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9/1C/wKhkGWeI-8mAf304AADWoQvlRBs549.jpg)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9/1C/wKhkGWeI-8mAf304AADWoQvlRBs5492.jpg)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9/1C/wKhkGWeI-8mAf304AADWoQvlRBs5493.jpg)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9/1C/wKhkGWeI-8mAf304AADWoQvlRBs5494.jpg)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9/1C/wKhkGWeI-8mAf304AADWoQvlRBs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抗體應答
概述
1.免疫應答:抗原物質進入機體,激發免疫系統發生一系列反應以排除抗原的過程。即免疫細胞識別、攝取、處理抗原,繼而活化、增殖、分化,產生免疫效應的過程。
免疫應答過程分三個階段:抗原識別免疫細胞活化免疫效應
2.免疫應答類型:(1)根據來源:天然性免疫---生來就有適應性免疫---後天獲得(2)根據效應機理:體液免疫---B細胞活化產生特異性抗體發揮免疫效應;細胞免疫---特異性T細胞活化發揮免疫效應。
(3)根據效應結果:生理性免疫應答
---清除有害物(如: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惡變細胞等),保持內環境穩定。病理性免疫應答
---引起組織損傷或功能障礙,如: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
3.免疫應答的基本特徵:(1)特異性:針對某種抗原產生的抗體或效應細胞,發生的免疫應答。(2)記憶性:初次接觸某種抗原後,免疫系統可長期保留對該抗原的“記憶性”,發生再次免疫應答。(3)識別“自己”和“非己”:個體發育過中產生。
4.免疫應答的發生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皮膚
淋巴迴圈
淋巴結抗原
靜脈
脾口服或吸入
粘膜局部
粘膜下淋巴細胞小膠質細胞
腦
第一節B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和抗原遞呈
抗原分兩類:TI-Ag(TI1、TI2)和TD-Ag。一.對TI-Ag的識別
1.識別TI1抗原:細菌脂多糖(LPS)和聚合鞭毛素等。高濃度:B細胞多克隆啟動劑,與絲裂原受體結合,啟動大多數B細胞(注:與BCR特異性識別無關);
低濃度:無多克隆啟動作用,與BCR結合,啟動結合TI1抗原的B細胞克隆。
2.識別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結構特點:具有多個重複出現的抗原決定簇,呈線形排列,在體內不易降解。與特異性BCR結合
BCR交聯
傳入活化信號
B細胞活化。
二.對TD-Ag識別與遞呈
TD-Ag:蛋白質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細胞和血清蛋白等。
識別與遞呈:
B細胞表位(蛋白質抗原)
與特異性BCR結合;
T細胞表位(抗原肽)-MHC-II類分子複合物
表達於APC(DC、M
、B細胞)細胞表面
TCR識別
Th細胞活化
輔助B細胞活化。
注:再次應答、抗原濃度低時,B細胞是最有效的抗原遞呈細胞。
第二節B細胞啟動和信號傳導
B細胞活化信號
1.TI抗原刺激B細胞活化---直接作用。
2.TD抗原刺激B細胞活化---需兩種信號:(1)第一信號(抗原刺激信號)
---抗原與BCR(B細胞)結合;(2)第二信號(Th細胞信號)---有二種方式:
Th細胞-B細胞間接觸作用:CD40L-CD40、
ICAM-1-LFA-1、CD28-B7、CD2-LFA-3。
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絕大多數是由TD抗原引起的。一.細胞的協同作用(一)APC與Th細胞相互作用初次進入的抗原被IDC捕捉加工,與Th細胞的TCR結合,形成三元複合物(TCR-Ag-MHC-Ⅱ);
BCR識別該抗原的半抗原B粘附分子:CD28/B7
、LFA-1/ICAM-1、CD2/LFA-3。
CD40/CD40LB
第一信號第二信號ThTh主要的細胞表面協同刺激分子
1.B7:B7.1和B7.2(主要表達細胞—B細胞):配體:CD28和CTLA-4(表達細胞:CD28—T細胞、
CTLA-4—活化的T細胞)主要功能:B7/CD28—
活化T細胞;B7/CTLA-4—
抑制T細胞活化。
2.CD2(主要表達細胞—T細胞):配體:LFA-3(表達細胞—
淋巴細胞和所有APC)
主要功能:CD2/LFA-3—活化T細胞。
3.CD40(主要表達細胞—B細胞):配體:CD40L(表達細胞:活化的T細胞)
主要功能:CD40/CD40L—B細胞活化最強有力信號;(二)B細胞與Th細胞相互作用初次應答:其他APC活化的Th細胞與B細胞,通過粘附分子相互作用啟動B細胞。再次應答:已擴增的B細胞作為抗原提呈細胞與T細胞相互作用,通過粘附分子及抗原提呈作用相互誘導並活化。
Th活化信號:B細胞活化信號:第一信號:TCR-Ag-MHCⅡ;第一信號:BCR-Ag;第二信號:CD28/B7等。第二信號:CD40/CD40L。
二.細胞因數的作用
活化的Th細胞分泌多種細胞因數,調節B細胞的增殖、活化和分化。
1.Th1細胞產生的細胞因數:IL-2和IFN-γ;
2.Th2細胞產生的細胞因數:IL-4、IL-5、IL-6、
IL-10和IL-13;
3.調控免疫應答類型的細胞因數:IL-4和IL-12。主要細胞因數的作用:
1.IL-2:促進T和B細胞增殖;
2.IFN-γ:刺激B細胞產生IgG2;
3.IL-4:B細胞的啟動和分化因數,導致IgG1和IgE
產生;T細胞生長因數,促進Th2分化,增強抗體應答;參與I型超敏反應;
4.IL-5:嗜酸性粒細胞的生長因數;
5.IL-6:B細胞的分化因數;
6.IL-10:抑制Th1細胞因數產生;促進Th2細胞因數產生和B細胞啟動;
7.IL-12:與IL-10作用相反。三.B細胞活化信號的傳導
第三節抗體介導的免疫效應
一.B細胞對TI-Ag和TD-Ag應答的區別對TI-Ag應答的特點:(1)不需Th細胞輔助;(2)激發產生IgM抗體,無Ig類型轉換(缺乏CD40);(3)不產生免疫記憶。
對TD-Ag應答的特點:(1)需Th細胞輔助;(2)可發生Ig類轉換,產生各類抗體(IgM,IgG,IgA,IgE);(3)具有免疫記憶。
二.Ig類轉換
TD-AgB細胞
Th細胞輔助IgMIgEIL-4IFN-rIgGIgAIL-5,TGF-β記憶細胞漿細胞
三.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
初次應答(primaryresponse)
---抗原初次進入機體所產生的應答。特點:潛伏期(誘導期)長(約7~10天);抗體的種類以IgM為主;抗體親和力低;維持時間短;總抗體水準低。
再次應答(secondaryresponse)---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所產生的應答。
特點:潛伏期短(約2~3天);抗體的種類以IgG為主;抗體親和力比初次應答明顯增強;維持時間長;總抗體水準高。實際意義:死疫苗預防接種,常需二次以上。
四.抗體的免疫效應
1.中和作用
IgG(血液)和SIgA(粘膜):結合外毒素---中和毒性;結合病毒---阻止病毒吸附進入宿主細胞。
2.免疫調理
IgG(IgG1,2,3)和IgM+Ag
啟動補體
CR(吞噬細胞)
促吞噬作用。
3.啟動補體
Ag-Ab(IgG,IgM)複合物
啟動補體經典途徑
膜攻擊複合體
溶解靶細胞。
4.ADCC
IgG+靶細胞
FcγR(NK細胞等)
殺傷靶細胞。
5.粘膜抗感染
SIgA
粘膜抗感染。
6.超敏反應
---可引起I、II、III型超敏反應。
7.自身免疫病
8.可引起移植超急排斥反應。
9.腫瘤逃逸
---腫瘤細胞的封閉抗體。
第四節免疫記憶
B細胞免疫記憶:指B細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時,快速產生高效價、高親和力抗體的現象。
記憶B細胞庫(二種類型):
長壽記憶B細胞---不能分泌抗體;
長壽漿細胞---能分泌抗體。
一.B細胞記憶的誘導:
1.B細胞記憶的誘導
Ag
成熟B細胞(生髮中心)
增殖分裂成中心母細胞(centroblast)
BCR改變
與FDC(濾泡性樹突狀細胞)上的抗原結合:
BCR(低親和力)
B細胞陰性選擇,發生凋亡;BCR(高親和力)
B細胞陽性選擇,發育成漿細胞或者記憶細胞。
二.記憶B細胞庫的維持
可能維持機制:
a.抗原(反復刺激)---交叉反應、獨特型網路:病原微生物反復暴露、長期慢性炎症、自身或環境中共同抗原的存在。記憶B細胞不斷更新;
b.抗原特異性長壽漿細胞的存在
---維持特異性高親和力抗體水準;
c.FDC上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持續存在(數月至數年)。
三.記憶B細胞對再次抗原的應答
再次抗原
記憶B細胞克隆快速大量擴增
抗體分泌細胞增多(較初次應答多8~10倍以上)。
四.記憶庫的填充
本章提要
B細胞來源於骨髓,主要介導體液免疫應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泵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策划协议离婚程序与标准
- 2025年土地买卖策划中介服务协议
- 2025年数字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协议
- 2025年合作伙伴共同规划有限公司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产品供应条款协议示例
- 2025年全球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协议
- 2025年二次结构墙体劳务承包合同
- 2025年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协议示范本
- 2025年仪式用服装租借合同示例
- 2024山东一卡通文化旅游一卡通合作协议3篇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图书外借服务计划
-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 GB/T 45091-2024塑料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
- 2024-2025年江苏专转本英语历年真题(含答案)
- 投标废标培训
- 脑卒中课件完整版本
- 药房保洁流程规范
- (新版)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