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课件人民版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课标要求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目标导航1.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价值与贡献。2.掌握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贡献。3.掌握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的主要理论和具体成就,理解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指导意义。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1)出身于医学世家,连续三次乡试落榜,放弃科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2)饱读医书,注重临床实践。2.《本草纲目》(1)编写①原因: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中存在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②经历: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学士,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③成书:经过27年的努力,1578年完成此巨著。(2)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有动物性药物445种,矿物性药物276种,药方11096个,附药物形态图1160幅。(3)外传:1606年,传入

和朝鲜,又被译成多种文字。3.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学家,他的《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

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果,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思维点拨日本16归纳总结思维点拨《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史上内容最丰富的医药学著作,为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它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对植物学分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之处,并且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归纳总结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詹天佑: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回国后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2.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英、俄插手中国铁路的修建;国内民众反对强烈;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

铁路的修筑。(2)过程①1905年,詹天佑亲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苦勘测,确定路线。②创造性地设计出“

”字形线路。京张之(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4)地位: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而建成的铁路。3.评价詹天佑(1)1909年,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3)周恩来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史论要旨重点精讲史论要旨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原因: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第二,工期短,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重点精讲修建京张铁路的意义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筹款、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增强了中国工程师的信心,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成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出身贫寒;留学日本、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回国后长期从事地质学研究工作。2.为中国地质学奠基(1)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2)自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创立了

。(3)组织实施新中国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发展了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地质力学3.推动中国石油资源的开采(1)李四光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2)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型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保证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思维点拨史论要旨思维点拨中国地质科学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探查资源与能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与李四光提出的科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史论要旨李四光对地质力学的运用(1)寻找石油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3)探索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4)运用冰川学理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知识图示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评价李时珍史料一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①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②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齐志勇《李时珍作科研的大师风范》史料二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①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②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③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的①说明李时珍批判迷信,②说明其注重试验,献身科学的精神。(2)由史料二中的①②③可知李时珍画像同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一起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说明李时珍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是由于其对世界医学的突出贡献决定的。(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提示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说明李时珍的“大师风范”。提示提示批判迷信;献身科学;注重试验。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1)他行医的目的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了救死扶伤。(2)他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他主张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医者贵在格物”,通过接触、考察客观事物的实践去探求医术,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遍尝百草进行试验,以获取第一手证据。(3)他所编写的《本草纲目》一书,具有很高的医学和药物学价值。全书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000多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并流传到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史论总结主题二詹天佑的主要功绩及评价史料一

史料二清廷邮传部在验收京张铁路后称:“此路一成,①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之从事工程者,②亦得以益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詹天佑以“之”字形路线克服八达岭技术难题。图二反映了京张铁路成功通车。(2)史料二中的①说明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增长了中国工程师的名誉,也为国争了光。②说明该成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问题思考](1)史料一体现了詹天佑一生中哪一重大成就?这一工程规划面临怎样的困难?提示提示成就:以“之”字形路线克服八达岭技术难题,京张铁路成功通车。困难:工程难度大、工期短、资金少、设备落后等。(2)结合史料二,说一说这一工程成功的意义。提示意义:挽回了国家权益,抵制了外来侵略,改变了交通落后状况,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詹天佑一生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以具体事例说明。提示提示事例:成功修建京张铁路;技术创新解决难题;捍卫铁路主权;培养技术人才等。1.詹天佑的主要功绩及对他的评价(1)功绩①19世纪80年代,他开始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中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史论总结③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尽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2)评价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国铁路建设奋斗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操。2.制约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发展的因素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中国全面落后。(1)从政治环境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争夺并限制我国的铁路修筑权;同时我国近代政府软弱无能、腐败横行以及战争频繁、政局动荡都极大地阻碍了铁路建设。(2)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看,我国铁路建设面临着资金缺乏、人才短缺、设备简陋和技术水平落后等多重困难。(3)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我国地域辽阔、山川河流众多,也给铁路建设增加了许多难度,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持才能克服。主题三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史料一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①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②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史料二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史料三2009年李四光被授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中的①可知,李四光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②说明费斯曼肯定李四光这一发现的意义。(2)由史料二中画线部分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庆油田是根据李四光的石油地质理论勘探而发现的。(3)史料三中的画线部分,强调了李四光对新中国的贡献,强调其科学成就。[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费斯曼为什么说李四光的发现“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他的发现有何意义?提示提示原因:李四光的发现推翻了外国科学家关于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意义: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是对科学的杰出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周恩来所说的“地质专家”是谁?他的“石油地质理论”有何价值?提示提示李四光。他的“石油地质理论”指导中国石油勘探,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震惊了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3)如果你是这次评选活动的主办方,结合史料三,写一份发言词,阐明李四光为何可以获得这个荣誉。提示提示李四光是公认的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一个把毕生心血献给科学和人民的人。他放弃了国外的安逸和享乐,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洪流中去。他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他用一次次的探索否定了外国专家和权威关于中国的错误论断。他以他的理论指导着中国地质工作者和矿业勘探者的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评价李四光(1)科学贡献: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地质科学研究,并创立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地质力学。他在冰川学、

科化石的鉴定等领域也有独特建树。(2)理论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在寻找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上,成功地指导了寻找大庆等大油田和铀矿资源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根据防震减灾的需要,在地震预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明显进展。史论总结(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李时珍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主要是因为他

A.医术高超,挽救了无数生命B.花费了近27年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C.不顾个人生命安危采集良药D.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除D项外,A、B、C三项都与李时珍有关,但其最主要的成就是《本草纲目》。√1234解析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2.下列与詹天佑无关的一项是

A.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B.主持设计建造京张铁路C.设计“之”字形铁路D.创立地质力学答案√解析1234解析李四光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运动,创立了“构造体系”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石油勘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3.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生物进化理论 B.地质力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 D.大陆漂移理论答案√1234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材料二

1953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采。”1234请回答:(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答案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答案1234解析本题围绕李四光探测油田的贡献而设计命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史实回答问题、提炼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及1953年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解析(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答案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部门、勘探部门经过共同努力,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