析】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

A;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时;内脏和心血管活动一般都会减弱,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会加强,A错误:

B;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刺激传入神经,心脏会出现相应的反应,但不能叫做反射,B错误;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血压升高时,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

D、剧烈运动时,Na+大量丢失;血钠减少,会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AB。16、A:C:D【分析】【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进入细胞与细胞中的活化因子结合,从而促进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表达;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通过Ca2+引发H+进入细胞壁的部位,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同时生长素能够作用于细胞内的活化因子,从而调节细胞发生转录;H+跨膜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所以说该过程为主动运输。

【详解】

A;生长素能作为信息分子调节代谢;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受体识别进行的信息传递,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A正确;

B、分析图解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H+向外运输时需要ATP供能;因此其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能够作用于细胞内的活化因子,从而调节细胞发生转录,故生长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C正确;

D、H+运输到细胞膜外会导致细胞壁处的pH下降;使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D正确。

故选ACD。

【点睛】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略

【解析】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②.未成熟的种子③.幼根④.幼芽⑤.细胞伸长⑥.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⑦.根冠⑧.萎蔫的叶片⑨.细胞分裂⑩.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⑪.脱落⑫.根尖⑬.促进细胞分裂⑭.各个部位⑮.促进果实成熟18、略

【分析】【详解】

(1)自身免疫的概念是: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称为自免疫病。

(2)发病原因:有的是因为抗原的结构与机体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表面物质结构十分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如风湿性心脏病。

(3)治疗: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解析】①.成分②.物质③.风湿性心脏④.造血干细胞19、略

【分析】【详解】

(1)激素都是通过体液运输。

(2)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心率加快。

(3)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5)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相关激素的分泌。【解析】①.体液②.心肌细胞③.胰高血糖素④.促甲状腺激素⑤.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相关激素的分泌20、略

【分析】【详解】

(1)神经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主要是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神经递质。

(2)参与免疫调节的器官有胸腺;淋巴结、骨髓、脾、扁桃体等。

(3)(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均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解析】①.神经递质②.胸腺、淋巴结、骨髓、脾、扁桃体(任选两个)③.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④.发育和功能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1、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缓冲物质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解析】酸碱度温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蛋白质Na+Cl—7.35~7.45HCO3—、H2CO337℃22、略

【分析】【分析】

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其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轴突除分出侧枝外,其末端形成树枝样的神经末梢。

【详解】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胞体的是树突,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的结构是轴突(神经末梢)。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其作用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传来的冲动并传给细胞体。轴突长而分枝少,为粗细均匀的细长突起,常起于轴丘,其作用是接受外来刺激,再由细胞体传出。轴突除分出侧枝外,其末端形成树枝样的神经末梢。人体内的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大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它通过特化的神经末梢,接受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它将信息由脑或脊髓传向肌肉或腺体。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它发出的轴突支配骨骼肌纤维,轴突的外围通常有脊髓。【解析】树突轴突(神经末梢)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末梢脑脊髓传出神经元脑或脊髓肌肉或腺体脊髓骨骼肌纤维髓鞘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A【分析】【详解】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注射乙肝疫苗;体内存在了相应的抗体,因此也有可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抗体而检测不到病毒。

故正确。24、B【分析】【详解】

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HIV;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故错误。25、B【分析】【详解】

除了有完整的反射弧,还应有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完成反射,错误。26、A【分析】【详解】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患呆小症。

故正确。五、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和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运输与生理作用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

(1)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为了消除幼茎切段内原有的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前需要将幼茎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以去除内源性激素。

(2)图1显示,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处理的b;c、d实验组;其月季幼茎切段平均长度均大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a组(对照组),而且d组的幼茎切段平均长度最长,据此结合题意可推知:d组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浓度为最适浓度,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甲的溶液对切段的生长的影响均起促进作用。

(3)图2显示;X浓度处理的实验组,其茎段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组的茎段侧芽生长量,说明X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Y和Z浓度处理的实验组,二者的茎段侧芽生长量均大于空白对照组的茎段侧芽生长量,说明Y和Z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均促进茎段侧芽的生长。可见,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X>Y且X>Z,但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4)为探究3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可知:应设计4种培养液,即只含3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的培养液;只含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同时含有3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不含任何生长素类似物的培养液。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的幼茎切段平均长度和茎段侧芽生长量,并且将实验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相应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由此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和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解析】韧皮部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最适浓度均起促进作用抑制X>Y且X>Z,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428、略

【分析】【分析】

本题已知α-syn是一种神经细胞突触核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可溶的单体形式存在,当其聚集成不溶性寡聚体(α-synPFF)时,可引起神经元细胞死亡,导致帕金森病。各小题再结合题目给出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详解】

(1)用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α-synPFF)处理小鼠脑细胞;连续观察14天,发现细胞内的PARP1蛋白增多,有些脑细胞开始死亡,推测脑细胞的死亡跟产生PARP1蛋白增加有关,所以可初步假设α-synPFF使脑细胞死亡的机理为α-synFPP诱导脑细胞产生PARP1而引起脑细胞死亡。

(2)据图1可知;用三种抑制剂处理后脑细胞的死亡率都会降低,说明PARP1抑制剂能抑制α-synPFF对脑细胞的致死效应,且ABT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实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说。

(3)为了在活哺乳动物中进一步进行验证;研究人员将α-synPFF注射到正常小鼠和缺乏PARP1基因的小鼠的大脑中。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假设α-synFPP诱导脑细胞产生PARP1而引起脑细胞死亡,所以缺乏PARP1基因的小鼠不能合成PARP1,所以若缺乏PARP1基因的小鼠脑细胞比正常小鼠脑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则能验证PARP1的作用。

(4)分析图2可知;PARP1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机理是:α-synPFF激活NO合成酶,NO含量增加造成DNA损伤,过度激活PARP1。在PARP1存在时会导致神经元产生PAR,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另外PAR通过核孔,在细胞质基质中与α-synPFF结合,促进α-synPFF积聚,加剧细胞死亡。

(5)综上分析;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是降低PARP-1的作用,可通过敲除PARP-1基因或服用PARP-1抑制剂药物进行治疗。

【点睛】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题目给出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解析】α-synFPP诱导脑细胞产生PARP1而引起脑细胞死亡抑制ABT支持死亡率明显降低PAR细胞质基质促进敲除PARP-1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