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探究》20000字(论文)_第1页
《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探究》20000字(论文)_第2页
《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探究》20000字(论文)_第3页
《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探究》20000字(论文)_第4页
《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行动探究》2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页1绪论1.1研究背景益智区是一个学习型区域,在幼儿园中比较常规和常见。相比其他区域活动,益智区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益智区域活动的开展在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纲要》中指出:“区域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活动,教师按照儿童本身的特征和爱好创建的活动空间,以便促进儿童轻松快乐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在纲要中提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六盘水一所公立幼儿园为例,通过对幼儿园某一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进行研究,整理调查数据及实地观察分析得到益智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和改进。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益智区域活动教师指导能力得以延伸提供建议和参考。1.3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本研究以“幼儿园益智区域活动”为着眼点,了解教师指导对幼儿身心成长的价值以及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价值观的同时,在实际情况中观察益智区域活动开展的现状及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并进行验证办法的可行性。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呈现出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各个要素的互相关系,为益智区域教师指导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丰富了益智区域教师指导的理论研究。1.3.2实践意义益智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六盘水市A园某一中班益智区域活动来开展研究,重点关注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建议。使教师更加了解益智区域的作用和价值,为教师在区域活动的指导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的目的。1.4相关概念界定1.4.1区域活动崔哲(2017)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开展》中提出:“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和投放游戏材料,幼儿自由选择区域,以操作摆弄为主的学习活动。”[[]崔哲.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开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65.]秦元东、王春燕(2008)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区域活动是按幼儿兴趣和需要所划分的具体区域,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学习,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在各个区域中,制定相应的区域规则,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提供操作材料,以及同伴交流等,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崔哲.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开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6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综上所述,区域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目标,创设促进幼儿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活动区域并在区域中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进行学习和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和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以及智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区域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学习性,极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身心的发展。1.4.2益智区对于益智区的解释,董旭花、韩冰川(2013)等人在《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中提出:“益智区是指通过所投放的材料,可以促进幼儿观察、推理判断、比较分析等能力发展的区域。在益智区,幼儿可以进行拼图、棋类、迷宫类、扑克牌游戏、几何图形摆弄、找不同等活动。”[[]董旭花,韩冰川等.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3.][]董旭花,韩冰川等.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3.在本研究中益智区就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特定的环境和投放操作性强,供幼儿自主探究的游戏材料。如拼图、纸牌类、棋类游戏等等,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开发智力的区域。幼儿在益智区域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游戏材料,与材料的积极互动来发展他们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以及想象能力等。简而言之,益智区就是能够让幼儿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开发智力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区域。1.4.3教师指导学者薛婷婷认为:“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其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儿童的发展。首先,教师要维护幼儿的游戏自由,在游戏中应该尊重幼儿自由选择和自主行动的权利;其次,教师要了解并走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再次,教师应该维持并促进幼儿活动,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幼儿的活动。”[[]薛婷婷.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70-72.]学者李会敏在其论文中提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是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做出的有意识的行为反应,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方式对幼儿的活动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薛婷婷.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70-72.[]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综上所述,教师指导就是:教师为使幼儿获得学习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以及学会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提高生活能力,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幼儿游戏活动做出的有意识地行为反应。教师的指导可以分为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为区域活动顺利开展进行材料准备以及用语言对幼儿讲述解释游戏区域来帮助幼儿梳理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和科学的选择活动区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语言、表情、动作来干预和指导幼儿游戏,并帮助幼儿解决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幼儿游戏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游戏表现进行分析,采用夸奖、赞赏、鼓励或批评的语言来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1.5国内外研究现状1.5.1国内研究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已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强调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笔者根据本次研究的区域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其中包括了益智区的研究。因为益智区是在区域活动之内的,而且现有研究中对益智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同时,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从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区域活动材料准备、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现状以及区域活动结束后师幼分享讨论环节等三个方面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梳理做如下综述: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研究《指南》中强调了:“活动区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发学习,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的活动,是尊重幼儿学习个性差异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对幼儿的意义学者汤菊玲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区域活动的选择,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为自主探索、交往、合作以及求知提供基础平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交往需求与游戏需求,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汤菊玲.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方式的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01:56-57.]学者孙晨露提出:“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充分释放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自主选择、团队合作、自主探究与实践等方式获取快乐元素、学到文化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孙晨露.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分析[J].幼教论坛,2020.11[]汤菊玲.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指导方式的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7.01:56-57.[]孙晨露.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分析[J].幼教论坛,2020.11:196-198.对教师的意义学者李会敏提出:“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个人与专业的需要;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真正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生活的本质,了解自己职业的追求,才可能真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用心的思考自己的行为;第二、教师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教师的成长只能由教师自身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实现。”[[]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根据学者李会敏的观点可以认识到:区域活动不仅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意义,对幼儿教师的发展也同样具有意义。教师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本质、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用心思考自己的行为并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一列行为的潜移默化之下,教师得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对幼儿园的意义李春芳提出:“区域活动是一种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其他教育活动不能替代的功能,既能延伸和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形式,也对学前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春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兰州教学报,2015.07,33(05):168-169.]学者李桂花提出:“各个区域中投放的适宜的活动材料可以说是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是幼儿获取直接经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李桂花.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以福州市A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由学者李春芳和学者李桂花的观点得出,区域活动的合理规划和顺利展开是幼儿园重中之重的问题。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具有其他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李春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J].兰州教学报,2015.07,33(05):168-169.[]李桂花.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以福州市A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二)区域活动材料准备的研究王丽霞(2016)提出:“益智区的材料投放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丰富多样;还要符合主题活动。”[[]王丽霞.材料投放益智区之我惑和我所思[J][]王丽霞.材料投放益智区之我惑和我所思[J].学周刊,2016,(30):238.[]范云英.试论幼儿园益智区材料投放策略[J].学周刊,2016(30):198-198.综上所述,教师在区域活动投放材料时要先考虑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育特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其次,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和导向性。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最后,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主的投放转变为幼儿参与的材料投放,从对游戏材料的撤换改变为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调整并从原本的单一化转变为具有多样化和整体性。(三)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现状的研究何艳萍(2010)指出:“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对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科学的选择活动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参加活动,梳理规则意识运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还要指导幼儿进入活动区域进行最后的环境整理。”[[]何艳萍,顾兰荣等.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学者郝彦博提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游戏伙伴,同时也是活动环境的创造者,教师以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为中介,对幼儿区域活动实施间接指导,教师要把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蕴含在未幼儿创设的有准备的活动环境中,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何艳萍,顾兰荣等.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郝彦博.幼儿园大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20.根据学者何艳萍和郝彦博的研究得出: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环节的创设和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游戏进行间接指导。同时,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要对幼儿进行指导,以引导幼儿科学地选择活动区域,在活动过程中,树立规则意识并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活动结束后,组织集体幼儿展开自主分享游戏过程和游戏反思环节。笔者通过对幼儿园益智区与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研究出现的问题进行文献梳理,发现研究者各有侧重。这些问题和相应解决策略的文献成果对本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考角度。由于本研究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研究,研究者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的相对缺乏针对性,这是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1.不善于观察和研究。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游戏中的表现来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幼儿同伴之间交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及行为,适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才是对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的最大帮助。2.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过程指导过多。幼儿游戏时全程进行指导就是对幼儿负责任的表现,结果导致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干预过多或让幼儿直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和想法进行游戏。造成区域活动丧失对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重要价值。3.教师教育理念的缺乏。由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理论较为缺乏和自身教育素养能力的不足,导致教师在对幼儿区域活动地指导中指导的方式不恰当,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内涵常常按照自己的习惯处理问题,造成幼儿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4.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缺乏价值。教师在对区域活动投放材料时具有盲目性。投放的材料数量过多且更新材料不及时,对幼儿材料的使用和幼儿游戏活动的表现评价标准和模式太过简单。1.5.2国外研究现状(一)区域活动的相关研究区域活动是一种儿童本位的基于儿童活动的课程空间组织形式,核心思想是“亲密”与“开放”。[16]随着美国“开放教育”的兴起,区域活动的理念逐渐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发展起来。许多学者主张活动区域的合理划分、精心规划、内容井井有条丰富多彩。他们认为区域活动不应该是特意划分而孤立的场所,应该包括在幼儿园里的任何一个区域范围内,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经验水平选择区域和材料。并且要区分动态区域和静态区域不能混淆,以免互相产生影响。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适合幼儿的区域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互动,教师也要深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以便于教师的指导。[[]周寒.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国外学者认为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需要,为其安排区域活动和投放适宜的材料,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活动区域和游戏材料。他们主张活动区域的合理划分和精心规划,[]周寒.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二)幼儿园教师指导的相关研究Rogrs(1997)等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能够为幼儿开拓新的游戏方法和技能,在为幼儿扩大游戏深度的同时,也为幼儿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Bennett,N,Wood,L,Rogers,S.(1997).Teachingthroughplay:Teach’sthinkingandclassroompractice.Buckingham,UnitedKingdom:OpenuniversityPress.]Midgeley(2000)在研究中表示到:“教师支持的减少不利于幼儿适应不同的学业。”因为在大多数的时候,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减少幼儿在不断尝试但却失误时的不良情绪;也有助于增强幼儿自信心及抗挫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Midnley,C.&Greenbern,M.T.Children’srelationshipswithteachersandbondswithschoolAninvestinationofpatternsandcorrelatesinmiddlechildhood.JournalofPsycholony,2000:423-455.]詹姆斯•约翰森(2013)认为:“教师用适当的方法参与幼儿的游戏,那么幼儿的游戏进研究会丰富起来,并产生积极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性互动。”[[]詹姆斯•约翰森,詹姆斯•克里斯蒂,弗朗西斯•华德[]Bennett,N,Wood,L,Rogers,S.(1997).Teachingthroughplay:Teach’sthinkingandclassroompractice.Buckingham,UnitedKingdom:OpenuniversityPress.[]Midnley,C.&Greenbern,M.T.Children’srelationshipswithteachersandbondswithschoolAninvestinationofpatternsandcorrelatesinmiddlechildhood.JournalofPsycholony,2000:423-455.[]詹姆斯•约翰森,詹姆斯•克里斯蒂,弗朗西斯•华德,游戏、儿童发展和早期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也有学者认为教师指导会带来消极影响。学者SchmidtHM,BurtsDC,DurhamRS认为:“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态度和言语会对幼儿活动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若能以适宜的行为和方式介于幼儿活动、与幼儿互动,能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反之可能会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只能在幼儿需要支持和帮助时进行干预和指导。教师对幼儿的干预和指导都应该是间接的,在干预和指导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尽快撤离。当儿童表示更想自己游戏时,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除非幼儿发出邀请,否则教师不能随意接入幼儿的游戏活动。”[[]SchmidtHM,BurtsDC,DurhamRS.Impactofthedevelopmentalappropriatenessofteacherguidancestrategiesonkindergartenchildren’sinterpersonalrelations[J].JournalofResearchinChildhoodEducation,2007,21(3):290-301.]Reynolds和Jones(1992)更是在研究中指出:“若是教师过于热心,频频指导幼儿的游戏可能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情节和操作过程,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破坏游戏环节和操作过程,使得幼儿因为教师的指导而停止游戏。”[[]Miller,S.,Fernie,D.,&Kantor,R(1992).DistinctiveIiteraciesindifferentpreschoolp;aycontexts.PlayandCulture,5:107-119.]综上所述,教师指导的行为和言语[]SchmidtHM,BurtsDC,DurhamRS.Impactofthedevelopmentalappropriatenessofteacherguidancestrategiesonkindergartenchildren’sinterpersonalrelations[J].JournalofResearchinChildhoodEducation,2007,21(3):290-301.[]Miller,S.,Fernie,D.,&Kantor,R(1992).DistinctiveIiteraciesindifferentpreschoolp;aycontexts.PlayandCulture,5:107-119.1.6研究方案设计1.6.1研究内容一是观察并描述教师在益智区域活动教学过程中如何制定计划、投放材料、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相关经验。二是围绕益智区域活动开展过程整理出教师指导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和改进。三是反思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益智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应注意的事项及启示。1.6.2研究思路本次行动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以及研究总结阶段。(1)研究准备阶段在研究的准备阶段中,首先研究者完成了论文的选题与相关文献的查阅,把握客观资源和研究的需要,与实习所在班级教师沟通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计划;前期通过观察总结出在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时所出现的问题,接着和团体中的教师一同制定本次行动研究的具体行动方案。(2)研究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作为本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计划实施讨论反思再计划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合作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指导能力。(3)研究总结阶段经过行动研究计划、实施、讨论、反思、再计划的循环过程,总结出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成效和参考建议,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编码,并完成论文的初步撰写。1.6.3研究方法(一)行动研究法本研究是针对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与合作教师C1通过对目前益智区域活动开展教师指导策略现状的观察,分析出当前教师指导策略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研究者与教师C1制定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与研究计划,并对班级41名幼儿在益智区域活动开展中进行教育方案的计划、实施、反思与再计划后,密切关注和记录干预后的益智区活动中教师指导效果的变化;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实施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循环式的发展过程,它能有效促进教育实践的实施,实现“反思型实践循环”。(二)观察法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亲身走进益智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采用自然观察。在取得合作研究教师和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采取手机拍照、摄像以及文字记录的方式,并记录观察内容并及时整理、反思;对益智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断调整计划,加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其中观察记录以《延吉市幼儿园大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个案观察记录表》为参考并进行修改(见附表A).(三)访谈法为了解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真正原因,结合六盘水市A园的实际情况以及本研究的实际需求,研究者参考相关的文献,从参考的相关文献中引用学者李桂花《幼儿园益智区活动开展现状的个案研究》中的访谈提纲。[12]通过对本班级三名教师进行访谈,更好地分析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影响因素提供信息。(见附表B)2行动研究准备2.1所在园基本情况及班级基本情况2.1.1所在园所基本情况六盘水市A园,属于省级示范二类幼儿园。创建于1980年,该园从成立至今已有41年的办园历史,现有教职工48人,幼儿467名,设有大中小班共12个。其所在的环境极为优雅,虽占地面积不大,但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布置且园内各方面设施设备都很齐全;每个班级的教室宽敞明亮,教育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目前园所在益智区开展,每个班级都设有益智区域且投放的材料在种类、数量上都满足幼儿需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园所会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对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展开研讨。在投放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园内领导会直接联系厂商到园内与班级教师直接沟通,方便教师根据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了解,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进行投放。2.1.2班级基本情况在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为某一中的41名幼儿,其中男孩27名,女孩14名,年龄在4-5岁之间。研究中的班级里共有三位老师共同带领一个班,在研究过程中,担任了计划制定与实施者、观察者、反思者等研究合作角色。在研究准备阶段,我对三位老师进行了访谈,三名教师的具体情况如表2-2所示表2-2A幼儿园合作教师情况序号性别教龄学历职称C1女10年本科二级教师C2女1年本科未定级C3女1年研究生在读二级教师2.2益智区域活动开展及教师指导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在益智区域教师指导现状,主要从活动开始前,教师为活动能顺利开展所做的游戏材料的准备、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以及引导幼儿科学的选择游戏区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如何采用语言、表情、动作来干预和指导幼儿游戏,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展开,帮助和引导幼儿解决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对幼儿游戏表现进行分析,采用夸奖、赞赏、鼓励或批评的语言来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结合拍照摄像、活动观察和教师的访谈,来深入探讨幼儿园某一中班益智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现状。2.2.1活动前的材料准备及引导(1)活动前的材料准备4-5岁幼儿注意具有不稳定性且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喜欢一些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教师应该提供具有探究性和操作性的游戏材料,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发展差异。结合所研究班级的实际情况,将益智区的材料分为:感官类、操作类、棋牌类、数字类等几种类型。研究者将班级益智区的材料进行了汇总,数据如下:表2-3中班益智区材料数量统计表材料种类数量操作类16棋牌类3数字类4科学类4如表2-3所示,在该中班里,共有41名幼儿,益智区规定一次活动可进入区域的人数是6-8人,在该班益智区材料的数量共有27个,该班益智区域活动的材料基本满足本班幼儿的需求。访谈者:您在益智区材料投放的依据是什么?教师C2:“我们投放材料的依据是有两点,一是根据指南上中班年龄段的要求,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符合中班年龄的游戏材料;二是根据材料投放的原则进行投放,例如低结构和安全性相结合。在注重材料操作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安全性。”教师C1:“为减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无所事事’及争执的现象”和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发现,会考虑幼儿本身的问题不同,投放的材料会有层次性;考虑到年龄特点和幼儿“最近发展区”,会提供富有操作性和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材料,让不同的幼儿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操作探索。访谈者:您多久时间会调整一次益智区的材料?是怎么调整的?教师C3:“基本上,大的一学期调整一次,小的一个月调整一次,根据主题进行调整。同时,要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调整,以及需要投放主题背景下的材料投放。”从研究者实地观察以及与教师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中班益智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幼儿需求,教师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相关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投放(2)活动前的引导活动前的引导是指教师对幼儿的规则意识的树立,引导幼儿选择游戏区域。幼儿规则意识的树立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如果孩子没有规则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缺乏引导,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除了建立教师的规则意识外,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引导也对幼儿的游戏效果起着引导作用。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问孩子他们想玩哪个区域,他们选择谁作为他们的游戏伙伴,他们计划如何玩等等。教师提问的引导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帮助幼儿科学地选择活动区域,顺利地开展游戏活动。访谈者:在益智区您会导入环节吗?怎么导入的?投放新的材料时您会向孩子介绍玩法吗?教师C3:会导入,让幼儿进行计划,谈谈选择的材料、玩法及同伴。投放新的材料会向幼儿进行介绍。教师C1:不需要导入。幼儿有区域游戏的规则认识和意识;新材料会向幼儿介绍,但是玩法会根据材料的具体游戏方式才决定要不要介绍案例2.2-1今天,班级里到了一些新的益智区材料,其中有一个叫动物农场--数独游戏这个游戏材料有三行三列的九宫格动物图案游戏板一块,相同数量的动物图案的棋子。这个新玩具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对幼儿们进行了简单的规则要求并向幼儿介绍了数独游戏的玩法。教师C1告诉幼儿:“这个游戏材料的动物图案九宫格板,就是我们的棋盘。我们在把动物棋子放上去的时候,要注意每一行和每一列不能出现重复的动物图案,不然就失败了。”之后,幼儿便开始了区域游戏。其中有一个桌上的幼儿A26拿了新的游戏材料动物农场--数独游戏的游戏材料,回到位置上,幼儿A26便开始游戏,幼儿拿着动物图案的棋子按照老师说的游戏方法东比比西放放,在把所有棋子摆上去之后,都没有成功做到老师说的每一行每一列不能出现重复图案的棋子。上述案例的益智区活动中,经过研究者的观察发现,本班级里的幼儿对益智区域游戏材料具有极大的兴趣,且乐意动手进行操作和探索。但教师在游戏的导入、游戏材料的介绍和具体游戏方式的开展上,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导致幼儿没有游戏在游戏中缺乏目的,没有针对性地对游戏材料进行讲解,导致幼儿对游戏的玩法不太理解,对游戏材料的兴趣降低。2.2.2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与介入访谈者:对于益智区活动,您会介入指导吗?在什么情况下您会介入指导?教师C1:“我对幼儿游戏中的介入不是固定、特定的,是根据幼儿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决定。”案例2.2-2益智区活动开始了,在老师交代好进入区域的游戏规则和活动结束后要收好玩具等要求后,幼儿们都已经进入对应的活动区域开始游戏活动。幼儿A37进入益智区后,在玩具柜前面站了好久,最终挑选了彩色叠石的材料进行游戏。这个游戏的材料是一定数量的塑料仿真石块、作为造型参照的图片10张。他把筐里的石块都倒出来,把图片一一摆在桌上,便和同桌的A18开始认真开始照着图片,搭建造型。十分钟过去了,他们搭建了好几个造型。这时,同组的幼儿A29端来了一筐拼图的游戏材料,拼图里有四张不同图案的参照图,他们的兴趣便被吸引力。看见幼儿A18用拼图按照参照图的样子零零散散地拼出了一些图案,他们也开始动手尝试起来,拿着参照图纸有模有样的拼起来,但拼出来的图与参照图都不符。两人很快就没了兴趣,开始用手把把拼图都倒出来,接着又继续玩起了彩色叠石的材料。这时,教师C1便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走到两名幼儿身旁,告诉他们:“这是拼图游戏,你要按照参照图的样子进行拼图,把每个地方都一一拼好,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才算成功。好了,你们现在再来拼一次吧。加油,老师相信你们俩可以的。”两名幼儿便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游戏,指导游戏时间结束,这幅完整的图案,也未能拼出来。教师的指引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教师讲述游戏规则、介绍游戏材料和玩法,能够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活动。教师的观察与指导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益智区是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活动过程强调的是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做的更多的是观察,在适时、有必要的情况下并以合适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指导。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活动中的观察了解到,教师对幼儿益智区活动介入地重视程度不够并且介入的方式方法不适当,这回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产生不良的印象。教师对幼儿的介入,没有把握好时间和方法,没有对儿游戏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2.2.3活动结束后的分享谈论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游戏回顾分享和反思环节。包括作品分享,可以保留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参观其他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学习和分享。教师也可以将孩子的作品拍摄下来,邀请孩子分享或打印出来作为区域环境创作供孩子参考。反思和问题讨论环节,区域活动中出现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角色扮演、材料使用、游戏玩法的创新、幼儿分享玩具的行为或遵守规则等问题。幼儿针对自己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幼儿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能力研究者:您班区域活动结束后会有讲评环节吗?什么情况下会有讲评环节?教师C1:每次游戏结束幼儿自己绘画游戏故事,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的?讲述游戏中的亮点和“啊”时刻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访谈记录和研究者的观察发现,在游戏活动结束以后,幼儿会绘画游戏故事,然后教师询问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并在绘画的游戏故事上为幼儿批注,最后贴到区域环创主题墙上。但幼儿对游戏的收获和反思并没有得到提升。3行动研究实施3.1第一轮行动研究:活动前的材料准备及引导3.1.1计划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在游戏活动前为幼儿游戏活动顺利展开进行的材料准备以及对幼儿的引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材料准备以及在游戏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又不会去控制幼儿的游戏。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游戏的引导中反思出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前期的访谈中可以看教师们一直认为在益智区活动中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引导很有必要,但是从实际观察的情况来看,教师的引导意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并且把引导看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在观察中也进一步发现,教师们习惯于对幼儿进行口头语言上的简单指导。当幼儿出现对游戏材料的不恰当操作或不能理解游戏方式时,教师认为这个时候才会有引导的必要,并且只是采取口头语言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引,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指导。活动目标:本次行动目标主要聚焦在探究本班级教师对游戏活动的引导,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改变现阶段教师对幼儿无目的引导的现状。准备工作:研究者结合前期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了区域活动中教师引导方法的相关内容并与共同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后确定了第一次行动研究的方案。活动设计:在准备阶段通过对教师的观察和访谈都能够看出教师的引导意识较强,但缺乏进一步的实施。在研究者与共同参与研究的教师探讨下,为培养幼儿游戏目的性。决定在游戏开始前对幼儿进行引导,询问幼儿想要去哪个区域玩?玩什么游戏材料?要不要游戏同伴?选择的同伴是谁?同时要求幼儿在游戏结束时,自己或与同伴一起做出一个做出一个游戏作品,让幼儿带着目的去进行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在自己的游戏记录本画出今天游戏的过程,并自愿起来与大家分享自己今天的游戏经过。3.1.2实施效果及反思1.效果本轮行动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从以往的无目的的游戏到现在幼儿能够说出自己的游戏计划,变化非常显著。教师能够让幼儿从原来没有目的的游戏进一步细化到选择怎样的游戏材料、选择哪位同伴展开游戏并且在游戏结束后能够画出自己的游戏经过及与他人分享。表3.1.3-1中班益智区域活动行动实施观察表观察时间:2021.9.20星期三活动情况在益智区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C1让幼儿们都坐到一起,并对幼儿说:“在我们开始益智区的活动之前,你们举手告诉我,你想去玩什么游戏?和谁一起去玩?你们要做出一个什么样的照片或者怎么样把游戏材料玩成功?”这时幼儿A16举手并回答说:“我要选择管道积木的材料和A36一起玩,我们要拼出一个有消防车、水管、的玩具,因为消防车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灭火,所以我很喜欢它。”在说完自己的游戏计划后,幼儿A16和A36便开始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幼儿A16和A36自豪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用管道积木拼出来的消防车造型,接着,教师C1组织幼儿们拿着游戏记录本画上今天自己的游戏经过。教师C1便请幼儿A16与幼儿们进行分享,幼儿A16向其他幼儿讲述了自己今天与幼儿A36是如何展开活动的。第一步他们现进行计划,怎么进行消防车造型的拼插,谁拼了消防车的哪个零件、部位,又是怎样把消防车造型组装在一起的,最后在他们的合作下,完成了消防车造型的拼插。2.反思本轮研究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的目的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明确了自己游戏的目的,还在游戏结束后能够画出来并讲述进行分享。但研究者发现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介入指导方面仍然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下一轮的行动中进行改进教师对游戏指导的内容了解过于片面随着行动研究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对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的了解逐渐深入。有活动的引导,就有游戏中的指导和介入,毕竟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引导上面,而是以此为基础对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和操作进一步指导。如何有效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和采用什么样的指导方法是教师下一步需要面临的问题。但研究者发现,三位教师对幼儿指导的知识了解过少以及指导的方式把握并不适度,很少尝试实践指导。教师对游戏指导方法缺少了解在经过第一轮的行动研究后,教师们在游戏开始前对幼儿进行了引导,让幼儿带着目的去开展游戏。在接下来的观察以及访谈中,研究者发现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方法的问题上的理解过于片面,且指导方法过于形式且大多数是口头语言的指导,没有采取行动指导或采取得行动指导方式不正确。在下一轮的行动研究中要重点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关于游戏指导方法的特点以及重要性,从而加强教师们对不同游戏的指导。3.2第二轮行动研究:优化指导过程3.2.1计划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般通过绕圈环视来观察孩子。他们在每个区域走动,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时立即给予指导。因此就可能出现打断幼儿游戏或无效指导的现状。教师也不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指导幼儿游戏是最恰当,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指导方式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多的是在幼儿游戏出现争执、攻击行为或出现游戏方式错误时进行指导。另外,大多数的时候采用的都是口头指导或直接指导,指导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对指导方法的了解和把握不足确实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发展,这是本研究者希望能够在研究中分析出恰当的指导方法,为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提高建议和参考。行动目标:本次的行动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游戏中教师活动指导方法的使用来进行的。了解并整理分析出教师在游戏活动指导方法上的误区和不恰当做法,通过实践行动来解决教师游戏活动中的指导问题,提升教师的游戏活动指导能力。准备工作: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整理相关内容,与合作研究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学习了解有关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意义及指导的方法的理论知识。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之后邀请教师们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共同商量讨论有关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活动设计:第二轮行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发现现阶段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或遇到的麻烦,及时用手机记录下来,方便为后面的行动做资料分析。二是在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对幼儿游戏现状的分析,共同商讨出具体的指导方法并制定实施计划,在实践中探究采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有用。3.2.2实施效果及反思1.效果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团体中的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目的性引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运用指导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教师们不重视指导及指导方法的不恰当的问题。在经过理论基础的学习和反思后,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也不再像前期观察时只进行口头指导或指导方式的不恰当。在实践指导中,教师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游戏指导的重要性及不同指导方法的运用。更加切实的感受到教师指导策略的程度和方法给幼儿游戏带来的影响。表3.2.3-1中班益智区域活动行动实施观察表观察时间:2021.10.14星期四活动情况今天,老师观察发现,在益智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时,幼儿A25选择了拼图游戏,由于拼图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次选择拼图游戏材料的幼儿A25出现的问题和初期观察到幼儿A37和A18的现状大同小异。这时,教师C1走到玩拼图游戏的幼儿身旁,在幼儿A25的注视下,拿起一副拼图自顾自的照着参照图开始进行拼图。不一会,教师C1便拼好了拼图,引来了幼儿A25的围观和夸赞,幼儿A25:“哇!老师好厉害,这么快就拼好了。这个拼图一点也不好玩。”这时,教师C1对幼儿A25说:“拼图游戏很有意思的,你觉得不好玩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它的方法和技巧,老师来和你一起完成拼图吧。”幼儿A25同意了教师C1与他一起游戏的提议。接着教师C1和幼儿A25开始进行着拼图,教师C1拿着参照图对幼儿A25说道:“拼图的时候,你要在参照图上找到你的开始图案,仔细看看这个图案上有些什么。”幼儿A25指着参照图中的一处图案,说着自己想从这里开始。教师C1又说到:“那我们现在看明白这个图案有些什么了,下一步要进行的是在拿着参照图对比在我们的拼图块里面找到这个图案的拼图块。”幼儿A25找到拼图块以后,教师C1说到:“那我们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按着参照图上的样子把这个图案拼出来。”拼好图案以后,教师C1对幼儿A25说:“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图案旁边又是些什么图案,把旁边的图案按照这个方法拼出来,再把我们一次拼好得图案块按照参照图的样子组合在一起,这样就能拼出一副完整的图案了。”在教师C1的指导下和帮助下,幼儿A25按照方法依次进行拼图,再把所有图案组合在一起,与教师共同拼出了完整的图案。活动结束后,幼儿A25拿着游戏记录本绘画着今天进行拼图游戏的全过程。包括一开始玩拼图游戏时遇到麻烦,和老师一起完成拼图的样子以及最后拼出拼图自己开心的样子。在幼儿做完游戏计划后就开始了区域游戏活动,教师C1观察发现,幼儿们在玩聪明棒的时候出现争抢游戏材料的现象。这时,教师C1走到聪明棒的游戏区域内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能不能分给我一点玩具?”这才打住了幼儿的争抢。得到幼儿的允许和分享后,教师C1拿着聪明棒开始进行游戏。这时教师C1对幼儿说,我要拼一个小汽车,但是呢,我的小汽车没有停车场,你们谁愿意为我的小汽车拼一个停车场呢?这时,一名幼儿说自己愿意给小汽车拼停车场;教师又说到:“一会放学我就要开着我的小汽车回家啦,可是我还缺一个房子,谁可以给我拼一个房子呢?”又一名幼儿说自己愿意拼房子。这时教师又说到:“我还想去逛逛超市,可是超市在哪呢?。”又有幼儿说自己可以搭建超市在教师C1的指引下,原本争抢玩具的幼儿们合作拼出了许多建筑物,还把拼好的建筑物组合在一起,和教师C1分享着自己拼接的成果。2.反思:第二轮行动研究后教师在使用不同指导方法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的能力较观察前期和第一轮行动研究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们在现阶段已经能够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带着目标去游戏,幼儿在游戏中的目的性有了明显提高,并且能够根据幼儿游戏中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指导。3.3第三轮行动研究:改进活动评价3.3.1计划教师会在游戏活动中记录幼儿的游戏表现,在游戏活动结束后通过屏幕分享与幼儿讨论游戏作品、游戏行为和游戏表现。这个环节教师往往会忽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就会出现以教师的评价为主,而忽视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在游戏结束时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很容易的被老师处理成一个游戏总结和表扬会议。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处理,为老师总结谁表现的好,我们要向他学习,谁做的不够好,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注意下次改正等等。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发挥这个环节应有的教育价值,而且容易让孩子对区域性活动产生逆反心理。行动目标:本次的行动目标主要是针对游戏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评价环节。观察并整理分析出在游戏结束后的分享和评价环节中教师的误区和不恰当做法,通过实践行动来解决活动评价环节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游戏活动指导能力。准备工作:研究者通过观察总结出分享评价环节的现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工作的展开的理论支持。与合作研究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商量出活动结束后分享评价环节的解决策略,并制定出第三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活动设计:第三轮行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研究者通过观察分析出活动结束后分析评价环节的现状,结合前期与教师访谈的内容,整理总结出这一环节的问题。二是在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对活动结束后分享评价环节的分析,共同商讨出具体的指导方法并制定实施计划,在实践中探究采用的解决策略是否有用。3.3.2实施效果及反思1.效果在第三轮行动研究中,团体中的教师在对幼儿游戏活动结束后的分享评价环节进行教师评价环节的基础上变成了幼儿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自己发现提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商定解决办法。经过前期的理论支撑和反思后,教师对活动后的分享评价环节不在是以教师为主导,更多的是以幼儿为为主体。在实践活动展开中,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尊重并给幼儿分享评价的机会。更深刻的明白幼儿自主评价分享的行为之下对幼儿学习发展带来的影响。表3.3.3-1中班益智区域活动行动实施观察表观察时间:2021.10.28星期四活动情况在游戏活动结束以后,教师C1组织幼儿拿到自己的游戏故事本,开始绘画游戏故事,然后让幼儿自愿来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这时,幼儿A17走到前面来,他拿着自己绘画的游戏故事本开始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游戏过程。他把游戏故事本分成四个部分,指着第一张图说:“这是今天我和幼儿A13、A33还有A24和A12我们一起在益智区玩的时候。”接着他又指着第二张图说道:“我们在玩警察的游戏,我们要用积木搭建一个警察局。我们找到了许多不同的聪明棒和拼插块,这些就是我们搭建警察局的材料。”教师指着第三幅图问到这是他们在干什么呢?他说道:“在搭建警察局的时候,我们发现警察局里面还需要一些警车,我们就在旁边的筐里找到了许多小汽车,这就是我们的警车。”最后一张图,他告诉大家说:“这个就是我们搭建的警察局,里面有好多辆警车,警车还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都是警察局里的警官,我们的任务是出去抓坏人。”在游戏结束以后,教师C1组织集体幼儿坐到一起,说一说自己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C1说道:“可以说说你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说说你看见其他小朋友的,我们一起来商量讨论出解决的办法。”幼儿A22举手说道:“我们在玩聪明棒拼接游戏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总是把很多的聪明棒拿到自己那里去,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还有的小朋友不喜欢收玩具。”其他幼儿也说了一些自己在区域游戏中的问题。教师C1说到:“那我们就来商量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吧。”幼儿A13说到:“不收玩具的小朋友,以后就不能进行区选。”幼儿A22说到:“不分享玩具的小朋友我们以后都不和他一起玩了。”在幼儿共同讨论中,定下来几个游戏规则:不收玩具的小朋友以后就不让他进行区选;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以后都不和他一起玩等游戏规则。并在教师C1的帮助下,把他们自己制定的规则用前书写的方式画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2.反思:第三轮行动研究后,活动后的评价分享环节相对比之前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开始教师为主的简单化交流,教师评价谁谁表现好,我们要向他学习;谁的表现不好出现了什么问题到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自评、互评,幼儿自愿来评价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自己发现游戏中的问题,互相讨论交流,找出解决办法,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极大程度的发挥了这个环节的价值。

4研究成效与反思4.1行动研究成效(1)活动前的材料准备和引导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明白了材料准备的重要性和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引导的必要,并让幼儿养成了在游戏之前实现制定游戏计划,带着目的去游戏的好习惯。在行动研究前期研究者了解到教师们在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对游戏的引导过程并不重视和实施次数并不多,都是在对游戏前对幼儿进行规则和游戏要求。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和教师们共同学习探讨了与幼儿游戏引导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且与合作教师一同制定研究计划并展开研究,使教师在对幼儿游戏引导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从无引导意识到现在的有明确目的的的对幼儿进行游戏引导。(2)活动中的指导方式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们动手查阅资料以及亲身实践中了解了许多有关游戏指导的方法。教师对游戏指导的理解不止停留在理论层面,他们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尝试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到不同指导方法带来的收获。(3)活动后的分享评价在行动研究的实施中,教师对活动后的评价分享环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收获。从一开始教师组织的教师讲评环节发展到幼儿自主自愿展开评价的环节。给予幼儿一个自由自主的学习平台,组织幼儿去讨论和反思。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倾听能力,引导幼儿提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办法,鼓励幼儿向别人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4.2研究反思(1)本研究进行的是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以中班益智区域活动为例。但并不代表其他区域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策略,也不能摒弃其他的指导策略和方法。而是为了丰富和补充幼儿园益智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2)回顾和反思本次研究的过程,研究者发现在研究活动开展中,因为把重点放在本次研究上,对幼儿其他区域活动忽视较为明显。而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展开极为重要,绝不仅仅只是益智区的指导,其他的活动区域也需要教师的支持和指导。即使有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应该忽略对其他区域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3)研究者仅从教师访谈和自己观察得到的现状中笼统的分析了教师指导策略的影响因素,不免会带有个人观点。并未从教师自身如教育水平、教育经验以及个人经历深入地去了解。在今后的实践中,将对此进行改正,更深入去了解及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