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_第1页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_第2页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_第3页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_第4页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优秀)

/」浮语文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4浮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浮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查字典,理解文中不懂的词。

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课后练习第2题的两个问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4.认识到少年儿童在祖国关怀下,生活无比幸福、快乐,〃浮生应奋发向上,长大以后为

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5.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把自己参加的一项庆祝“六一”的活动说明白,再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少年儿童在党的亲切关怀下生活是美好幸福的,应从小树立奋发

向上,长大以后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2.有感情地朗读好这篇语句优美、节奏感强的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有关思考题。

3.认识到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少年儿童应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4.写一E殳记述:舌动的文章。

5.读好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少年儿童的奋发向上。

2.能正确、流?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节?("六一"儿童节)对,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

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

节日。

以往的"六一"节你是怎样度过的?谁来说说其中一次你最愉快的,印象最深的六一节是怎

样过的,心情什么样。

(同学们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阅读课文是一首诗歌,这首诗就反映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时的快乐、自豪的心情。让我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二)借助拼音,读准诗歌.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对诗歌中不理解的词查字典弄明白意思。

3.诗歌共有几小节,想一想每一节表达了什么内容。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四人每人读一节诗歌,正音。

2.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出示小黑板)

3.理解以下词意:(可查字典)

抚摩:抚,轻轻地按,摸;摩,接触;抚摩,用手轻轻按着来回移动。在本课是说微风吹在

身上很舒服的感觉。

流淌:淌,流;流淌,液体流动。

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本课指小鸟身上的羽毛已经长满、长全,也

就是小鸟已经长大,成熟。

4.逐节朗读,理解诗意。

学习第1节: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思考:这小节有几句话,这些句子抒发了"我们"什么样的感情?哪些句子体现出“我们”

的生活非常幸福、美好。(这小节的诗歌抒发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节日时的愉快心情。后面的几

句诗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美好的。)

(2)找出这一节中"打比方"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是"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这句话把少年儿童比作春天,

用"花园","草地",象征祖国的美好。可以这样理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如同春天,给祖

国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3)齐读第1节。

学习第2节:

(1)指名读第2节。

(2)提问:这一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表达了什么?

(这一节共三句话。前两句表达了少年儿童自豪的心情,后一句话写出了祖国对少年儿童的

期望。)

(3)自己小声读熟,然后全班以充沛的感情齐读这一节。

学习第3节:

(1)自由读这一节,找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想想把谁比作什么。

(这一节的第二句话是"打比方”的句子。把少年儿童比作了〃但。)

(2)指名读这个“打北方"的句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少年儿童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就应该到祖国最

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再读第3节,体会一下这节的内容。(讲了"我们"幸福成长的原因,表达了“我们"

的感激之情和崇高理想。)

小学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懂得朋友、邻居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

应宽容相待。

2、理解"深夜、抢修、赶”等词的意思。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出朋友邻居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应宽容相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挂着微笑,说明老师今天很高兴,能够认识这么一群可爱的小朋友。

你们认识我高兴吗?给我一个微笑好吗?这样我就有信心上好这堂课了。板书:脸这个字谁会念?

2、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脸红?(知道自己做错事的时候;生病发高烧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化妆的

时候;……)

4、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也曾红过脸的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公鸡的剪图。(小朋友你们

好,欢迎我来你们班作客吗?怎么没有掌声?你们看看我的脸是什么颜色的?知道为什么红了吗?

这节课就一起来找找原因好吗?板书:红了

5、读课题。

6、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学习1―4自然段。

过度:小朋友预习的这么好,老师就奖励小朋友看动回片。看完后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1、看动画课件L(邻居与公鸡的对话内容)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

板书:公鸡、鸭子、松鼠、兔子

引导学生现察到鸭子、松鼠、兔子都向公鸡鞠躬了,说明它们对公鸡很有礼貌.

3、公鸡与兔子、鸭子、松鼠是什么关系呢?请打开课文找找答案。板书:邻居(理解意思)

4、动画片里公鸡与邻居的对话又在课文的哪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课文找一找。用

"—"划出邻居说的话,"划出公鸡说的话。

5、练读邻居说的话:

Q)学生反馈找出邻居说的话。出示:这是一群()的邻居。(有礼貌)

(2)指导朗读:出示邻居说的三句话。从哪看出有礼貌?你们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做的动作

学像。谁也能像小白兔这样借借篮子?学得更像一点;鸭子、松鼠又是怎样请公鸡帮忙的?(要求边

读边做动作)(指名读、齐读)

(懂得向别人借东西要有礼貌)

6、面对这么有礼貌,诚心诚意请求帮助的邻居,那你们会怎么做?

7、可公鸡又是怎么说的?出示公鸡说的三句话。

8、练读公鸡说的话。要求边读边做动作。板书:不肯帮忙

9、你们觉得这只公鸡怎么样?出示句式我觉得这是一只()的公鸡。

10、分组分角色表演。组长是导演,哪组表演得好就请他们上来表演。要求表情丰富,动

作到位,语言流利。

三、学习第5节。

过度: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公鸡的邻居遇到困难,公鸡不肯帮忙,当公鸡遇到困难的

时候,他的邻居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1、看动画课件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更可怕的是在什么时候?(理解"深夜”的意思。)邻居们可能会

在干什么?

工公鸡它会叫些什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可怕的情景读出来?

4、在一个狂风暴雨的深夜,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刮跑了,公鸡的‘叫喊声把邻居们从梦乡中

惊醒过来。他们又是怎样做的?

5、看动画课件3。提问:邻周门是怎么做的?(理解"赶"、"抢修"的意思)怎么抢修?为

什么要抢修?所以邻居们就赶来了。说明什么?

6、现在,你又觉得这是一群()的邻居。

7、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他会想些什么?

8、看课件。问: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你觉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公鸡?

9、最后公鸡知道自己错了,这真让人替他高兴!

10、没过多久,动物居委会要评选好邻居,你们说要评给谁?

出示奖状奖状

被评为O

四、课外延伸。

学了课文后,大家都要去做别人的好邻居。小朋友肯定也有好多的好邻居,在班会课上,你

们就来谈谈你们的好邻居吧!

小学语文教案篇3

一、导入揭题

先把同学们引入话题求同来讨论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呢?(三九时司,是啊,三九严寒,

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淞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

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就让我们与导游一起走进吉林去欣赏雾淞。

二、课件出示雾淞图,欣赏美景,说说你的感受。

三、研读第一段:

1、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自由读,抓住文中的词说说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书: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导入:多么美丽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淞呢?

2、单击:出示思考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淞吗?

2)、你明白雾淞是怎样形成的吗?

3、单击1:先听导游如何介绍的。然后读读课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会有雾淞?

4、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5、讨论思考2:先读读课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说雾淞的形成过程。

6、有感情地练读、指名读、评读这一段。

五、导读第三段:

1、(单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2、你们还想赞叹它吗?

六、实践活动

1、干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吉林雾淞以其仪态万千、独具风韵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

外游客,现在谁愿意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吉林的奇观。

2、小组内先准备,然后选派代表来讲,我们还要评出最佳期导游呢!(学生作小导游)

七、总结

八、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篇4

在上学期,我在六(1)班上了一堂语文课,课的内容是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一节课

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知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浅显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二是明白

自作聪明的人是愚蠢的。

我的整个课堂是这样设计的:以回顾我们曾学过的寓言故事来导入,小组四人合作从字面来

理解"掩耳盗铃”的意思,然后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他偷到了铃吗?他为什么要掩着耳朵去偷

铃呢?)要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去读课文。(第一遍朗朗地读,找生字;第二遍默默地读,看看

明白了什么,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明白的。)读完课文让大家讨论:这个人可笑在哪里?这个寓

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最后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

课上完后,我感觉不成功。最后的故事表演没有时间,很遗憾,原因是下午一节课只有半个

小时的时间,学生没有完全明白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主要原因在我。通过我的这堂课和听

了其他老师的课,我对语文课堂有这样一些教训、体会和感悟。

一、语文课上应该书声朗朗。

课后,我在《新课标解读》中读到这样一段话:”语文教学讲风盛行,忽视学生自读体验,

忽视培养语感;分析之分盛行,忽视整体感知和把握。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流弊,是违背学习和

运用语文规律的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是的,我们往往把孩子当成了大人,甚至当成了中

文系的学生,把一首小小的,明白如话的诗歌或一个小故事首先拆成句,然后拆成字,在那里分

析,甚至追问,老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搞的糊里糊涂,而一堂课下来,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

其实孩子是喜欢读书的,北师大版的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都是一些生活气息很浓的、朗朗上口的、

极富音韵节奏的文章,是很适合孩子^去朗读的。孩子fl]没有去读,是没有给他们时间,是没有

去引导他们,是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自读自悟,他们是可以悟的。书声朗朗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

景,还我校园书声朗朗是语文老师应该马上知故的事情.

二、语文课上应该七嘴八舌。

我们大可不必要只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才让学生和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交流,只要是语文

课堂,只要是语文学习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品头论足,说长道短,与老师据理力争,与自

己的同学相互讨论,甚至提出疑问。可我有时不能做到真正放手,总是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不是让自己蹲下身子踏着学生的思维线来灵活机智地调控课堂生怕学生会提出一个怪怪的问

题,打乱了原来的教案上的设计思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让课堂更加开放,要更加灵活,尤其是

小学的语文课,应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说、能说、乐说。

三、语文课上应该想入菲菲。

听了张雪老师上的《家》这一课,给我印象很深,也很出彩的地方是老师给了学生想象的空

间。"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学生回答的非常精彩:”因为小鸟飞累了要到树林里休

息。""因为鸟妈妈要进去给小鸟喂吃的。""因为大树可以为〃鸣遮风挡雨。"老师又问:

"树林还可以说是谁的.家?”学生又展开了想象:是猴子的家,是蛇的家,是松鼠的家,是豹

子的家,是蚂蚁的家,还是我们人类的家,还有学生马上说,我们要保护树木。看看,孩子们的

想象力多丰富呀她在上《大家都说普通话》这一课时问:"小鸟们唧唧喳喳都在说些什么呀?”

一下又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是的,教材是死的,可孩子们的想象是鲜活的,为什么我们的课

上的乏味,听者也昏昏,就是我们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我要时刻警醒我自己:不要让学生的想

象力丧失在我的手里。

4浮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3、通过讲述六年小学学习生活中的感人事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

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4、演讲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2、通过讲述故事,使学生更加珍惜童年美好时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讲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童年美好

时光。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演讲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六年里,你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也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和老师、同学结下了身后

的情谊,在即将分别是,你一定有许多感受,很多话要说,准备演讲稿,参加演讲。

2、要求:选材要真实感人,详略得当,演讲时要感情真实,做到声情并茂。

三、学生演讲。

1、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者参加演讲。

2、优秀者演讲比赛。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出优点、缺点,并提出建议.

2、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演讲,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你们的评价鉴赏能力,同

时也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份感情。

五、作业:小练笔《记一件感人的事》。

六、板书:演讲

小学语文教案篇6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

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1、通过语言文字展升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理解重点句子。

I[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

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杳自学,质疑问难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组词:

骏()俊()竣()限()驰()峻()唆()梭()垠()弛()蹄

()

茶()貌()杯()跤()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理清课文的线索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理清课文线索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

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⑴草原美景⑵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⑷热情款待⑸联欢话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

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R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一段

1、听师范读,边听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2、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投影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再读这一段,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

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4、朗读第一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心情。画出有关词句,集中交流。

5、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初入草原和走了许久后景色有什么不同?画出有关语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读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

2、指导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2、

请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六、学习第五段

1、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

2、反复朗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你的理解。

七、总结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

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色和

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借助录音、录像、图片,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

逐段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学的重点放在: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

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

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荐语文教案篇7

课前分析:

这篇记叙文情节感人,并且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

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

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道理。

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

际用心体会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

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

的不同语气。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具有不甘为弱者,而且要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够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3、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词语:弱小。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指生说)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指生读)

2、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课文中的小主人公萨沙

才五岁,妈妈夸他是勇敢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邈:我不是最弱小的。

看到课题,你知道了h么?还想知道什么?("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导看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幅图画的内容正是我们这篇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看看课文

是怎样描写森林的景色吧。

4、找出描写森林景色的自然段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读一读屏幕上的和书上有什么不同?

再读读,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再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趣味学字,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抽生读)

2、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3、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识记。

(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4、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四)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

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

"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

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

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

个字方正平稳。

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

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师生用打牌的形式巩固生字,生与生之间再练习。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二)情趣交融,诵中品悟

过度:周末,萨沙和家人去森林玩,那儿的风景很美。

1、抽生读描写森林美景的句子。

2、师:这时下起了彳顷盆大雨,大家都淋着雨,为什么只有萨沙穿着雨衣?哪个自然段描写

的是这部分内容?(抽生读)

3、师:萨沙接过了雨衣,他是怎么想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和妈妈的对话?(抽生说)

4、师:萨沙共说了几句话?(抽生说)

5、师生共同感受萨沙的话。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学生自渎自悟,在小组中交流。

*指名读,师指导。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

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学生自读自悟.

*师生互相交流感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学生自读自悟。

*师:他说的什么意思?(抽生说)还体会到了什么?(抽生说)

师在板书上做重点。(抽生读)

*师指导,多人读。

6、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当风雨来临时,大家互相关心,爱护,尽力保护比自己弱小

的。

7、分角色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三)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

他事物呢?(出示书后的话)

(四)师生共同说:我们不是最弱小的。

小学语文教案篇8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

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