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习题课件新人教版本资料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习题课件新人教版本资料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习题课件新人教版本资料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习题课件新人教版本资料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梦回繁华习题课件新人教版本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20.梦回繁华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

汴梁()

翰林()

春寒料峭()

田畴()

岔道()

舳舻相接()

绢本()

漕运()

络绎不绝()

题bá()

考dìng()

cù()拥

qiú()劲

摩肩接zhǒng()

biànhànqiàochóuchàzhú

lújuàncáoyì

跋订簇遒踵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8分)tiāotiǎo擅长檀木颤抖闲暇瑕疵遐想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洛阳牡丹花盛开时节,前来赏花的游人摩肩接踵。

B.虽说春寒料峭,各种花却在潜滋暗长,稍不留意,你的眼前就已姹紫嫣红。

C.“五一”小长假期间,北京颐和园里每天都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D.如今,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4.(2017·河北)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

B5.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摹状貌)

B.《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引资料)

C.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举例子)A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汴梁(biàn)田畴(chóu)舳舻(yóu)

B.城郭(kuò)料峭(qiào)竹篙(gāo)

C.行旅(xíng)遒劲(qiú)繁冗(rǒng)

D.坊市(fāng)摄取(niè)枢纽(shū)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仆从考订春寒料俏长途跋涉

B.桅杆覆灭无睱一顾一应俱全

C.驱赶簇拥磨肩接踵络绎不绝

D.严谨宏敞细致入微内忧外患

D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

材料二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余秋雨

材料三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1)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对河南的评价。(2分)

(2)“中国旅游日”图案标识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结合材料三,描述下图中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4分)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示例: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

①自从扇子成为书画艺术的一个特殊载体以后,它的本体属性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其在艺术语汇情景中得到阐述的过程,进一步奠定了扇子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②如果要追溯扇面书画的源头,恐怕是在三国时代。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载有“杨修与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记录,这说明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文人学士就喜欢在扇面上泼墨作画了。书画与扇子的结合,使得艺术欣赏、收藏日愈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精神享受的客观需要。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赠老妪卖扇、苏东坡画扇断案等民间故事,就着实证明了这一点。扇面书画的真正兴盛,是在明代以后。明永乐皇帝朱棣极力推崇,在宫中命“待诏”书写扇面,令“画院”画扇,直到成化年间,才在民间广为推行。

③扇面书画以其特殊的形制(主要有两种形制:团扇和折扇),显示了迥异于其他书画形制(如条幅、横卷、册页、楹联、尺牍、屏条等)的美感特征。通常,一件书画作品总是在形制上表现为方或长形,而扇面却以其特殊的圆形、椭圆形、拱形去营造灵巧、活泼、典雅、精致的艺术美感。扇面的天地较小,形态特殊,书画家必须要在构图、布局、排列上独具匠心,因此,精美的书画扇面,往往能给人们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感受,进而产生无尽的遐想。扇面以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质,为书法、绘画合璧提供了特殊的载体,时常人们所见“一字一画”式以及格景书画扇面,就是体现了融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美感。

④从扇面书画创作的技法去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扇面书画的形式美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⑤疏密有致。扇面书法的构图布局十分讲究,尤其是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呈半环形状,又有很多折裥,排列布局决非易事,要使书写的扇面给人以疏朗、典雅的艺术感受,就必须依循虚实有致、实中有虚的原则,也就是说画面不宜布满塞足,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甲】

⑥大小适宜。由于扇面的尺幅较小,书写的天地极其有限,因此在扇面书写时,对字体大小的控制要十分经意,内容与形制、整体与局部、正文与落款等都要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乙】

⑦轻重得当。扇面上笔墨线条的展示,必须具有整体的感觉,而平衡则是这种感觉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折扇扇面上书写,其空间恰似影视中的宽银幕,前后着墨轻重都要整体把握,头重脚轻或前轻后重,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

(作者:张伟生。有改动)

4.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5.本文主要从扇面书面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角度介绍了其形式美感。(2分)

6.将下面两句话填入原文画线处,【甲】处应为____,【乙】处应为______。(2分)

A.正如明代书家祝允明所比喻的,在扇面上写字犹如舞女在瓦砾上跳舞,“环肥燕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