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_第1页
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_第2页
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_第3页
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_第4页
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灾害预警行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方案TOC\o"1-2"\h\u15083第一章自然灾害预警概述 2138231.1灾害预警的定义与意义 2285441.2自然灾害类型及特点 2210451.3国内外灾害预警现状分析 33612第二章灾害预警系统设计原则 3146612.1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3149452.2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 445392.3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分析 45201第三章灾害预警信息采集 5267673.1信息采集技术概述 5138243.2信息采集设备选型 552783.3信息采集的数据处理 629604第四章灾害预警信息传输 6140524.1传输技术概述 664964.2传输通道的选择 6178334.3传输效率与稳定性分析 631811第五章灾害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 7168995.1数据处理方法 782665.1.1数据清洗 7292635.1.2数据整合 78725.1.3数据预处理 744985.2数据分析模型 7240365.2.1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889405.2.2机器学习模型 8272755.2.3深度学习模型 8208565.3预警结果评估与优化 875575.3.1预警结果评估 8185105.3.2预警结果优化 89942第六章灾害预警系统平台建设 829526.1平台架构设计 8178646.1.1设计原则 9252046.1.2架构设计 9237696.2系统集成与接口 993116.2.1系统集成 9291516.2.2接口设计 911736.3平台运行与维护 10257276.3.1运行监控 1080796.3.2维护管理 1013610第七章灾害预警发布与传播 10231417.1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10187527.2预警信息传播策略 11284137.3预警效果评价与反馈 1115624第八章灾害预警系统应用案例 1247558.1地震预警系统 1268098.2洪水预警系统 12208718.3台风预警系统 1317646第九章灾害预警系统管理与运营 13211429.1系统运行管理 1383779.1.1管理架构 1312589.1.2运行管理制度 1442789.1.3人员培训与考核 1460579.2预警系统运营策略 14188149.2.1预警信息发布 14201959.2.2预警系统协同作战 14248899.2.3预警系统持续优化 15105169.3灾害预警培训与宣传 15249919.3.1培训对象与内容 1585979.3.2培训方式与方法 1559199.3.3宣传活动 1532686第十章灾害预警系统未来发展展望 152820310.1技术发展趋势 152436310.2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63071010.3国际合作与交流 16第一章自然灾害预警概述1.1灾害预警的定义与意义灾害预警,是指在灾害发生前,通过对灾害孕育、发展、演变等过程的监测、分析和评估,提前发觉灾害征兆,并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发布灾害风险信息和防御指南的一种技术手段。灾害预警旨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前发觉灾害风险,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3)有助于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损失。(4)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效率。1.2自然灾害类型及特点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根据灾害成因和特点,自然灾害可分为以下几类:(1)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龙卷风等。特点: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2)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特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测难度大。(3)生物灾害:包括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等。特点: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4)海洋灾害:包括海啸、风暴潮、赤潮等。特点: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1.3国内外灾害预警现状分析国内外灾害预警现状分析如下:(1)国外灾害预警现状国外灾害预警系统发展较早,技术成熟。例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预警体系,包括气象、地震、洪水等灾害预警。这些国家在预警技术、预警信息发布、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国内灾害预警现状我国灾害预警体系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气象、地震、洪水等灾害预警系统,并在预警技术、预警信息发布、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灾害预警体系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预警技术水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国内外灾害预警现状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改进的方向,有助于我国灾害预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第二章灾害预警系统设计原则2.1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1)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警工作的实际需求,保证系统能够为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2)前瞻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技术升级和功能拓展留有空间,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重视信息安全,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4)协同性原则: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部门和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预警工作的协同性。2.2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灾害预警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架构: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2)数据采集与处理: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性。(3)信息传输:采用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技术,保证预警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到用户手中。(4)用户界面: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易于操作,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5)系统维护与升级:系统设计应考虑维护和升级的便利性,降低系统运维成本。2.3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分析灾害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处理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对于采集到的数据,应进行有效性校验和清洗,去除异常数据,提高数据质量。(2)信息传输可靠性:系统应采用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技术,保证预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用户。(3)系统稳定性:系统设计应考虑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保证在极端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提供预警服务。(4)抗攻击能力: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抗攻击能力,防止恶意攻击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泄露。(5)系统恢复能力: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具备快速恢复的能力,减少对预警工作的影响。(6)用户满意度:系统应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章灾害预警信息采集3.1信息采集技术概述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信息采集是关键环节。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收集。当前,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物联网技术等。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地表进行远距离感知,获取地表信息。其优点是能够覆盖大范围区域,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监测具有显著优势。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的技术。在灾害预警信息采集中,GPS能够提供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对于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则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设备,将各种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3.2信息采集设备选型信息采集设备的选型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可靠性等因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信息采集设备选型:遥感设备:选用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范围的遥感卫星,如我国的高分一号、二号卫星,以及国外的Landsat8、Sentinel2等卫星。GIS设备:选用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的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等。GPS设备: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GPS接收机,如Trimble、Leica等品牌的产品。物联网设备:选用具有良好兼容性、扩展性的物联网设备,如、中兴等品牌的传感器、射频识别设备等。3.3信息采集的数据处理信息采集的数据处理是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以下是信息采集的数据处理步骤: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去重、缺失值处理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数据挖掘: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可视化:将挖掘出的信息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查询、分析和应用。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第四章灾害预警信息传输4.1传输技术概述灾害预警信息的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大类。有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电缆通信等,其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误码率低,但缺点是布线困难、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卫星通信等,其优点是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但缺点是信号易受干扰、传输稳定性相对较低。4.2传输通道的选择在选择灾害预警信息传输通道时,需综合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度、传输成本、传输稳定性等因素。对于短距离传输,可选择光纤通信、电缆通信等有线传输方式;对于长距离传输,可选择无线电波、微波、卫星通信等无线传输方式。同时为提高传输稳定性,可采用多通道并行传输、传输冗余等技术手段。4.3传输效率与稳定性分析传输效率是衡量灾害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预警信息的时效性。传输效率受传输通道、传输技术、传输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有线传输中,光纤通信具有高传输速率、低延迟的特点,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预警信息传输;而在无线传输中,卫星通信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适用于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传输。传输稳定性是保障灾害预警信息传输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传输稳定性受传输通道质量、信号干扰、设备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提高传输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传输通道,提高通道质量,降低信号衰减和干扰。(2)采用先进的传输技术,如多通道并行传输、传输冗余等,提高传输可靠性。(3)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4)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传输状态,及时发觉并处理传输故障。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灾害预警信息传输的效率与稳定性,为我国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第五章灾害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5.1数据处理方法5.1.1数据清洗在灾害预警系统中,首先进行的是数据清洗。数据清洗主要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数据、消除异常值和修正错误数据等。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可靠的基础。5.1.2数据整合灾害预警系统涉及多源数据,如气象数据、地理数据、遥感数据等。为了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数据整合主要包括数据格式统一、数据坐标系转换、数据分辨率匹配等。5.1.3数据预处理在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归一化、数据标准化、特征提取等。预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满足模型输入要求,提高模型的预测功能。5.2数据分析模型5.2.1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灾害预警数据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包括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等。5.2.2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在灾害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神经网络(NN)等。这些模型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学习灾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对未来的灾害进行预测。5.2.3深度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是一种强大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提取数据特征,提高模型的预测功能。在灾害预警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5.3预警结果评估与优化5.3.1预警结果评估预警结果评估是衡量灾害预警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评估指标包括预警准确率、预警召回率、预警F1值等。通过对预警结果的评估,可以了解预警系统的功能,为优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5.3.2预警结果优化针对预警结果评估中发觉的问题,需要对预警系统进行优化。预警结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模型参数: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功能。(2)模型融合:结合多种模型的优势,提高预警结果的准确性。(3)数据增强:引入更多相关数据,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4)实时更新:实时更新数据和模型,提高预警系统的时效性。通过以上优化措施,不断提高灾害预警系统的功能,为我国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灾害预警系统平台建设6.1平台架构设计6.1.1设计原则灾害预警系统平台架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高效性:保证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处理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2)安全性: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3)扩展性:便于后期功能扩展和升级,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4)兼容性:与各类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兼容。6.1.2架构设计灾害预警系统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种数据源实时采集自然灾害相关数据,如气象、地质、水文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和转换,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3)数据分析层: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4)预警层:根据分析结果,灾害预警信息,并推送给相关用户。(5)用户交互层: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实现预警信息的发布、查询和反馈等功能。(6)系统管理层:负责系统运行维护、权限管理、日志记录等。6.2系统集成与接口6.2.1系统集成灾害预警系统平台需与以下系统集成:(1)数据源系统:与气象、地质、水文等数据源系统进行集成,实时获取原始数据。(2)地图服务系统:集成地图服务,用于展示预警区域和灾害信息。(3)通信系统:与短信、电话、等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预警信息快速推送。(4)无人机系统:与无人机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现场灾害情况的实时监控。6.2.2接口设计灾害预警系统平台接口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1)数据接口: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功能的接口,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2)服务接口:提供预警信息发布、查询等服务的接口,便于用户进行操作。(3)管理接口:提供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的接口,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运维。6.3平台运行与维护6.3.1运行监控灾害预警系统平台运行过程中,需实施以下监控措施:(1)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数据采集监控:保证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3)数据分析监控:监测数据分析过程,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4)预警信息发布监控:保证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6.3.2维护管理灾害预警系统平台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升级: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和安全性。(2)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数据源,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硬件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硬件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用户培训:为用户提供系统操作培训,提高用户使用效果。(5)反馈处理: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优化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第七章灾害预警发布与传播7.1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在灾害预警系统中,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1)发布渠道:相关部门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公告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2)媒体发布渠道:各类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根据预警级别和影响范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移动通信发布渠道:通过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等移动通信工具,将预警信息快速传达给用户。(4)社区发布渠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宣传栏、群等方式,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居民。(5)其他发布渠道:如户外显示屏、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均可作为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7.2预警信息传播策略为了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果,本节提出以下预警信息传播策略。(1)分级传播:根据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对于高级别预警,应加大传播力度,保证信息覆盖到每一个人;对于低级别预警,可通过常规渠道进行传播。(2)定向传播:针对特定人群、区域进行预警信息传播,提高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多样化传播: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预警信息的表现形式,提高用户接收意愿。(4)实时传播: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的实时传播,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5)互动传播:鼓励用户参与预警信息的传播,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范围。7.3预警效果评价与反馈预警效果评价与反馈是灾害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预警信息覆盖率:评价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的覆盖范围,保证预警信息能够传达给尽可能多的人群。(2)预警信息接收率:评估用户接收预警信息的比例,了解预警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3)预警信息响应率:分析用户对预警信息的响应情况,如采取预防措施、关注灾害进展等。(4)预警信息传播效率:评价预警信息从发布到传播到用户手中的时间,了解预警信息传播速度。(5)预警效果反馈:收集用户对预警信息的满意度、改进建议等反馈,为预警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通过预警效果评价与反馈,不断完善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果,为我国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第八章灾害预警系统应用案例8.1地震预警系统地震作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地震预警系统的应用案例:(1)案例背景某地区位于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为提高地震预警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投资建设了一套地震预警系统。(2)系统架构该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响应四个部分。地震监测部分通过地震台网收集地震波形数据;预警信息处理部分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地震的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位置;预警信息发布部分通过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预警响应部分包括紧急疏散、救援力量调度等。(3)应用效果自该地震预警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成功预警多起地震,为当地和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8.2洪水预警系统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洪水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有助于提前发觉洪水风险,为防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持。以下为洪水预警系统的应用案例:(1)案例背景某地区位于河流下游,易受洪水侵袭。为提高洪水预警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投资建设了一套洪水预警系统。(2)系统架构该洪水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位监测、降雨监测、洪水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响应五个部分。水位监测和降雨监测通过分布在河流、水库等关键地点的监测设备实时收集数据;洪水预警信息处理部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洪水风险;预警信息发布部分通过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预警响应部分包括转移安置、救援力量调度等。(3)应用效果自该洪水预警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成功预警多起洪水,为当地和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降低了洪水灾害损失。8.3台风预警系统台风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沿海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台风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对于减轻台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台风预警系统的应用案例:(1)案例背景某地区位于台风频繁登陆的沿海地带,台风灾害对该地区造成严重影响。为提高台风预警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投资建设了一套台风预警系统。(2)系统架构该台风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气象监测、台风预警信息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响应四个部分。气象监测部分通过气象站、雷达、卫星等手段收集台风相关信息;台风预警信息处理部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台风路径、强度和影响范围;预警信息发布部分通过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预警响应部分包括转移安置、救援力量调度等。(3)应用效果自该台风预警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成功预警多起台风,为当地和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减轻了台风灾害损失。第九章灾害预警系统管理与运营9.1系统运行管理9.1.1管理架构灾害预警系统的运行管理应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具体管理架构如下:(1)成立灾害预警系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警系统的整体管理、决策和协调;(2)设立灾害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和升级;(3)设立专业团队,负责预警系统的技术研发、数据处理和预警发布。9.1.2运行管理制度为保证灾害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制定以下运行管理制度:(1)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明确预警系统的运行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预警发布等环节的操作规程;(2)预警系统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系统硬件、软件及网络设施的稳定运行;(3)预警系统应急响应制度:针对突发灾害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9.1.3人员培训与考核加强对灾害预警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其熟练掌握预警系统的操作技能。9.2预警系统运营策略9.2.1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性: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误报导致不必要的恐慌;(2)及时性: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指导;(3)针对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灾害类型,发布有针对性的预警信息;(4)多样性: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包括手机短信、微博、广播、电视等。9.2.2预警系统协同作战预警系统应与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协同作战,共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与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2)与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保证预警信息与应急指挥的紧密衔接;(3)与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灾害预警宣传和培训。9.2.3预警系统持续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优化预警系统,提高预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加强预警技术研发,提高预警准确性;(3)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预警发布策略,提高预警信息受众满意度。9.3灾害预警培训与宣传9.3.1培训对象与内容灾害预警培训对象包括官员、企事业单位员工、社会组织成员、志愿者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灾害预警基础知识:灾害类型、预警级别、预警信号等;(2)预警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