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7.130.20 CCSB51XXXX-XX-XX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hefeedingofseabassindeep-seacag(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水产学会发布XXXX-XX-XX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水产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烟台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成强、李宝山、郭福元、于朝磊、郝甜甜、韩慧宗、孙永智、王晓艳、宋志东、李培玉、张黎黎、宋博、于礼燕、吕建国、王福辰、李璐、王腾腾、曹学彬、黄炳山、王忠全、相智巍。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花鲈(seabass)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的术语与定义,确立了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的基本原则,规定了配合饲料的选择、投喂策略、投喂效果评估等技术要求,描述了巡查、投喂注意事项和记录等日常管理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配合饲料的投喂操作,近海网箱养殖的配合饲料投喂操作可参照本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22919.3水产配合饲料第三部分:鲈鱼配合饲料GB/T33109花鲈亲鱼和苗种SC/T1132鱼药使用规范SC/T2029鲈鱼配合饲料DB37/T1197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规程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深远海网箱deep-seacage设置在离岸5海里以外或低潮位水深不少于20m、具有稳定(近岸)海流条件的开放性水域的大型鱼类养殖网箱。投饲率feedingrate每天投入水体中的配合饲料质量占鱼体总质量的百分数。投喂频率feedingfrequency每天投喂配合饲料的次数。配合饲料漂浮率floatingrateofformulafeed一定数量的颗粒饲料在水中经一定时间浸泡后,仍能浮于水面的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基本原则技术条件养殖技术条件应符合DB37/T1197的要求,鱼药使用应符合SC/T1132的要求。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经苗种质量检验和规定疫病检疫合格的鱼类繁育场,鱼体规格≥10g,质量应符合GB/T33109的要求。配合饲料选择配合饲料安全卫生性配合饲料安全卫生性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配合饲料产品标准配合饲料产品的质量、营养成分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等各项指标应符合GB/T22919.3的要求,配合饲料的颗粒粒径规格应符合SC/T2029的要求,配合饲料的颗粒漂浮率应≤5%。投喂策略投喂原则小潮汛或高温期宜在清晨和傍晚投喂,低温期宜在中午投喂;大潮汛宜在平潮或缓潮时投喂;风浪较大或阴雨天少投或不投;水温低于5℃或高于28℃,不投喂。投饲率投饲率见表1。表1投饲率(%)指标体重/g10~5050~200200~500>5005℃~10℃0.5~1.00.4~0.80.3~0.60.2~0.410℃~16℃1.0~2.00.8~1.50.6~1.00.4~0.816℃~26℃2.0~3.01.5~2.51.0~2.00.8~1.526℃~28℃1.0~2.01.0~1.50.5~1.00.3~0.8<5℃或>28℃0投喂频率投喂频率见表2。表2投喂频率指标体重/g10~5050~200200~500>5005℃~10℃1~2次/d1次/d1次/(1~2)d1次/(2~3)d10℃~16℃2次/d1~2次/d1次/(1~2)d16℃~26℃3~4次/d2~3次/d2次/d26℃~28℃1~2次/d1次/d1次/(1~2)d1次/(2~3)d<5℃或>28℃0投喂时间投喂时间见表3。表3投喂时间月份投喂时间3月~4月、10月~11月6:30~7:30,16:30~17:305月~6月6:00~7:00,17:00~18:007月~9月5:30~6:30,18:00~19:0012月~2月12:00~14:00不同流速投喂方式不同流速投喂方式见表4。表4不同流速投喂方式水流速度投喂方式<0.5m/s多点喷洒投喂0.5m/s≤水流速≤1.0m/s选择在平流期,海流反方向投喂>1.0m/s不投喂投喂效果评估每15d~20d对养殖鱼体体重、体长及健康状况进行现场评估,根据鱼体状况、阶段性饵料系数及时调整投喂策略。日常管理巡查每天监测水温、盐度、pH等理化因子,观察鱼的活力、摄食、病害和死亡情况,检查投喂设施和网箱设施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投喂注意事项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评估的鱼体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投喂策略。生产日志管理应建立生产日志管理制度,对投入品信息、养殖过程要求信息进行记录:投入品信息记录内容应包括每批投入品接收日期、来源、数量和检验验收情况等。养殖过程要求信息记录内容应包括日投喂率、投喂频率、鱼的活动情况、生长情况、网箱完好情况、病死鱼数量、病害防治情况、水质、天气变化情况、检验信息等。生产日志表见附录A。所有生产档案文件保存期限不应少于3年。附录A(资料性)表A.1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生产日志养殖单位箱号水深养殖品种饲料品牌饲料接收日期苗种来源投放时间投放规格投放数量日期天气水质监测水流速投饵情况鱼体状况死鱼数量用药理由网箱状况水温pH溶氧盐度投喂时间投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报批稿)《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标准起草工作组2024年11月《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包括产业现状、立项背景及必要性等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农渔发〔2023〕1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办字〔2021〕120号)等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是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现代化海洋渔业建设的重要方向、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认真落实相关精神,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提高养殖投喂技术的精准化高效化、促进深远海网箱养殖业转型升级,确保优质蛋白供给,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牵头编制《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被视为海水网箱适养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同时花鲈也是目前国内产量最高的经济鱼类之一。当前,随着深远海网箱养殖业的推进式发展,花鲈的养殖规模将迎来了进一步提升,为保证花鲈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配套技术也应逐步完善。众所周知,水产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总运营成本50%以上,其中饲料投喂相关技术直接影响饲料的转化效率、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以及养殖废物的排放。因此,形成科学且规范的饲料投喂技术规程是保障花鲈养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当前水产养殖行业对于智能化、精确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精准投喂技术的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养殖企业选择的投喂时间、频率及日投喂率与养殖鱼摄食节律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仅影响了鱼类的摄食与生长,还造成了饲料的浪费[1]。有研究表明当饲料日投喂率无法满足鱼体生长需要时,过多的投喂频率会导致鱼体生长受到抑制。当饲料日投喂率能够满足鱼体的生长需求时,适当的增加投喂频率会使其特定生长率增加。然而,过度投喂会降低饲料的转换效率,并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水质恶化,同时,也会增加养殖成本[2]。日投喂率对某些养殖对象的消化代谢能力和应激免疫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日投喂率越高,鱼的肠胃内饲料量越多,消化代谢水平越高[3]。不适宜的日投喂率会降低水产动物的抗病害能力,致其易发病甚至易死。投喂率过低会减少鱼类的饲料摄入量,使其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到鱼的免疫能力[4];日投喂率过高会大幅度增加饲料在水体内的密度,若不能及时取食或清理,则会于水体内腐败,污染水质,提高压力水平,降低鱼类免疫能力[5]。养殖生产过程中,投喂频率过低往往不能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食物供给,投喂频率过高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而且会污染养殖水体。因此,为了使养殖鱼类获得正常的生长状态,需要制定适宜的投喂频率。一系列研究发现,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花鲈幼鱼[6]、许氏平鮋(Sebastesschlegeli)幼鱼[7]、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8]、金鲳鱼(Trachinotusovatus)[9]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增加,但这种频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导致鱼类因过度消耗能量去摄食从而影响其生长,同时也会增加饲料成本。另外,投喂频率高,则会积累过多脂肪,代谢强度增加,产生过多自由基,对鱼体产生压力[10]。鱼体免疫能力下降,其排泄与代谢活动连带增加,水体环境恶化,从而增加鱼病暴发率[11-12]。适当增加投喂频率能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投喂频率的增加使鱼体长时间维持在饱食状态,从而保障了鱼体的营养供给;也可能是鱼体快速摄食,减少了营养的流失,从而促进了生长。而投喂频率过高就会使鱼体索食活动频繁,能量消耗加大,从而抑制了鱼体的生长。投喂技术的规范不仅是现代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保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的前提。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投喂技术的研究大部分仍停留在实验室小水体阶段,与现实生产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国内水产养殖企业多数是根据自身生产经验确定的饲料投喂策略,而与投喂技术规程相关的理论及技术的标准化仍未建立,实现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因此,在水产养殖投喂策略的研究中应继续增加深度与广度,加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增加不同养殖环境下与水文条件下的投喂策略研究。通过科学安排投喂频率、日投喂率、投喂时间和投喂方式,确定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最佳投喂策略,维持海水养殖高效、可持续的产出,构建科学的、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深远海网箱养殖模式。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编写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根据山东省水产学会关于编制《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标准的立项批复,组织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和烟台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技人员成立了编制小组。为制定科学、准确、易操作的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编制小组收集了一些国内外相关标准,查阅、分析了国内外对网箱养殖投喂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使标准内容符合实际情况,便于标准的推广实施。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接受制标任务后,立即成立了起草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人员与分工。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起草标准草案,主要工作过程如下。2023年6月~8月,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对规程进行了编写,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23年9月~10月,征求专家意见;2023年11月,汇总各方反馈意见,对规程文本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本规程的送审稿;2024年11月,汇总评审专家意见,对规程文本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本规程的报批稿。规程主要起草人及所作工作如下:王成强: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起草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组织收集标准草案的意见和对意见的分析汇总处理,负责形成送审稿和报批稿;李宝山、郭福元:协助主持人工作,负责执行实施过程,确定技术参数,收集资料和调研;于朝磊、郝甜甜、韩慧宗、孙永智、王晓艳、宋志东、李培玉、张黎黎、宋博、于礼燕、吕建国、王福辰、李璐、王腾腾、曹学彬、黄炳山、王忠全、相智巍:参加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协助对意见的收集和处理。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一)编制依据及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00的要求起草,其编制说明是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和“农业部国家(行业)标准的计划编制、制定和审查管理办法”第二章的基本要求而编写的。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山东省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制定,力求使本标准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过程中,凡国家相关标准、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本标准与其保持一致。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明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的饲料投喂操作。方法原理编制小组在分析本小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综合国内外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参考目前花鲈养殖单位实普遍采用的投喂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规程。编制小组参考的相关标准主要有:①GB/T22919.3水产配合饲料第三部分:鲈鱼配合饲料,这一标准规定了鲈鱼配合饲料的产品分类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②SC/T2029鲈鱼配合饲料,这一标准规定了鲈鱼配合饲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③DB33/T2528花鲈海水养殖技术规范,这一标准规定了花鲈人工繁育、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成和鱼病防治等技;④DB37/T1197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花鲈、牙鲆等的深水网箱养殖环境条件要求、网箱设置与附属设施、苗种、养殖规格、养殖密度、养殖管理与护养的技术要求。投喂技术规范构建3.1饲料日投喂率(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对花鲈海水网箱养殖适宜日投喂率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4个日投喂率(2%、3%、4%和5%),投喂试验初始鱼重250g左右,在海水网箱(1m*1m*1m)养殖模式下进行70d的试验。发现试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脏体比等均随饲料日投喂率增加而增加,其中3%、4%和5%日投喂率花鲈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和3%日投喂率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4%和5%日投喂率(P<0.05),花鲈成活率和肥满度在不同日投喂率之间没有差异(P>0.05)。由结果可见花鲈日投喂率为体重的3%-5%时,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日投喂率在3%时即可满足花鲈的生长需求,进一步提高日投喂率会造成饲料浪费,导致养殖成本升高。因此,花鲈适宜日投喂率定为鱼体重的3%即可。具体结果如下。表1日投喂率对花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日投喂率初始重量/g终末体重/g增重率/%特定生长率(%/d)成活率/%饲料系数2%247.95±0.53447.32±3.99a80.42±1.99a0.84±0.02a96.67±1.671.29±0.04a3%249.50±0.58491.07±4.84b96.82±2.08b0.97±0.01b93.33±4.411.23±0.02a4%254.17±4.18509.82±15.76b100.51±3.31b0.99±0.02bc96.67±1.671.44±0.02b5%249.67±0.60514.78±9.82b106.18±3.55b1.03±0.02c96.67±1.671.58±0.02c表2日投喂率对花鲈形体指标的影响日投喂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g/cm3)2%0.98±0.06ab8.77±0.28a1.80±0.033%0.93±0.06a8.82±0.09a1.88±0.024%1.01±0.05ab8.85±0.20a1.89±0.065%1.06±0.07b9.49±0.16b1.89±0.02(2)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在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过程中发现,日投喂率应控制在其饱食量的80%左右为宜,当水温在5~15℃时,规格为400g花鲈日投喂率应控制在0.2%~0.8%左右;当水温在15~28℃时,规格为400g花鲈日投喂率应控制在0.8%~1.5%左右。(3)卫育良等[13]为研究投喂量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幼鱼(初始重量:15.88g)生长、饲料利用、形体指标及体成分等的影响,设体重的2%、4%、6%、8%和10%共5个投喂量,试验结果发现SGR、FER等主要反映生长性能的指标均在投喂量为体重的4%的情况下出现拐点,且投喂量为体重的4%~10%时,摄食率FI均在约3.2%,表明这一投喂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需要,过高投喂量会造成饲料浪费。这一结果与本编制小组研究结果相一致,过高水平投喂不会对鱼体生长性能带来大幅度提升,反而会造成饲料的严重浪费。李琪等[14]为研究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湿体质量为(1.19±0.35)g的多纹钱蝶鱼幼鱼进行养殖,试验为期60d,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长、饲料利用等指标和养殖成本,本试验中多纹钱蝶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量为6%~8%,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陈小傲[15]以初始体重为(308.71±7.61)g的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成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投喂量(每日投喂量为体质量的0.5%、1%、2%、3%和4%)对牙鲆生长、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养殖试验持续60天。试验结果表明表明,每日投喂3次/d时,投喂量对牙鲆生长有显著影响。从生长指标角度来看,投喂量在2%和3%时牙鲆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都达到最优水平,但在3%时增重量达到最大值。从消化酶活性角度来看,0.5%、1%和2%组消化酶活性较高。从存活率角度来看,0.5%、1%和2%显著高于其他组。综合所有指标后,本试验认为投喂频率为每日3次时,投喂量在2%-3%时牙鲆生长达到最优水平。综上所述,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过程中适宜日投喂率推荐为鱼体质量的1%~3%,参考其他研究结果,建议幼鱼阶段可适当提高日投喂率。3.2饲料投喂频率(1)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对花鲈海水网箱养殖投喂频率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3个投喂频率(1次/d、2次/d和3次/d),在海水网箱养殖条件下,对初始重量250g左右花鲈进行了7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2次/d花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P<0.05),同3次/d无显著性差异(P>0.05)。1次/d和2次/d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3次/d(P<0.05);鱼体形态指标方面,肝体比和脏体比在不同投喂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肥满度方面2次/d和3次/d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1次/d(P<0.05)。初始体重为250g左右花鲈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次/d。结果如下。表3投喂频率对花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投喂频率初始重量/g终末体重/g增重率/%特定生长率(%/d)成活率/%饲料系数1次/d250.00±1.44424.54±7.71a69.80±2.58a0.76±0.02a93.33±3.331.27±0.03a2次/d247.95±0.53447.32±3.99b80.42±1.99b0.84±0.02b96.67±1.671.26±0.03a3次/d248.17±1.09436.91±5.71ab76.05±1.83ab0.81±0.02ab95.00±5.001.36±0.01b表4投喂频率对花鲈形体指标的影响投喂频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g/cm3)1次/d0.83±0.038.73±0.361.76±0.01a2次/d0.85±0.038.77±0.281.85±0.02b3次/d0.78±0.019.09±0.421.84±0.01b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在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过程中发现,当水温在低于10℃时,花鲈投喂频率应保持在1次/d或1次/2d;当水温在10~15℃时,花鲈投喂频率应保持在1次/d;当水温在15~28℃时,花鲈投喂频率应保持在2次/d。根据王伟等[6]的研究报道,以花鲈幼鱼(初始重量:2.02g)为研究对象,试验设5个不同的日投喂频率组,分别为:F1组(1次/2d)、F2组(1次/d)、F3组(2次/d)、F4组(3次/d)和F5组(4次/d),根据生长性能和体组成,同时结合胃排空时间,得出花鲈幼鱼的最佳投喂频率为2次/d。楼宝等[16]设置1次/d,2次/d,3次/d,4次/d4个饲喂频率,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条件下对鲈鱼(85.95±2.04)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试验。以生长性能和体生化成分为评定指标,得出鲈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李刚等[17]在淡水花鲈(143.18±4.69)g的研究中发现,综合胃排空试验和投喂频率试验两试验结果得出淡水养殖花鲈每天投喂2次时,生长最快,最节省饲料成本,为最佳投喂频率。冒树泉等[7]为研究投喂频率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饲料利用、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63±0.17)g的许氏平鲉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5组试验鱼以不同的投喂频率(分别为1d4次、1d3次、1d2次、2d3次和1d1次)投喂,试验期为60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营养成分与消化酶活性,许氏平鲉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天。朱晓芳等[18]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fuscoguttatus×♂Epinepheluslanceolatus)幼鱼(35.50g±4.58)g生长及系统水质指标的影响,试验设1、2和4次/d3个投喂频率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45d,研究结果指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另外,卫育良等[13]在红鳍东方鲀幼鱼(初始重量:15.88g)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中表明,红鳍东方鲀幼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3次/d。邓乾龙等[19]在大西洋鲑(Salmosalar)幼鱼(107.6±9.1)g适宜投喂频率和胃排空的研究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2~4次/天时,大西洋鲑幼鱼具有稳定的摄食节律,其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较高,生长差异小。低强度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大西洋鲑幼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上述研究均表明过多投喂次数并不会对鱼体生长产生有力影响,这说明适当增加饱食投喂状态下的投喂次数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这种频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导致鱼类因过度消耗能量去摄食从而影响其生长,同时也会增加饲料成本。综上所述,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投喂2-3次,但考虑到减少劳动强度及成本,花鲈的适宜投喂频率建议定为2次/d。同时建议幼鱼阶段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3.3饲料投喂时间鱼类的摄食节律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光照、温度、饵料等周期变动的环境条件主动适应的结果[20]。按照鱼类的日自然摄食节律来确定投喂时间,可以提高鱼类摄食量,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研究不同光照时间条件下的花鲈生长和生理特征,可为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提供依据。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在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中发现,应根据季节和水文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投喂时间。水流速较大时,选择在平流期投喂;全天水流速小时,可以定时投喂(早晨6-8点和下午4-6点),早晚投喂量各50%。夏季高温期光线较强,选择在早晨6点之前喂完。冬季低温期选择在中午或下午温度较高的时间投喂。另外,姜志强等[21]在花鲈幼鱼中的研究表明,在103~100lx范围内以102lx时摄食较好;为准确了解其最适摄食光照强度进行103~102lx摄食强度试验结果为在400lx照度下对蒙古裸腹蚤的摄食强度达最大值。因此,本规程依据季节不同和自然光线变化,设置不同的投喂时间,来确定最优投喂时间段,以达到促进摄食强度、增加鱼体生长性能的目的3.4饲料投喂方法王俊会等[22]在金鲳鱼(Trachinotusovatus)养殖上做了自动投喂和人工投喂试验,经过比对分析发现,自动投喂相对人工投喂时间效率提高了75%-80%,且节约了75%的劳动力,有效提高了深水网箱投饵效率。同时发现,体质较弱的群体多分布在网箱的边缘,尤其是机械投喂时,体质弱的鱼抢食能力差。可在机械投喂时,人工沿着网箱四周均匀投喂饲料,保证弱小鱼群摄食。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发现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时由于受到海水潮汐、风浪及海洋气象灾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应根据海流和方向选择合适的投喂方式。尽量保证饲料在网箱水面均匀分布,增加每个个体摄食的机会。而当水流速度>1m/s时,根据生产经验不建议投喂。因此,本规程主要依据海况、水流速度、水温等变化,采取不同的投喂方法,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3.5投喂技术中试编制小组采用本规程的投喂策略,依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SFGC0701)课题1“深远海适养鱼类的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工艺集成”,在日照润祥渔业有限公司深远海网箱中开展中试应用,养殖时间为2024年3月20日-2024年6月25日,周期为98天,应用结果如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养殖花鲈4千尾。对照组初始均重618.94g,终末均重1013.48g,增重率为63.74%,饲料系数为1.42(饲料利用率为70.49%);实验组初始均重614.26g,终末均重1051.62g,增重率为71.20%,饲料系数为1.28(饲料利用率为78.13%),较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0.84%。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4.1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饲料投喂策略是影响鱼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生长、饲料利用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化水产养殖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运营成本50%以上,因此制定合理且规范的投喂策略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有关花鲈养殖投喂策略的研究仍停留在试验室小水体阶段,与现实成产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国内水产养殖饲料投喂策略的建立多基于养殖企业自身生产经验的积累,相关技术、理论及装备的标准化仍未建立,缺乏科学性。如果日投喂率过高,饲料利用率低,造成饲料浪费、水质污染等问题;如果日投喂率不足,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维持鱼的基础代谢,而用于生长的部分比例偏低,影响花鲈的正常生长。对于花鲈深远海网箱健康养殖来说,科学合理地制定投喂频率和日投喂率是促进花鲈快速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在水产养殖投喂策略的研究中应继续增加深度与广度,加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增加不同养殖环境下与不同水产养殖品种的投喂策略研究,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系列的高效投喂策略,使水产养殖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可以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2技术经济论证及可预期的经济效果本规程遵循标准起草程序,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工作,结合项目组拥有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对有关的技术指标进行试验验证后,标准的技术内容能正确的反映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的各个环节,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山东省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的需要。应用本标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5%以上,降低养殖成本5%以上。同时,促进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业转型升级,确保优质蛋白供给,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五、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说明无。六、国内外规程及法律情况在本规程的编制过程中,吸收了国内外关于鱼类养殖投喂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了国内已批准颁布的有关鱼类养殖投喂技术的质量标准,编制后的本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内有关鱼类养殖投喂技术标准的水平。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程的关系本规程制定后将为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投喂技术提供准确的、统一的方法,有助于山东省花鲈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的发展。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重大分歧。九、贯彻规程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规程发布后,行业主管部门应举办规程宣贯培训班,促进海水养殖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十、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无。十一、参考文献饶勇,刘超,黄俊霖等.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J].当代水产,2021,46(01):82-85.覃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4.LIXF,XUC,TIANHY,etal.Feedingratesaffectstressandnon-specificimmuneresponsesofjuvenilebluntsnoutbreamMega-lobramaamblycephalasubjectedtohypoxia[J].FishShellfishImmun.,2016,49:298-305.种金豆,李琪,王涛.培育密度和投饵量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幼虫生长存活及附着变态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2):21-29.尹飞,唐保军,张东,等.投喂不同密度卤虫无节幼体对灰海马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2,18(4):617-622.王伟,张凯强,温海深,等.投喂频率对花鲈幼鱼胃排空、生长性能和体组分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06):55-62.冒树泉,邹明妤,王春生,等.许氏平鲉幼鱼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8):2379-2385.何利君,谢小军,艾庆辉.饲喂频率对南方鲇的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3,27(4):434-436.WuY,HanH,QinJ,etal.Effectoffeedingfrequencyongrowth,feedutilization,bodycomposi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合同应该几份
- 酒楼解除合同协议书
- 挂靠项目协议合同
- 解聘合同解约协议
- 员工入股合同协议
- 驻唱合同协议书
- 代采协议合同
- 技术合同延期协议
- 中美能源协议天然气合同
- 租用服务器协议合同范本
- 5w2H分析法培训教材课件
- 《神州谣》课件 部编版二下 宁夏银川兴庆三小 刘静
- DGTJ08-2128-2021 轨道交通及隧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 DB33∕1021-2013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 中水、纯水系统简介
- 12 UG NX运动仿真基础
- (完整版)10KV配电室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 1.铝合金阳极氧化实用工艺及全参数理论指导
- 油库工艺流程及设备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