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4/0D/wKhkGWeKCqSAU2AoAALDFRtflpg440.jpg)
![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4/0D/wKhkGWeKCqSAU2AoAALDFRtflpg4402.jpg)
![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4/0D/wKhkGWeKCqSAU2AoAALDFRtflpg4403.jpg)
![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4/0D/wKhkGWeKCqSAU2AoAALDFRtflpg4404.jpg)
![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4/0D/wKhkGWeKCqSAU2AoAALDFRtflpg44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政策推广应用指南TOC\o"1-2"\h\u14985第一章:三农政策概述 2132101.1三农政策的定义与内涵 2188711.1.1定义 2125771.1.2内涵 2134571.1.3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 262491.1.4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3) 343111.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20032012) 3123801.1.6新时代(2012至今) 36477第二章:政策制定与实施 387451.1.7政策制定的流程 3117721.1.8政策制定的原则 47671.1.9政策实施的步骤 460061.1.10政策实施的方法 526813第三章:农业现代化政策 5115971.1.11政策背景与目标 5187201.1.12政策内容 5166601.1.13政策实施与监管 679691.1.14政策背景与目标 6314021.1.15政策内容 6288501.1.16政策实施与监管 730623第四章: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7243141.1.17政策背景 7202061.1.18政策目标 7321821.1.19政策内容 7254451.1.20政策背景 8211061.1.21政策目标 86251.1.22政策内容 88880第五章:农民增收政策 8312751.1.23政策背景与目标 8123541.1.24政策内容与措施 9268341.1.25政策效果与评价 9157041.1.26政策背景与目标 9228071.1.27政策内容与措施 9158881.1.28政策效果与评价 106643第六章:农村改革政策 102963第七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1301581.1.29政策背景 11197081.1.30政策目标 11195241.1.31政策内容 12114251.1.3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12273531.1.3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12257181.1.34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1292851.1.35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1217048第八章:农村社会事业政策 13254211.1.36政策背景与目标 1339221.1.37政策内容与措施 1374941.1.38政策背景与目标 13184491.1.39政策内容与措施 1427051第九章:农村扶贫政策 14325421.1.40政策背景 14285291.1.41政策目标 14281931.1.42政策内容 1576851.1.43政策背景 15311551.1.44政策目标 1558991.1.45政策内容 155771第十章:政策推广应用策略 16第一章:三农政策概述1.1三农政策的定义与内涵1.1.1定义三农政策,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它是国家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农村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1.1.2内涵(1)农业政策: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2)农村政策: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农村公共服务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全面发展。(3)农民政策:主要包括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农民就业政策、农民权益保障政策、农村扶贫政策等,旨在提高农民素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第二节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1.1.3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三农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如土地公有化、土地承包经营等,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拥有者。同时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扶持农业发展。1.1.4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3)改革开放后,我国三农政策逐步转向市场导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一时期,国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农村金融、农村教育、农村卫生等政策也得到了加强。1.1.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20032012)这一时期,我国三农政策更加注重农村全面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如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建设等。同时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政策得到了加强,农村扶贫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1.6新时代(2012至今)新时代,我国三农政策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了重要成果。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了一系列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就业、农民权益保障政策,助力农民增收。第二章:政策制定与实施第一节政策制定的流程与原则1.1.7政策制定的流程(1)问题识别与界定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识别和界定问题。政策制定者需对农业、农村、农民等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目标设定在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政策制定者应明确政策目标。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时限性,以便于政策实施和评估。(3)政策方案设计政策制定者需根据政策目标,设计相应的政策方案。方案应包括政策内容、政策手段、政策力度等方面,力求全面、系统、可行。(4)政策论证与评估政策制定者应对政策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和效益。同时开展政策评估,预测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效果。(5)政策决策政策制定者根据政策论证与评估的结果,进行政策决策。决策过程应遵循民主、科学、法治原则,保证政策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1.1.8政策制定的原则(1)公平原则政策制定应遵循公平原则,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2)可持续原则政策制定应考虑长远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永续发展。(3)科学原则政策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证分析,遵循科学原则,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协调原则政策制定应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遵循协调原则,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第二节政策实施的步骤与方法1.1.9政策实施的步骤(1)政策宣传与培训政策实施前,需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同时对相关政策执行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政策正确执行。(2)政策落实与监督政策实施过程中,各级应加强政策落实和监督,保证政策落地生根。(3)政策评估与反馈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应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4)政策跟踪与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跟踪和调整,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1.1.10政策实施的方法(1)行政手段通过制定行政命令、规定、办法等,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行管理和指导,保证政策实施。(2)经济手段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实现政策目标。(3)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政策实施。(4)社会手段通过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引导和参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助力政策实施。第三章:农业现代化政策第一节农业科技创新政策1.1.11政策背景与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旨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政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1.1.12政策内容(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4)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1.13政策实施与监管(1)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明确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政策知晓率,促进政策落实。(3)强化政策监管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管,保证政策资金使用合规、科技成果转化到位。第二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1.1.14政策背景与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旨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该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1.1.15政策内容(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值和竞争力。(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提高农业附加值。(3)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1.16政策实施与监管(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政策目标、任务和措施。(2)落实政策资金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资金到位,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政策知晓率,促进政策落实。(4)强化政策评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调整政策措施,保证政策效果。第四章: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第一节农村产业融合政策1.1.17政策背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18政策目标(1)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推动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1.1.19政策内容(1)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2)鼓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产业发展条件。(4)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落实。建立健全政策协调机制,保证政策落地生根。第二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1.1.20政策背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21政策目标(1)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1.1.22政策内容(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项目资金需求。(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项目实施效率。(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监管。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运维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维体系,提高运维水平。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有效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农民增收政策第一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1.1.23政策背景与目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应运而生。该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政策背景主要包括:国际国内农业发展趋势、我国农业劳动力现状、农民增收需求等。政策目标则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1.1.24政策内容与措施(1)政策内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主要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经费等方面。培训对象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涵盖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管理知识、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等;培训经费由财政支持。(2)政策措施:为保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顺利实施,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2)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3)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培训经费的合理使用。(4)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监督检查,保证政策落到实处。1.1.25政策效果与评价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升;另,农民增收渠道得到了拓展,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提高政策效果。第二节农民创业创新政策1.1.26政策背景与目标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是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而制定的政策。政策背景主要包括: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需求等。政策目标是通过扶持农民创业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1.1.27政策内容与措施(1)政策内容:农民创业创新政策主要包括创业项目支持、创业资金扶持、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创业项目支持包括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创业资金扶持包括财政补贴、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创业服务保障包括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2)政策措施:为保证农民创业创新政策的顺利实施,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民创业创新基金,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保障。(2)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农民创业融资成本。(3)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4)建立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服务。(5)落实农民创业优惠政策,降低农民创业门槛。1.1.28政策效果与评价农民创业创新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得到了激发,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另,农民增收渠道得到了拓展,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创业项目选择不当等。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提高政策效果。第六章:农村改革政策第一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国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明确土地产权,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法律依据。(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4)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保障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征收程序,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第二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明晰集体资产产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1)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集体资产家底,明确集体资产产权归属。通过清产核资,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2)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农民,让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的股东,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3)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为集体资产流转提供公开、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通过交易平台,促进集体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4)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集体资产运营的监管,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上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第七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概述1.1.29政策背景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贯彻落实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这些政策旨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生态环境权益。1.1.30政策目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3)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民生态环境权益。(4)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31政策内容(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2)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4)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农村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补偿,保障农民生态环境权益。第二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3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机构,明确各级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严厉打击农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1.33优化农村产业结构(1)发展绿色农业,推广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1.1.34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1)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2)农村污水处理: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减少农村水污染。(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1.1.35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1)建立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对农村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补偿。(2)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将得到有效实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第八章:农村社会事业政策农村社会事业政策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涵盖了农村教育政策和农村卫生政策两大方面。第一节农村教育政策1.1.36政策背景与目标农村教育政策旨在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政策目标主要包括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等。1.1.37政策内容与措施(1)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要求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水平;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等。(3)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政策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农村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等。第二节农村卫生政策1.1.38政策背景与目标农村卫生政策旨在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1.1.39政策内容与措施(1)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策要求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效率等。(2)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政策鼓励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推广适宜技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卫生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等。(3)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要求保证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控制疾病;开展农村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等。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及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九章:农村扶贫政策第一节脱贫攻坚政策1.1.40政策背景脱贫攻坚政策是我国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1.1.41政策目标(1)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2)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4)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1.1.42政策内容(1)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2)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扶贫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领域。(3)加强金融扶贫,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地区提供优惠贷款、保险等服务。(4)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5)开展对口扶贫协作,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第二节乡村振兴政策1.1.43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政策是我国为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该政策旨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水平。1.1.44政策目标(1)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4)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45政策内容(1)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法读后感(精彩5篇)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内容策划与编辑》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一章 地球(单元测试)(解析版)
- 2025年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陕西省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民用航空运输行业趋势与市场潜力分析
- 劳务分包合同零工
- 假期守校合同协议书
- 合同范本之采购合同中英文对照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苗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武装押运操作规程完整
- 薪酬专员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技能大赛题库(空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