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的童年教案_第1页
2024年我的童年教案_第2页
2024年我的童年教案_第3页
2024年我的童年教案_第4页
2024年我的童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我的童年优秀教案

我的童年优秀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

了吗?刃慨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的:

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

2、人物形象。

3、分几个部分。(本文的文眼。)

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本文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

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

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

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总结: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

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

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

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字词等基础知识。

2、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十么?

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

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

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

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

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

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较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

(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

(2)严格督学。

(3)保护孩子自尊心。

(4)疼爱胡适。

(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之间的矛盾。

(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

(6)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

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

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冈!I烈。

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

容易?痛苦。痛苦体现在何处?

(1)寡妇、后母

(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

(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

(4)流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

(5)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

(6)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

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确神品质。

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

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

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

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

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

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

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

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精神品质。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一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提醒学生本文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篇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

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

的感情。)

(4)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

(5)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1银母亲的伟大。

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

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

(1)这篇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

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T立"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

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

(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

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

影响巨大。

(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

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以上便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最后让我们集体朗读

文章最后一段,感受胡适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我的童年优秀教案2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品味质朴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一课时

一、走近大师,引童年

播放20xx年《感动中国》季羡林先生部分:(屏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

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二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

惊。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吗?认识他吗?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季

羡林先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一起去感受他的

童年岁月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知童年

1.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又,读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2.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和感触。

(问题预设:

学生的问题呈现可能有:

①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说他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暗呢?

②他为什么以能有"山大王"的同学为荣呢?

③离开故乡,他过上了好日子,为什么还宁肯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呢?

3.在学生疑问和感想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内容:

投: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回忆了童年的生活片段呢?作者是用哪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童年生活

的感受的呢?

明确:一共从五个方面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家庭、父辈、"享受"(吃食)、识字、离乡。这

一切都是“灰黄"的。(板书:家庭、父辈、"享受"、识字、离乡灰黄)

4.如果用"金色"来形容我们的童年的话,那你是怎样来理解季羡林先生对童年的感觉

—"灰黄"的呢?仔细品读课文,试着换一个词来诠释"灰黄",并结合课文说明你这样表述

的理由。(屏显)

灰黄的童年就是的童年。

教学预设:

灰黄的童年就是贫穷的童年一我们家是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

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灰黄就是家庭苦难的童年——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

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几次饿得到枣林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

最后被迫弃家出走,到济南卖苦力。

灰黄的童年就是家境异常艰苦的童年——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

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

到底,就吃这种咸菜。

灰黄的、童年就是单调的童年一家里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也没有见过。连有“山

大王”这样的同学都成为了骄傲。

灰黄的童年就是孤独的童年、难过的童年------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他心

里回事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就苦咸菜。

教师总结:其实,我不难发现作者谈到了灰黄就是心灵的苦难,苦难是家庭的贫穷,苦难是

生活的艰辛,苦难是求知的单调,苦难是心灵的孤独。这个苦难分为两个方面:生活的苦难和精

神的孤独。(板书:生活的苦难精神的孤独)

三、细读课文,品童年

㈠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的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我们的

灵魂往往以一些琐事触动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着眼于身边的琐事来写。细细品读课文,

抓住文中最能触动你的一词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要求先大声朗读,再小声品读,并

圈点批画。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我的童年优秀教案3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以童年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感受其艺术特色。

2.能口头或用简短语言描述出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受。

3.让学生喜欢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思路:

一•学习评述的方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和板书的解释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

二.运用评述的方法来欣赏作品。用学过的评述方法描述出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受,进一步提

高评述的水平。

三.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媒体运用:

多媒体图片

教学内容: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童色话题。

1.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

2.师:八、九岁的你们,正处在美好的童年的美好时期。

3.让学生说说童年的趣事。

二.看自己的照片感受童年,回忆童年。

三.欣赏书中图片,认识其他人的童年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1.出示《艰苦岁月》的图片

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

2.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作品,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

表情什么样?衣服什么样?他们的姿势呢?

小结:潘鹤用了红军生活的一个小细节,它以小见大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革

命精神,它动人的形象激起了观者的共鸣,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艺术感染。我们在观察T牛作品

时,不仅要看整体,还要看细节,这才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地方。我们刚才介绍作品的‘

2.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铜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