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 第5部分:使用单位 _第1页
DB50T 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 第5部分:使用单位 _第2页
DB50T 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 第5部分:使用单位 _第3页
DB50T 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 第5部分:使用单位 _第4页
DB50T 404.5-20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 第5部分:使用单位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31368-2011DB50DB50/T404.5—20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准则第5部分:使用单位2011-09-01发布2011-10-01实施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I——第1部分:区县(自治县) 第2部分:乡镇(街道) 第4部分:安全监察部门 第7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本标准为DB50/T404-2011第5部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重庆市忠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先明、胡定均、熊秀芳、李远俊、万贵斌、李凌、万科、姜宁生。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2010)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9)129号〕》《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3〕206号)《关于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9〕192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渝质监发〔2010〕102号)《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渝质监发〔2010〕125号)《关于印发《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事故隐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2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Site(plant)withinthespecialmotorvehicle用于控制载荷、位置、速度、防止坠落、倾覆、机械伤害的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防坠器、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a)额定出口压力>2.5MPa,且额定出力≥35t/h的蒸汽锅炉;c)容积>200m²球形压力容器;g)居民区内、城镇中心区、人口稠密区盛装易燃易爆、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i)6人以上(含6人)医用氧舱;j)安全等级定为三级以上的压力容器(不含三级);1)缆索吊、冶金起重机械、额定载荷为50吨以上的起重机械;4验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的验证性检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mergencyrescueplanforspecialequipment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能符合规定性能或54.2.2拥有50台以上在用特种设备或拥有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熟悉本单位设备情况及管理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工程师。4.3责任人体系4.3.1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工作全面负责。4.3.2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分管领导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分管责任人。4.3.3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工程师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技术责任人。4.3.4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4.3.5使用单位车间主要负责人(班组长)是车间(班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车间(班组)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4.3.6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责任人。5岗位职责5.1.1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依法使用特种设备。5.1.2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对所属部门、车间(分厂)进行年度考核。5.1.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所必需的资金投入。5.1.4依法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保互动风险防范基金”;对外营业或公共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应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其它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可推广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5.1.5运用科技手段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应逐步在使用环节推广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动态监管水平,保障特种设备安全。5.1.6设备能耗效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用高耗能特种设备应开展能效测试;不得购买、租赁、安装、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特种设备。5.1.7配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5.2分管责任人职责5.2.1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收集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组织学习和宣传贯彻。5.2.2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企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特种设备;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制造、安装监督检验率,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对重点监控设备,应落实有效监控措施。5.2.3开展事故隐患排查,组织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上报,落实整治计划、措施、责任人、时间、经费,确保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5.2.4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例会,组织有关人员综合评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5.2.5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5.3.1贯彻执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5.3.2协助单位分管领导定期组织有关人员综合评估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65.3.4负责对特种设备购买、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停用、报废进行技术把关,确认特种设备的5.4.2对本单位购买的特种设备安全质量进行把关,并组织安装验收及试车,确保本单位使用的特种5.4.3组织制定或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5.4.5组织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检查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5.4.7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5.4.10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档案。5.4.11组织绘制本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机构结构图,标明各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门和5.5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职责5.5.1车间(班组)应结合生产实际,设立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协助车间主要负责人(班组长)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5.5.4定期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上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5.6.1建立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帐(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账样式见附录A),三本台帐应有汇总表;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6.2制(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6.4办理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停用手续;对特种设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6管理制度6.1.1使用单位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节能要求的特种设备。6.1.2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6.1.3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停用、注销、过户、迁移、重新启用应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长输管道和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6.1.4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未经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检验不合格、淘汰或报废的特种设备。6.1.5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的相应位置设立特种设备标志牌,标志牌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名称、工作参数、操作人员证件、检验合格标志、设备管理责任人、应急电话等(标志牌的样式见附录B)。6.1.6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的相应位置设立特种设备色标,色标分为绿、黄、红三种,绿色为正常使用,黄色为暂停使用,红色为禁止使用(色标的样式见附录C)。6.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6.2.1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从事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6.2.2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不得违法使用、违章操作特种设备,有权拒绝违规指挥。6.2.3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向安全管理人员或有关负责人报告,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6.2.4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填写特种设备运行记录。6.2.5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6.3定期检验制度6.3.1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一个月前,向检验检测机构主动提出定期检验申请;不得使用超过定期检验有效期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6.3.2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6.3.3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做好特种设备检验的准备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6.4特种设备采购和安装管理制度6.4.1使用单位采购的特种设备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对特种设备出厂资料提出相应要求。6.4.2使用单位应审查制造单位特种设备制造资质、安装单位特种设备安装资质。6.4.3使用单位应对安装单位安装现场提出安全要求,并对安装现场安全进行监督管理。6.4.4使用单位应保证所采购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节能要求。6.5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制度6.5.1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上级要求,定期组织排查本单位的特种设6.5.2使用单位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逐条进行登记,建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台帐。6.5.3使用单位对排查出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治;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方案应包括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86.5.4使用单位在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6.5.5使用单位应优先保证事故隐患整治所需的资金和物资。6.5.6使用单位应按季度和年度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的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表(样式见6.6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制度6.6.1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6.6.2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好记录。6.6.3使用单位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介质进行处理,定时进行化验,并作好记录。6.6.4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6.7特种设备改造维修和报废制度6.7.1使用单位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改造或维修。6.7.2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承担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并做好记录。6.7.3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承担单位的改造维修过程进行监督。6.7.4使用单位应督促改造维修单位对改造维修的特种设备申请监督检验。6.7.5使用单位应对改造维修单位移交的资料、监督检验证书进行归档。6.7.6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予以报废。6.7.7使用单位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6.7.8使用单位报废的特种设备应当在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进行破坏性处理。6.8接受监督制度6.8.1使用单位应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和单位员工的监督,对投诉、举报的事故隐患进行处理。6.8.2使用单位应接受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对安全监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6.8.3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6.8.4使用单位应对各类监督所提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按时回复和报告。6.9档案管理制度6.9.1使用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档案室(柜),逐台建立特种设备档案。6.9.2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档案应包括:《特种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