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等量关系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寻找和表达等量关系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白板出示教科书中连环图。提出问题:你能说出三幅图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跷跷板怎样就
平衡了?你能尝试表示这组相等的关系吗?
强调这个等式,就是一个等量关系式。
二、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活动一:姊妹俩和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看书回答问题:
1、我比妹妹高20厘米,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
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有哪两个量?如何表示?
3、根据对话画出线段图。
活动二:看书(他们还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小2:笑笑身高-20厘米
1、明确3个等量关系。
2、哪些是同一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
1、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
2、小组汇报。
三、达标反馈
1、长方形的长、宽、周长、面积分别用a、b、C、S表示,你能写出那些等量关系?
2、完酸材第65页1、2、3题练习
1、第1题:什么时候相等?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吗?
100克+一个樱桃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
2、第2题:请你表示下列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指名说出等量关系。
一个苹果重量+一个梨的重量=200克+100克
T鸡蛋重量x2=100克
一本的单价x3=15.6元
3、第3题: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等量关系式,学生可能只写一个,告诉学生同是三个数量可以写出不同
的数量关系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当堂作业:省略。
2、课后作业:练一练第4、5题。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身高x2二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二妹妹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所以,姚明与笑笑身高的关系是:
姚明身高!2二笑笑身高-20厘米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跷跷板和天平能够左右平衡的原理来讲解等量关系,让学生能够根据图中
意思列出一条用文字表示的等量关系式子,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看天平列等量关系
式的题目能够容易写出,可是对于纯文字的题目,要求从里面找出等量关系,学生很多确是无从
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去写,说明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对文字题目的意思进行分析,在这一块确实需
要再进行强化训练,要让学生多读题,学会找题目的中的关键量,然后再用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条
件用合适的运算符号跟关键量准确的串联起来,列出我们需要的等量关系,列出其中一条等量关
系后,要善于提问学生,让学生学着自己去列出不一样的等量关系式,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
的发散思维。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交流。
2、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十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设谁为X匕檄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l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X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交流。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歹历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X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
知识的能力。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
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
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
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
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顺I」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
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
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⑴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
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彳缴有()。
(2)的三位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
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L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通过f生活中的常见的数学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
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庄易到难,便于教学。交
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
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
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
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学好加法交挨律和结合律,不仅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以后学生学好乘法妇奂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
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
例如: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
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
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
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
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举例、观察、发现、验证并概括出运
算定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
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
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教师讲述故事《朝三暮四》,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二、学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四、学习加法结合律
五、练习巩固
六、课堂小结
利用充满童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感知到加法交换律,并产生探究规律的兴趣。结合对加法
交换律的初步感知,利用例题再次验证对交换律的猜想,并共同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方
式。学生从自己所发现的一个数学现象中大胆猜想可能存在的规律,让学生经历由一般到特殊的
研究过程。在尊重学生的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机会。巩固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理解,
并学会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问即。在探究加法交换律后,让学生根据探究经验和方法,自主
发现、探究加法结合律并总结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法。通过练习,整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能正确的判断两种运算定律并会灵活运用。(课件呈现)《朝三暮四》故事主题图师:同学们想
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
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颗栗子,晚上吃4颗栗子,
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
改口说:"那么早上4颗/免上3颗,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颗,自己占便宜了,这
才开心的答应了。师: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
2、引出等式:师:早上吃3颗,板书3,晚上吃4颗,板书4,一共吃了3+4颗,也就是
7颗。早上吃4颗,晚上吃3颗,一共吃4+3颗也是7颗,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
吗?
3、猜想规律,引出课题师: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
不变,位置交换)师: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很多
著名的.理论、定律、公式最初都是由猜想开始的,猜想怎样才能变成真理呢,需要验证。怎样
来验证呢?下面我们跟着李叔叔一起出去旅行一趟,相信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开阔视野,还能找
到其中的奥秘呢。(课件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1、获得信息,师:从中你可以得到
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2、解决问题。师: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3、
观察发现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两个加数相同,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和不变,因此两个算式应该是相等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56+404.举例验证我们
可以用举例子的方式来验证一下。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自己在本上写几个。(学生
在练习本上举例,教师巡视。指名板演)5、揭示定律。师:像这样各种类型的例子越多,验证的
猜想也就越可靠。比如,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验
证方法。给自己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这句话中有“交换"两个字,我们就把这个定律叫做加法
交换律。(板书)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定律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和有效,数学简化了
思维过程并使之更可靠!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字母或者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呢?(指名板演)
a+b=b+aQo=。+☆同学们所写的公式都可以很好的表示加法交换律,我们比较常用的是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a+b=b+a01300+600=_++65=_+35b+_=_
+_2、计算并验算325+562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88+104+96=192+96=288(千米)88+(104+96)=88+200=288
(千米)师:第二道算式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1、连一连83+31587+42+5864+(73+37)
315+83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2、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从中选择一道快速算出得数并说说你的理由。(1)(56+88)
+1256+(88+12)(2)48+(乃+25)(48+乃)+25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津
学习重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c0.5402.8o2.8003.26。32.6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二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
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
①0.009米二()毫米
②0.09米=()毫米
③0.9米二()毫米
④9米二()毫米
三、
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因此,小数点向移动T立,小数就到原数的倍。同理J瞰①和
③,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比较①和④,
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T立是(),向右移动两位是()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3.05,向左移动()是0.0305,向()移动()是305,向()移动()
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左移。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
1000……)倍,宜不够用补位。
四、
原期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五、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
八、
1、填空
⑴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妍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⑵、3.69扩大1000倍是36.9。()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关系列方程,经历方程模型的建构的过程。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能根据图义,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一、谈话引入
师: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对吗?比如说,谁愿意告诉我你今年多大了?(学生说)只
知道自己的年龄还不行,谁知道妈妈今年多大了?(学生说)自己的年龄,妈妈的年龄对你来说是
已知数,那老师的年龄对你来说是.…….(未知数)以此来引出未知数。
二、利用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图1:天平左边10克,天平右边:2克和一个樱桃
师:看天平的显示,谁能列出一个等式?(樱桃的质量+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
示樱桃的质量,那么,可以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图2:四盒种子的质量一共是20xx克。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4盒种子的'质量=20xx克)
师: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写出一个等式吗?
师: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等式,先说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这个等式呢?(板书:4y=20xx)
师:下面老师加大难度,敢接受挑战吗?(同学们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倒过开水吗?现在请同学
们仔细观察老师倒开水的过程,找一找这里有相等关系吗?)
3、课件出示图3:一壶水刚好倒满两个开水瓶和一个杯子。
师:你们找到其中的相等关系了吗?(两个热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xx毫升)
师:如果用z表示每个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表示?(板书:
2z+200=20xx)
4.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称樱桃,称种子和水壶倒水的三次实践活动,得出了下面这三个等式:
(x+5=104y=3802z+200=20xx)
(1)同桌交流。说一说: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2)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课题:方程)
师:自己读一读,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
⑶巩固知识。
师:说一说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一必须是等式,二必须含有未知数)
5、会写方程师: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写下来同桌交换检查。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
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65=100x-14>72y+24
5x+32=4728<16+146(y+2)=42
2、练一练课本67页第一题说一说各图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四、总结iWT
师:关于方程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相信同学们还会以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态度去研究、去
探索方程的奥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
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
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
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
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
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一验证一归纳"
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平: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
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
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
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
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可
以进一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
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
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
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
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
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
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
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
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
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
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
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
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
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匿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
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反思。
2、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
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
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
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
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
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
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
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
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
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
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
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
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力跟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
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
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
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
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
的什么有关呢?(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
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Z3O
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
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
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
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
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
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
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再次领悟
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L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
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
可以先做什么。(标角)
4、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
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
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
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
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
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
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第64页的内容及第65页练习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题。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及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
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通过观察、分类记录等活动,折、剪等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
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
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别从三角形的角和边两个方面的特征,对三角形准确的
地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如果让你把班里某一个小组的同学分成两组,你将如何分组呢?
(学生回答)
师: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两种方法按边分或者按角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
(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例5.
师:用量角器量出每组中每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个角是多少度?
各是什么角》
生1:通过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师: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
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
师: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
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会画图表示吗?
(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课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图)
师:在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你能用直尺量出每
条边的长度吗?测量后你会发现什么?
生:通过测量发现,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4、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课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图)
师: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发现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师在数学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又叫正三角形。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
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
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6、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说说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生: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
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认识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
个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有两个角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在数学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哪一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类的成果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板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按边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任意三
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生:分类。
师:分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为运用了分类方法,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井有条,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
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
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
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
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e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L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个别小组:在组长建议下,画相同度数的角:35度、50度。但画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学
方法错误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o画其中一条边。
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页
coP58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
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策略:
根据情境图让学生得到信息,在前面画线段图的铺垫下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有助于理解
ax+bx或(ax-bx)可合为一项(a+b)x或(a-b)x之后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趣明标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比较直接的引入新知。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教师: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教师强调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引导学生一起板书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180
是4个x
x=45
3X=45X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教师引导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
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看图上的信息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先画线段图。
2.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二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边听边板书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蛆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X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全班交流。
举例: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反馈矫正
落实双基
第96页试一试:
第97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97页练一练的第3题,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选两题进行板演。
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新知
四、小结1锁
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交流学习收获
并提出疑问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
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
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旨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
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
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
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
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
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
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冢学习活动(比如说,猜
想一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
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当然作为基础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
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
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关键:
学会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屋子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
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
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导入
2.研究分类标准
(二)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的分类
2.学生汇报
①将研究的分类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学生汇报如何根据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
3.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①学习定义
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你练习说一说。
②做T»
依次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请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③认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
a.三种三角形角的特点
④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完成第一题(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
⑤小结,板书韦恩图。
4.学生汇报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
②学习各部分名称
③做T»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红领巾、底角为乃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逐一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⑤做T»
三、看书质疑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一)填空
1.()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
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三)信封游戏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㈣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判断。2、通过观
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阅读等能力。
3、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对称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唤起回忆
师:鳄鱼一小西,今天带来了一个游戏,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文字,根据文字准确做出动
作。准备好了吗?谁愿意上来做一做?和你想象中的动作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做T故。
通过阅读文字,学生领会文字的意思,并准确地用富有同去的动作表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
感受左手的动作和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电梯安装工程技术培训与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合同标的分配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益广告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板材销售合作合同3篇
- 雇佣合同协议书三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法律援助与公益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南国际旅游岛桉树种植与生态环境保护承包合同3篇
- 2025便利店加盟店加盟商投资风险及回报预测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夫妻临时分居协议书3篇
- 2025年仓储中心改造升级工程合同3篇
- 电脑安装实施方案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课程
- 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中国国家标准英文翻译指南
- 医院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制度
- 幼儿园医护助教知识学习培训PPT
- 【猫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愈8700字(论文)】
- 实验小学期末三好学生表彰大会背景展示PPT
-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 小学三年级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 GB/T 6730.22-2016铁矿石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分光光度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