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作手册_第1页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_第2页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_第3页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_第4页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测试工作手册TOC\o"1-2"\h\u14303第一章测试基础 2167451.1测试概述 2181851.2测试类型与级别 3236461.3测试流程 317139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 440762.1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424372.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48912.3测试用例管理 52919第三章自动化测试 5150463.1自动化测试概述 575703.2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 6136713.3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613424第四章功能测试 736294.1功能测试概述 7156444.2功能测试指标 7311774.3功能测试工具与实施 711648第五章安全测试 8170465.1安全测试概述 8272205.2安全测试方法 858945.3常见安全漏洞及防范 923135第六章移动应用测试 10216276.1移动应用测试概述 10308146.1.1移动应用测试定义 10312286.1.2移动应用测试重要性 103816.1.3移动应用测试分类 1023966.2移动应用测试工具与策略 1031466.2.1移动应用测试工具 1048146.2.2移动应用测试策略 11298316.3移动应用兼容性测试 11179246.3.1设备兼容性测试 11108226.3.2网络兼容性测试 11320656.3.3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1110040第七章网络测试 1266697.1网络测试概述 1289787.2网络测试工具与方法 1221507.3网络功能优化 1310354第八章测试团队管理 1393828.1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3301328.1.1团队规模与层级 13249548.1.2职责分配 13126858.1.3团队协作与分工 13139728.2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14310848.2.1沟通机制 14261228.2.2协作工具 14163678.2.3团队协作文化 14218798.3测试团队培训与发展 14255788.3.1培训计划 14249228.3.2内部交流与分享 14278688.3.3职业发展规划 1411038.3.4奖惩机制 1432703第九章测试过程改进 14146009.1测试过程改进概述 15306089.1.1定义与目的 15300149.1.2测试过程改进的重要性 15100029.2测试过程改进方法 15196939.2.1过程建模 15137079.2.2过程度量和分析 1521929.2.3过程改进策略 15221649.3测试过程监控与评估 1536529.3.1监控机制 15238539.3.2评估方法 1615608第十章测试项目管理 162783010.1测试项目管理概述 16462210.2测试项目计划与执行 162419410.2.1测试项目计划 162998010.2.2测试项目执行 162690510.3测试项目风险与控制 17888510.3.1测试项目风险 171596710.3.2测试项目风险控制 17第一章测试基础1.1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保证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测试过程通过识别软件中的缺陷、错误和不足,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反馈,以便及时修复问题,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软件测试不仅关注代码层面,还包括系统架构、设计、需求等多个维度。软件测试的主要目标如下:(1)保证软件产品满足用户需求;(2)验证软件功能是否正确实现;(3)评估软件功能是否满足预期;(4)发觉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5)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2测试类型与级别软件测试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类型和级别:(1)测试类型:(1)单元测试:针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等)进行测试。(2)集成测试:验证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实现。(3)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功能、安全性等方面。(4)验收测试:确认软件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通常由用户参与。(5)回归测试:在软件修改后,验证原有功能是否仍然正常工作。(6)功能测试: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压力条件下的功能表现。(7)安全性测试:检查软件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2)测试级别:(1)单元级别:针对单个模块或组件进行测试。(2)组件级别:验证组件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实现。(3)系统级别: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4)验收级别:确认软件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1.3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策略等,为测试工作提供指导。(2)测试设计:根据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等。(3)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4)缺陷管理:发觉缺陷后,及时记录、分析和跟踪,以便开发团队修复。(5)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和缺陷情况。(6)测试评估:评估测试覆盖率、测试效果等指标,为后续测试工作提供依据。(7)测试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测试策略、方法和流程,提高测试效率。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2.1测试用例编写规范测试用例的编写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编写规范能够保证测试用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下是测试用例编写的基本规范:(1)测试用例编号:每个测试用例都应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便于追踪和管理。(2)测试用例名称:测试用例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测试用例的主要内容。(3)测试目的:明确测试用例所验证的功能点或需求点。(4)前提条件:描述测试用例执行前需要满足的条件。(5)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测试用例的操作步骤,包括输入数据、操作方法和预期结果。(6)预期结果:描述测试步骤完成后,系统应呈现的状态。(7)实际结果:记录测试执行过程中实际出现的结果。(8)测试用例状态:包括未执行、执行中、执行完成、暂停等。(9)备注:记录测试用例编写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注意事项等。2.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指根据软件需求和测试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以下是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等价类划分: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组代表性的测试用例。(2)边界值分析:针对输入数据的边界值进行测试,包括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1、最小值1等。(3)错误推测:根据经验推测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4)因果图:通过分析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设计测试用例。(5)场景测试:根据软件的实际使用场景,设计测试用例。(6)判定表:根据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设计测试用例。2.3测试用例管理测试用例管理是指对测试用例进行有效组织、存储、维护和追踪的过程。以下是测试用例管理的主要内容:(1)测试用例库:建立测试用例库,对测试用例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2)测试用例维护:定期检查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对过时、无效或重复的测试用例进行更新、删除或合并。(3)测试用例执行:根据测试计划,安排测试用例的执行,保证测试覆盖率。(4)测试用例评估:分析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评估软件质量。(5)测试用例改进:根据测试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和改进。(6)测试用例版本控制:对测试用例的修改进行版本控制,保证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7)测试用例共享与协作:搭建测试用例共享平台,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第三章自动化测试3.1自动化测试概述自动化测试是指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脚本,模拟人工测试过程,对软件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保证软件质量。自动化测试通常分为界面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和功能自动化测试等。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如下:(1)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节省测试时间。(2)提高测试覆盖率: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更多场景,提高软件质量。(3)减少人工成本:自动化测试可替代部分人工测试,降低人力成本。(4)增加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可避免人为错误,提高测试准确性。3.2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1)Selenium:一款用于Web应用界面自动化测试的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浏览器。(2)JMeter:一款用于功能测试的自动化工具,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检测系统功能。(3)Appium:一款用于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的工具,支持多种移动操作系统。(4)TestComplete:一款功能强大的自动化测试工具,适用于桌面、Web和移动应用。(5)RobotFramework:一款基于Python的开源自动化测试框架,支持多种自动化测试技术。3.3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它将自动化测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提高测试效率。以下是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的关键要素:(1)测试用例管理:自动化测试框架应具备管理测试用例的功能,包括测试用例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2)测试数据管理:自动化测试框架应支持测试数据的管理,包括测试数据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查询。(3)测试执行:自动化测试框架应具备自动化执行测试用例的能力,包括并行执行、定时执行等。(4)测试报告:自动化测试框架应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结果、测试覆盖率等信息。(5)测试环境:自动化测试框架应支持多种测试环境,如本地、远程、虚拟机等。(6)插件扩展:自动化测试框架应支持插件扩展,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7)代码集成:自动化测试框架应能与其他开发工具(如Git、SVN)集成,实现代码版本控制。(8)通知与监控:自动化测试框架应具备通知与监控功能,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和异常情况。在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时,还需考虑以下方面:(1)易用性:框架应易于上手,降低学习成本。(2)扩展性:框架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适应不断变化的测试需求。(3)稳定性:框架应保证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4)高效性:框架应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周期。(5)安全性:框架应保证测试数据的安全,避免泄露敏感信息。第四章功能测试4.1功能测试概述功能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验证软件系统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功能表现,保证其能够满足预设的功能要求。功能测试主要包括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并发测试等。通过功能测试,可以揭示软件系统的潜在功能问题,为优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4.2功能测试指标功能测试指标是衡量软件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响应时间:指系统从接收到请求到返回响应的时间。响应时间越短,系统功能越好。(2)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吞吐量越高,系统功能越好。(3)资源利用率: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IO利用率等。资源利用率越低,系统功能越好。(4)系统稳定性: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功能指标是否保持稳定。(5)可扩展性:指系统在增加负载时,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6)错误率:指系统在处理请求时,出现错误的概率。4.3功能测试工具与实施功能测试工具是进行功能测试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功能测试工具包括以下几种:(1)LoadRunn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功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多种客户端发起并发请求,对系统进行负载测试。(2)JMeter:是一款开源的功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协议,如HTTP、FTP、TCP等,适用于Web应用、数据库等功能测试。(3)AppLoader:是一款针对移动应用的功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多种真实用户场景,对移动应用进行功能测试。实施功能测试的步骤如下:(1)确定测试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明确功能测试的目标和指标。(2)设计测试场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设计合理的测试场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等。(3)配置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环境的硬件、软件、网络等条件与实际生产环境一致。(4)运行测试:使用功能测试工具,模拟真实用户场景,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5)收集测试数据:收集测试过程中的功能指标数据,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6)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功能瓶颈和潜在问题。(7)优化与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功能。(8)反馈与总结:将测试结果和优化方案反馈给开发团队,为后续开发提供参考。第五章安全测试5.1安全测试概述安全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验证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在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安全测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通信、输入验证等。通过安全测试,可以发觉潜在的漏洞和风险,为软件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支持。5.2安全测试方法安全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黑盒测试:测试人员在不了解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输入合法和非法数据,观察系统的输出,以发觉潜在的安全漏洞。(2)白盒测试:测试人员了解系统内部结构,通过分析代码和执行路径,检查安全相关功能是否正确实现。(3)灰盒测试:测试人员部分了解系统内部结构,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4)静态代码分析:通过分析代码,检测潜在的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SQL注入等。(5)动态分析:通过运行程序,检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6)渗透测试:模拟黑客攻击,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5.3常见安全漏洞及防范(1)SQL注入:攻击者通过在输入数据中插入恶意的SQL语句,获取系统数据库的敏感信息。防范措施: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过滤和验证,使用参数化查询。(2)XSS攻击:攻击者在网页中插入恶意脚本,获取用户敏感信息。防范措施: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设置ContentSecurityPolicy(CSP)。(3)CSRF攻击:攻击者利用用户已登录的账户,执行恶意操作。防范措施:设置双重验证,使用Token验证请求来源。(4)输入验证漏洞:攻击者通过输入非法数据,破坏系统正常运行。防范措施: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验证,限制输入数据的类型、长度和范围。(5)目录遍历:攻击者通过访问非法路径,获取系统敏感文件。防范措施:限制访问非法路径,对文件路径进行过滤。(6)文件漏洞:攻击者通过恶意文件,执行恶意操作。防范措施:对文件进行类型、大小和内容验证,限制执行权限。(7)密码破解:攻击者通过暴力破解或字典攻击,获取用户密码。防范措施:使用强密码策略,增加密码复杂度,设置密码尝试次数限制。(8)会话劫持:攻击者通过篡改或窃取会话标识,冒充用户操作。防范措施:使用协议,设置会话超时和重新登录策略。(9)数据泄露:攻击者通过非法访问或传输,获取系统敏感数据。防范措施: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设置访问权限。(10)逻辑漏洞:攻击者利用系统逻辑缺陷,进行恶意操作。防范措施:对业务逻辑进行严格审查,增加防护措施。第六章移动应用测试6.1移动应用测试概述移动应用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多样化,移动应用测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移动应用测试旨在保证应用在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用户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本章将从移动应用测试的定义、重要性、分类等方面进行概述。6.1.1移动应用测试定义移动应用测试是指对移动应用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活动,以验证应用的功能、功能、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是否符合预期要求。6.1.2移动应用测试重要性移动应用测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应用质量:通过测试发觉和修复应用中的缺陷,提高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2)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测试优化应用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3)降低维护成本:早期发觉和修复缺陷,降低后期维护成本。(4)保障应用安全:测试应用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6.1.3移动应用测试分类根据测试目的和测试方法,移动应用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测试:验证应用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2)功能测试:评估应用在各种条件下的功能表现。(3)稳定性测试:评估应用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4)安全性测试:检查应用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5)兼容性测试:验证应用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的兼容性。6.2移动应用测试工具与策略移动应用测试工具和策略的选择对于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移动应用测试工具和策略。6.2.1移动应用测试工具(1)Appium:一款开源的自动化测试框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多种操作系统。(2)RobotFramework:一款通用自动化测试框架,通过关键字驱动测试,易于扩展。(3)JMeter:一款功能测试工具,可以模拟大量用户并发访问,评估应用功能。(4)Fiddler:一款网络调试工具,可以监控和调试移动应用的HTTP请求。6.2.2移动应用测试策略(1)分层测试:将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四个层次,逐步推进。(2)并行测试:在同一时间内,对多个应用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3)持续集成:将自动化测试集成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实现持续测试。(4)灰度测试:逐步开放测试版本,收集用户反馈,优化应用。6.3移动应用兼容性测试移动应用兼容性测试是保证应用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介绍移动应用兼容性测试的几个方面。6.3.1设备兼容性测试设备兼容性测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分辨率:测试应用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2)设备硬件:测试应用在不同硬件配置下的功能表现。(3)操作系统版本:测试应用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上的兼容性。6.3.2网络兼容性测试网络兼容性测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速度:测试应用在不同网络速度下的功能表现。(2)网络类型:测试应用在不同网络类型(如2G、3G、4G、5G)下的兼容性。(3)网络切换:测试应用在网络切换时的表现。6.3.3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版本:测试应用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上的兼容性。(2)操作系统特性:测试应用是否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特定功能。(3)操作系统更新:测试应用在操作系统更新后的兼容性。第七章网络测试7.1网络测试概述网络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验证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功能、功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网络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查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连通性,保证网络畅通无阻。(2)网络功能测试:评估网络在不同负载下的功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带宽、延迟等指标。(3)网络安全性测试:检查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4)网络协议测试:验证网络协议的正确性,保证各设备间能够正确传输和接收数据。(5)网络兼容性测试:检查软件在不同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的兼容性。7.2网络测试工具与方法网络测试工具与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工具和方法:(1)网络测试工具:(1)Wireshark: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抓包工具,可用于分析网络流量、协议和问题。(2)Ping:用于检查网络连通性,通过发送ICMP请求来测试目标设备的响应时间。(3)Tracert:追踪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帮助分析网络延迟和丢包问题。(4)MTR:一款集成了Ping和Tracert功能的网络诊断工具,可实时显示网络路径和功能。(2)网络测试方法:(1)压力测试: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网络,测试网络在高负载下的功能。(2)容量测试:评估网络在不同容量下的功能,找出瓶颈。(3)功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测试网络的响应时间、带宽等功能指标。(4)稳定性测试:长时间运行网络测试,检查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3网络功能优化网络功能优化是提高网络质量、降低延迟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网络功能优化方法:(1)网络拓扑优化:调整网络设备的布局,降低网络延迟和丢包率。(2)网络协议优化:优化网络协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3)网络设备优化:升级网络设备,提高硬件功能。(4)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或软件,将网络流量均匀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提高网络处理能力。(5)缓存优化:合理设置缓存策略,降低用户访问延迟。(6)压缩传输:对传输数据进行压缩,减少网络传输时间。(7)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第八章测试团队管理8.1测试团队组织结构8.1.1团队规模与层级测试团队的组织结构首先需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度进行设计。一般而言,测试团队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小型测试团队由几名成员组成,负责单一项目的测试工作;中型测试团队由十余人组成,承担多个项目的测试任务;大型测试团队则拥有数十名甚至上百名成员,负责公司所有项目的测试工作。团队层级可分为测试经理、测试组长、测试工程师等。8.1.2职责分配在测试团队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分配。测试经理负责团队的整体管理和项目进度;测试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质量把控;测试工程师则负责具体的测试工作,包括测试用例编写、执行、问题跟踪等。8.1.3团队协作与分工测试团队应遵循协作与分工的原则,保证团队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协作体现在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解决和知识交流;分工则体现在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8.2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8.2.1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测试团队成功的关键。团队内部应定期召开例会,讨论项目进度、问题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主动分享测试经验、技巧和心得。8.2.2协作工具为了提高协作效率,测试团队可使用项目管理工具、代码审查工具、测试管理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实时了解项目进度、共享资源、协同解决问题。8.2.3团队协作文化培养积极的团队协作文化,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共同为项目的成功负责。团队应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和贡献,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体系。8.3测试团队培训与发展8.3.1培训计划测试团队应根据成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可包括测试理论知识、测试工具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等。8.3.2内部交流与分享定期组织内部交流与分享活动,让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外部培训和研讨会,拓宽知识视野。8.3.3职业发展规划为团队成员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他们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测试团队应关注成员的职业成长,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指导。8.3.4奖惩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团队活力。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和纠正,促进团队成员不断进步。第九章测试过程改进9.1测试过程改进概述9.1.1定义与目的测试过程改进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测试活动所进行的持续改进,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缺陷率和提升产品质量。测试过程改进的目的是保证软件产品在交付前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提高测试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9.1.2测试过程改进的重要性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产品的复杂度和需求多样性不断增加,测试过程改进成为保障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测试过程改进,可以降低软件产品的风险,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9.2测试过程改进方法9.2.1过程建模过程建模是测试过程改进的基础,包括测试过程定义、测试过程分解和测试过程映射。通过对测试过程进行建模,可以明确测试活动的顺序、依赖关系和资源需求,为测试过程改进提供依据。9.2.2过程度量和分析过程度量和分析是测试过程改进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测试过程的度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识别测试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为改进提供依据。常见的度量指标包括测试覆盖率、测试通过率、测试执行效率等。9.2.3过程改进策略(1)优化测试流程: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2)提升测试技能:加强测试团队技能培训,提高测试人员素质。(3)引入自动化测试: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执行效率。(4)加强团队协作:优化沟通渠道,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测试过程,持续优化测试策略。9.3测试过程监控与评估9.3.1监控机制测试过程监控是指对测试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以保证测试过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监控机制包括:(1)测试进度监控:关注测试计划的执行情况,保证测试活动按期完成。(2)测试质量监控:关注测试用例的质量,保证测试覆盖率和测试效果。(3)测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