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短歌行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①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②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③,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①“唯”另写作“惟”;②“明明”另写作“皎皎”;③“谈讌”另写作“谈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自己远大的志向。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2.概括《短歌行》所表达的情感。【答案】1.C2.①对时光流逝的感慨;②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③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C.“‘山'‘海’表明自己远大的志向”错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才是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以及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全诗分为四节:第一节为前八句,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二节为“青青子衿……鼓瑟吹笙”,此处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作者巧妙引用《诗经》中的名句,直接比喻对“贤才”的思念;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但是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溢于言表。第三节为“明明如月……心念旧恩”,因为作者不断在延揽人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第四节为最后八句,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呼之欲出。(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表达好在哪里?4.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3.①开头设问,破空而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②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4.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意思是: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本诗中,第一句话用设问作为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朝露”,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们如何去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是曹操的言志之作。按照诗意可分为四节。开头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的原因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接着八句情味则更加缠绵深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第三个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前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像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最后八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诗人忧患时间苦短,就是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渴慕贤才,就是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综合起来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2021·广东·兴宁市叶塘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5.下列对《短歌行》有关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四句由景中的朝露经风吹日晒转瞬即逝,想到自己年华过半,壮志未酬,心中涌起无限忧虑,是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C.本诗主要抒写诗人对岁月流逝而功业未就的消极心情,吐露了诗人为实现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宽广胸怀。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6.作者在诗歌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结合诗句分析。【答案】5.C6.①比喻,乌鹊比喻贤才,绕树三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尚在徘徊选择,无所依托的情景,表达诗人唯恐贤才不来依附的焦急心情;②用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典故,表明诗人对人才的渴求永不止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诗人与周公一样有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心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文食野之苹,用典,引用<诗经>的诗句,前两句是求贤不得的忧思,后两句是求贤既得的热忱欢迎)③设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诗人借酒消愁,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忧愁的心情。【解析】【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本诗主要抒写诗人对岁月流逝而功业未就的消极心情”错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而统一天下的宏图大愿。开篇情绪略显低沉,仿佛要及时行乐,但这正是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而不是“消极心情”。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意思是“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结合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可知,这里的“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②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借以抒写礼待贤才,并能够欢快融洽相处合作的心意。诗人借用典表达自己求贤如渴的急切之情和礼待贤才的真挚之意。③设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意思是: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诗人借酒消愁,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忧愁的心情。(2021·浙江省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7.下列对《短歌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B.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形象生动,韵味隽永。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8.本诗善于用典表达诗人的情感,试结合文本举例加以分析。【答案】7.C8.①文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本是宴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用了典故来作比喻,“婉而多讽”的表现对贤才的渴求。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通过比喻用典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④“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典故用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错误,由原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不是写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不知归向何处。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根据文意寻找用典的句子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次每一句典故的分析:①“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这首《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沉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③文中“海不厌深”也作“水不厌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④“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种传说当然是有些夸张。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2021·广西·藤县第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9.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10.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11.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9.D10.D11.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解析】【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错误。“乌鹊南飞”运用比喻手法,“乌鹊”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D.“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错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招纳贤才。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是曹操的言志之作。按照诗意可分为四节。开头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的原因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接着八句情味则更加缠绵深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第三个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前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像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最后八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诗人忧患时间苦短,就是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渴慕贤才,就是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综合起来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2021·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短歌行》,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C.绕树三匝
三匝:三周,匝,周、圈。D.山不厌高
厌:厌恶。13.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抒发的是作者对人生有限、生命易逝的无限感慨。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者巧妙借用,是想表明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也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现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他在这里的情感是消极的、低沉的。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典故,意在表达作者的求贤若渴。14.翻译下列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答案】12.D13.C14.高山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度,大海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度。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厌:厌恶”错误。“山不厌高”意思是“高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高度”,“厌”,满足。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表现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他在这里的情感是消极的、低沉的”错误。曹操并没有悲观厌世,他是为人生的短暂而兴起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念头,是积极的忧虑。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厌”,满足;“吐哺”,吐出食物;“归”,归顺;“归心”,真心归顺。参考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度,大海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度。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2021·广东·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
衿:衣服的交领。C.鼓瑟吹笙
鼓:弹奏。D.山不厌高
厌:厌恶。16.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17.下列对《短歌行》中所用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15.D16.A17.C【解析】【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厌”应为“满足”的意思。“山不厌高”意思是就像那山一样,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高度。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错误,“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误,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故选C。(2021·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医疗服务合同有什么特征
- 2025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详细)
- 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训练
- 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 2025广告场地租赁合同样本版
- 演出合同范文集合
- 续签借款简单的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廉政合同范本年
- 旅游资源开发合同2024
-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 民谣酒吧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3年珠海市招考合同制职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 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表
-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和术语
- 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