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_第1页
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_第2页
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_第3页
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_第4页
第六章-生命的多样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生命的多样性及形成机制本章总的目的要求掌握生命多样性的概念及主要表现。了解生命多样性的价值及生命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生命多样性形成的机制。第一节生命的多样性

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表现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我国的物种高度丰富A:火蝾螈Salamandrasp.;B:鱼螈Ichthyophissp.;C:青蛙Ranasp.;D:雨蛙Hylasp.;E:螈Gyrinophilussp.;F:蟾蜍Bufosp.;G:大鲵Andriassp.;H:钝口螈Ambystomasp.

A:鸢Milvussp.;B:信天翁Diomedeasp.;C:天鹅Cygnussp.;D:丹顶鹤Grussp.;E:翠鸟Alcedosp.;F:环颈雉Phasianussp.;G:王企鹅Aptenodytessp.;H:鸮Asiosp.;I:黑鹳Ciconianigra;J:雨燕Apussp.;K:鹫Aegypiussp.;L:鹦鹉;M:鹈鹕Pelicanssp.;N:美洲鸵鸟Rheasp金丝猴金丝猴主要分布在川、滇、黔等地的高山密林中,因人类的捕猎和其他的干扰,生存的范围不断缩小。白鳍豚朱鹮扬子鳄是生活在我们长江中下游沿岸的沼泽地。扬子鳄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在地球上至少生活了1亿年!在一亿年的风雨中它都幸存下来了,但现在它已濒临灭绝!银杉银杉是一种长绿针叶树种,被成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仅分布在我国广西龙胜

和四川的南川金佛山两地的狭小区域,数量很少,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被成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珙桐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北部白犀牛

白鳍豚

苏门答腊虎

奥里诺科鳄鱼

僧海豹

小嘴狐猴

兰.坎皮海龟

奥瑞纳克鳄鱼

泰国猪鼻蝙蝠

夏威夷蜗牛

微型猪

中国濒临灭绝的植物中国濒临灭绝动物1953年和1959年鸟类学家曾在中国甘肃武都、康县采到过朱鹮标本。在1981年以前,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是在1964年。而后,在1964~1981年这十几年间,再也没人见过朱鹮的踪迹。从1978年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们组成考察队,调查了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跨越九个省区,行程5万多千米。终于在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鹮的营巢地、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当时,这两对朱鹮都忙于哺育幼雏,这说明它们都是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正当鸟类学家们专心观察这两个稀世珍禽的家庭时,一只幼鸟从巢里掉了出来。幼鸟落到地面后,鸟类学家们立刻把它拣回,火速运到北京动物园。拯救方案: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2005年8月9日,中国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朱鹮在中国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2008年至今,朱鹮已经在德清县朱鹮繁育基地繁育种群规模多达100只,该谱系朱鹮种群已基本稳定,并于2012年于日本召回10只朱鹮。中、日两国从1985年起共同保护朱鹮,并签订了《中日共同保护朱鹮计划》,各自为立法及教育推广保护朱鹮而努力。A:曲折身世大卫鹿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从春秋战国至元明清,古人对麋鹿的记述很多,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乾隆……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甚至传说姜子牙的座骑、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的典故都与麋鹿有关。鹿这种动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令人难以想象,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全世界约有40多种鹿,惟麋鹿是一种集自然演化、地理分布、人文记载和曲折传奇于一身的动物。麋鹿之奇尤其表现在于它身世的非凡,而这传奇般的身世竟与一位法国传教士有着不解之缘,要不是当年阿芒.大卫隔墙一瞥,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会如此曲折足失宕、悲欢离合充满戏剧性了1865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大卫神父便于1866年4月将这三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馆长的鉴定,这不仅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属,当首次把麋鹿从科学角度公布于众,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大卫神父鹿。1894年,京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围墙,方圆210平公里的皇游猎苑沦为一片泽国,许多麋鹿逃散出去并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政府腐败、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使中国特有的这种珍奇之物从此在中国绝迹。据说,在某王爷府中尚存一对,后转至“万牲园”,不久也死掉。举世公认,1900年,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无巧不成书的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也于1900年11月10日在巴黎溘然长逝。B:异地寄养乌邦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个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林、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惟一一群。1914年,一战爆发时,已达88头,二战时达到255头。二战以前,乌邦寺的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惟一麋鹿群”为荣而一头也不肯出让,但二战德军战火染指英伦,当日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终于改变了主意,提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危险的。”他惟恐这惟一的仅剩的一群麋鹿再次毁于战火而遭后人的唾骂,便将乌邦寺内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转让了许多。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C:回家重归南海子中国是麇鹿的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从1979年开始,我国的动物学家谭邦杰就在报刊上呼吁,要把流落海外的麋鹿引回中国,为麋鹿重建家园,恢复我国的麋鹿种群。他的倡议得到到英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热烈响应。1984年11月,塔维斯托克候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送给中国。生物学家和生态专家对此作了可行性研究,经论证后认为,北京南郊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旧址是麋鹿重引回中国的理想地点。1985年5月,北京大兴北部的南海子麋鹿园开始兴建。这一带是明清皇家园囿南海子里的三海子,900余亩的湖沼荒原还保留了原来的自然地理景观。湖岸四周垂柳成荫,碧野铺芳;湖滨芦苇摇曵,野鸭、灰鹤等10多种水禽在湖面嬉戏。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是麇鹿繁衍和栖息的理想场所。当年8月24日,22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安全抵运北京,当晚便转运到南海子麋鹿园。麋鹿踏上了故园的土地,欢快地奔驰着,逐渐消失在草场深处。1987年9月30日,英国乌邦寺公园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如今南海子麋鹿苑内己经繁衍至800余头,种群数量得到了很好地恢复。D:野生放养天鹅洲1985年,中英两国签定了“麋鹿重引进中国项目协议”,该项目第一阶段的工作是在麋鹿最后灭绝地北京南海皇家猎苑旧址建立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恢复麋鹿园林种群;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在麋鹿原生地建立保护区恢复自然种群。为了实现该项目的第二阶段目标,1989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中外专家联合考察选址,认为地处江汉平原的石首天鹅洲水草丰茂,湿地广阔,是麋鹿的理想栖息环境,也是历史上麋鹿原分布区域。天鹅洲位于万里长江中游“九曲回肠”的荆江段北岸湖北石首市境内,是长江一年一度洪泛形成的芦苇洲滩湿地,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为中国重要湿地。它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生命的摇篮,是长江流域不可多得的湿地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共有植物238种,动物174种。1991年1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从1993年10月起,保护区先后从北京麋鹿苑引进94头麋鹿自然放养在长江天鹅洲湿地。1998年,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印支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东北虎(3)生态系统多样性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农田等水域生态系统:海洋、淡水、湿地等徂徕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二、生命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人类出现以前,物种的灭绝与物种形成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两者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有人估计,物种自然灭绝的速度大约为每100年仅有90个物种灭绝。一种生物灭绝将导致10至30种其他生物消失目前全球大约有11%的鸟类,25%的哺乳动物,34%的鱼类正濒临灭绝。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自然状态下平均2000年有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现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平均2年有一种鸟类灭绝,平均1.2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物种的保护有两种基本途径就地保护(insitupreservation,on-sitepreservation)是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迁地保护(exsitupreservation,off-sitepreservation)是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个,其中国家级226个,省级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有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北京南海子麋鹿保护区第二节、生命多样性形成的机制生命的多样性形成于生命的历史过程起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