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句式与句子翻译讲与练知识归纳文言句式与句子翻译作为文言文的重要考点,我们需要格外关注,也需要仔细辨析。正确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需要将以下方法牢牢掌握。复习策略一、辨析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1.判断句判断句即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古汉语中判断句大多不用判断词“是”,表判断的,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常见的格式有以下三种:(1)“……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A.“……者,……也”
B.“……也”
C.“……者”,例:(2)用“为”“及”“则”等词表示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表示,构成又一系列。例:(3)句中不用“者”,句末也不用“也”例:刘备天下枭雄。2.被动句文言文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形式标志:“为”、“为…所”、“为所”、“见(受)…于”“于”,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称之为“意念被动句”。如:洎牧以谗诛。(《六国论》)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3.省略句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有以下几种:(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主语)(《鸿门宴》)(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宾语)(《鸿门宴》)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省略兼语)(《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于、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鸿门宴》)
4.倒装句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亦称主语后置句或谓语前置句)(1)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一般都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特殊的提宾句式。其中又可分以下五种情形:A.否定句宾语前置(否宾前):文言文否定句(常有“不”“莫”“无”“毋”等否定词等作标志)中,如果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那么该代词一定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例如:忌不自信=忌不信自翻译要领:要将作宾语的代词还原到动词后即可。B.疑问句宾语前置(疑宾前):文言文疑问句(常有“何”“安”“焉”“谁”等疑问代词等作标志)中,如果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则该疑问代词一定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例如:沛公安在?=沛公在安?翻译要领: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还原到动词或介词后即可。C.用助词“之”将宾语提前,称之为“之”宾前,例如:“之”“是”是标志性的词语。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钩党遍于天下翻译要领:将“之”去掉,并且把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D.用“是”将宾语提前,称之为“是”宾前,例如:惟你是问=惟问你。惟命是从=惟从命唯利是图=唯图利翻译要领:将“是”去掉,并且把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E.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翻译要领:将“以”前的宾语还原到动词后即可。(2)状语后置句一个介词加其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状语要放在动词谓语前;但在古代汉语中,状语必须放到动词谓语后作补语了,称之为状语后置句。能表示状语后置的介词只有“于、乎、以”三个字。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介宾结构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再行翻译。(3)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或限制的作用。但在古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具体格式有:A.“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B.“中心词+定语+者”。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C.“中心词+之+定语”。例如: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D.“中心词+数量定语”。例如: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一双白璧)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后置的定语还原到中心词之前作定语再行翻译。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定语后置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4)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通“慧”)。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再如:渺渺兮予怀。翻译要领:一般要把这个后置的主语还原到谓语动词之前再行翻译。二、了解学考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题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多,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学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文言文翻译的关键是抓住句中的关键实词,往往一个关键词语翻译错会造成整句的大意错。句子素材来自教材,往往是名篇当中的名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集中体现,翻译涉及到文言文阅读的各个方面,包括实词虚词的解读、词语的古今异义、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语句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理解等。能否将古文翻译成准确、流畅的现代汉语是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下的最重要的标志。(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1.翻译的标准谈到翻译标准,我们不得不提到近代的大学者严复。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后来他的“信达雅”说渐渐成了衡量译文优劣的三重标准。简言之: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符合原意,忠实原文;所谓“达”,就是译文要流畅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所谓“雅”,就是译文的语言生动优美,力求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2.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其实就是指翻译的基本方法,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指在标准的指引下按原文词句一一对应翻译,力求做到字字句句落实。如: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
|
|
|
|
|项王
派
都尉陈平
叫沛公。所谓意译就是指在用直译法译不出或译不好的情况下,不再拘泥于原文字词,而是据原文意思灵活翻译,将意思译出来就可以了。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能力。3.翻译的步骤阅读文言文时,首先通读全文或全段,领会文意,分清结构,把握译句上下文与译句的关系,然后斟酌词义,揣摩语气;接着按信达雅标准在草稿纸上试译并修改,力求稳妥;最后联词成句。这一点在高考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二)字词直译的方法字词直译的方法简言之可以归纳为四个字:留—加—换—省。1.保留法:凡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句、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纪年等可保留。[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加点部分都是专有名词,可以保留不译。2.组词法:在原来的单音字前或后加一个字进行组词。例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学”,组词为“学习”)3.换字法:将原有的字词替换为意思相同的其他字词。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4.省略法: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不必译出,如语气助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等。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注意】①字词直译时,还要注意原句中有无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如果有通假字,则要按本字翻译,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②字词直译时,如果有词类活用,则要译出词类活用的特点来,如: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③字词直译时,如果遇到古今异义词或两个单音词连用则要分别拆开来翻译,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行为=行+为,意思是“道德品行可以作为”)三、梳理文言文基本篇目里的特殊句式和重点句子的翻译。附1:学考基本篇目文言特殊句式汇总序号句子句式序号句子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83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2以为轮,其曲中规省略句84曰:“毋从俱死也。”省略句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8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8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宾语前置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87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状语后置8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省略句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89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8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90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9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10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92客何为者宾语前置11不拘于时被动句9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12学于余状语后置94则与斗卮酒省略句1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95樊哙覆其盾于地状语后置14居是州省略句96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15因坐法华西亭省略句97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16始指异之省略句98何辞为宾语前置17故为之文以志省略句99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18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100沛公安在宾语前置1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判断句10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省略句2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102亚父受玉斗,置之地省略句21举酒属客省略句103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22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10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23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105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2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10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状语后置25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107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2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10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27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10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28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11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状语后置2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111秋以为期宾语前置30寄蜉蝣于天地状语后置112摄提贞于孟陬兮状语后置3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状语后置113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3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114又重之以修能状语后置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115纫秋兰以为佩省略句34相与枕藉乎舟中状语后置116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35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句11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36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118但见悲鸟号古木省略句续表序号句子句式序号句子句式37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119雄飞雌从绕林间省略句3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120又闻子规啼夜月省略句3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121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40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12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4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动句判断句123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省略句4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12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4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状语后置125鸡栖于厅状语后置44公之逮所由使也判断句126家有老妪,尝居于此状语后置4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状语后置127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46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128室西连于中闺状语后置47断头置城上省略句12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4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判断句13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4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131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50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状语后置13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判断句51激昂大义被动句133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5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状语后置134《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53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省略句13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状语后置54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136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55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13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判断句56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状语后置13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57显荣于身后状语后置139水浅而舟大也判断句58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状语后置14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59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141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0以老于户牖之下状语后置142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61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省略句143而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62亦以明死生之大省略句144此小大之辩也判断句6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状语后置145此亦飞之至也判断句64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14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宾语前置6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14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66敢以烦执事省略句148辩乎荣辱之境状语后置6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149定乎内外之分状语后置68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150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69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151列坐其次省略句70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15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7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15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7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154修禊事也判断句续表序号句子句式序号句子句式73使杞子等戍之省略句155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74沛公军霸上省略句15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75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状语后置157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76沛公欲王关中省略句158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7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159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78此天子气也判断句160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79急击勿失省略句16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80沛公居山东时省略句162信可乐也判断句8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163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8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状语后置164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判断句附2:重点语句翻译汇总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文:(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7.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9.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0.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1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2.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1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1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15.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16.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水船儿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17.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18.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19.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20.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译文: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21.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译文: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22.
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23.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24.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译文: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25.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26.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27.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译文: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28.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29.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文: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咽喉。30.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文: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31.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译文: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像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3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译文: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3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译文: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34.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35.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译文: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3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如果后代人哀叹它可是不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37.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38.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39.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40.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译文: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41.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文: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4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4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4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译文:(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45.
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46.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译文: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4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译文: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48.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译文: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49.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译文: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50.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51.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52.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文: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53.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还不曾有过。54.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55.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蜀道真太难攀了,简直比攀登青天还难。56.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译文: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57.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译文: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58.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译文: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59.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译文: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60.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61.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爱。62.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译文: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动静)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63.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译文: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64.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迨有神护者。译文: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文言文句式与句子翻译专项训练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世上的人竭力指责他,然而他也并不感到更加哀伤。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形体仿佛已经消失,似乎与各种变化相互融合。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应当与秦国相比较,或许不能够轻易地估量。1.【答案】A【解析】B项应翻译为“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C项应翻译为“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D项应翻译为“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收殓、埋葬。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中有了最终的目标,梦也就一样有趣。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经过厨师身边去吃饭。2.【答案】C【解析】A项,“发”,打开粮仓,引申为赈济,错在“收敛、埋葬”。B项,“趣”,通“趋”,前往。错在“有趣”D项,“东犬西吠”用了互文手法,意为东家的狗在叫,西家的狗也在叫;“庖”,是“厨房”,而非厨师。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如果大王没有过错,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到来。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愤怒地起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3.【答案】D【解析】A项,应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B项,应为“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C项,应为“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故选D。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弟子不必不如老师,老师不必比弟子贤能。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我们复社里那些走在读书人前列的,替他伸张正义。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沛公第二天早上跟随一百多人来拜见项王。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样做了却不能成就王业的,还不曾有过。4.【答案】D【解析】A项,应译为: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B项,应译为: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错在“那些走在读书人前列的”C项,应译为:沛公第二天早上带着一百多骑马的人(或:让一百多骑马的人跟着)来拜见项王。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就知道生和死都是一样虚无荒诞的。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的话,你的下属都将成为俘虏!C.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于是趁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呼叫着互相追赶。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边境,又想扩展它西边的疆界。5.【答案】D【解析】A项,“一”应该译为“把……等同”。B项,“若属”应该译为“你们”。C项,“则噪而相逐”,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相”是偏指一方的,并非“互相”。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此天子气也 B.贪于财货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6.【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判断句式,B项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现在的很多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啊。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想要却要找借口的做法。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人沉溺于爱情,不可以解脱。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却不知道制止。7.【答案】C【解析】A项,出自韩愈《师说》,意为: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其中“众人”应译为“一般人”。B项,出自先秦的《季氏将伐颛臾》。意为: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其中“舍曰”并未翻译,应译为“舍弃说”。D项,出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第二个“食”应译为“食物”。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们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不断流逝的东西,就像这江水,实际未曾消逝。时圆时缺的东西,就像这月亮,但最终没有增减。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围困周郎的地方吗?8.【答案】D【解析】D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字表被动,句子应翻译为“这不就是曹操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而非“曹操围困周郎的地方”。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下来并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阶段就(留下)大的遗憾,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C.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凡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9.【答案】C【解析】A项,“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下来并没有不同”错误,“生”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性”,资质,禀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译为:君子的本性(和一般人)并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项,“小学而大遗:小学阶段就(留下)大的遗憾”错误,小学:小,小的方面;学,学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为: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那种人聪明(在什么地方)。D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胜与败的次数,存与亡的道理”错误,数、理:天数,命运。注意互文的修辞。这句话译为: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1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沛公安在C.彼且奚适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10.【答案】D【解析】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他宾语前置句。11.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如果从那没有变化的方面去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看到的地方却很远。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躲避小的责备。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则把生命寄托在外物上,放纵生活,狂傲不羁。11.【答案】C【解析】A项,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B项,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远处的人能看得见;D项,有时借外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地自由生活。C项,应翻译为“干大事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12.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像你们这些人都会成为他的俘虏。B.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才开始朝南飞。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竟然使人复制了南阁子。D.足以极视听之娱。——能够看到和听到文娱节目。12.【答案】B【解析】A项,正确译文:你们都将被他俘虏;C项,正确译文: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D项,正确译文:能够极尽视听的欢娱。B项应翻译为“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1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断流逝的,如同这东去的江水,再也不能品味了。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我连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我推辞!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没有犯错的年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到来。D.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我写了这篇志以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回来。13.【答案】B【解析】A项:尝:曾经,而非“品味”。C项:“罪岁”应翻译为“归罪于收成”,而非“没有犯错误的年份”。D项:“来归”应解释为“嫁到我家来”。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此天子气也 B.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4.【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判断句式,B项为状语后置句。15.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B.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15.【答案】A【解析】B项,“劝”意思是“勉励”,而非“劝诫”;C项,“当道”意思是“当权者”,而非“在路边”;D项,“却”意思是“使……后退”。1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日之事何如B.沛公安在C.敢以烦执事D.句读之不知16.【答案】C【解析】C项为省略句,“以”后面省略了“之”,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故选C。17.(2018·11学考)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交会。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讨。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酒喝得很欢畅,拍打着船舷赞美它。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只有您会考虑这么做。17.【答案】A【解析】B项,“检”应为“收敛、积蓄”,而非“检讨”。C项,“歌”不是“赞美”,而是“歌咏”。D项,“只有您会考虑这么做”,应是“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故选A。18.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就不必小心谨慎,行大礼就不必推辞礼让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他一直逃跑不到一百步,可是这也是逃跑呀C.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也愿意结草报恩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尽管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大致是一样的18.【答案】C【解析】A项,顾:顾及。细谨:小心谨慎的言行。辞:计较。小让:细小的礼让。B项,直:只是,不过。D项,所以:表原因,应译为“……原因”。C项应翻译为“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1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客人穿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只有一个方丈,可容一人居住。C.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长时间地游历。D.故述往事,思来者。——所以才追述过去的事,思念以前的人们。19.【答案】A【解析】B项,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C项,应翻译为“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D项,所以追述往事,希望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抱负。来者:将来的人,而非“以前的人们”。2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敬酒完毕,你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将沛公刺倒在座位上,杀掉他。B.圣人无常师。——圣人经常没有老师。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官职位低的人就深感羞耻,官位高的就有人阿谀奉承。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属于我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20.【答案】A【解析】B项应翻译为“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C项全句应翻译为“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D项“莫取”应翻译为“不要去占有”,而非“不让人取用”。2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个不可一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子孙对待这些很不爱惜,全部拿给别人。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危急之中求您,是我的过错啊。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已经变成了墙,变动过两次了。21.【答案】D【解析】A项,固:本来。一世:当世。B项,举:拿。予:给。C项,是:这。D项,应翻译为“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2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学问渊博,仍然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B.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C.养生丧死无憾——(百姓)保养身体,安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足的。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22.【答案】D【解析】A项,“博学”应为“广泛地学习”;B项,“学者”应为“求学的人”;C项,“养生”应为“供养活着的人”。23.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做丞相呢?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黄河以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和刺人把他杀死,说不是我,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23.【答案】A【解析】A项,“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选项把“相”翻译错误,辅佐的意思,而非“丞相”。2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月出于东山之上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24.【答案】B【解析】B项,属于被动句,“于”表被动。A、C、D三项,属于状语后置句。25.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就知道他思想明达,行为没有过错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能够被称为老师是因为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时圆时缺就像那月亮,月亮本身并没有增减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白天心中想到哪里,梦中也有白天的情趣25.【答案】C【解析】CA项,“知”同“智”,而非“知道”。B项,所以:表凭借,用来……并非“是因为”。D“趣”同“趋”,并非“情趣”。26.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游于赤壁之下B.生乎吾前C.沛公安在D.以勇气而闻于诸侯26.【答案】C【解析】A、B、D三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宾语前置句。2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现在项庄拔出剑起舞,他常常在意沛公。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到近郊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C.大王来何操——大王您来想干什么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无法使用。27.【答案】B【解析】A项,应译为“他的目标总是在沛公身上的”;C项,“何操”意思是带来什么;D项,应翻译为“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2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技术教学计划例文
- 药店药品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暑假学习计划安排
- 2025幼儿园实习计划范文
- 2025年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 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器具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促销台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体外震波碎石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2025年月医院企划部工作计划
- 2025年有关护理工作计划例文
- 梅毒诊疗指南(2014版)
- GA 172-2014金属手铐
- 医学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培训课件
- SQL Server 2000在医院收费审计的运用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工程临时用工确认单
- 简约清新大气餐饮行业企业介绍模板课件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书
- 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版(通用10篇)
- 《教育心理学》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