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第八章养生、预防与治则1.掌握治则、治法的概念;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则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标本缓急、正治反治等治则的应用规律。2.熟悉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措施。学习目标
第一节养生
一、养生学的意义二、养生的基本原则三、养生的方法四、决定寿夭的因素
学习内容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养生学的意义
(一)增强体质
(二)预防疾病(三)延缓衰老(一)顺应自然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学说,是中医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顺应自然,就是要求人的生命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而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以适应其改变,达到避邪防病,保健延年的目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时摄养方法,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养生的基本原则
(二)形神共养
形,即人的形体;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中医提倡形神共养。所谓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健旺。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和长寿。其中,养神又为首务,神明则形安。静以养神,动以养形。调神摄生,首贵静养。静以养神,就是通过清静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方法,以保持神气的宁静及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动以养形是指通过形体锻炼、劳动、散步、导引、按摩等,以运动形体,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养生的基本原则
(三)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健康与否和寿夭的重要因素。脾胃功能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足,则精气充足,脏腑功能强盛,体健神旺。因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调养脾胃,采用饮食调节、药物调节、精神调节、针灸按摩等手段进行调摄,其中调养脾胃的关键是饮食调节,做到寒热适中,饥饱有度,营养全面,清洁卫生,以达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的基本原则
(四)保精护肾
精是构成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为健康长寿的根本,也是养生保健的关键。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贮藏于肾,形成肾中精气,是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本源物质。因此,保精重在保养肾精。保护肾精的关键在于节欲,做到房事有节,不妄作劳,从而使肾精充盈,气足神旺,以利于身心健康。保精护肾的主要方法,有药物补益肾之精气,节欲养精以益肾,食疗补肾,导引补肾,按摩益肾等,通过这些方法,达到养精护肾的目的。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生的方法养生方法房事养生睡眠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体质养生精神养生《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养生的方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决定寿夭的因素
影响人类生命的基本因素,有先天禀赋,也有后天形成,既有内在机理,也有外在体征。一般地说,禀赋强者多长寿,禀赋差者多早夭。但后天调养是否得当,对人的寿命也有着重要影响。即“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为疾病防治、优生优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
学习内容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调摄精神
加强锻炼
顺应自然
注意饮食起居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培育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调摄精神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未病先防加强锻炼
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其他武术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导引五禽戏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太极拳顺应自然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因此,顺应自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防护措施,从而使机体的内外环境协调统一,以培护正气,避免外邪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注意饮食起居
人的饮食要有规律和节制,生活起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变化。假若饮食起居没有规律,就会扰乱脏腑气机,损伤人体的正气,甚至诱发疾病。忌食或少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饮食。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传统药物预防:如用紫金锭溶化滴鼻,以预防瘟疫;用苍术、雄黄等烟熏室内,以消毒防病。新法预防: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紫草根、苎麻根或胡萝卜等预防麻疹;用茵陈、栀子、黄皮树叶等预防肝炎在16世纪中叶我国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未病先防(二)防止病邪的侵害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防止病邪侵害是指平时要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水源和食物受到污染;顺时避害,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疫病发生之时,要“避其毒气”;加强劳动保护,留心防范意外伤害措施等有效方法。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若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一)早期诊治
疾病初期,病情较轻,早期诊治,可防止病邪深入而加重病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即强调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既病防变卫“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气血营例:肝木乘脾土(表里、轻重)(五行生克规律)
既病防变(二)控制疾病的传变
第三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二、扶正祛邪三、调整阴阳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学习内容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病治异同123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用于标病甚急的病证。缓则治本--用于病势较缓的病证。标本同治--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的病证。(一)治标与治本治病求本
“标”,指表象;“本”,指本质。
—高热———寒药
—胃寒———热药
—血虚———补血
—实热便秘—泻热通便
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真热假寒—寒药
—真寒假热—热药
—真虚假实—以补开塞
—真实假通—以通治通正治反治治病求本
(二)正治与反治Why感冒发散风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暑补气解表久泄脱肛崩漏出血子宫脱垂胃下垂提升中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病治异同
治病求本
疾病发生正气虚邪气实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轻或消除邪气毒害。阴阳偏衰阴阳偏盛扶正与祛邪
扶正(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益气、养阴、补血、助阳
祛邪(祛除病邪,邪去正安)发汗、攻下、清热、消导、化瘀等
原则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损实补虚阴阳相对平衡破坏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一)损其偏盛阴阳平衡温热药阴盛则寒寒凉药阳盛则热阴(寒)阴(寒)阴(寒)阳(热)阳(热)阳(热)调整阴阳(二)补其偏衰阳(热)阴(寒)阳虚则寒阴阳平衡阴虚则热温热药寒凉药阴(寒)阴(寒)阳(热)阳(热)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选药治疗。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选药治疗。因人制宜-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体质特点选药治疗。1、字体安装与设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在“替换为”下拉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一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急救护理学绪论
- 个人房屋租赁协议模板
- 2025国内货物买卖合同模板「」
- 小学梅花魂教案
- 广州短期装修工程合同
- 2025合同能源效益提升宣传口号标语
- 2025汽车销售合同模板
- 合同纠纷处理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短文两篇 教案+学案+素材
- 2025年四川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消防培训课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心衰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 《班级植物角我养护》(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培训课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 第八讲 供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
- 消防维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 【MOOC】大学物理 I-(力学、相对论、电磁学)-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痛经的中医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