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技术与实施方案TOC\o"1-2"\h\u20037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 261301.1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2301721.2废水处理的现状与挑战 3147791.2.1现状 3271251.2.2挑战 326544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 3321182.1格栅与筛网技术 383722.1.1格栅技术 453722.1.2筛网技术 4151172.2沉淀与澄清技术 4105752.2.1沉淀技术 4167912.2.2澄清技术 45842.3过滤与膜分离技术 4193372.3.1过滤技术 456272.3.2膜分离技术 411131第三章化学处理技术 556703.1中和与氧化还原技术 5306103.1.1中和技术 5179763.1.2氧化还原技术 5153473.2凝聚与絮凝技术 5180293.2.1凝聚技术 5291683.2.2絮凝技术 694153.3化学沉淀技术 627025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 6191924.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6964.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7226504.3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76056第五章混合处理技术 8128905.1物理化学组合处理技术 834555.2生物化学组合处理技术 878235.3多技术联合处理技术 822358第六章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施 9119826.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945866.2废水处理设备选型与布局 979966.3废水处理工程实施与调试 1014786第七章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0121417.1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 1063087.1.1设施日常巡检 10288117.1.2设备维护保养 1160517.1.3设备故障处理 1165647.1.4设备更新改造 11252727.2废水处理设施功能监测 11152087.2.1监测指标 11291867.2.2监测频率 11140527.2.3监测数据分析 11281917.2.4监测结果反馈 11140727.3废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 11205447.3.1安全培训 12109077.3.2安全制度 12255717.3.3安全设施 12282057.3.4安全检查 12162187.3.5应急预案 121124第八章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 12126778.1能源优化利用技术 129208.2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 12221248.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317018第九章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3208939.1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发 13264949.2废水处理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13257169.3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1422643第十章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14198410.1工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141335710.2生活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151109710.3农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15第一章废水处理概述1.1废水处理的重要性废水处理是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而废水排放量也在不断攀升。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回收和净化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2)减轻环境污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减轻对环境的负担。(3)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废水处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废水处理的现状与挑战1.2.1现状我国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1)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工艺,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2)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工艺,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3)生物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1.2.2挑战尽管我国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以下挑战:(1)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我国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处理技术成熟度不足:虽然废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但部分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成熟应用于实际工程。(3)运行成本高: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较高,导致部分企业难以承担,影响了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4)监管体系不完善:废水处理监管体系尚不健全,部分企业存在违法排污现象,影响了废水处理效果。(5)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废水处理应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效益,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二章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废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格栅与筛网技术、沉淀与澄清技术以及过滤与膜分离技术等。以下对这三种技术进行详细阐述。2.1格栅与筛网技术格栅与筛网技术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预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和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2.1.1格栅技术格栅技术是通过设置一定间距的金属条或塑料条,使废水流过滤网,拦截较大的固体颗粒。根据格栅的形状和尺寸,可分为平板格栅、曲面格栅和转鼓格栅等。格栅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2.1.2筛网技术筛网技术是利用筛网孔径的大小,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和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拦截在筛网上。筛网材料有金属丝、塑料丝、尼龙丝等。筛网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2.2沉淀与澄清技术沉淀与澄清技术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自然沉降或澄清,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2.2.1沉淀技术沉淀技术主要包括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等。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砂粒、砾石等无机颗粒;初沉池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二沉池用于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2.2.2澄清技术澄清技术是通过投加混凝剂或助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然后在澄清池中自然沉降。澄清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2.3过滤与膜分离技术过滤与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过滤介质或膜材料,实现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的分离。2.3.1过滤技术过滤技术包括快速过滤、慢速过滤和活性炭过滤等。快速过滤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慢速过滤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活性炭过滤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素。2.3.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材料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根据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膜分离技术。第三章化学处理技术3.1中和与氧化还原技术3.1.1中和技术中和技术是一种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处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方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废水的pH值达到中性。中和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碱性物质中和:利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与酸性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达到中和效果。(2)酸性物质中和:利用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硝酸等与碱性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反应,达到中和效果。(3)气体中和:通过向废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使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3.1.2氧化还原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氧化还原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化学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钾等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机物质。(2)化学还原:利用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还原成无害物质。(3)电化学氧化还原:通过电解方法,利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3.2凝聚与絮凝技术3.2.1凝聚技术凝聚技术是利用凝聚剂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凝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无机凝聚剂:如硫酸铝、硫酸铁、氯化铝等,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沉淀。(2)有机凝聚剂:如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等,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形成絮体。(3)复合凝聚剂:将无机凝聚剂和有机凝聚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提高凝聚效果。3.2.2絮凝技术絮凝技术是在凝聚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聚集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处理。絮凝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硫酸铁、氯化铝等,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絮体。(2)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等,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形成絮体。(3)复合絮凝剂:将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以提高絮凝效果。3.3化学沉淀技术化学沉淀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化学沉淀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沉淀剂法:向废水中加入沉淀剂,如硫酸、氯化钡等,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2)沉淀反应法:利用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沉淀剂发生化学反应,沉淀。如利用氢氧化钠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氢氧化物沉淀。(3)沉淀浮选法:将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混合,通过浮选方法使沉淀物浮至水面,实现分离。(4)沉淀膜法:将废水通过带有微孔的膜材料,使污染物在膜表面形成沉淀,实现去除。第四章生物处理技术4.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絮状体。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特点。生物滤池法则是将废水通过生物滤池,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接触,进而被降解。生物滤池法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4.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等技术。厌氧消化是一种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UASB和EGSB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UASB反应器由污泥床、污泥悬浮层和三相分离器组成,废水从底部进入,经过污泥床和污泥悬浮层,有机物被降解,产生的沼气从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EGSB技术是在UAS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污泥床膨胀,污泥颗粒化,提高了处理效果。4.3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接触氧化法是将废水与生物膜接触,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污染物降解。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特点。生物转盘法是将废水通过生物转盘,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接触,进而被降解。生物转盘法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生物滤池法在前面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处理。第五章混合处理技术废水处理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于我国水环境的改善。混合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集成多种处理方法的技术,因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章主要介绍物理化学组合处理技术、生物化学组合处理技术以及多技术联合处理技术。5.1物理化学组合处理技术物理化学组合处理技术是指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沉淀与过滤:通过混凝剂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过滤设备进行固液分离。(2)吸附与离子交换: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或者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污染物。(3)高级氧化过程:利用强氧化剂或光催化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5.2生物化学组合处理技术生物化学组合处理技术是将生物处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则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2)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则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对废水进行处理。(3)化学絮凝与生物降解:通过化学絮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絮体,然后利用生物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5.3多技术联合处理技术多技术联合处理技术是指将多种废水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废水处理效果的最优化。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处理与深度处理:预处理技术包括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等,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过滤、吸附、高级氧化等。通过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废水处理效果。(2)物理化学法与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与生物化学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实现废水中的污染物在不同阶段的去除,提高处理效果。(3)集成式处理技术:将多种废水处理技术集成在一个设备或系统中,如MBR(膜生物反应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第六章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实施6.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废水处理工程的关键环节,需根据废水的性质、成分、排放标准以及处理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为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几个主要方面:(1)物理处理法:包括格栅、筛网、沉砂池、澄清池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2)化学处理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絮凝、电解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3)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主要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4)深度处理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膜分离、高级氧化等,用于进一步净化废水,满足排放标准。根据废水性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单一处理工艺或组合工艺。6.2废水处理设备选型与布局废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应结合废水处理工艺、处理规模、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1)设备选型:格栅:根据废水悬浮物的粒径和含量选择合适的格栅间隙;沉砂池:根据废水流量和含砂量选择合适的沉砂池类型和尺寸;澄清池:根据废水处理要求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澄清池类型和尺寸;生物处理设备:根据废水有机物含量、生物降解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设备;深度处理设备:根据废水净化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度处理设备。(2)设备布局:设备布局应遵循工艺流程,保证废水处理过程顺畅;设备间距离应满足操作、维护和检修需求;考虑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尽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6.3废水处理工程实施与调试废水处理工程实施与调试是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废水处理工程实施与调试的主要步骤:(1)施工准备:包括设计图纸审查、施工方案制定、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材料准备等。(2)施工过程: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电气安装等,保证施工质量。(3)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单体调试和联动调试,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工艺调试: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调试,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废水处理效果。(5)功能测试: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功能测试,检验处理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6)运行管理:建立运行管理制度,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长期稳定运行。在废水处理工程实施与调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遵守相关法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七章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7.1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废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是保障环保行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以下为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措施:7.1.1设施日常巡检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巡检主要包括对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设备清洁度等方面的检查。巡检人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7.1.2设备维护保养废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更换设备零部件、补充润滑油、紧固螺栓等。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及实际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正常运行。7.1.3设备故障处理当废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避免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7.1.4设备更新改造根据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定期评估设备功能,对功能不佳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废水处理效果。7.2废水处理设施功能监测废水处理设施功能监测是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功能监测措施:7.2.1监测指标废水处理设施功能监测指标包括水质指标、设备运行参数等。根据废水处理工艺特点,合理选择监测指标,保证废水处理效果。7.2.2监测频率根据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对关键设备、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其他设备进行定期监测。7.2.3监测数据分析对废水处理设施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废水处理效果。7.2.4监测结果反馈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供依据。7.3废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废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是保障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安全管理措施:7.3.1安全培训对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7.3.2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废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保证废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7.3.3安全设施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降低安全风险。7.3.4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废水处理设施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整改。7.3.5应急预案制定废水处理设施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八章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8.1能源优化利用技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优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能源消耗进行整体评估,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处理成本。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根据废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降低能耗。(2)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高效泵、风机、搅拌器等,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运行能耗。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实现节能目标。(4)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8.2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废水处理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节能与减排的重要环节。以下措施:(1)强化预处理环节,降低污染物浓度。通过预处理措施,如格栅、沉淀、气浮等,降低污染物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负荷。(2)优化生物处理系统,提高去除效果。采用合适的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3)加强化学处理环节,降低污染物含量。通过化学处理方法,如混凝、絮凝、氧化还原等,进一步去除污染物。(4)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情况,保证排放指标达到要求。8.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实现废水处理过程中节能与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措施:(1)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废水产生量。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产生。(2)加强废水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通过废水回用技术,将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过程,减少新鲜水资源消耗。(3)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废水处理为核心,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项目示范等手段,引导企业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第九章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发我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主要围绕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展开。我国在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处理,提高其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2)高级氧化技术:利用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与紫外光、超声波等物理方法相结合,实现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深度降解。(3)膜分离技术:采用纳米材料制备的膜材料,提高膜通量和抗污染功能,降低膜分离过程的能耗。9.2废水处理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废水处理技术的集成与创新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创新,形成具有更高处理效率、更低运行成本和更强环境适应性的废水处理系统。以下为几种集成创新技术的应用:(1)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2)物化生物处理技术:将物化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废水处理效果。(3)多技术耦合处理技术:将多种废水处理技术耦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协同作用的高效处理系统。9.3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以下为废水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1)工业废水处理: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难降解废水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有望实现工业废水的近零排放。(2)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长,高效、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3)农业废水处理: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