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_第1页
展示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_第2页
展示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_第3页
展示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_第4页
展示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眼中的"展示设计"

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概述一、展示设计基本概述(一)展示设计的起源以及概念“展示”英文display一词语意上有表现、显示、被见之意,show也等同与此。“展示”一词属于新兴词汇。“展”为翻动、伸展之意,“示”为启示、演示之意。组合一起就相成了“展示”这个动静结合的词汇。现代展示含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层含义:静态含义指商品陈列、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观众可以欣赏和观看。动态的含义指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不同的感觉器官用不同方式全方位传递信息,强调观众与展示的互动。

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的起源以及概念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的起源以及概念现代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他不仅仅是造型的美化,还涉及材料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以及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展示设计从空间上看象是建筑空间设计,从造型上看又象是抽象雕塑设计,要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觉使展示活动与观众融为一体,使信息传达充满迷人的魅力。展示设计是一项强调空间环境和道具形式的独立设计职业,它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构成。展示环境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室内空间是以展品本位为出发点,在展示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间形态。展示设计类型: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的范畴与分类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的范畴与分类4、观光景点展示设计(各类旅游观光景点、名胜古迹等)(1)、路标、导游图、说明标志邀清晰明了、功能性强(2)、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尤其是安全性设施要明显(3)、展示设计一定要与其景点的风格相呼应5、节庆礼仪环境设计(1)、展示设计符合其内容气氛的环境,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气氛(2)、展示设计内容丰富繁杂6、数码网络互动展示设计(1)、互动化(2)、数字化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的范畴与分类7、按展示空间规模大小(1)、大型展示空间这类展示空间的面积大于163平方米以上,常出现在大型展示会或博览会上。(2)、中型展示空间面积一般在32-72平方米之间,在中型展示会上最为常见。虽然空间不是很大,但其内部空间的功能划分与大型展示空间相同,也应满足产品展示、示范区、会晤区、视听简报区等功能,在外形和内部都可进行多种材料的构筑设计。(3)、小型展示空间面积小于27平方米的小型展示空间,这类展示空间比较常见。正因为展示空间较小,除满足传递产品的功能信息外,还应满足更多的期望与要求。所以挑选适当的装饰材料,用平面设计制作灯箱,以及用特殊照明来构造视觉和声光效果等来弥补空间小的不足。欣赏我所找到的展示设计第二部分、展示设计的要素一、空间形态与展示设计二、色彩与展示设计三、照明与展示设计四、展示设计中的平面设计五、展示道具设计

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⑴谐调统一为了展示整体感,在同一个展场中.实体.空间应该是统一的除了在标识系统和色彩搭配统一形式之外.空间的围合形式应是统一的,有下列几种方式;(一)单元空间的重复。

(二)单元空间的渐变。

1.单一空间(或同一元素)渐变。2.复合空间(两个以上单一空间的复合)渐变。3.线型的端点形成焦点(空间的主体)。

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⑵稳定均衡尽力创造视点集中的焦点.像杠杆原理那样.这个焦点如同杠杆的支点.起到中心控制作用.而大面积的空间排列和空间渐变甚至空地都应围绕着这个焦点,使整个展区达到稳定均衡的效果。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⑶空间渗透展览空间受面积的制约,不能作无限扩展,只能在限定区域里做文章,区域内的空间要互相渗透与融合,不同展区的空间也要相互映利.考虑整体效果。主要分三个方面;内空间联系,外空间联系。两种空间渗透观众视线要能在空间中流动。它们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一)封而不闭。虽然展览空间都自成一体,需要有明显的区域限定.在一个展览内部依据功能的不同也要分出若干限定区域。这种形式有很多手法可以表现。常见的如立柱、地台.半囤合墙面.顶棚覆盖.栏杆等等。(二)空间影射.即间接空间。运用传统建筑的借景手法.在封闭区域时利用虚构架或透明材质将相邻的空间影别出来,使有限空间无限延展,并能相互融合,景致重叠,给观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舒展的心境。(三)半隔空间,即残像空间。因为展场空间面积有限.在传统观念中,同一组的空间形式是完整而统一的,为了打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就要大胆地运用残像空间处理手法.才能无限延展空间。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⑷、主次空间一个展览的布局是要有主次之分的。为了向观众展示出这种商家的商业运作,需要用多种形式来注释展品。并分出主次,主要从下列形式上体现。(一)形状。展板展架的形状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元素。单一形状的展示不能产生视觉刺激,只有当形状在流动的过程中重复或渐变排列并产生特异变形的效果时,才能有主次的区分。(二)体量。单元体的体量在排列中有大小。高低等形式上的变化,一般悄况下,以大体量的构造为主体,小体量的构造为辅助,产生对比态势。(三)流向。观众是沿着设计师给定的线路参观的,往往对流线方向的形体更为注重,所以很多主体展示区要设在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展示面上。(四)明暗。通过色彩和灯光的烘托.展区里层次丰寓,明暗有序,一般在展览中,明亮的区域是主体展区.形成视线中心。(五)标高。人的视线在多数情况下都会不由自主地被高处的物体吸引,在参观线路中,也喜欢登台观望。所以在展区中如果抬高一块地面,并把构造作高,就形成了主体展区,并能吸引远处的观众视线,一举两得。

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特征⑹、空间程序在空间流动的过程巾,不同的流线产生异样的情绪,不同的围合动势造成迥异的环境心理。古人以“风水论”布阵,在现代设计中,“风水”的理论得以拓展.以“风水”的角度看.平面布局中讲究的是地势以及气韵的流线,为了科学地分析,我们引入环境心理学,空间之所以能流动.必须有人的参与,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中感觉到不同的心理影响。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创意训练3、展示空间创意训练一、开发创新思维能力专家认为创新思维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侧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记忆力、思维的灵活性.联想的能力、评价的能力、预见的能力等等。展示空间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在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展示设计中.有关灯光、环境、材料等在几年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对学生提出了在展示这一专业领域的学习重点。DisplayDesign展示空间创意训练DisplayDesign展示设计中的平面设计四、展示设计中的平面设计(一)版式设计1、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1)、比例(2)、视觉重力(3)、中心(4)、留白(5)、均齐(6)、韵律(7)、平衡(8)、对比(9)、孟德里安构图法2、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点线面等构成方法EDN博物馆案例分析

—新旧建筑的结合作者风格基地介绍建筑形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空间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2025/1/171地理位置: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如何解决基地关系与建筑的关系?新建筑怎样做才能与周围古典建筑和谐又独立

2025/1/172025/1/17

构思过程——轴线建筑基本形体的产生2025/1/17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与基地的关系

———建筑与基地的关系,除了地形地貌外,还有气候、周围交通、景观环境、人流关系、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等等2025/1/17与周围老建筑的关系统一关系——由一条轴线贯穿,形成一定的联系;——原建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是完全对称的建筑,而东馆的西立面是完全对称的”H”2025/1/171——东西馆在建筑材料上的统一产生的和谐关系: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宾州大道上建筑物相同,东馆的外墙采用与西馆相同的大理石,将所有暗色石安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立关系——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建筑,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的巧妙处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结论:

基地的形状+周围建筑特点+设计手法=建筑形体2025/1/17建筑空间2025/1/17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建筑面积:4299.18平方米)作者风格基地介绍建筑形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空间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2025/1/17周围建筑比较高,对该博物馆有一定的遮挡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立面。原有博物馆杂乱的建筑2025/1/17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皮亚诺的设计是原建筑的补充,如何以原建筑为原点设计?2、怎样设计才能解决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现代与历史的协调?2025/1/17平面分析:在原建筑后方扩建四个部分的建筑。2025/1/17

为了尊重原建筑,扩建部分的高度没有超过原建筑的高度2025/1/17现代与历史的对话——构思1、比例对应是新旧建筑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2、建筑材料的适当削弱建筑的时代感,新建筑的四个部分,都用绿色铜板覆盖,看上去似乎漂浮在透明底层之上,轻盈感十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