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科技大学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C.真理标准问题在讨论以前,《人民日报》和不少报纸以及社会舆论已经就教育上“两个估计”问题、所谓“文艺黑线”问题等,强烈地提出拨乱反正的要求。D.“金砖峰会”已走过10年,集中代表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利益的“金砖五国”在这十年来脱颖而出,加速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南南合作主力军。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镇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意旨)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皭然泥而不淬者也(泥:沾污)C.新沐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佯”,假装)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治国:治理国家)靡不毕见(见:看见)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属草稿未定(属:撰写)其文约,其辞微(微:微妙)B.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C.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D.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存:存在)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刺:讥刺)5、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B.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因河为池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②然后践华为城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_________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
②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_________;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③因为一次_________的机缘,他俩一见如故,结为至交。A.贯串考察偶然B.贯穿考察偶尔C.贯穿考查偶然D.贯串考查偶尔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词,表示尊敬对方。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D.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汉连伐胡伐薪烧炭南山中B.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乃假吏常惠等惜天不假年C.坐我西阁床侧坐莓苔草映身D.扶辇下除忘了除非醉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非抗于九国之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吞二周而亡诸侯及凯旋而纳之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10、观点争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过《改造我们的学习》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11、《改造我们的学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12、怎样理解题目中的“忘却”和“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13、《纪念刘和珍君》难点③:鲁迅先生在文中谈了自己对“请愿”的看法,在《空谈》一文中也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请结合本文谈谈鲁迅先生不以为然的态度。14、文言句式。
梁,吾仇也_____
此三者,吾遗恨也_____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杨树浦________②惺忪________③水门汀________④褴褛________16、识记字音。
褴褛________谄媚________籼米________
怔住________荤腥________惺忪________
契据________搽粉________蹒跚________
骷髅________骚动________嘈杂________
蓬头________锭壳________皮辊_______
莴苣_______舷_______
拗________执拗________拗断________拗口。
哄_______起哄________哄骗________哄笑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18、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19、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36分)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21、下面是小明假期给班主任李老师发的一则短信;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李老师:您约我光临您寒舍讨论我们学习小组假期互助学习的情况,我因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学生:小明)22、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23、筛选下面文段的关键信息;给“包身工”下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包身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中意境的感悟能力。“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出自曹植的《空竹赋》,所以对应的应该是“抖空竹”,排除A、C项。“雾毂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出自清代诗人杨仲愈《美人风筝》,从“妙剪裁”“好风相送”中也可以推断出是“放风筝”,所以排除C项,选D项。当然“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也符合“下围棋”意境,“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符合古代女子荡秋千意境,且前两句是“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秋千”。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偷换主语,应将“研制了”改为“研制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
B项;“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句式杂糅;可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知识起决定作用”;
C项;中途易辙,可将“在”放到句首。
故选D。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A项;从容:委婉得体。
C项;新沐:刚洗完头。
D项;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见:同“现”,表现。
故选B。4、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项;微:含蓄隐晦。
B项;害:嫉妒。
D项;存:思念。
故选C。5、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
A项;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顺承;
B项;①代词,这些;②结构助词,的;
C项;①介词,趁着;②介词,凭借,依仗。
D项;都是动词,作为,当作。
故选D。6、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贯穿”除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还指“连贯;穿过、通过”,既可用于抽象的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贯串”一般只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一般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语境形容党章的总纲应选“贯串”。
第二组;“考察”指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也指深人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以弄清真相或本质。“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以作出判断。从“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推知,应选“考察”。
第三组;“偶然”指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表示超出一般规律的。“偶尔”指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侧重于出现次数少。语境形容意想不到的“机缘”,应选“偶然”。
故选A。7、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黄门逐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故选C。8、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伐;动词,攻伐;伐,动词,砍伐。
B.假;动词,临时充任;假,动词,给予。
C.坐;均为动词,坐着。
D.除;名词,宫殿台阶;除,介词,除了,除非。
故选C。9、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和;介词,从。
B.两个均为连词;表顺承。
C.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介词,用。
D.代词;他们的;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故选B。二、其他(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的设置背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作为学生的“你”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后,“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可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改造党的学习观、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的代表作,其基本内容有三点:揭示主观主义,改造全党学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提倡“实事求是”学风。据此,考生可以就“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结合现实进行阐释即可。比如: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通过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更应该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不能作“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之类的“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面对“实事”我们要去“求”其“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不能照抄照搬;考试过程中,也要“实事求是”,而不能抄袭作弊,弄虚作假;在生活中,也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讲究诚信做人。只有拥有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我们才可以用“实学”投身于国家的建设,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解析】观点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面对跨世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观点二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求知求学必须讲究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校园到社会,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放眼今天的校园,考试作弊、学风浮躁、作业抄袭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中倡导严谨的学风,还需要进一步弘扬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重要品质。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和赏析句子的能力。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意思是: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前一句,“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就像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没有自己的意见;而“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毛泽东引用谢晋的对联,以此批评那些“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对课文句子的上下文有所了解,要知道本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解析】属于比喻论证。这副对联是毛泽东引用明代文学家解缙的,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毛泽东以此给那些主观主义者画像,从而形象而有力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柔石等五位作家遇难两周年之际,一吐心中的悲愤,怀念他们与自己的交往,让他们可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世人心中,赞扬他们是中国很好的青年,愤怒控诉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决意从悲哀中振作起来,与黑暗势力继续斗争下去。结合主旨可以知道: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可见“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因此,题目的含义就是纪念烈士,忘却悲痛,继续战斗!【解析】“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
“不以为然”并非完全不赞同,而是因为鲁迅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徒手请愿”的代价太大,效果不好。由“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等句子可知,“徒手的请愿”代价大,收获小,因此,鲁迅先生并不赞同;由“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知,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彻底地走上革命道路。事实证明,鲁迅先生对请愿的认识是正确的。【解析】鲁迅先生并非对请愿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但他认为向反动派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是极少有效果的。同时他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彻底地走上革命道路。
鲁迅先生是正确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问是群众的一次爱国运动。向政府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问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种反动的政府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梁;吾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意思是:梁国,是我的仇敌。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意思是: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解析】①.判断句,“也”表判断②.判断句,“者,”也表判断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浦”“汀”两字易读右半边;错读为“fǔ”“dīng”;注意正确读音应为“pǔ”“tīng”。
“褴褛”的“褛”韵母“ǚ”注意不要写成“ǔ”;“褴”字注意不要读半边“jīan”;应为“lán”。
“惺忪”注音标调时注意两字均为一声。【解析】①.pǔ②.xīngsōng③.tīng④.lánlǚ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易错读音有:褴褛的1ǚ;籼米的xiān,怔住的zhèng,搽粉的chá,嘈杂的cáo,莴苣wōjù,舷xián不要注成xuán。
多音字要结合词语意思来识记,比如执拗niù,意思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拗ào口,意思是说起话来别扭,不顺口。【解析】①.lǎn1ǚ②.chǎn③.xiān④.zhèng⑤.hūn⑥.xīngsōng⑦.qì⑧.chá⑨.pánshān⑩.kūlóu⑪.sāo⑫.cáo⑬.péng⑭.dìng⑮.gǔn⑯.wōjù⑰.xián⑱.niù⑲.ǎo⑳.ào(21).hòng(22).hǒng(23).hōng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7、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8分)19、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36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而这里是强调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关系紧密,不存在祸福,应改为“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③处,“增加疆域”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拓展”。第④处,“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不符合时间顺序,应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第⑥处,“是因为的因素”结构混乱,应删去“的因素”。【解析】①“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③“增加”改为“拓展”;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⑥删去“的因素”。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不能说“我”光临,用在这里谦敬失当,可改为“去”或“到”。②“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用于对方,称“您寒舍”不当,可改为“府上”。③“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根据语境可知,应是小明去汇报情况,用词不当,可改为“汇报”。④“决定”是“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的意思,与小明的学生身份不符,可改为“不得不”。⑤“磋商”用在这里过于庄重,可改为口语化的“商量”。
【点睛】【解析】①“光临”应改为“去(到)”;②“寒舍”应改为“府上”;③“讨论”应改为“汇报”;④“决定”应改为“不得不”;⑤“磋商”应改为“商量”。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7040:2005 AR Conformity assessment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eer assessment of conformity assessment bodies and accreditation bodies
- 2025至2030中国皮卡通行证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男性不育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调节仪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发展战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牲猪饲料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工厂秋季消防培训
- 世界环保日培训课件
- 从国家层面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
- 急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 UL4703标准中文版-2020光伏线UL中文版标准
- 酒店前台案例分析
- 消防应急通信培训
-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
- XX小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查验报告
- 业务佣金提成协议书模板
- GB/T 29469-2024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性能及合理性评价
-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作业-“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 甄嬛传电子版剧本第01-10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