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摩擦力(原卷版)_第1页
16 摩擦力(原卷版)_第2页
16 摩擦力(原卷版)_第3页
16 摩擦力(原卷版)_第4页
16 摩擦力(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7年级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16摩擦力

一、摩擦力的存在

1.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虑摩擦力因素的是()

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请小心驾驶

C.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2.下图中物体m与地面(或斜面)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则物体m没有受到摩擦力的是()

A.B.C.D.

3.(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有关摩擦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孩子坐着雪橇从高高的雪坡上滑下,最终停下来。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橇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孩子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整个过程中,孩子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雪橇对雪坡的压力与雪坡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小红在进行“感受尺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活动,她将书放在尺上面,用手压住,然后尽量将尺匀速抽

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轻压书,尺容易被抽出,说明滑动摩擦力较小

B.重压书,尺不容易被抽出,说明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C.用相同的力压书,分别抽出木尺和钢尺,所用拉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

第1页共11页.

程度有关

D.用相同的力压书,用大力快速抽出比用小力快速抽出同一把尺容易,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拉力的大小有关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赛时,体重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B.比赛时,运动员身材矮小的一组最终获胜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7.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C.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2020七下·椒江期末)下图是两辆汽车发生”追尾”事故的照片。汽车B刹车后由于仍撞

到了汽车A。交警前来处理,勘察现场后,发现B车在路面上留下了10米的“拖印”。产生“拖印”

过程中,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摩擦。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

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

第2页共11页.

擦力大小为N。

10.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果我问你:汽车向前行驶是谁给汽车推力?你一定会说:“靠发动机啊!“不错,发动机可以使

车轮转动,车轮一转汽车便跑起来.但如果汽车陷在淤泥或沙滩里,车轮照样转动,为什么汽车却不

向前行驶呢?小明为了探究汽车向前行驶是谁给汽车的推力,做了以下实验:找一块大约1米长的三

合板,把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下边垫上几根圆柱形铅笔,让木板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

再找一辆带电池的玩具小汽车,让它在木板上行驶.如图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当小汽车前进的时候

木板后退了.

(1)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汽车之所以前进,是因为发动机带动汽车轮子(驱动轮)旋转,由于

摩擦的作用,车轮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地面同时又给汽车一

个向的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推动汽车前进的力.可见,使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力的施力

物体是

(2)通过上面的问题,你能分析出人走路时是谁给人的推力的吗?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质量相等,其中甲同学穿着普通运动鞋,乙同学穿着带轮子鞋,两人

站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在相同压力的情况下,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填“大”、

“小”),当甲同学主动用力推乙同学时,乙同学以为参照物向右移动.同时,甲同学也感

到乙同学向他施加一个推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12.(2019七下·上虞期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一些实验来研究有关滑动摩擦力的知识,如图

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图,请你回答问题。

第3页共11页.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设计,对比实验a、b,得出的结论是。对比

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如果要测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三位同学中(选填甲、乙或丙)设计的实

验方案比较好,理由是。

二、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

13.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

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

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4.(2021七下·新昌期末)如图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制成凹凸花纹

B.手上涂防滑粉

C.轮胎外面缠绕铁链

D.机器转动部分装滚

15.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

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

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第4页共11页.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16.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镁粉;而在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

不能太紧。这样做的日的是()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17.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A与木板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f甲=f乙=f丙B.f甲=f丙>f乙

C.f甲=f丙<f乙D.f甲<f乙<f丙

18.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

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

F3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

19.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①补衣服时,把针在头发上擦一下;②轮胎上刻有花纹;③自行车车轴上要经常上油;

④刹车时用力捏紧刹车片;⑤扳手的把手上刻有花纹;⑥举重运动员举杠铃之前,在手上擦一些

镁粉。

20.小明想验证“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的正确性,利用以下一些器材:质量不相等、带钩的

木块A和木块B、弹簧测力计、砝码、棉布、圆柱状铅笔若干,进行实验探究.

第5页共11页.

实验步骤一:把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实验步骤二:把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放在其上方,用步骤一的方法拉

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分析:当满足的条件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21.(2020七下·仙居月考)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此时木块做运

动;(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

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22.(2020七下·萧山期末)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丽所在小组的实

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A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

A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实验中很难控制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她重新设计实验如图乙,当她水

平向左加速拉动木板时,待木块A稳定后,A受到的摩擦力(填“<”、“>”或“=”)弹簧秤

示数。

(2)小丽按图乙,只改变砝码,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

论:。

实验次数1234

砝码重G(N)3579

木块G(N)1111

弹簧秤示数F(N)0.81.21.62.0

(3)实验中,小丽拿掉木块A上的砝码,对木块A、以及对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分别测

第6页共11页.

量,测得截去后的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完整时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

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4)小张用如图丙的方式来测定滑动摩擦力,但实验屡次失败。在弹簧秤符合实验要求,且不改

变木块放置、不换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改进建议。

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A.滑动摩擦力

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的一次实验操作中的情景,其错误之处是。

(2)为验证猜想B,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在不同接触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3)小明同学用一个表面平整的长木板、一个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把实验数

据记录在下面所示的表格中。小明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填字母代号)。

次数压力接触面木块放置弹簧测力计示数

1一木块木板面平放

2一木块木板面侧放

3一木块木板面立放

(4)当验证A、B、C三个猜想的实验完成后,在本实验所用的器材基础上,如果再给你几支相

同的圆铅笔,你还能再探究另外一个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吗?请写出这个问

题。。

三、摩擦力与受力分析

24.(2020七下·诸暨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7页共11页.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2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小科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

曲,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C.手对牙刷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D.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26.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

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

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B.f1=0,f2≠0

C.f1≠0,f2=0D.f1≠0,f2≠0

27.如图的实验器材,长木板B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A放在B上.三位同学用该组器材分别进行

了下面操作:甲同学用水平力拉木块A在B上匀速运动,B静止不动;乙同学用水平力拉木块A

在B上加速运动,B静止不动;丙同学用水平力拉木板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

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页共11页.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0

C.f甲=f丙<f乙D.f甲<f乙,f丙=0

28.用两个相同的足够大的水平力F将100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夹在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所有木

块都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每个木块的质量都为m,图中所有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则编

号57和58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木块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3…98、99、100)

()

휇퐹

A.MgB.7mgC.8mgD.

100

2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30.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

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31.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

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

第9页共11页.

大小分别是()

A.水平向右,3.4NB.水平向左,3.4N

C.水平向左,2.6ND.水平向右,2.6N

3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英用10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A、B一起以1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1)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N;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N;

(2)小明若将A和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