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1449年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讲义中图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1449年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讲义中图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1449年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讲义中图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1449年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讲义中图版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1449年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讲义中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化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增强他们对历史的亲切感。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让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不要封闭和保守。

学习目标: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宋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古代科举制度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3、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标志建立新式教育体制。京师大学堂原址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联系方式——2、传统服饰——3、交通工具——4、传统称谓——5、传统礼节——

6、娱乐方式——

回顾过去清朝初年的社会生活情况:书信、飞鸽传书长袍马褂、宽大旗袍马车、轿子、人力船大人、老爷看戏、听评书跪拜、拱手回到1936年的上海寻找化变小组合作(1)交通工具通讯工具(2)大众传播媒体(3)娱乐方式(4)社会习俗变近代轮船近代火车近代电车近代汽车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1、新式交通黄鹄号中国人自行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

封建保守大臣:“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黄包车夫:“完了,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罗,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有着落了!”改革开明人士:“真是了不起的发明啊!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阅读材料分析中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态度:

1902年,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来的汽车时,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怎样的议论(从封建保守大臣、黄包车夫、改革开明人士三方面):

结合上述谚语,说说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2、方便人们交往

(交通方便快捷)1、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说一说“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变书信早期电话机

早期电报机2、新式通讯工具想一想电报、电话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更快捷二、娱乐方式的变化早期照相机中国第一张照片画像照片虹口大戏院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剧照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1、报纸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时间出版的报纸或杂志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或杂志名称:商务印书馆2、出版机构近代出版业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1)对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2)保存中国传统文化(3)促进近代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思考清朝梳辫图辛亥革命后的剪辫剪辫后的溥仪1、剪辫子四、社会习俗的变化变变2、易服饰传统旗袍

改良旗袍

变3、废缠足变大人老爷君先生同志变变4、变礼仪:5、变称呼:鞠躬跪拜握手讨论: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1、西方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冲击了传统风俗,带来了西方文明

2、民国的建立,政府倡导废除旧俗,学习西方

3、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火车、轮船、电车、汽车电话、电报报纸——《申报》出版业——商务印书馆照相机、电影剪鞭、易服、变礼节、变称呼近代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娱乐方式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大众传播媒体:巩固练习1.(2015·河南)“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A.火车轮船的传入B.大众传媒的兴起C.有线电报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化C2.(2015·淮安)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A3.(2015·安顺)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