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11000字_第1页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11000字_第2页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11000字_第3页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11000字_第4页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1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目录TOC\o"1-2"\h\u27849“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与思想传播研究 126542摘要 150引言 215357一、“她综艺”概述 221962(一)“她综艺”简述 218757(二)“她综艺”兴起的原因 329407二、女性形象概述 321986(一)女性形象 32454(二)“她综艺”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49139三、女性意识概述 54953(一)女性意识 512641(二)“她综艺”中女性意识的变更 523440(三)“她综艺”中女性意识的建构 611939四、“她综艺”对女性意识传播的影响 725908(一)积极影响 71039(二)消极影响 910761五、对“她综艺”传播的反思 104590(一)避免性别偏见,展现女性真实图景 1026742(二)跳出传统桎梏,提高女性主体意识 1110026(三)避免“她综艺”内容同质化,建构新媒体环境下的女性文化 117512结语 1230814参考文献: 10摘要近年来随着“她经济”的兴起,女性在综艺市场上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女性的消费能力也在逐渐提升,围绕女性生产的消费品逐渐多样化,女性综艺势头也迅猛发展,这类综艺主要聚焦女性题材,包括但不仅限于育儿、时尚、选秀、以及恋爱生活。虽然“她综艺”女性为主要受众,但是在综艺节目中仍然没有摆脱性男性视角下对女性的期待,一方面,在女性的出场中想要颠覆男性视角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另一方面,又试图迎合男性期待中的形象,从而产生一种心理矛盾,其发展仍然存在问题与困境。本文选择了几个现下流行的“她综艺”为研究课题,分析女性形象在被建构和传播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不断变迁与更新。关键词:她综艺;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变迁;更新引言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女性意识”这个话题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起大众的关注。其实,媒介中关于女性意识话题与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早在20世纪的国外,女权主义运动就已经关注到女性意识与媒介的关系,但是没有进行正式的研究,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把经中国化改造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作为主导的社会性别理论。并且在法律上制定了男女平等的相关法律条例,然后对男女平等的思想也进行了大肆宣传,尽管如此,长久以来的男权思想依然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女性在社会中求职中仍遭遇不公待遇,在公共领域依然处于无法发声的状态,媒介与公众对女性的刻板化、污名化等等无不表明女性在社会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更新,女性意识的建构也在不断变化,大众对女性话题也更加关注,以女性为主的综艺由此发展,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究“她综艺”中女性意识的变更以及对社会大众女性的意识建构的影响。一、“她综艺”概述(一)“她综艺”简述“她综艺”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概念。艺恩网作为中国首家泛娱乐产业的数据资源平台,在《女性综艺数据报告》中对“她综艺”进行了阐述:“她综艺”是指以围绕女性展开的综艺,从女性视角出发,围绕女性的生活、工作、情感、社交等话题展开讨论,反映出当下社会中女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聚焦女性观众,为“女性”量身定制的综艺节目。李桂婷.综艺因李桂婷.综艺因“她”更精彩:女性综艺数据研究报告[EB/OL],艺恩网2019-03-01./views/63400.shtml.“她综艺”以女性为核心,凸出女性的主体地位,让女性为自己代言,同时让观众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女性主体进行审视,因此女性在“她综艺”中既是有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又是被观看“她者”的评判,“她综艺”也正是在这二重视角下进行创作的。(二)“她综艺”兴起的原因“她综艺”突然引起公众的喜爱,更多反映的是“她用户”的狂欢以及“她经济”未来的发展形势。互联网无疑为“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观看综艺的受众中,女性是主要受众。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男女平等、两性问题、自身诉求。社会的解放和思想的进步让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女性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与重视,而“她综艺”包含的很多内容与主题成为新时代女性追捧的热点,同时根据近年来的节目聚集的观众来看,综艺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女性较多,所以也被众多资本看重抓住这一热点根据“她系列”进行创作,从女性视角出发,邀请女性嘉宾,以“女性”为主体创作,作为话题主题,自然成为了投其所好,吸引女性受众的事情。“她综艺”的火爆除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更多的是背后潜在的利益,她让品牌的植入顺理成章。对影视节目制作稍有了解的都知道,一个赞助对于综艺节目有多重要,再好的节目创意,在完备的节目策划,没有赞助也终究无法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她综艺”的出现,为广告植入提供了更多选择,从母婴产品、化妆品、服饰、再到家居用品、厨具、减肥产品等等,都能和女性有着直接联系。在加上女明星本身具有的带货能力,以及拥有更多消费能力的女性受众,给节目制作人更多拉赞助的底气和筹码。二、女性形象概述(一)女性形象形象是人们对于外在整体的映射,这一印象包括了相貌、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的视觉形象,也包括性格、气韵、精神等内在实质。具体到“女性形象”这一概念时,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明确表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认为女性形象是具体的,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根据自身主观性的抽象理解和生活经验对女性进行了形象塑造,在形象传播的过程中,使形象具备了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和极强的隐喻性。孙燕在《女性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一文中从形象学的角度出发,陈佳琦.“她综艺”女性形象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陈佳琦.“她综艺”女性形象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二)“她综艺”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伴随着女性经济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群体在各行各业大展拳脚,女性角色也从角落绿叶变为红花,“她”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实,“她综艺”的节目形式我国很早就有,最早做女性的电视节目在1995年的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半边天》自1995年1月节目开播,《半边天》节目播出了15年,一直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传递性别平权价值观,并且以“关注社会性别,倾听女性表达”为宗旨,这一阶段,节目以生活在身边的普通女性为主角,以独特的个人见解与生活经验,给予生活中的女性一些价值观的传递。2000年以来,综艺节目更加多元化、娱乐化。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围绕女性,开启女性综艺选秀的先例,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火爆,亲子类、生活观察类、情感类、旅行类、时尚类节目层出不穷,《我家那闺女》、《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儿们的恋爱》、《妈妈是超人》等等陆续上线,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从女性视角出发转向当红女明星,不仅有明星的话题度,也有平凡生活柴米油盐的生活气,以女性的婚恋、亲子、婆媳的关系中,与观众引起共情。这种社会形象的变化也体现在了综艺节目中,2020年,芒果TV推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在观众对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审美疲劳时,“姐姐”的出现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成为选秀节目的黑马,尤其是近年来,女性经济实力的发展,大众开始推崇独立女性,欣赏女性的成熟魅力。而《乘风破浪的姐姐》将镜头对准30岁的女性,在当下市场流行的少男少女中反向输出“姐姐”的魅力,突出美的多元化风格,不受年龄、身材的定义。展现出“姐姐”们不仅能上得厅堂也能在职场中打怪升级,明确传递女性努力拼搏向上,自信积极的人格魅力。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仅将女性作为依附于男性生存、温柔贤惠在家忙碌于家庭琐事的传统女性形象。当然,在姐姐之前由爱奇艺播出的《青春有你2》打出“重新定义女团”的口号,提出“X”概念,主张不被定义,无限发展的可能,109位参赛选手呈现出美的包容,在节目中,短发干练帅气的刘雨昕、非常有的个性爆炸头张钰、突破女团“纤瘦貌美”形象的上官喜爱等等选手,在外形上打破刻板的“女团认知”为女性增添了更多多样化的形象与更多发展的可能。多元化的女性形象迎合了不同审美需求,女团不再是单一的“模板”,节目中呈现出更多中可能的“爱豆”图鉴,越来越越多元女性形象以及多样的性格特征,为女性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进行自我认知的机会。三、女性意识概述(一)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体验和醒悟,是女性通过后天学习萌发出的价值体验,是女性在认同自己性别的前提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受男权意识的约束与影响,拒绝男性意识的定义,展现女性自身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对于社会定义的性别特征以及责任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辨析,通过自我的判断有选择的接受。(二)“她综艺”中女性意识的变更随着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以及更多女性意识的觉醒,当性别议题屡次被推上社交媒体热搜,性别议题有了更充分地讨论空间,大众开始探讨何为女性,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出现很多大众女性借助媒介平台领略新时代的女性魅力,借助综艺节目获得自身对女性价值新的认同与理解。在当今女性群体自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背景下,鼓励了多元审美的存在,允许女性保持自身的原始魅力。从早期“她综艺”《半边天》从基础层出发,传递性别平权的价值观,普及男女平等的基本观念,再后来2018年的《青春有你》《创造营》女团养成类选秀系列节目,聚焦女性成长,从女性自身角度出发,鼓励女性接纳并喜欢自己,通过养成系成长型节目编制,呈现出不同女性在节目中的成长,节目中所呈现的不止在形象、专业、气质上的外在成长,更多的是强调一些心理和人格的成长。虽然是两种不同的选秀节目但最后所想要呈现的价值观却不谋而合,多次呈现女性敢于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圈,敢于争取机会,展现了女性独立、勇敢拼搏、坚持梦想的精神世界。再例如,芒果台推出的观察类“她”综艺《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二者都是以女性为主要观察对象,而父亲以第二方的视角观察女儿们的生活,前者侧重于父女亲情及女儿的独居生活为主线,后者则侧重于女儿的感情,婚恋理念。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节目中邀请的女性都是在各自事业上相对成功的女性,节目呈现中没有常规的传统家庭妇女身份,参与节目录制的女嘉宾在节目中展现了他们新颖三观价值,如《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面对父母的催婚,一家人来了一场交心的话,展现出父母催婚背后的担忧,谈话中提出一个观点,父母就是我们面对死神的那堵墙,当父母没了,我们将直面死亡,而我们的父母直面死神,面对自己的儿女格外担忧,没了自己的保护,是否独自面对世界。这一场家人之间的谈话,将现下引起家庭矛盾的原因之一“催婚”问题,以第三视角沉浸式的公开的展现在大众面前,引发公众关于生死观的讨论,父母催婚不代表就是传统的古板思想作祟,就一味认定父母一定催婚不对,拒绝沟通只会加剧矛盾,女嘉宾从“自我”与他人眼中的“我”探寻自我意识的确立。节目将两种思想的碰撞展现出来,从而诱发公众的深思与反思。而《女儿们的恋爱》以女儿们的恋爱情感为主线,父亲通过第二方视角光明正大的看女儿的恋爱,在演播室中以另一种方式观察参与讨论女儿的恋爱,重新定义了现代家庭新型父女关系,促进了父亲与女儿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为当下观看节目的父女提供一种新的相处模式。“她综艺”一直以来更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以及大众的需求不断更新,从早期社会需要出现以媒介形式传达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到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追求梦想不在属于男性的专属,于是出现一群敢于追求梦想,追求事业的年轻女孩出现在荧幕上展现新时代女性坚持自我、不被定义、敢于争取、敢于突破的女性价值观,到深入现代独立女性面对家庭、职场、情场不被束缚,勇敢追求自我以及追求幸福的爱情观。(三)“她综艺”中女性意识的建构女性是他者,是被建构出来的,女性意识也同样是被媒介和社会所共同建构着的。综艺节目在呈现女性题材时,通过后期一些脚本策划和剪辑,然后会形成一套媒介解释的话语,从而让嘉宾在节目中的一些行为变得合理,让观众更加有代入感。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许多“她综艺”在建构女性议题时仍然把女性困在了“被看”的牢笼中,对她们的身体和行为进行“公开化”的展示,并用男权主义视角去构建所谓的女性意识。在选秀类“她综艺”中,对女性身体的视觉消费尤为明显,一面被媒介的建构,一面被受众的观看,俨然成为资本逐利的商品。在近年来的选秀节目中《青春有你2》、《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呈现了多样化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仍然受到潜在的性别意识影响,最后出道的仍然是身材姣好、面容美丽的女性形象,节目在构建时依然将镜头聚集在女性的外貌和身材上,在《青春有你2》多次以减肥为话题,录制选手为减肥只吃黄瓜等等,节目组也会专门拿体重秤检查选手的体重,节目中选管老师也会对选手体重进行管控。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参加节目的女星希望可以打破年龄对自己的限制,渴望拥有更多被看到的机会,她们一边说着“不畏惧年龄”,一边互相探讨如何保持良好的身材和皮肤状态。在节目播出后观众热议的也是女明星的身材、服装以及妆容的部分,节目中的这些引导都在无形中规训这女性的身体,看似将女性从年龄桎梏中解救出来,却又将女性推入身材的焦虑之中。在观察类“她综艺”中从父女之间沟通的《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再到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妻子的浪漫旅行》,都是采取“真人秀记录+演播室观察”的录制方法,节目分成“观察”与“被观察”两个视角,围绕在女性嘉宾的婚恋情感上,即便展现单身女性独居生活的《我家那闺女》最后也演变成了的催婚现场,节目中,通过演播室爸爸的眼神,以及萧瑟的音乐的衬托,将吴昕塑造成可怜孤单的女性形象。以及在节目中包贝儿一脸骄傲提及自己太太善于收纳照护自己日常生活,以此教育袁姗姗女孩必须能干会做家务,男孩才会喜欢等等,婚恋作为当下女性的痛点,一直以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是女性的生活不止婚恋这一点,如果“她综艺”一直聚焦于女性的婚恋这一点的话,女性意识就很容易在这种催婚催恋中被消解。婚恋不只是女性会面临到的问题,也不是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展示的题材,虽然有戳中女性观众的笑点和痛点,但是在大同小异的各种节目题材下很容易引起观众视觉疲劳,大量的情感渲染也难逃情感泛滥。现在的“她综艺”节目上应该多一点表现女性的自主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女性婚恋情感生活,这样对女性意识的构建没有任何帮助。四、“她综艺”对女性意识传播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女性从小所生存的精神处境就是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被客体化的处境。女性从小到大,都持续不断的受到外在社会和家庭的归训,要学会知书达理,成为外人称赞的乖乖女等等,女性从小被教导不可以冒险,不可以过渡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要学会谦虚内敛,从而导致女性的生命无法得到自由的发展,将自我封闭起来,只看自己眼前一些琐碎的事务,在他者的凝视下,导致女性主体意识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缺乏独立面对世界勇气,长此以往导致女性缺乏自主意识,无法自我实现和追求自由,依赖外在的客体生存。随着女性解放,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和互联网媒介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时,开始去寻找内心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最能体现女性意识形态觉醒的,无疑就是在我们的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了,现下流行的“大女主”热播剧,“女强”文学,都显现着女性在各种媒介形式中争取自身话语权的身影,近年来,掀起热潮的“她综艺”系列更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强化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这类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女性价值在社会上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她综艺”通过多种形式从深度和广度上去展现新时代女性形象及其精神世界,改变了大众对女性的认知以及女性对于自我的认同感,例如在最新播出的《她有情绪又怎样》节目以情绪为切入点,由演播厅的嘉宾及专家观察女性嘉宾的生活及处理情绪的方式。节目通过展现嘉宾对情绪的思考,如杨笠节目中提到“男人如此普通,但却如此自信”而备受争议,一度遭到抵制,如张伟丽提到自己在职业中的感悟,二者通过不同的控制情绪方式,在节目中输出有关情绪的价值,使观看节目的观众获得共情。女性情绪化,是一个存在已久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节目组将这一现象搬上荧幕,让更多人看到现代女性所承受的压力与焦虑,利用节目传播的力量引导更多女性与自我和解,直面自己所有情绪体验。故此,“她综艺”的发展不仅可以让大众全方位、多渠道、的去直观的欣赏新时代女性的美,感受女性内心的情感价值,从而获得自身的认同,强化自身主体意识,以及情绪和情感的宣泄与共鸣。同时,也为广大女性提供了多种生活方式去参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女性更融洽的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中。2.女性话语权空间的拓展一直以来,在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系中都是以男性话语为中心,而女性是作为“第二性”的附属形象存在的,对男性文化一直都呈现出屈从及失语的状态,女性的话语空间长期的缺失,禁锢了女性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她综艺”的出现为女性打破这种状态提供了一种选择。女性开始走向多样化的传播平台,一些女性开始冲破禁锢勇敢发声,去构建属于女性的话语体系,让女性拥有更多获得成功的可能。例如,通过脱口秀大火的杨粒、李雪琴、思文等女性选手通过一阵见血的吐槽方式、幽默新颖的表达方式,讨论社会议题以及表达自我观点,成为新时代女性话语权的代表者。在2021芒果台播出的首当女性为主的脱口秀节目《听姐说》,不少网友说这是一档女性意识觉醒的节目,嘉宾在节目中畅所欲言,大胆质疑社会对女性的不公现象。杨澜在节目中质疑“什么叫女人样”,社会给了女性一系列的刻板印象,而参与这种刻板的建构可能只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老话,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在人们的意识中,从而默认了女性等于生活,男性等于工作,而杨澜说,性别,不应该限制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力,傅首尔质疑“白幼瘦”的标准,王子文质疑“A4腰,漫画腿,马甲线”的标准,是谁在给女性的身材下标准?在《听姐说》中,我们才发现,女性还有很多意识在沉睡,很多观念处于禁锢自身绳索,而姐姐们过幽默的方式去表达自我,让其中内在的女性意识得以在多元媒体领域广泛传播,以及通过转发、评论、“超话”主题等形式得到网友们热烈讨论和参与。这些新型的女性话语、女性视角、女性思维,让女性自身发展觉醒获取了更大的话语权利,让女性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二)消极影响1.女性形象污名化、刻板化长久以来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形象刻板化和污名现象从未在男性主导话语权社会中消失,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与用户对女性群体形象污名化、刻板化的现象更加严重,自媒体时代,创造出了更多女性自我表达的平台与机会,但是互联网的人人都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特点,也让很多话语行为等被曲解成不同的意思,甚至出现了一些“绿茶婊”、“白莲花”等对女性具有污名化的词语。在“她综艺”媒介平台中由于边播边录制的特点,一些节目为博取更多的关注度和流量,会通过剪辑的方式歪曲嘉宾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例如,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基本每一期播出后,都有一位姐姐遭受各种批判,被附上各种标签,“白莲花姐姐万茜”、“绿茶姐姐陈小坛”等等,当然也有节目为话题度刻意去放大一些本身就自带争议选手话题,诸如,在《青春有你2》中的“离婚选手蔡卓宜”、“绯闻缠身的秦牛正威”、“小作精虞书欣”节目还未播出节目组就利用几位自身争议带起的几波话题,增加了公众对几位嘉宾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当媒介平台为获取利益通过某些形式传播有关女性的负片话题,会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公众对于女性的刻板影响。“沉默的螺旋效应”在被诋毁的女性群体行为中出现,“污名者”的声音因为媒体的支持公众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而“被污名者”的反抗声公众已经自动屏蔽,甚至已经不在意事情的真相如何,媒介组织在迎合受众趣味的同时,也造成了大众对女性留下刻板印象。2.媒介关于女性意识的构建有失偏颇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广大女性的不断努力,使得女性在媒介领域有了一些话语空间,表面上看男性社会在不断减弱,女性意识日益被人们所熟知,关注、关爱女性的相关话题在多元的媒介平台被人们探讨,人们开始可以在各中综艺上看到关于女性议题的建构,虽然扩大了女性的话语空间,但“她综艺”在构建女性议题时也不乏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些问题来源于女性话题本身的争议。例如《姐妹们的茶话会》打出了“国际女性知识分享”的口号,但实际涉及的主题仍然以感情为主,停留在拉家长的浅层次,更有一些“她综艺”,将女性议题作为陪衬,反将女嘉宾之间的矛盾冲突及自身所带的争议作为博去流量的看点,这类情况在女团选秀节目惯常出现,在《上班啦!妈妈》中聚集一群职场女性,本意想展现妈妈们重返职场的勇气,但节目在构建时话题依然脱离不了职场女性如何平衡孩子家庭,为构建家庭的依然会自发的承担起传统对妻子的要求,从自我牺牲中寻求自我感动,在节目《我家那闺女中》本意是聚焦独居女性的幸福生活,传达女性追求的个体幸福感,但节目依然从男性视角出发制造话题,节目中女性嘉宾们事业成功享受独立自在的生活,却引起父亲的不解,从各种催婚话题制造女性单生生活的焦虑感,但“她综艺”在构建女性议题有失偏颇时,不仅会导致社会对女性的关注点偏移,还会使尚未形成的女性意识被消解。五、对“她综艺”传播的反思(一)避免性别偏见,展现女性真实图景媒介组织是决定是否传播性别歧视内容或者避免、遏制媒介性别歧视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媒介的立场、定位和导向的不同,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也非常迥异,当媒介所传达的内容于利益产生冲突时,那么媒介所传达的内容将会与女性传达者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对于一些长期接触综艺制作的人来说,他们会更趋向于媒介热点反馈和流量的加成去展现他们手中的素材,从而导致女性生活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最后节目展示的与客观的女性形象不符,致使女性形象污名化刻板化的传播。“她综艺”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她综艺”去展现,如果因为某个热点硬靠,最后展现的效果不见得就会好,因此,节目在呈现女性形象时,应尽可能的贴近女性形象,展现女性所表达的经验和想法,塑造主动的、独立的女性形象。我们节目在构建女性形象时,要用真实的女性视角去看待问题。以全面的角度审视女性,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真实的传播,不仅关注女性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还应关注女性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肯定其自身价值,女性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对其形象传播的媒介组织也应优先考虑女性作为人所赋予的特质。无论男女都有追求美的权力,可以赞扬女性的美丽,但媒介在进行传播时仅从女性外貌去进行展现然后就此评估价值而忽略其自身的个体多样性,导致传播者的一些性别意识往往会伴随媒介生产传播过程,所以,提高媒介从业者尤其是制作者的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媒介组织在传播过程中应尊重女性的主体性和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多样性。媒介组织在制作关于女性题材的内容上,应保持两性平等的原则,提高女性题材的节目质量,做好“把关人”的职责,在题材上应选择有利于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内容,传播女性多元化的发展空间,重视女性话语的表达和开拓,传递真实的女性形象,只有传播组织具有了女性意识,才能产出没有“歧视”和“偏见”的女性文化。(二)跳出传统桎梏,提高女性主体意识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偏见就一直存在,女性一直以来都对男女平等充满期待,也从未停止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努力,但由于的多种因素,不论是外在的客观因素还是女性内在自身的因素,都显示着女性实现男女平权之路困难重重。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变更与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不少,我国的女性地位也提高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有所提高,女性也开始更加渴望男女平等,但由于几千年的父权文化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融入人们的思想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判断,造成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例如,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就应该温柔贤良,男性就应该赚钱养家等等,这类的刻板印象不仅男性坚信不疑,就是一些女性也会认同这些观点,在不自知的情况用这些标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说外在的一些客观因素目前无法改变,那么女性自身内在的一些观点我们是可以去改变的,因此,提高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不在习惯性的以男权观点去束缚自己,解放女性思想和发展女性,是需要媒体与社会共同去构建女性意识的主体性,去构建适合女性自身发展,有利于两性和谐相处的友善环境。因此,跳出传统父权观点的约束,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我们的社会应该构建一个更加的多样、包容、开放的大环境,媒介在进行创作与传播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女性构建女性主体意识知识与信息,让女性在潜移默化中接收这些信息与知识,从而增加女性接触女性意识的信息以及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机会,让女性拥有更多获得成功的可能。例如,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软件上通过话题、关键词设置手段和形式,让有代表性的女性节目提升知名度,赢取更多公众的关注度,给女性设置一个意见领袖等。借助多种媒介形式对女性进行在教育,同时,重新构建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认知,以便消除大众对女性的刻板影响,重新定义和认识女性,促使女性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帮助女性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构建新时代的女性认知。(三)避免“她综艺”内容同质化,建构新媒体环境下的女性文化随着“她综艺”的火爆,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很快被资本发现这一块蛋糕,都想搭上这顺风车瓜分一口,于是,我们看到综艺市场开始出现各种大同小异的“她综艺”节目,大都是换汤不换药综艺形式与内容。比如,同样以观察团演播室、女儿与父亲组成的《女儿们的恋爱》和《女儿们的男朋友》,两个节目呈现的都是两代人之间不同的婚姻观、恋爱观及价值观,同时,还都是真人秀和棚内观察的形式展现,可以说是两档复制节目,同类型从婚恋、恋爱出发的节目还有很多,《恋梦空间》、《心动的信号》、《我们恋爱吧》、《机智的恋爱》,相同的元素太多,导致观众甚至分不清节目。打着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旗帜,传递着相同的内容与价值观,没有自己的突出形式,如果继续如此只会变得更加混乱,模糊不清,也很快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面对层出不穷的“她综艺”,相似的设定桥段,同质化的内容题材,这也是“她综艺”想要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女性文化的建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