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那个星期天》教案设计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媚、蚁”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明媚、蚁穴”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在这一天里心情的变化。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物中的写作方法,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情感。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点。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我”在一天里心情的变化。例如,文中通过描写“我”在不同时刻的动作、想法等体现心情的变化。如“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这里的“跑”“站”“藏”等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我”等待时急切又有些兴奋的心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像描写光线的变化“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到后面“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光线的变化暗示着“我”心情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转变。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细腻而深刻的情感,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描写之中的。例如,“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一段描写中,作者将自己的失落和无奈通过对光线、温度等感觉的描写细腻地表达出来,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种情感表达的巧妙之处。-比较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匆匆》主要通过直接抒情和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而《那个星期天》更多地是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情发展和环境描写之中,这需要学生深入分析比较。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我”的心情。例如,在讲解“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满心期待一件事情,却不断被拖延的感受。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语言描述:“你早早地起床,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就等着妈妈带你去那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可是,妈妈一会儿在忙这个,一会儿在忙那个,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2.朗读感悟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体会文章情感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的处理。例如,在读到“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一段时,指导学生读得急促一些,表现出“我”急切盼望的心情;而在读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时,语调要低沉、缓慢,体现出“我”的失望。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课文。如在分析“我”心情变化时,可以问学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一开始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这种变化的?”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4.比较分析法-用于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描写手法、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先让学生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表达情感的关键语句,然后对比分析这些语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特点。四、教学过程1.预习导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遇到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句子等。-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特别期待某件事情,结果却没有按照自己预期发展的经历呢?当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课文《那个星期天》。1.1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媚、蚁、叨、绊、谅、耽、揉、绽、搓、惶、吻、偎、逝、埃”,让学生先自己认读,然后教师范读,纠正读音。-讲解生字的字形和字义。例如,“媚”字,左边是“女”,右边是“眉”,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女子眉毛弯弯,很妩媚的样子;“蚁”字是形声字,左边的“虫”表示字义与昆虫有关,右边的“义”表示读音。-进行字词的巩固练习,可以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1.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从满怀期待到逐渐失望的过程。2.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1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出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下午”等,同时找出在这些不同时间里“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分析早晨时“我”的心情。文中提到“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引导学生从“阳光明媚”的环境描写和“跑”“站”“藏”等动作描写中体会“我”兴奋、急切的心情。-随着时间推移到上午,“我”的心情开始发生变化。“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让学生朗读这一段,体会“我”的耐心在逐渐减少,但仍然充满期待。-到了下午,“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引导学生从光线的描写和“我”的感受中体会到“我”的失望和无奈。-总结“我”的心情变化:从早晨的兴奋、急切,到上午的耐心减少但仍有期待,再到下午的失望、无奈。2.2探究情感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体会情感。如对光线的描写,“阳光明媚”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不仅是时间的推移,更是“我”心情变化的写照。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光线的描写,文章的感染力会有怎样的变化?-分析文中对“我”的动作描写。像“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我”当时的心情。让学生模仿这些动作,感受动作背后的情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例如“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里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让学生体会这种细节描写对表达情感的重要性。3.比较阅读-回顾《匆匆》这篇课文,让学生找出《匆匆》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通过排比和问句直接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对比《那个星期天》和《匆匆》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时光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不同点:《匆匆》更多地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排比句和问句直抒胸臆;而《那个星期天》则是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情发展、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之中,情感表达更加含蓄、细腻。4.课堂练习4.1字词练习-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念叨(dāodáo)(答案:dāo)-耽搁(gēgé)(答案:gē)-绽开(zhàndìng)(答案:zhàn)-看拼音写词语。-chénwù(答案:晨雾)-yǐxué(答案:蚁穴)-mèimèi(答案:妹妹)4.2阅读理解练习-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1)从这段文字中你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答案:急切、盼望的心情。)-(2)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这种心情的?(答案:通过“蹲”“看”“一声不吭”等动作描写和“再不……再不……”“马上”等心理描写来表现这种心情。)4.3情感表达练习-仿照《那个星期天》的写法,写一段自己等待某件事情时的心情变化,要求通过对环境、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示例:那是个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我坐在沙发上,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时钟,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我心里不停地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呢?”我一会儿站起来在房间里踱步,一会儿又坐下来,双手不停地搓着。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渐渐移开,房间里的温度似乎也降低了,我的心也跟着凉了下来,开始担心这件事情是不是不会发生了。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在那个星期天的心情变化、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以及《那个星期天》和《匆匆》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强调在写作中可以学习《那个星期天》这种将情感融入具体描写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6.课后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其中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磁铁有磁性-教科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Unit 6 Meet my 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join in外研剑桥英语三年级上册
- 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 初识电脑教学设计 闽教版
-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物理压强知识总结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的身体教学设计 未来版
- 11《拆装玩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 Unit 8 Lesson 5 Grammar in Use教案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结构力学第二章
- 第二节欧洲西部24
- 工程项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
- 客户受电工程竣工检验意见书(南网)
- 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图
- MT_T 695-1997 煤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_(高清版)
- 《商业发票》word版
- 土地使用权(住宅用地)市场比较法评估测算表
- DFMEA全解(完整版)
- 《教案封面设计》word版
- 奥迪A4L汽车驱动桥的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