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_第1页
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_第2页
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_第3页
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_第4页
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一年级《雨点》教案

一年级《雨点》教案1

教材简析

《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2课,是一首诗

歌。全诗四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姿态,

并用四个拟人化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来。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的不同样子。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

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

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

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奚、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

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雨点落下来了。今天,我

们要学习一首诗歌《雨点》。(板书课题:雨点,并读题。)

小朋友,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表现呢?认真读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

了。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小朋友按顺序,看图读有关的一句话,

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直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______"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四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雨点落进_______

_______和"说话。)

4.师: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池塘图。)

(2)感悟句子意境: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贴出词语:睡觉。)

呀,小雨点怎么一落进池塘就睡起觉来了呀?(看图回答:因为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池塘边

很安静;池塘里的‘水一动不动,很舒服.)

(3)指导读:你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2)理解"散步”。

(出示词语:散步。)

小朋友,你们散步过吗?谁愿意和我一起来"散步"?

师生共同表演,教师叙述:原来像我们这样轻轻松松定,就是散步。

(3)读词语。

(4)感悟句子意境:小雨点怎么会在小溪里散步呢?清看一(出示雨点在小溪散步的情

景)

(5)指导读句子: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雨点在江河里的情景。

(2)指名读。

(3)指导读。

①感悟"奔跑"的情景:你奔跑过吗?你在什么时候奔跑的?

②出示词语,读好词语。

③感悟句子:雨点怎么会在江河里奔跑呢?(出示图,学生说:因为江河里的水在哗哗地流

着,小雨点也随着江水哗哗地流着,像在奔跑。)

(4)反复朗读句子。

4.指导读第四句。

(1)一边想像,一边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句子。

(3)评读:你觉得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相机理解"跳跃":(出示图)海洋里波浪汹涌,一浪比一浪高,小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

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小朋友在M跃。

(4)反复读句子。

5.齐读课文。

四、凭借板书,复述课文。

1.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板书和图来给大家介绍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各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介绍后,再指名指着板书介绍。

五、创设情境,运用语言。

1.小朋友,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雨伞、玻璃、花朵……

2.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助潴、打鼓、开放……

3.小朋友,能把你看到的情景也作成一首小诗吗?

4.朗诵诗:把你作的诗朗诵给大家听。(评点。)

六、识写训练。

写字指导。(略)

附板书:

雨点

(池塘图)睡觉雨伞跳舞

(小溪图)散步玻璃打鼓

(江河图)奔跑花朵开放

(海洋图)跳跃......

一年级《雨点》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

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学会用()从()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

2》曷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点。

3.老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检查学习生字:

1)结合学生回答学习生字。

2)学习剩余生字:指名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说说你准备怎么记这些生字?或你在哪儿

看到过这些生字。后开火车读生字。

**数、清:数——多音字,第三声:数不清,第四声:教学

课文说什么数不清?还有什么也是数不清的?

**彩:认识三撇儿,组词,:颜色很多,真好看

**飘、落:飘有风才会飘起来,组词

还有什么会飘落下来

**空:穴宝盖,换偏旁

**问、答:有问题要张口问;竹字头加合

*方:减一减记

4)看生字:清、彩、飘、落,每个字都有一部分的读音跟这个字差不多,这样的字叫形声

字,以后学生字时要好好观察。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说说你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中插图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理解: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云彩:什么时候的云彩是很美丽的’?

雨点儿飘落下来又是怎么样的?

**句式练习:

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读一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不能照样子说一句话:小猴子从()。

()从()

4)朗读第一节。

2.想象说话:这么多布点,他们在空中相遇,会说些什么呢?

3.大雨点、小雨点到底去做什么事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

四、复习巩固:

L卡片抽读生字

2.生字藏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出示作业本题4,先指名读句子,再画一画并展示

五、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方、半,笔顺是怎么样的?后指名说一说,齐书空。

2.再仔细观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哪几笔?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一个。

4.抄写剩余生字,并展示作业.

一年级《雨点》教案3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

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

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1、在阅读中认识13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让学生练习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多媒体课件。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1课时。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

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

(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画反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⑴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

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⑷认读"云彩""飘落"。(播放课件:落叶飘落。)"瓢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瓢落"

练习说话。

⑸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人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⑴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⑵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⑶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⑷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

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仔细读•果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

声。

5、同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

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僮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

的变化。

工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

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

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

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

识。)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应引领学生充分

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一年级《雨点》教案4

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

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认识12个字,学写方、半。

2、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3、板书课题《雨点儿》。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⑴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⑵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绷不清。

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⑸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⑴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画出来。

⑵交流,指导朗读,问:你要到哪里去?

⑶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在回答大雨点儿.理解回答.

⑸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字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地方这个词中,方字读轻声。

四、读文感悟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演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

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人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

―从O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

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五、练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雨点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热情,把全文读给好朋友听,

再让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方半进行书写练习

一年级《雨点》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有兴趣地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容切的关系。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新词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下雨图,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

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过渡: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

的。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Q)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

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你们数清了吗?

(2)过渡: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吗?你能用"数不清"说句

话吗?引导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目然段。

2.指导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1)过渡: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组织学生自由读二至

四自然段。

(2)出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并适时评价。

(3)组织同桌分角色读.

(4)组织男、女生分角色读。

3.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

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

(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目然段。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给那里带去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

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

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

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

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服务。

一年级《雨点》教案6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会写“半巴〃.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R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能体现三个维度之间的和谐。

三条都是关于知识技能的目标没有涉及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教学目标没

有体现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三维融合的要求。

对学生的培养不是孤立地从每一个方面进行,而是在一个环节中体现三个维度的融合。良好

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升火车读,评议、正音。

R反思

识字和阅读应该是相互统一,互相补充的。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同时,阅读又能够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字意。

在这个复习活动中,识字复习强调了词语的再现,但趣味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且

与文分离,不利于学生进入文本。

是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提出读书要求:边读边想,你从他俩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自由读。

3、检查识字情况:逐个出示“空、问、答、地、方",分别指名读字音,并说说自己是

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4、指导读问句。

⑴谁能把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的话读一下?

指名读,生评议(他读得像在问人家吗?);再指名读,学生再评议,;教师范读,;全班

朗读此问句。

⑵小雨点儿是怎么问大雨点儿的?

指名读。(注意问的语调)你听明白小雨点儿到底想问什么了吗?

5、指导朗读。

⑴借助书中插图体会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心情。

⑵学生看书,听老师范读。(让学生比较哪句是高兴时说的话)

(3)学生练读小雨点儿的、话。

(4)学生自己试读大雨点儿的话。指名读,学生评议。

⑸齐读2、3、4自然段,体会大雨点1折口小雨点1囱感情。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⑺(出示课件)以小组为单位给动画中的大雨点)怀卬」\雨点儿配音。

6、质疑:听完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要问他俩吗?

7、课间操:《小雨沙沙》。(酉喇子发芽的动画)

R反思

这是整篇课文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主导线索有些混乱。阅读一识字一阅读。识字是否可以放在第一课时。如果

以教学"问"作为主线,会更好。可以先学什么是问句,雨点问了什么?怎么读出问的语气?

2、没有体现“学生学”为主.在这个预设中学生只是学习的随从,跟着老师一步步走.如

果让学生把自己就当作雨点,问"你们说了什么?”然后通过大量朗读训练,情境朗读可能会更

好。

3、在朗读练习中是否可以更多地给学生生活化的情境教师让学生分角色给动画片配音,

这个活动学生很喜欢,但是学生在活动中还是在"演"而不是真正把自己当作雨点,所以,我觉

得在朗读中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大雨点小雨点遇到了,你们先打个招呼(这样让学生充分进入

情境),你们离得很远,该怎么说呢?(要大声)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堂对话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相结合,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一年级《雨点》教案7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

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文课程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

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

读自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

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2Cbo(年11月

教学地点: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乍、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

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瓢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夹。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f。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

来。

(2)交流,指导朗读'可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

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

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

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

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

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

识。)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应引领学生充分

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教学回顾: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

育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教师只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落实了创新智能的培养目标。

本节教学的启发是,过于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期的引导,以基础知识没有直正地落实,尤

其中识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完善。

一年级《雨点》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没有花草,土地干涸,有花有草,但花草都干枯了)

大家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些枯黄的小草,现在你最需要什么?

2.别急别急,瞧,谁来了?(看动画)

(点出:雨点儿)谁愿意和雨点儿打打招呼?

"点"字是一个生字,你读得真正确。

多可爱的雨点儿啊!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

来试试吧(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本,翻至I」105页,请拼音朋友

帮忙,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吧。边读边完成老师的几个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JI瓦

三、检查反馈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用手指表示。

把书本合起来,放在书桌的右上角,我们来看看大屏幕。

2.这些句子挺难读的,你能读好吗?自己先试一试唱!(自由读)课件出示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

A、读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认读"数不清""云彩""飘落"

师:你愿意读哪一句?o请你来试试吧!

(1)理解"数不清",

a、正音"数""清"字,读"数不清"

b、找一找,文中什么数不清。

c、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2)理解"云彩"。

(出示"云彩")这个词你能读吗?

a、正音读"云彩"(注意把平舌音读准)。

b、同学们看到过云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多幅云彩的图片)

c、多美的云彩啊!你能说说,这是()的云彩吗?(出示:的云彩)

d、一起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3)理解"飘落"。

a、出示"飘落"这个词谁能读?

b、"飘落"是一个动作,你能说说什么"飘落"下来吗?(出示:飘落下来)c、一起来

读读吧。

(4)检查整个自然段,

这三个词语你都会读了,再来读读这句话吧,相信一定会读得更好,自己练一练吧!我们一

起来读读吧。(自由读齐读)

B、读句子: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认读"半空"洞"

1.第二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试试吧!

2.学习"半空"注意"半"是前鼻音,"空"是后真音齐读。

3.出示生字"问"读一读。

4.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C、读句子:小雨点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认读"回答""方"。

1.最后一句你会读吗?自己先来试一试吧!

2.读"回答""地方’(指名3人读,提示"方"在"地方"一词中读轻声齐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D、检杳生字词

师:这么多词语从句子中跳出来了,你还会读吗?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吧!(开2列小火车

齐读)

四、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师:课文中的词语宝宝都认识了,那课文讲了谁租隹的故事呢?他们去干什么呢?请同

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吧。(自由读课文)

2.学生反馈:课文讲了大雨点>1闲小雨点儿的故事。

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3.师:大雨点)屏口小雨点儿在去的路上还打过招呼呢,你能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出示3句话)

4.师:请自由地读读这3句话,边读边想:你愿意当谁啊!能说说原因吗?(指名说)

板块一:小雨点儿

生自由说喜欢当小雨点的理由。

师:小雨点儿很了不起,因为他给有花有草的地方带云了更加美丽的色彩。

指名读,读出高兴、自豪的感觉齐读。

板块二:大雨点儿

自由说喜欢当大雨点的理由。

师:是啊!大雨点儿多不容易啊!让我们一起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光秃秃的山岭、荒芜的沙漠,干涸的土地)

师:说说这是一个()的地方(指名说)O

师:是啊!(推荐好词:寸草不生、光秃秃、荒凉)快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自由读当当小

老师读)

师:大雨点儿,大雨点儿,我想问问你,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这么荒芜,你还来干什么啊?

师:多么有爱心,多么善良、多爱帮助人的大雨点儿啊!

师:愿意当大雨点儿的一起来吧!让我们来一起读读大雨点儿的话!读出这份自豪、自信和

无比的光荣.(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再来读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吧!相信一定能读得更棒了!指名读--男女

生分读--齐读)

五、检杳生字,书写练习

1、指导书写"方"。

2.打开书本107页,观察"方"的笔顺。(指名书空)

3.(出示方)"方"以倒了田字格里,想想,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方。

5.学生写一个,写好对照范字找差距,再写第二个。

6.进行写字评价。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雨点儿

小雨点有花有草

大雨点没有花没有草

一年级《雨点》教案9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动态。句

式整齐,韵律感强,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

奔跑"、"在海洋里助悔天”的情景,用4个拟人化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本课的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

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安排:

挂图、词卡、生字卡,田字格

教时: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认记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地朗读

2、生字的识记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指导学生看投影片(天空片片乌云,落下几滴大雨点).说说看见什么?

(2)板书课题:雨点

小朋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哪些地方,

样子有什么不同呢?认真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

(2)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小朋友按顺序看一幅图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

它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两点落进了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们一句一句把课文读懂读好。

(4)逐句朗读,读通课文。

三、认识新字新词: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以下生字新词:

luoshuijiaosanbubenpaohaiYangxlYue

落进睡觉散步奔跑海洋小鱼嬲天

(2)跟读

(3)同桌检查读

(4)齐读

四、学生自由识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学生读生字,自选生字,介绍识记方法

归纳如下:

(1)找规律:"跑跃‘还有"跳"都和"脚"有关系,都是"多""海、洋、溪"都跟水

有关系,加个"羊"就是"洋",加个"每"就是"海",如个"奚"就是"溪""睡"与眼睛

有关,/article/所以是"目"。

(2)换一换:去掉"学"字下面的"子",换上"见"字,就是"觅"

(3)编字谜:上面止字头,下面"少"字少一点

作业:

1、继续认读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熟记新学的四个偏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池塘、小溪、江海、海洋,并通过两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

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

落睡觉散步奔跑海洋跳跃小溪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句

①先映示投影片:小池塘

再出示生字:落

池塘里的水和我们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哪个词?

出示词语:睡觉

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有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

③读好第一句

(2)指导读第一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词语:散步)

②散步是怎么走的呢?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缓缓地流着,就好像是在散步,自由自在,多舒服啊!

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③指名读

(3)下面请小朋友看第三幅图,自己小声读读第三句,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①指名读第三句,大家注意听,听他读懂了没有,出示奔跑,指导读好。

②雨点在江河里像“奔跑"吗?

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打前浪,奔跑向前,真像在奔跑,(读好词)

齐读第三句

③小结:边看图,边想象

(4)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读第四句话,能不能读懂读好。

①指名读

②海洋里很大很大,一望无边,怎么读好?

海洋里波涛汹涌,一浪更比一浪高,小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抛进浪底,

就像小朋友在叔微。

出示词语:跳跃

③齐读

4、复读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看图尝试背诵

(3)背诵交流(互评)

5、写字指导:

"落""睡""觅"

(1)觅写(边写边说注意点)

(2)学生练说

(3)学生描江海写

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落""睡""觅"各写一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写封旨导,练习’敞、步、跑、海、洋、跃"

2、复习巩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有感情

工弓I背课文

(二)迁移练习

课文我们已经读懂了,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

些变化呢?小朋友到姻卜去观察。(出示图)

出示句子:/jiaoshi俑点滴在果园里,点在了桃花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柳芽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庄稼

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青蛙

(三)写字指导

"散、步、跑、海、洋”

观察左右结构的字,结构怎样?

①"散""跑"左右均等

"海""洋"左窄右宽

②谢

着重指到"海"的右半:7每

③教写步:|止止止步

逐步范写,生临写

(四)作业

书写生字,每字一行

教后小记:

教学中,先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感知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在。然

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尝试自然读书。接着让孩子自选段落课文,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最后范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并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让学生

经历从读得不好到读得正确,流利的过程。

这样设计教会学生自我阅读的方法,而且这篇课文比较简单,其中的意境学生完全能体会,

过多的分析只能破坏课文的美,因此采用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揣摩,自己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朗

读,尊重孩子的个性。

一年级《雨点》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3、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司时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四、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流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那么,雨点都落进

了哪些地方?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读,检查自读情况)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互动1

学习第一句

师:雨点能落在这么多地方,该有多开心啊!小朋友们,你们想当小雨点吗?

生:想。

师:快戴上你们的头饰,咱们都是这些小雨点,多可爱呀,风儿轻轻一吹,我们告别了云婆

婆,落下来了。落呀,落呀,你们看,我们落进了——池塘里。(多媒体显示池塘画面)

师:池塘里的水怎么样啊?

(池塘里的水清清的,池塘里的水静静的)

师:是呀,多清多静的小池塘呀,里面的水一点儿都不流动,它们都在睡觉呢,我们小雨点

也在里面睡着了,慢慢地,我们睡着了,还做起了甜甜的梦呢!(边说边做动作,学生似乎睡着了)。

师:小雨点,你们都梦见了什么?(交流说话梦的内容)

师:多么有趣的梦啊!那都是因为池塘这么香,这么甜呀!这个词语怎么读好呢?先听老师读。

(老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这个词语读好了,那么这句话一定能读好它,注意读这一句时要轻轻的,可不能吵醒正

在睡觉的小雨点啊!下面哪个小朋友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动作齐读)

3、互动2

学习第二句话

师: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呢?书上用了哪个词?(散步)

师:小朋友,你们散步吗?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模仿散步的动作)

师:谁能把这个词读好呢?

(重点读好"散步"。指名读第二句,评议、再读)

4、互动3

学习第三句话

师: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师: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也奔跑过呢?(重点读好“奔跑")

师:你们看,江河里的水是后浪推动着前浪,奔腾向前,就象小朋友在奔跑啊!(指导读好第

三句)

5、互动4

学习第四句

师:自己轻声读读第四句话,看能不能读懂。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海洋")海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

师:对,很大,而且是一望无边,谁能读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大呢?(指名读)

师:感受到了吧,你仁看,雨点在海洋里一会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这么一

上一下,一上一下,就像在干什么呀?

师:大家取宏来读这个词(出示“跳跃")再跳起来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读读全文,读全文之前先来读读这几个词(课件显示四个词语:睡觉、散

步、奔跑、四娥)全班齐读。

师:这么有趣的课文,谁能把它背下来呢?(指名读,全班表演背诵全文)

音乐欣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让我们随着音乐一同走进小雨点的世界。(播放歌

曲《小雨点》)

(三)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师:小雨点可爱吗?春天的雨点洒在大地,大地回文艺哪些变化呢?你们看——

它飘在果林,点红了一^桃花。

它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

它落在田野,滋润了——庄稼。

它降在池塘,叫醒了一青蛙。

师:对,唤醒了青蛙,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在二什么呢?(小组讨论,练习说话)

师:是啊,小雨点来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小朋友们要好好地保护好它们的家呀,干

万别把它们弄脏了。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一年级《雨点》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地点:

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1、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2、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回顷;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

展.)

3、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a、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

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4、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

来。

(2)交流,指导朗读'可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

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5、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6、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山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

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7、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

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

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

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

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

识。)

8、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应引领学生充分

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教学反思

在执教完《雨点儿》一课后,我发现在课上有两点考虑不充分,而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教学

效果:

1、儿化音的指导。

受环境影响,平时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与人交流时,很少用到儿化音,所以在学习《雨

点儿》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雨点儿”一词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效果并不显著。毕竟习惯

一旦成形,再组正就困难的多了。但在课上,我有些急功近利,总想着一下就帮孩子I门改正过来,

所以这一环节较拖拉,浪翦了不少时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

中渗透此方面的训练。

2、备学生不充分,没有提前化解难点。

《雨点儿》一文虽然籁幅不长,但朗读并不容易。首先文中有几处长句子:"数不清的雨点

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学生开始不知道

怎么停顿,所以开始大部分孩子这几处都没有读好。这是课前我所没有预设到的,没想到这几处

是学生朗读的难点。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所以,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备教材、备学生,预设教

学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合理利月每一分钟,从而达到堂堂高效。

一年级《雨点》教案12

教材分析:

《雨点儿A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同学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

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中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空间,有利于同学在阅读时根据

自身的审美体验加以探究。

同学分析:

班内同学通过四个月的拼音、识字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

同学识字速度较快,又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