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_第1页
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_第2页
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_第3页
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_第4页
第01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01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能力)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1·金华中考)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酒B.剪纸C.锡雕D.竹编

【答案】A

【解析】

A、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剪纸时,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锡雕时,只是锡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竹编只是竹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2.(2022·温州一模)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A.B.C.D.

【答案】B

【解析】

A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使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时,导管

应该“长进短处”,故A错误,B正确。

CD.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做二氧化碳的干燥剂,故CD错误。

3.(2022·温州一模)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

第1页共22页.

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B.b点溶液不含硫酸根离子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d点溶液中不含有钠离子

【答案】C

【解析】

A.加入的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图中a点硫酸有剩余,所以溶液呈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故A

错误。

B.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以及还未反应的硫酸铜,所以b

点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c点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正在和硫酸铜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剩余的硫酸铜,故

C正确。

+2-

D.d点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O4,故D错误。

4.(2021·台州期末)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BaCl2、HNO3、NaOH

B.Na2SO4、BaCl2、Na2CO3、HCl

C.AgNO3、NaNO3、NaCl、HCl

D.FeCl3、NaOH、HNO3、MgSO4

【答案】C

【解析】

A、CuSO4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把CuSO4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

的溶液为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

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

第2页共22页.

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AgNO3与、NaCl、HCl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把FeCl3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红褐色沉淀的

溶液为NaOH溶液;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

化的是HNO3,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5.(2021·杭州期中)小陈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

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仪器的使用操作无误

B.图乙中d~m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

C.图乙中m~n段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小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Cl

【答案】D

【解析】

A.胶头滴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伸入试管,故A错误。

B.由溶液pH的变化图,d~m段pH增大,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m

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由溶液pH的变化图,m~n段pH不变,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碳酸钠和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加入的碳酸钠质量大于生成的碳酸钙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变大,故C错误。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pH>7,溶液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溶质有Na2CO3和NaCl,故D正确。

6.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若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核心元素

的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列有关铁的价类图(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第3页共22页.

A.A的物质类别是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B

B.C和D均为碱,在水中都能电离产生大量的OH-

C.E和F所含的阳离子,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

D.若F为FeC12,则A、B、C、D均能和稀盐酸反应制得F

【答案】C

【解析】

A、A的化合价为0,所以A表示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而B表示氧化亚铁,故A

错误。

B、C为氢氧化铁、D为氢氧化亚铁,两者都为难溶性碱,不能在水中电离产生大量的OH-,故B错误。

C、E和F所含的阳离子分别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两者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

D、若F为FeC12,A铁可以和稀盐酸反生生成氯化亚铁;B氧化亚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为

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得到氯化亚铁,D氢氧化亚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故D错误。

7.(2021·浙江二模)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反应过程中

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B.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沉淀生成

第4页共22页.

C.从a点到c点,溶液中NaCl的质量逐渐增大

D.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A、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和二氧化碳,即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

成,选项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加入的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即bc段对应的

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实验现象是有沉淀生成,选项正确;

C、碳酸钠与稀盐酸和氯化钙反应后都生成氯化钠,所以从a点到c点,溶液中NaCl的质量逐渐增大,选项

正确;

D、从b点到c点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开始时,溶液是氯化钠和氯

化钙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溶质逐渐变为氯化钠一种,溶液仍呈中

性,溶液的pH不变,选项错误,故选D。

8.(2022·宁波期末)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发现有

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滤液。有关滤液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滤液中可能含有HC1

②滤液可能只含有1种溶质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一定含2种溶质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可能含有NaOH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①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中和反应优先发生,即氢氧化钠先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充分

反应后发现有沉淀产生,即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发生了反应,则滤液中不可能含有HC1,选项错误;

②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和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钠1种溶质,选项正确;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即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若氢氧化钠与盐酸和氯化

第5页共22页.

镁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只含有氯化钠1种溶质,选项错误;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即氯化镁完全反应,则氢氧化钠可能有剩余,即

滤液中可能含有NaOH,选项正确;

9.(2022·杭州期末)小陈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实验测得

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点a所示溶液中含两种阴离子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三种颜色D.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不会产生气泡

【答案】B

【解析】

A.由图像可知,图像的起点位置是pH>7,溶液显碱性,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此选项错误;

B.点a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a溶液中含Cl-、OH-两种阴离子,此选项正确;

C.滴入稀盐酸前溶液是红色,滴入稀盐酸恰好反应或过量后,溶液变为无色,所以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

两种颜色,此选项错误;

D.b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是稀盐酸过量,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会产生气泡,此选项错误。

10.(2021·湖州中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

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

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第6页共22页.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不能用指示剂,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利用提示的试剂

可选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④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

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可选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

氢氧化钠不反应)或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鉴别氢氧化钙和氯化

钙,只能选择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与氯化钙不反应);鉴别盐酸和硫酸只能选择①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不反应);综上所述,顺序为④②③①。

11.(2021·宁波期末)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

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发生了两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两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答案】D

【解析】

第7页共22页.

A、o-a段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

淀和氯化钠两个反应,故A正确。

B、c点时,沉淀质量没有减少到最小,所以此时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故B正确。

C、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钡沉淀质量为x

BaCO32HClH2OCO2BaCl2

19744

x0.88g

197x

440.88g

x=3.94g

所以m=6.27g-3.94g=2.33g,故C正确。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加入的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不能说明盐酸过量,

故D错误。

12.(2021·衢州期中)小科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整理了下列4点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看到冒气泡,则说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B.浓硫酸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氢氧化钠不可以干燥酸性气体

C.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反应

D.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先加入Ba(NO3)2溶液,再滴几滴稀硝酸

【答案】A

【解析】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也会看到气泡,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会发生反应的不能干燥,浓硫酸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氢氧化钠不可以干燥酸性气体,故B正确不合题

意。

C.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先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故D正确不合题意。

13.(2021·杭州期中)现有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稀

硫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页共22页.

A.滴至a点时,溶液中可能只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

B.滴至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含BaCl2

C.滴至b点时,溶液中的pH一定等于7

D.滴至c点时,溶液的pH可能等于7,也可能大于7或小于7

【答案】C

【解析】

A、b点表示氯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氯化钡有剩余,可能稀硫酸已完全反应,溶液中可能只有

一个化学反应进行,此选项正确。

B、b点表示氯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滴至b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含BaCl2,此选项正确。

C、滴至b点时,溶液中的pH不一定等于7,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pH大于7,此选项错误。

D、滴至c点时,氯化钡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有剩余,可能稀硫酸过量,溶液的pH

可能等于7,也可能大于7或小于7,此选项正确。

14.(2021·宁波期中)提纯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中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正

确的是()

选项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NaOH溶液(Na2CO3)适量的稀盐酸

BCaO粉末(CaCO3)适量的稀盐酸

CCO2(H2O)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DCuSO4溶液(H2SO4)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被除杂的氢氧化钠和试剂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第9页共22页.

B、被除杂的氧化钙与试剂稀盐酸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会与被除杂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硫酸铜不与氧化铜反应,而杂质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既除去杂质,又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故D正确。

-1

15.(2021·舟山期末)向含36.5gHCl和120g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71g·L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

质量(m)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

Ba(OH)+MgSO=MgOH+BaSO

2424

根据分析可求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171g120g58g233g

MgOH+2HCl=MgCl+2HOBa(OH)+MgCl=MgOH+BaCl

2222222

587395,1719558,所以当加入Ba(OH)2溶液的

29g36.5g47.5g85.5g47.5g29g

-1

体积为171g171g·L=1L,生成沉淀的质量=233g+29g=262g,当再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

85.5g171g·L-1=0.5L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262g+29g=291g;观察四个选项,D项符合。故选D。

16.(2021·宁波一模)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

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B.加入ng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b-a)g

第10页共22页.

【答案】D

【解析】

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A、M点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恰好完全反应,P点以后溶液质量不变,说明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

饱和状态,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加入ng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题意有:m+a=c+m(氢氧化铁),m>c-a,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mg+ag-cg=(b+a-c)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7.(2021·义乌期中)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

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Na2CO3正与BaCl2发生反应

B.②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③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

D.④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溶液中BaCl2与Na2CO3恰好反应完全

【答案】B

【解析】

A、甲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表示溶液中Na2CO3过量,错误。

B、乙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已经把酸反应完全,此时所得溶液的pH=7,正确。

C、丙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NaCl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个反应都发生完了,此时溶液中含有

的溶质只有氯化钠,错误。

D、丁图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加入的碳酸钠刚好与盐酸反应完全,开始与溶液中BaCl2反应,而

不是反应完全,错误。

第11页共22页.

18.(2021·温州期末)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

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B不属于氧化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能

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连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B.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C.A与D混合后有气泡产生

D.C与D混合后溶液中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答案】B

【解析】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基本

反应类型,故A不正确。

B、固态C是干冰,易升华获得低温。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A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钙,两者混合后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生,故C不正确。

D、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钙,两者混合后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故D不正确。

故选B。

19.(2021·绍兴期末)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其中,步骤I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

气泡产生,步骤II、III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的实验现象说明原固体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B.步骤II所得的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钡

C.步骤II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3种

D.原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硫酸钠,可能有氯化钠、氢氧化钠

第12页共22页.

【答案】D

【解析】

A、固体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氢氧化钠不能确定,故说

法错误;

B、步骤Ⅱ加入过量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钡,故说

法错误;

C、根据向固体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加入过量硝酸钡,

说明硝酸钡有剩余,所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所

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综合分析可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硝酸钠、硝酸钡、

硝酸铜,阳离子有氢离子、钠离子、钡离子、铜离子,共四种,故说法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硝酸铜、硫酸钠,可能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故说法正确。

20.(2022·浙江宁波·九年级期末)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

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错误的是()

A.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既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还可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Cl2

B.实验操作Ⅲ要用到的实验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C.每次操作均充分进行,对实验结束后的NaCl溶液结晶,得到的NaCl质量将会比原来多

D.如果加入稍过量的NaOH、BaCl2试剂,改变这两种试剂加入的顺序会影响实验

【答案】D

【解析】

A、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既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从而除去粗盐中的CaCl2,还可以与氯化

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Cl2,此选项正确;

B、实验操作II为过滤,过滤进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此选项正确;

C、每次操作均充分进行,对实验结束后的NaCl溶液结晶,因在除杂过程中都生成了氯化钠,所以得到的

NaCl质量将会比原来多,此选项正确;

第13页共22页.

D、如果加入稍过量的NaOH、BaCl2试剂,改变这两种试剂加入的顺序,不会影响实验,只要保证氯化钡

在碳酸钠溶液之前即可,此选项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5分)

21.(2021·台州中考)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

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

A.铁B.碳C.二氧化锰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

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

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氢氧化铜D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硫酸

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

【解析】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氢氧化铜。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故选D。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

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

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仅用CuSO4质量分数增大的一种溶液进行了实验,不能排除是

硫酸铜溶液或者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所致。

22.(2021·丽水中考)“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

知识联合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第14页共22页.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2)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MnO2

【答案】复分解反应ClO22KClO32KCl+3O2

Δ

【解析】

(1)A是酸,含有-1价的氯元素,为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

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物质C属于氧化物,氯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lO2。

(3)E属于盐,氯元素显+5价,D为氯化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

MnO2

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Δ

23.(2022·温州一模)现有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实

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第15页共22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无色溶液F时,需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白色沉淀E是______。

(3)分析得知晶体G为氯化钠,则三种钠盐的组成为______。

【答案】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硫酸钡##BaSO4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

【解析】

(1)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

(2)碳酸钠和氯化钡产生的碳酸钡沉淀,碳酸钡和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白色沉淀E是硫酸钠和氯化

钡反应产生的硫酸钡沉淀。

(3)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分别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

24.(2022·嘉兴二模)现有A~F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

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______。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

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______个反应,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

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______溶液(填化

学式)。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答案】硫酸铁溶液5Ca(OH)2+Na2CO3=CaCO3↓+2NaOHNaOH

【解析】

(1)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硫酸铁溶液。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

第16页共22页.

明显现象,则A为氢氧化钙溶液,C为稀盐酸,D为碳酸钠。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

溶液、氢氧化钾溶液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反应的是: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稀盐

酸、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共5个反应,A与D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g于两个烧杯

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g(如图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

2NaOH+H2SO4=Na2SO4+2H2O

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说明E溶液反应时有剩余,,

8098

2KOH+H2SO4=Na2SO4+2H2O

则E为氢氧化钠溶液。

11298

三、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2022·金华中考)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

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

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第17页共22页.

(1)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夜中肯定不含H+,肯定含有Na+、Cl-。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

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无沉淀,溶液呈红色肯定没有Ca2+

-2-

Ⅱ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肯定有OH、CO3

(2)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___________(用化学式

表示);

(3)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

【答案】Na和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NaCl、NaOH;NaCl、Na2CO3;NaCl、NaOH、

Na2CO3BaCl2(或CaCl2或Ca(NO3)2或Ba(NO3)2)

【解析】

(1)A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Na+、Cl﹣没

有参加反应,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氯化钠没有与其它物质

反应,即Na+、Cl﹣没有参加反应;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Na+、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加反应,

肯定存在;

(2)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没有沉淀,则肯定没有Ca2+,溶液呈红色,可能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故根据实验Ⅰ可以初

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①NaCl、NaOH;②NaCl、Na2CO3;③NaCl、

NaOH、Na2CO3;

﹣2﹣

(3)由实验结论有OH、CO3,碳酸根与钙离子或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或硝酸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根,由于

所加溶液过量,可除尽碳酸根离子,溶液显红色,证明有氢氧根离子。

26.(2021·衢州中考)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质最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第18页共22页.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

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______(填试剂名称)。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3)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

选项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甲氮气氮气

B甲干燥空气干燥空气

C乙氮气氮气

D乙干燥空气干燥空气

【答案】浓硫酸不合理,因为碱石灰也或吸收二氧化碳ACD

【解析】

(1)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最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能够吸收

水蒸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2)小明的做法不合理,是因为碱石灰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3)A、甲装置反应前后鼓入氮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实验结果更准确,该选项可

行;

B、甲装置不能鼓入干燥空气,是因为干燥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不可行;

C、乙装置反应前后鼓入氮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该选项可行;

D、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乙装置反应前后鼓入干燥空气,能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

该选项可行。

第19页共22页.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7.(2022·浙江温州中考)实验室取二氧化碳时,选择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有利于减少盐酸浪费。

小明分别取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3%、14.6%、21.9%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进行A、B、C三组

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算得盐酸利用率如表(盐酸利用率是指收集到的气体体

积理论上所需要的盐酸量与实际消耗的盐酸总量的比值)。

盐酸利用率与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组别ABC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7.3%14.6%21.9%

盐酸利用率82.5%81.5%72.1%

(1)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c组在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

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小明用400克盐酸进行A组实验,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约多少升?___________(盐酸与石灰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克/升)

(3)实验中,小明想在10分钟内制取10升二氧化碳气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哪种溶质质量分数的

盐酸更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越易挥发;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加快盐酸挥发,反应速度越快,消耗的盐酸越多,上述结果引起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快速减小,导致反应快

速变慢解:参加反应的稀盐酸溶质质量=400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