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22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第32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1页
【走向高考】2022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第32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2页
【走向高考】2022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第32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第32讲一、选择题1.(2022·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依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连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消灭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宋朝[答案]B[解析]汉承秦制,汉初在地方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武帝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故A、C、D三项错误。2.(2022·江西南昌月考)盛唐时期,唐诗布满着昂扬乐观的情调;随后的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精神成为诗歌的主流。这表明唐朝()A.社会冲突日趋尖锐 B.君主专制日趋减弱C.地方割据日趋严峻 D.人民生活日趋困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诗的时代特征。文学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唐诗基调由盛唐时期的昂扬乐观转向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主要反映了社会时代生活的变迁,即由对盛唐统一盛世的歌颂赞美转向对民众生活艰辛的咏叹,所以唐诗基调的转变凸显出社会的变化,社会冲突的尖锐,故答案选A项;B项说法错误;C、D两项消灭在晚唐时期,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3.(2022·杭州一模)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D.“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体现了盛唐意境”,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4.(2022·郑州一模)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需有寄予,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以及同学解读材料猎取信息的力量。材料中“诗词必需有寄予,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是指诗词不光要写景抒情,更要蕴含哲理,所以依据材料含义可以推断出A项仅仅是写景符合题意,B、C、D三项均蕴含深刻的哲理而不符合题意要求。5.(2022·江西南昌月考)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亮,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其中A项属于屈原的《离骚》、B项为唐诗、C项为宋词、D项为元曲,题目要求体现宋代文学特色,首选宋词,故C项正确。6.(2022·江西安福期中)李红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推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几个()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了纸质书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尽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A.4个 B.3个C.2个 D.1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战国时期没有纸质书,①错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创造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②正确;草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尽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③错误;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④错误。故选D。7.(2022·四川自贡高三检测)国学大师王国维谈到人生境界时指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话中,王国维使用的文学形式是()A.诗 B.词C.赋 D.散曲[答案]B[解析]词的句子有长与短,便于唱歌;汉赋为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的文章;诗字数固定、格式固定;散曲语言平白。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8.(2022·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的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足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可以佐证该评价的是()A.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C.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D.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可以看出,题目要求选择想象力丰富的诗歌。D项出自李白的《怨情》,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故正确;A、B、C三项都是写实的,A项是揭示役夫的苦难,B项是体现友情,C项是劝慰他人,故排解。9.(2022·西安五校一模)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奇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消灭了很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宠爱、流传不衰的主要缘由是()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进展B.八仙来自于民间C.道教的广泛传播D.商品经济的进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元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体现其要求的世俗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进展,以小说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著作蓬勃进展起来。故应选A项。10.(2022·湖南永州二模)明朝后期的“三言二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仆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水道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进展B.中国文化的区域颜色深厚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商业进展为文学创作供应丰富素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小说兴起的时代背景。从材料可知,明朝后期商品经济进展快,从而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进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中没反映出当时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明清政府始终强调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区域性,所以答案选D项。二、填空题11.(2022·泰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材料三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切身的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由于柳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无意不行入,无事不行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宽敞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阔了词界。他的词清爽俊逸,刚健豪放。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同的是哪一幅?有何特点?(2)在内容方面,杜甫的诗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相像,结合史实予以说明。(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主要缘由是什么?[答案](1)《诗经》与杜甫诗的风格相同。都属于现实主义风格;以现实社会为素材,肤浅、悲壮、凝重。(2)屈原的楚辞与杜甫诗的内容相像。都以忧国忧民为主。由于两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对社会有一种猛烈的社会责任感。(3)变化:由诗歌到词。缘由:商品经济的进展,城市的富强,市民阶层数量的增加。[解析]第(1)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安史之乱长安城被攻破的情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写了战斗时间长期,家人失去了联系,难以团聚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杜甫是现实主义风格,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推断可知《诗经》风格与其相像,特点需结合教材进行回答。(2)问,首先明确杜甫的诗以忧国忧民为主,然后与材料一对比推断,史实可以结合两人的时代背景说明。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受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担忧;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革,兼并战斗连续不断。正是由于两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才对社会有一种猛烈的社会责任感。(3)问,要反映两种文学体裁的变化,宋词成为文学体裁的主流,最主要的缘由是经济方面。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富强,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结合两宋时期城市的进展变迁,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消遣生活。12.(2022·苏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赋”在汉代有何影响力?赋的兴盛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缘由。(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生疏?[答案](1)影响力: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宠爱。时代特征:大一统。(2)缘由:都市(城市)的富强;商业的进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消遣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两宋时期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的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思想情感。(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消灭;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渐渐世俗化、通俗化)生疏: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肯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肯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1)问,由材料中的“太子喜之”、“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得出结论。汉赋的特点是文字铺陈奢华,多用骈文,内容空洞,其主要目的多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这也是大一统安定的国家实际状况的客观反映。(2)问,可从词的特点入手来回答,词的特点是比较自由机敏,有些词人的词作世俗化,如柳永词,时人评论说“凡有水井处,必有三变词”,这真实的反映了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