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61-201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J41-T 161-201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J41-T 161-201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J41-T 161-201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J41-T 161-201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016-10-25发布2017-01-01实施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各有关单位: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已通过评审,现批准为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此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技术解释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经济性能予以保证。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是对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料、工程经济、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集约型的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规范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研究、生产、施工等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汇集近年来在设计、材料、生产、施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设本规程的技术内容解释工作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郑州市丰乐路4号,邮编:45005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金诺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公司·2·河南金峰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晟科建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建民刘红生胡智慧倪童心刘立新赵顺波栾景阳郭士干邱文会张彩霞彭金梅鞠晓于秋波黄静宜张培霖胡伦坚冯春晖邓清德王灵仙邵丽君王建华陈丙武朱其川秦学政杨远东韩国峰主要审查人郭院成蔡黎明季三荣王斌张利萍魏玉亭曾繁娜刘龙·1· 3基本规定 4原材料 5配合比设计 5.1一般规定 5.2配合比设计 5.3抗碳化耐久性设计 5.4抗冻害耐久性设计 5.5抗氯盐耐久性设计 5.6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设计 5.7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设计 6性能要求 6.1拌和物性能 6.2力学性能 6.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2·7.2原材料进场与贮存 9质量检验和验收 9.1原材料质量检验 9.2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 9.3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9.4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 9.5工程验收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1.0.1为了规范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1.0.2本规程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性能要求、配1.0.3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自除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之外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并常规使用的混凝土。·3·3.0.1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3.0.2高性能混凝土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和预定功能进行耐久性设计。应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矿物微细粉,以及适当的水胶比,并采用适当的化学外加剂。3.0.3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标记代号应为HPC,标记时,代号HPC应排在最前,其他标记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4·4.1.1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1.2高性能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4.2.1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的规定。当采用人工砂时,石粉亚甲蓝(MB)值应小于1.4,石粉含量不应大于10%;当采用河砂时,应采用级配域区的中砂。4.2.2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并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松散堆积孔隙率不大于45%。当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时,应符合现行粗骨料的规定。4.2.3高性能混凝土不宜采用碱活性骨料。4.3.1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掺和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5·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的规定,磷渣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317的规定,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石灰石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灰石粉混凝土》GB/T30190的规定,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315的规定。4.3.2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时,须至少达到域级粉煤灰的指标要求,掺量不小于10%;掺用粒化高炉矿渣粉时,须满足不低于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指标要求,掺量不小于10%;掺用钢渣粉时,须满足一级钢渣粉的指标要求,掺量不小于7%;掺用磷渣粉时,须满足不低于L85级磷渣粉的指标要求,掺量不小于7%;掺用硅灰时,硅灰中的SiO2含量不应低于90%,掺量不小于3%;掺用石灰石粉时,石灰石粉中的CaCO3含量应不小于86%,掺量不小于5%;掺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时,其流动度比不小于90%,掺量不小4.3.3矿物掺和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4.4.1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可包括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等。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9的有关规定。4.4.2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掺用高效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时,其·6·28d收缩率比应不大于125%;掺用高性能减水剂时,其28d收缩4.5.1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和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4.5.2混凝土搅拌与运输设备洗刷水、废浆水和废弃新拌混凝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宜单独用作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用水,当用于高性能混凝土时,其掺用比例不应超过15%。·7·5.1.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依据强度并结合耐久性能等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及其他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5.1.2耐久性设计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中劣化因素的作用,保证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状态。5.2配合比设计5.2.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5.2.1-1),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k(5.2,,5.2.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当具有近1~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8·式中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cui—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fcu—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n—试件组数。对于强度等级不小于C30且不大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4.0MPa时,应按上式计算结果取值;当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3当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强度标准差滓应按混凝土强度标准值5.2.3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3。胶凝材料总3,其中矿物掺和料用量不宜大于表5.2.3的规定。宜采用较低的水胶比,砂率宜采用35%~40%,减水剂掺量应根据工作性能要求确定。·9·表5.2.3矿物掺和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种类水胶比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大于:%)(不大于:%)粉煤灰(域级以上)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复合矿物掺和料5.3抗碳化耐久性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宜按下式确定:式中—水胶比(%);c—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m);琢—碳化区分系数,室外取1.0,室内取1.7;t—设计使用年限(年)。5.4抗冻害耐久性设计5.4.1根据抗冻害设计外部劣化因素的强弱,按表5.4.1的规定确定水胶比的最大值。·10·表5.4.1混凝土水胶比最大值外部劣化因素水胶比(W/B)最大值寒冷地区5.4.2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快冻法测定。应根据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次数按下式确定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式中Km—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指数;N—混凝土试件冻融试验进行至相对弹性模量等于60%时的冻融循环次数;P—参数,取0.6。5.4.3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测定。5.4.4受除冰盐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其抗冻性的测定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单面冻融法测定。测定盐冻前后试件单位面积质量的差值后,可按下式评价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s(5.s式中Qs—单位面积剥蚀量(g/m2);M—试件的总剥蚀量(g);A—试件受冻面积(m2)设计时,应确保混凝土在工程要求的冻融循环次数内,满足s2的要求。5.4.5对抗冻性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高性能·11·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4%~5%的要求。5.5抗氯盐耐久性设计0.06%,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电量(C)确定,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5.5.3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按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采用(表5.5.3)。表5.5.3盐害环境中混凝土水胶比最大值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水胶比最大值准盐害环境地区一般盐害环境地区重盐害环境地区5.6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设计5.6.1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其矿物组成应符合C3A3S含量小于50%的要求;其矿物掺和料应选用低5.6.2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应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5.6.3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宜按表5.6.3确定。·12·表5.6.3抗硫酸盐腐蚀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劣化环境条件最大水胶比水中或土中SOEQ\*jc3\*hps10\o\al(\s\up4(2),4)-含量大于0.2%的环境除环境中含有SOEQ\*jc3\*hps10\o\al(\s\up3(2),4)-外,混凝土还采用含有SOEQ\*jc3\*hps10\o\al(\s\up3(2),4)-的化学外加剂5.7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设计5.7.1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设计使用期限内,不应因发生碱—骨料反应而导致开裂和强度下降。5.7.2为预防碱骨料反应破坏,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宜超过表表5.7.2预防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混凝土碱含量环境条件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kg/m3)一般工程结构重要工程结构特殊工程结构干燥环境不限制不限制潮湿环境含碱环境采用非碱活性骨料5.7.3检验骨料的岩石类型、碱—硅酸盐反应活性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岩相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5.7.4检验骨料碱—硅酸盐反应活性的快速砂浆棒法,应符合现试验方法的规定。·13·5.7.5检验碳酸盐骨料的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岩石柱法,应符的规定。5.7.6检验骨料碱—硅酸盐反应活性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混凝土棱柱体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规定。·14·6.1.1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应满足设计、生产和施工的要求。拌和物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6.1.2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表6.1.2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环境条件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干燥环境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6.1.3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应符·15·表6.1.3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项目控制目标值(mm)允许偏差(mm)坍落度扩展度6.1.4高性能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6.2.1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进行评定。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6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F35;合成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LC25;预制制品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其中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6.2.2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16·6.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和抗碳化等耐久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的规定。6.3.2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规定;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6.3.3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强度等级不宜小于F250;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12;抗硫酸盐等级不宜小于KS120。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表6.3.3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划分抗冻等级(快冻法)抗冻标号(慢冻法)抗渗等级抗硫酸盐等级——6.3.4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宜满足28d电通量不性能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料与矿物掺和料之和超过胶凝材料用量·17·表6.3.4-1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划分(RCM法)等级RCM-芋RCM-郁RCM-吁氯离子迁移系数表6.3.4-2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划分(电通量法)等级Q-芋Q-郁Q-吁电通量Qs(C)sss6.3.5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宜满足28d碳化深度不大于表6.3.5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等级划分等级T—芋T—郁T—吁·18·7.1.1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站(楼)应符合现行国家7.1.2高性能混凝土应实施绿色生产,生产评价指标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关于一星级的要求。7.1.3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7.2原材料进场与贮存7.2.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纤维等产品还应具有使用说明书。7.2.2原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2粗、细骨料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与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其中人工砂检验项目还应包括亚甲蓝(MB)值;3其他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7.2.3原材料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贮存,并·19·应防止受潮和污染。2矿物掺和料应按品种、质量等级和产地分别标识和贮存,并应防潮和防雨。3骨料宜采用仓储或带棚堆场贮存,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标识和贮存,堆料仓应设有分隔区域,避免混杂或污染。4外加剂应按品种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贮存,采用遮阳、防水等措施。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液态外加剂应贮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使用前应搅拌均匀。7.3.1原材料计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7.3.2原材料计量应采用电子计量设备,其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的规定。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7.3.3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3的规定,并应每班表7.3.3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按质量计:%)原材料品种水泥骨料水外加剂掺和料每盘计量允许偏差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注: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计量和的偏差。7.4.1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20·规定。7.4.2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7.4.3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应满足设备说明书的要求,且不应少于30s;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7.4.4搅拌应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质量均匀,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2混凝土稠度两次测值的差值不大于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允许偏差的绝对值。7.5.1运送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5094的规定;对于寒冷或炎热的气候情况,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罐应有保温或隔热措施。翻斗车应仅限用于近7.5.2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搅拌罐内积水排尽,装料后严禁向搅拌罐内的混凝土加水。在运输高性能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无离析和泌水现象。7.5.3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当采用翻斗车时,运输时间不应大于45min。运输应保证浇筑连续性。7.5.4高性能混凝土运输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7.5.5当卸料前需要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外加剂时,应在外加剂掺入后采用快挡旋转搅拌罐进行搅拌;外加剂掺量和搅拌时间·21·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严禁随意加水。7.6.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的厂界平均浓度差值3。7.6.2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宜采取下列防尘技术措施:1对产生粉尘排放的设备设施或场所进行封闭处理或安装除尘装置;2采用低粉尘排放量的生产、运输和检测设备;3采用喷淋装置对砂石进行预湿处理。7.6.3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配备完善的生产废水处置系统,可包括排水沟系统、多级沉淀池系统和管道系统。排水沟系统应覆盖连通搅拌站(楼)装车层、骨料堆场、砂石分离机和车辆清洗场等区域,并与多级沉淀池连接;管道系统可连通多级沉淀池和搅拌主机。7.6.4当采用压滤机对废浆进行处理时,压滤后的废水应通过专用管道进入生产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压滤后的固体应做无害化处理。7.6.5经沉淀或压滤处理的生产废水用作混凝土拌和用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取代的其他混凝土拌和用水按实际生产用比例混合后,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掺量应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2生产废水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入搅拌主机。7.6.6废浆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废浆静置沉淀24h后的澄清水与取代的其他混凝土拌和用水按实际生产用比例混合后,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22·2在混凝土用水中可掺入适当比例的废浆,配合比设计时可将废浆中的水计入混凝土用水量,固体颗粒量计入胶凝材料用量,废浆用量应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3掺用废浆前,应采用均化装置将废浆中固体颗粒分散均匀;4每生产班检测废浆中固体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次;5废浆应经专用管道和计量装置输入搅拌主机。7.6.7生产废水、废浆不宜用于制备预应力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暴露于腐蚀环境的混凝土;不得用于制备使用碱活性或潜在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23·8.1.1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绿色施工的要求。8.1.2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记录。8.1.3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8.2.1夏季施工时,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益,宜选择温度较低时段浇筑混凝土;当冬期施工时,拌和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益,并应有保温措施。漏振。8.2.3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并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8.2.4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24·8.3.1养护方案应综合考虑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现场条件、环境8.3.2用于预制制品的高性能混凝土养护应满足该制品生产工艺规定养护制度的要求。8.3.2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等养护材料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覆盖湿养护。8.3.3对于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宜采取保温养护等温控措施;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益。8.3.4当冬期施工时,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益以下再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益时再拆除,拆模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8.3.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宜大于8.3.6高性能混凝土采取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少于8.3.7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在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构件上面踩踏行走或安装模板及支架。·25·9质量检验和验收9.1原材料质量检验9.1.1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9.1.2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相关材料规程的要求。9.2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9.2.1在生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应进行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且检验为抽样检验。9.2.2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交货检验项目及其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坍落度取样检验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2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采用同一批次水泥和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至少检验1次;3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4引气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检测频率与坍落度检验频率相同。9.3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9.3.1混凝土力学性能应进行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且检验为抽样检验。·26·9.3.2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项目及其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强度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出厂检验时,每100盘相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应按100盘计;交货检验的取样频率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2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在拆除底模及支架、张拉或放张预应力筋、确定受冻临界强度等情况下,应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并在设计要求的龄期进行试验;同条件养护试件取样和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对于设计提出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轴压、弹模、抗折、抗拉、抗剪等其他力学性能应在混凝土出厂前进行验证并满足设计要求,交货检验应符合工程要求。9.3.3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9.4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9.4.1应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进行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相关章节的要求方可生产。9.4.2混凝土耐久性能交货检验应在浇筑地点见证取样,送具有相应检验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交货检验作为验收依据。9.4.3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9.5.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27·9.5.2轻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9.5.3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9.5.4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的有关技术规定。·28·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冶。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29·引用标准名录3《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8《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30·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条文说明·33· 2主要术语 3基本规定 4原材料 5配合比设计 5.2配合比设计 5.3抗碳化耐久性设计 5.4抗冻害耐久性设计 5.5抗氯盐耐久性设计 5.6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设计 6性能要求 6.1拌和物性能 6.2力学性能 7.2原材料进场与贮存 ·34· 9质量检验和验收 ·35·1.0.1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总结和归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成果和应用经验,制定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标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健康发展。1.0.2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和有关技术要求与常规的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原材料、混凝土性能、配合比和施工的控制要求也比常规的普通混凝土严格。本规程是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性能要求、施工和质量检验的专用标准,可以指导我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1.0.3与本规程有关的、难以详尽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36·2.0.1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以下几个方面的说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1高性能混凝土是针对工程具体要求,尤其是针对特定要求而制作的混凝土。例如:针对典型腐蚀环境条件须采用相应耐久性能要求而制作的混凝土;又如针对钢筋密集的结构部位必须采用免振捣施工的自密实性能要求制作的混凝土等;同时也可以针对常规情况或对混凝土有较高技术性能要求的情况,等等。传统上习惯于采用强度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总体目标,而高性能混凝土则强调综合性能:不仅仅重视强度,还重视施工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例如:对于某一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可与常规混凝土差异不大,但长期和耐久性能则大为不同,尤为优异;又如:某一配筋密集不利于振捣的工程结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可与常规混凝土差异不大,但拌和物性能尤为优异,可以免振捣自密实。2合理选用优质的常规原材料。按本标准要求,某些原材料不仅仅应满足标准的基本要求,还宜达到较高的指标要求。比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为域级粉煤灰,而芋级粉煤灰虽符合标准要求,但未列入适于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原材料。再者,合理选用及应用技术十分重要,即便采用的是优质原材料,若应用技术不对,也不能发挥作用。比如:严寒地区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不是其他品种的通用硅酸盐水泥。3采用“双掺冶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推动了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但与常规混凝土有所不同的是,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并强调矿·37·物掺和料的合理掺量。4采用较低水胶比,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关键之一。一般来说,在不与混凝土拌和物施工性能和硬化混凝土抗裂性能相抵触的前提下,低水胶比的混凝土性能相对较高。本标准推荐高性能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为0.45,主要考虑:淤水胶比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技术目标为好,不必要一味追求低水胶比;于应涵盖部分情况较好,且应用面较广的混凝土,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行业整体水平。5优化配合比,也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关键之一。优化配合比是具体操作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配合比设计的试配阶段,通过试验、调整和验证,使配合比可以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虽然原材料不过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外加剂、水这几项,但针对不同特定目标要求,各个原材料的不用用量的配合比例却变化不同。因此,无论工程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对配合比要求有何不同,配合比都应进行优化并符合技术规律,这是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必由之路。6采用绿色预拌生产方式进行绿色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以确保生产质量控制水平以及产品生产质量。绿色生产内容主要包括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当今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遵循的。7采用严格的施工措施,精心施工,严格管理,是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手段,也是制作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环节。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概括了上述方面的含义。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和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2.0.2特制品高性能混凝土与特制品混凝土的关系犹如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关系。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规定,特制品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高强混凝土、·38·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和重混凝土,其种类及强度等级代号见表2.0.2特制品混凝土种类及强度等级代号HSFLWCCC关于属于特制品的几种混凝土,说明如下:1轻骨料混凝土: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等配置的干表2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3自密实混凝土:无须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实的混凝土;4纤维混凝土:掺加钢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5重混凝土:用重晶石、磁铁矿、褐铁矿、铁砂(丸)等重骨料2.0.3常规品混凝土为通常使用的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3的普通混凝土,也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等。·39·3.0.1本条规定了控制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基本原则。3.0.3高性能混凝土标记示例如下: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河砂(也可是人工砂或海砂)、石、矿物掺和料、外加剂和水配制的常规品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坍落度为180mm,抗冻等级为—·40·4.1.2要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不包括普通混凝土允许使用的强度等级32.5的水泥,这主要是强调使用混合材料掺量相对较少的水泥,便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保证混凝土性能,尤其是耐久性能。4.1.3国内外研究表明,水泥中含有适量的中粗颗粒,不仅放热慢、收缩小,而且有利于保障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4.2.1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人工砂对MB值和石粉含量进行双控相对比较合理。4.2.2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普通粗骨料主要是强调碎石应用良好的粒型和级配,可以形成紧密堆积。4.3.3矿物掺和料属于工业废渣,可能出现放射性问题,比如粒化电炉磷渣粉等,应避免使用放射性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规定的矿物掺和料。4.4.1高效减水剂在正常掺量时具有比普通减水剂更高的减水率,减水率不小于14%,没有严重的缓凝及引气过量的问题;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小于25%,具有较好的保坍性能,并具有较小·41·的混凝土收缩;泵送剂通常为复配的减水剂,由减水、缓凝、引气以及保水等组分组成;缓凝剂是可延长混凝土凝结和硬化时间的外加剂。4.5.1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技术要求与其他普通混凝土用水并无差异,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包括了对各种水用于混凝土的规定。4.5.2设备洗涮水、废浆水和废弃新拌混凝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pH值和碱含量较高,不适合单独用作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用水,在用于高性能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掺用比例。·42·5.1.2混凝土结构的外部劣化因素有一般的和特殊的两种。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热和混凝土中性化等为一般的外部劣化因素,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盐害、冻害、化学腐蚀(如硫酸盐腐蚀)等为特殊的外部劣化因素,应按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考虑。5.2配合比设计5.2.1我国混凝土强度的配合比设计,均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5.2.2根据实际生产技术水平和大量调研,给出了表5.2.2的强度标准差取值,这些取值与目前实际控制水平的标准差比较,是偏于安全的,也与国际上提高安全性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5.2.3规定矿物掺和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5.3抗碳化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碳化是混凝土中性化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引起混凝土碱性降低的因素包括:氢氧化钙与CO2反应;氢氧化钙与SO2反应;氢氧化钙与NO2反应。混凝土中性化后,就失去了对钢筋的碱性保护。在氧气和水分作用下,钢筋就开始腐蚀。当混凝土的pH值低于10时,钢筋要发生锈蚀,所产生的铁锈使体积膨胀2.5倍,从而混凝土开裂,耐久性下降。混凝土抗碳化耐久性设计,只要是根据式(5.3.1)计算。由式(5.3.1)可知,如已知钢筋保护层厚度c、结·43·构的使用年限t以及结构所处环境(室内或室外),可以计算出混凝土所需的水胶比。如果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大于0.38,可不考虑5.4抗冻害耐久性设计5.4.1混凝土在外部劣化因素作用下会产生冻害,其耐久性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条件,按每年冻融次数、最低温度和对混凝土作用的水分而确定的。冻害,是外部水分渗入硬化混凝土的空隙中,受冻时体积膨胀,迫使未受冻结的孔溶液从结冰区向外迁移。孔溶液在可渗透的水泥浆体结构中移动,必须克服黏滞阻力,因而产生静水压力。当静水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损伤混凝土,导致开裂,以致破坏。这种冻害的发生和进行,主要与以下劣化因素有关:淤冻结时的最低温度和反复冻融次数;于受冻融作用时混凝土的含水程度。混凝土含水程度越高,受冻害越大;相反,对某种干燥状态的混凝土,即使在受冻温度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冻害。与冻害有关的设计劣化因素是每年的冻融次数。这与最低温度和渗透到混凝土中水分的环境条件有关,必须5.5抗氯盐耐久性设计5.5.3表5.5.3中规定了水胶比最大值。其中,重盐害地区是指海港工程、海上混凝土结构工程(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处于浪溅区与干湿区的部位)和海岸边的混凝土工程;一般盐害地区是指离海岸的混凝土工程;准盐害地区是指离海岸250m以外的近海工程。对重盐害地区、一般盐害地区的混凝土结构,除了选用非常低导电·44·量的混凝土和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外,混凝土中的钢筋还需采取防护措施,如环氧涂层钢筋,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不5.6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设计5.6.1~5.6.3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取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