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A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氧气分子间的体积变小B活性炭净水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将铝丝浸入硫酸铜的溶液中,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铜比铝活泼D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生铁中含有的杂质比钢多A.AB.BC.CD.D2、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将氯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C.将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D.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中3、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B.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在Fe2O3+3CO=Fe+3CO2的反应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由+2价变为+4价.像这类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属于氧化一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属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是()

①2Mg+O22MgO

②2F2+2H2O═4HF+O2

③CaCO3CaO+CO2↑

④2KClO32KCl+3O2↑

⑤2NaOH+SO2═Na2SO3+H2O.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⑤5、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时;下列仪器无需使用的是()

A.酒精灯。

B.铁架台。

C.集气瓶。

D.量筒。

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rm{(}rm{)}

。rm{A}rm{B}rm{C}rm{D}现象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红墨水加入水中中,整杯液体变为红色.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rm{50mL}水和rm{50mL}酒精混合后总的体积小于rm{100mL}解释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A.rm{A}B.rm{B}C.rm{C}D.rm{C}7、下列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能达到饱和的是()A.NaClB.NH4NO3C.Ca(OH)2D.KNO38、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甲:NaHCO3、稀HCl;乙:NaOH溶液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C.甲:MgO,稀盐酸;乙:AgNO3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C.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D.

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10、某有机物1.6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水的质量为3.6g则()A.有机物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有机物只含C,H元素C.有机物含C,H,O元素D.此有机物化学式可能为CH411、某无色溶液中只含K+、Na+、NO3-、SO42-四种离子,它们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6:3:2,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可能是()A.KNO3、Na2SO4B.K2SO4、KNO3、NaNO3C.KNO3、NaNO3、Na2SO4D.K2SO4、Na2SO4、NaNO3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A.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D.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13、向质量为rm{8.4g}的rm{MgCO_{3}}和rm{NaHCO_{3}}的混合物中,加入rm{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rm{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的质量比一定是rm{1}rm{1}B.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rm{5%}C.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此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rm{100g}D.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rm{4.4g}14、在进行“燃烧的条件”实验时,下列用品中,不需要的是()A.三脚架B.铁架台C.坩埚钳D.薄铜片15、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完全相同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D.氢原子未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16、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焦炭BCaOCaCO3高温煅烧CFe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B.BC.CD.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温室效应”B.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N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已知碳在高温下也能还原氧化铁:

(1)写出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高温下,要使16g的氧化铁完全还原,至少需要____g碳.19、同学们做过火柴燃烧产物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其实二氧化硫还能像二氧化碳一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过二氧化碳体可不能褪色.现有一种体,可能是CO2、SO2中一种或两种;为了验证体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问:

(1)如何检查该联合装置密性:____;

A、将b端连接橡皮管放入水中;从a端通入空气,若水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联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B、将b端连接橡皮管放入水中;用双手紧握A广口瓶,若水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联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C、将b端连接橡皮管放入水中;从a端抽气,若水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联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信息;填写下表:

。气体可能组成A中出现现象D中出现现象只有CO2体不褪色变浑浊只有SO2体________CO2和SO2体________(3)图中B装置作用是____,图中C装置作用是____(请选择);

A;证明二氧化硫是否除尽B、吸收除去二氧化硫。

(4)若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D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D中文字表达式____.

20、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m{(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rm{(}写化学式rm{)}______;它与石油和______均属于化石燃料.

rm{(2)}石油的炼制得到很多产品,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rm{(}填序号rm{)}______.

rm{垄脵}汽油rm{垄脷}柴油rm{垄脹}食用酒精。

rm{(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______rm{(}只填一种rm{)}等新能源rm{.}其中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rm{.}已知氘和氢是同种元素,则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21、在①氢气;②氯酸钾、③水、④铜、⑤氧化汞等物质中:(填序号)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

(2)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

(5)式量最大的是____.2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____、____.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23、根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一种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等毒性,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

(1)“吊白块”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类型是____,(2)你能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____点.24、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____;量取8mL的水用____.(所选仪器不要重复)实验室过滤液体时,漏斗下端尖嘴口应该靠在____;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保持水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应当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判断对错)26、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____.27、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导电性____.28、判断正误: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4分)29、(2011•增城市一模)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间能相互转化.下图是有关水的转化关系,A是具有还原性的单质,步骤④是B和酸发生的反应.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

②置换反应:____;

③化合反应:____;

④复分解反应:____.30、1)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

(2)2个氧原子____;

(3)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

(4)碳酸钙中的阴离子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

(2)通电分解水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

D、根据生铁和钢的成分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所以,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

B;由于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用活性炭净水,故B正确;

C;由于铝比铜活泼;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故C错误;

D;由于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所以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B.2、D【分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若没有沉淀、气体生成,则反应发生时现象不明显.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A;将氯化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将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溶液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故选:D.3、B【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质量比,进而可判断是否能完全反应;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反应反应的一氧化碳、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28×2):32:(44×2)=7:4:11,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氧气有剩余,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小于7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反应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之比为32:32:64=1:1:2,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是0,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求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升降进行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解答】解:①;反应物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生成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反应物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④;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⑤;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由以上分析可知:

A;③不属于属氧化一还原反应.故A错误;

B;③不属于属氧化一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属于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是①②④.故C正确;

D;③⑤不属于属氧化一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5、D【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铁架台固定仪器,需要导管把气体导入集气瓶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到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等仪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需要量筒.

故选D.

【解析】【答案】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氧气时,如图:故可知哪些仪器不用,哪些仪器可用.

6、C【分析】解:rm{A}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是因为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蔗糖分子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红墨水加入水中中;整杯液体变为红色,是因为红墨水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整杯液体变为红色,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水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D、rm{50mL}水和rm{50mL}酒精混合后总的体积小于rm{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rm{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rm{C}7、C【分析】【分析】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后能达到饱和,则这种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NH4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D;硝酸钾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8、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根据该装置的特点,导管是伸入液面以下,所以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可能是:I中生成的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液体压入Ⅱ中,与Ⅱ中的液体反应生成沉淀,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四个选项中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即可选择出正确选项.【解析】【解答】解:A、I中NaHCO3和稀HCl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氯化钠、或者未反应的盐酸压入Ⅱ中NaOH溶液,盐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浑浊,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I中Al和稀H2SO4反应会生成气体氢气,试管内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铝和稀H2SO4压入Ⅱ中,二者均会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符合实验现象,正确;

C;I中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气体生成,所以I中液体不会进入Ⅱ中,故无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I中铜和稀硫酸不会反应不会有液体被压入Ⅱ中;溶液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分析】A;根据镁的活动性比铝强;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铝剧烈,等质量两金属完全反应后,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铝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镁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和氢氧化钡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C;根据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不变时加入溶质会成为饱和溶液;

D、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可以据此结合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横坐标代表的是稀盐酸的质量,而不是反应时间,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所以对于酸来说刚开始滴加金属是过量的,Al和Mg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随着反应的进行,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消耗完,然后另一种金属会继续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铝生成的氢气比镁生成的多,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A正确;

B;向氢氧化钡中逐渐的滴加硫酸;两者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所以溶质的质量会逐渐的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溶质质量为零,再滴加硫酸,溶质质量是硫酸,会逐渐的增加,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B正确;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很快就会达到饱和,不再溶解硝酸钾晶体,图象应为开始增加,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而且纵坐标不能从0开始.故C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该反应中铁和铜的质量关系为:Fe+CuSO4═Cu+FeO4

5663.5

所以可以判断加入的铁的质量比生成铜的质量要少;即固体的质量要减少,但是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固体,所以起始固体的质量为0.所以固体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故D错误.

故选:A、B.10、BD【分析】【分析】由题意“1.6g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解析】【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g××100%=0.4g.1.2g+0.4g=1.6g;与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

C、H两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比为:=1:4;故此有机物化学式可能为CH4;

故选BD.11、CD【分析】【分析】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根据四种离子数目比为1:6:3:2逐个分析选项即可.【解析】【解答】解: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四种离子数目比要等于1:6:3:2

A;硝酸钾和硫酸钠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

B;无论三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都大于1:2,故错误;

C;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2:2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

D;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3:6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

故选CD.12、B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图不能达到检验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目的。选BD。考点: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的条件;氨气的性质。【解析】【答案】BD13、BD【分析】解:

A、根据rm{MgCO_{3}+2HCl篓TMgCl_{2}+CO_{2}隆眉+H_{2}O}rm{NaHCO_{3}+HCl篓TNaCl+CO_{2}隆眉+H_{2}O}可看出:

rm{MgCO_{3}}和rm{NaHCO_{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都是rm{84}rm{44}即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可以以任意比混合;故错误;

B、利用极值法,设rm{MgCO_{3}}需要的rm{HCl}为rm{x}

由rm{MgCO_{3}+2HCl篓TMgCl_{2}+CO_{2}隆眉+H_{2}O}

rm{73}rm{44}

rm{x}rm{4.4g}

rm{dfrac{73}{x}=dfrac{44}{4.4g}}

rm{dfrac{73}{x}=dfrac

{44}{4.4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rm{dfrac{7.3g}{100g}隆脕100%=7.3%}

设rm{x=7.3g}需要的rm{dfrac

{7.3g}{100g}隆脕100%=7.3%}为rm{NaHCO_{3}}

rm{HCl}

rm{y}rm{NaHCO_{3}+HCl篓TNaCl+CO_{2}隆眉+H_{2}O}

rm{36.5}rm{44}

rm{dfrac{36.5}{y}=dfrac{44}{4.4g}}

rm{y}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rm{dfrac{3.65g}{100g}隆脕100%=3.65%}

所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rm{4.4g}和rm{dfrac{36.5}{y}=dfrac

{44}{4.4g}}之间;故正确;

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混合物中rm{y=3.65g}和rm{dfrac

{3.65g}{100g}隆脕100%=3.65%}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此稀盐酸的总质量不相等,故错误;

D、rm{3.65%}和rm{7.3%}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中,rm{MgCO_{3}}和rm{NaHCO_{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相同,即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可以以任意比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rm{MgCO_{3}}故正确;

答案:rm{NaHCO_{3}}

根据rm{MgCO_{3}}rm{NaHCO_{3}}可看出:rm{4.4g}和rm{BD}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中,rm{MgCO_{3}+2HCl篓TMgCl_{2}+CO_{2}隆眉+H_{2}O}和rm{NaHCO_{3}+HCl篓TNaCl+CO_{2}隆眉+H_{2}O}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相同,即混合物中rm{MgCO_{3}}和rm{NaHCO_{3}}可以以任意比混合.

此题乍看似乎摸不着头脑,但仔细审题就可发现rm{MgCO_{3}}和rm{NaHCO_{3}}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中,rm{MgCO_{3}}和rm{NaHCO_{3}}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相同,以此为突破口,此题就会迎刃而解.rm{MgCO_{3}}【解析】rm{BD}14、ABC【分析】【分析】根据根据“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特点并结合各仪器的用途来解答该题.【解析】【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试验中不需要要用三脚架支;

B;铁架台一般用来固定仪器的;本实验用三脚架支撑加热的烧杯,所以用不到铁架台;

C;坩埚钳用于夹取燃烧的物质;所以也不需要;

D;薄铜片在“燃烧的条件”试验中盖在烧杯上方;所以需要.

故选ABC.15、CD【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的定义和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构成不一定完全相同;核内的中子数可能不同,错误;

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正确;

D;氢原子未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正确;

故选CD.16、BD【分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析】【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焦炭时可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Zn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Cl2溶液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D.17、AB【分析】【分析】A;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SO2、N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会形成pH<5.6的酸性降雨;

C;洁净的空气和被污染的空气都是混合物;

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解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A说法正确;

B、大气中SO2、N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会形成pH<5.6的酸性降雨,故B说法正确;

C;洁净的空气和被污染的空气都是混合物;故C说法错误;

D;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故D说法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

(1)写出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2Fe2O34Fe+3CO2↑.

(2)高温下;要使16g的氧化铁完全还原,至少需要碳的质量为x,则。

3C+2Fe2O34Fe+3CO2↑.

36320

x16g

解得x=1.8g.

答:高温下;要使16g的氧化铁完全还原,至少需要1.8g碳.

故答为:(1)3C+2Fe2O34Fe+3CO2↑.

(2)1.8g

【解析】【答案】(1)根据题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则可写出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高温下;要使16g的氧化铁完全还原,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至少需要碳的质量是多少.

19、略

【分析】

(1)将b端伸入水中后在装置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通过a端向装置内通入空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增大,外界大气压不变,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会将装置内的空气从b端压出;以气泡的形式冒出,故答案为:A;

(2)二氧化硫会使高锰酸钾褪色;高锰酸钾会氧化二氧化硫而将其除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这些知识判断;故答案为:

。气体可能的组成A中出现的现象B中出现的现象只有二氧化碳气体不褪色变浑浊只有二氧化硫气体褪色不变浑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褪色变浑浊(3)二氧化硫也会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会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影响,A装置检验二氧化硫也不会彻底除去,需要B的再次吸收;故答案为:B;A;

(4)C中无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故答案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解析】【答案】(1)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根据二氧化硫会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存在的气体,判断出现的现象;

(3)根据A检验二氧化硫不一定会将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会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影响,等判断B的作用;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出现的现象进行书写文字表达式.

20、略

【分析】解:rm{(1)}目前最常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rm{.}故答案为:rm{CH_{4}}煤。

rm{(2)}石油经分馏后会生成多种物质,主要是各种油品,酒精不是其分馏的产物,故选rm{垄脵垄脷}.

rm{(3)}化石燃料主要有石油煤天然气等,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能源,新能源则是不同于化石燃料的能源,rm{垄脵}太阳能rm{垄脺}地热能rm{垄脻}潮汐能均属新型能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属或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故元素相同质子数一定相同.

故答案为:风能;rm{1}.

rm{(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rm{(2)}石油经分馏后会生成多种物质;主要是各种油品.

rm{(3)}化石燃料主要有石油煤天然气等,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能源,新能源则是不同于化石燃料的能源,rm{垄脵}地热能rm{垄脷}潮汐能均属新型能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属或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故元素相同质子数一定相同.

此题是对能源相关问题的考查,主要是对新型能源的知识进行了分析,属基础性识记考查题.【解析】rm{CH_{4}}煤;rm{垄脵垄脷}风能rm{(}潮汐能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rm{)}rm{1}21、略

【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以及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解析】【解答】解:(1)铜是由金属元素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填:④;

(2)氢气是由非金属元素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故填:①;

(3)氧化汞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属于氧化物;故填:③⑤;

(4)HgO、H2O、KClO3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②③⑤;

(5)氧化汞的式量量为:201+16=217,是这种物质中式量最大的,故填:⑤.22、略

【分析】【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故答案为:原子;离子;元素.23、略

【分析】【分析】(1)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回答.

(2)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及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回答.【解析】【解答】解:

(1)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吊白块”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故:“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故甲醛的物理性质有4点.

故答案为:

(1)分解反应,(2)424、略

【分析】【分析】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明确选取量筒要选择与所量液体体积相近,分清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和需间接加热的仪器,再根据题意分析确定.【解析】【解答】解: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燃烧匙、试管等;其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燃烧匙、试管,玻璃仪器是试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燃烧匙;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选择量筒要选择与液体体积相近的量筒,从而减小误差,所以量取8mL的水用10mL量筒;实验室过滤液体时,漏斗下端尖嘴口应该靠在烧杯内壁;量取液体药品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④;③;⑥;⑧;烧杯内壁;凹液面的最低处.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5、×【分析】【分析】对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过多容易使液体受热不均匀而出现局部沸腾,造成液体冲出试管;【解析】【解答】解:为防止液体冲出,实验室规定使用试管对液体加热时,管内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答案为:×.26、√【分析】【分析】依据可燃性气体加热或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分析解答;【解析】【解答】根据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