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课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十八大报告学习可编辑_第1页
【讲座课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十八大报告学习可编辑_第2页
【讲座课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十八大报告学习可编辑_第3页
【讲座课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十八大报告学习可编辑_第4页
【讲座课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十八大报告学习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建设

与社会管理创新一、18大报告总体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二、回顾中央提出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17大报告提出四大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次提出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理论来源“社会建设”的概念,如果从文献溯源的话,最早见于孙中山先生1917年写的《民权初步》的著作,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应该有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后来收入他的《建国方略》著作。改革开放以来的文件2004年16届4中全会首次提出

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社会管理16届6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指导思想、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内容?大社会与小社会概念小社会:传统的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扩大了的小社会: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关系、社会安全17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内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管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社会建设和保障民生的七个方面:教育卫生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在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讲六个方面:就业和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人口管理社会管理胡锦涛的18大报告六个方面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的就业收入分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一些省市也在探索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体系上海是六个方面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社会矛盾处理社会建设推进体系江苏省提出是八个方面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应急体系社会安全权益保护等等。三、18大报告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报告第七大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四、社会建设与社会结构变化什么是社会结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前进脚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何在?未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是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

社会结构变化主要特点

而是说,社会从否认经济分层的社会,回到了再次承认经济分层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的逻辑恢复了,即承认人们经济地位的差异,承认财产的私人所有权等等。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认为经济地位差异、阶级阶层差异是不合理的,不承认财产私人所有权的合法性。新的社会分化非财产型分层→财产型分层政治分层→经济分层收入分配的新格局个体私营阶层(新生社会阶层)年份户数(万户)从业人数(万人)注册资金(亿元)19921534246860119931767293985019942187377613191995252946141813199627045017216519983120611431201999316062413439200025715070331520012433476034362002237847433782200323534637418720042350.84587.15056.3200524664901574420062595.65159.76468.720072621.453097034.720103400.01300001992年-2010年我国个体工商户情况年份企业数(户)从业人数(万人)注册资金(亿元)19921396332322211993237919373681199443224064814481995654531956262219979607261349514019981200978170971981999150885720221028720001761769240713308200120285482714182122003300552442993530520043650670501747935.920053984200556554295200649810006586.375747.2200752050006927.583000201074020008607.0190000201189000002500001992年-2011年我国私营企业情况身份制的弱化

社会核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阶级结构定型化社会利益的碎片化社会流动的变化30多年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带来了新的问题怎样看待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当前,多方面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群体事件,起因都与社会公正、社会公平有关。改革以来遇到的新问题怎样看待资源占有的差异现象?资源占有的均等与不均等资源占有的公正与不公正怎样看待社会分层现象?什么是公平正义的原则?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平观念:结果公平观:注重结果平等(equalityofoutcome),即不管个体活动的差异有多大,所有成员在最终结果上获得了相同的报酬或相同的社会资源。平均主义的公平观。改革以前,结果公平观所导致的问题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历史1979年(世界银行报告):城市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0.16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0.31城乡合计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0.33八十年代初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变化1988年为0.3821994年为0.4341996-1997年为0.4577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0.47学者数据2010-2011年不低于0.5世界上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奥地利0.231丹麦0.247瑞典0.25挪威0.252芬兰0.256德国0.281美国的基尼系数1969:0.341980:0.371990:0.402000:0.432011:0.48六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收入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传统的按劳分配原则”:按照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的不参加分配。改革以后在新形势下,新的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央十七大胡锦涛同志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部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2011-2015)主要目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2011-2015)社会建设部分提出的目标和对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2011-2015)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8大报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2011-2015)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贫富差距问题上要防止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是,少数人垄断财富,造成极大的社会不公财富分布的“马太效应”财富分布的不公造成经济循环的断裂恶性循环第二种:民粹主义我国社会结构的特征是底层群体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民粹主义。什么是民粹主义(populism)?平民至上民粹主义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民粹主义比较容易有市场民粹主义对未来发展的危害六、当前的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当前社会矛盾频发、社会问题频发,群体性事件多、上访多、社会矛盾激化。有人总结2010-2012年的群体事件,都有号称所谓十大群体事件。2010年发生的群体事件:2010年6月11日安徽省马鞍山,因当地花山区旅游局长撞伤学生,导致万人群体事件2010年6月21日,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围子镇陶埠村拆迁冲突事件2010年7月5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拆迁冲突事件2010年7月11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信发铝厂与村民因铝厂污染发生大规模冲突事件2010年7月苏州高新区的通安镇因农村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上千农民抗议事件,冲突持续半个月2010年8月3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因与城管冲突,导致派出所被砸事件,万人聚集2010年10月13日,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农民,因拆迁而发生的冲突事件2010年11月2日,云南昭通昭阳区凤凰办事处村民,因建昭鲁高速通道,征地引发的群体事件2010年11月28日晚,江苏省张家港的人民医院,因一名男孩突发意外死亡引发的重大群体冲突事件2012什邡事件2012启东事件启东事件是于2012年7月28日清晨发生在江苏省启东市的一起大规模群体事件,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事件是由江苏南通市政府对日本王子制纸之制纸排海工程项目的批准触发的。当天下午,该群体性事件已基本平息,官方也于当天上午发布公告称“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7月28日,由于担心日本王子纸业集团准备在当地修建的排污设施会对当时民众生活产生影响,数千名启东市民于清晨在市政府门前广场及附近道路集结示威,散发《告全市人民书》,并冲进市政府大楼。参加人数,媒体估计有超过10000人2011-2012广东

“乌坎事件”的意义“乌坎事件”体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可以用妥协的方式解决对立、冲突的问题。以往对于“民间领袖”政府是不信任的,而在乌坎事件中,对于群众推举的代表,政府从不信任的立场转变为信任的立场。最后,民间领袖按照“村民自治法”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也就是说民间的代表、“民间领袖”等到了官方的认可。乌坎事件在民主选举之后对立的情绪就缓和了。以往对于民间的、维权的、非政府的力量是不信任的,对于反对者就更不信任了。其实,中国自古就很会将反对派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历史上叫“招安”。一个地方起了反对派,往往是用“招安”办法解决问题。社会上确实有“仇官、仇富、仇警”的现象可见,我们处在矛盾紧张期,我在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作“社会结构紧张”。2005年,中国农村发生逾8.7万起骚乱和示威事件,比10年前多出逾4倍。

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根据全国综合办公室的统计2005年有6万起,2006年增加到8万,其中纠纷占到了46.9%。群体事件类型分布为什么社会矛盾、社会冲突频繁发生?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高风险时期

七、为什么社会发展

进入高风险时期中央认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18大报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理论“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经济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的上限,一国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2006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世界银行标准:一国人均收入高于3946美元,低于12196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南美、东南亚一些国家,失败例子: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巴西等没有进入陷阱,成功例子:日本、新加坡、韩国、匈牙利、香港地区等已经避免了中等收入陷阱

的国家和地区韩国:人均GDP

2.4万美元日本:人均GDP4.2万美元新加坡:人均GDP4.9万美元台湾地区:人均GDP

2.1万美元经济发展了为什么带来“高风险”?国际上四大理论:托克维尔曾证明:发展带来不稳定戴维斯和格尔等的J曲线理论斯托佛(Stouffer)相对剥夺理论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理论人均GDP水平与高风险阶段高风险的四大原因第一、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期望值,刺激了人们的增长欲望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都证明,高增长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而一旦高增长结束,人们攀升的期望值就会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种落差往往会造成极其可怕的社会后果。第二、贫富差距的社会后果“相对剥夺”感,即人们的满意感、不满意感不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取决于他们与别人的生活水平的比较,所以,虽然生活水平都上升了,但是与巨富阶层相比多数人还是会有被“剥夺”的感觉。第三、体制的巨大变迁会造成人们心理的很大的不平衡感。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快速转型与人的心理不适应最早发现社会变化速度快与人的不适应的社会学家:EmileDurkheim(迪尔克姆或涂尔干)怎样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怎样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如果长期下滑的社会后果消费为什么上不去?什么是带动消费的最大动力?城镇化为什么效果不明显?阻碍城镇化效果的制度原因农村的群体事件不断,抗议、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暴力报复、暴力攻击执法人员、冲击国家机关等事件不断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农村分化、农民各群体之间断裂、相对剥夺感强烈、农民道德价值观混乱、信奉金钱万能、黑道流行、农民工缺乏就业信息和机会、成为无业游民、被边缘化等等。八、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期”

的社会问题改革以来的30多年,是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最为迅速的时期。社会快速转型与人的心理不适应仅90年代中期和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里就发生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四大改革:城市住房体制改革、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养老体制改革、就业体制改革。就业体制的重大变迁

与失业问题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就业体制大转型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测算,“十二五”期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然会达到2400万到2500万,比“十一五”期间每年增加百万左右。但是实际能解决的就业人数在1200万。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温家宝,在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的外方主要代表时,透露“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中国失业率到底多少?农村外出劳动力?每年新毕业大学生:2009年610万2010年630万2011年近660万2012年近680万大学毕业的失业者、半失业者“啃老族”、“家蹲族”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敏感问题这些事情,最开始主要是失业的大学生,运用网络媒体联络,引爆了一系列群体事件。所有这些矛盾的爆发,来自于长期失业、长期对社会不满、都政权不满而产生的绝望和对抗情绪。要注意,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会引发社会矛盾。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报告指出,从改革开放迄今,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朝着“坏”的方面演变,在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这是一个早已被理论和各国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问题。中国医改的问题是重新走了一遍已经被认定为错误的道路,这种倾向必须纠正。医疗卫生改革走入困局,根源在于基本方向有问题,不能走市场化的道路。基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无论是基本保障目标选择还是医疗卫生的干预重点选择,靠市场都无法自发实现合理选择,必须强化政府职能。政府的责任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功能;二是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包括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参保率,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医保问题,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控制基本药物价格,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改进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十二五期间的医改目标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内容转变政府对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的管理职能,理顺“管”与“办”的关系。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实行医疗卫生全行业管理和属地化管理,政府对卫生服务的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行业准入、安全质量监管、运行监督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改变分头管理的局面,按照集权监管、行政问责原则构建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以医疗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监督为主、专门机构监督为辅、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监督体制。政府对医疗保障的管理职能主要是推动立法、监督管理、医保供款、宏观调控等。“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在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础上逐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按照国际上卫生发展的新理念,“十二五”时期应将目前医疗保障制度的内涵适度扩展从现在的疾病保障发展为健康保障。健康保障特征:健康保障至少涵盖了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内容,范围更广健康保障除了重视疾病治疗外,更加关注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健康保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大量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甚至是全体居民;健康保障更加关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以提高卫生服务和费用保障的公平与效率。住房体制改革

与当前的房价问题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发展评价19791986199119941998试点售房提租补贴以售带租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住房体制改革转型时期房地产结构的严重失衡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价格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过大住房供需结构不匹配,小户型、低配置、低总价的住宅供应量过小北京市场上一套90平米的普通住房,即使按2007年1月全市商品二手房均价8113.87元/平方米计算(新房更贵),总价也要73万,需要年收入6万元的普通家庭不吃不喝积攒12年2007年2月北京开盘商品房的整体均价为9815元/平方米,开盘单价过万的项目占到42.9%,四环之内已彻底告别了单价8000元以下的楼盘。北京市2003-2005年商品房住宅总价的区间分布变化

6.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7.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任务。9.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10.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2005年4月27日“国八条”2006年5月17日“国六条”效果如何?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006年1月为

5.5%,2006年4月为5.6%,2006年10月为6.6%,2007年6月为7.1%,2007年10月为9.5%,2007年11月为10.5%。转型与社会问题小结18大报告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九、社会分化与

社会不稳定群体社会分化的情况下会产生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两种不同的弱势与边缘“在合法竞争中发生的社会分化”“制度障碍型的社会分化”城乡的社会不稳定群体谁是“高期望值群体”?农民中的“高期望值群体”传统城市职工的问题特大城市中的“蚁族”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产下层怎样解决社会不稳定问题?社会流动机制的建设:为人们的社会流动提供机制和机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上升流动的机会什么是公平、公正的社会?人们认可“合法竞争中发生的社会分化”人们不认可“制度障碍型的社会分化”,往往激化社会矛盾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中国城市竞争力形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农转居居民、城市流动人口等都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实现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构筑社会安全网成为重要问题。社会底层与生活绝望群体问题什么是社会底层?谁是社会底层?哪些底层会造成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上访上告投诉无门底层社会报复社会性质的事件2010年,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州、江苏泰兴、山东潍坊、陕西南郑,在不到2个月时间,全国已发生了六起针对校园学童的暴力事件,已造成18人死亡,约90多人受伤。3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郑民生杀死8名小学生。郑民生供认,在他原计划里,他准备要杀掉至少10名、最多30名学童。“他认为不如此,就不能造成轰动的社会效应。”郑民生说:他要让社会因为仇恨他而追究背后的原因。郑民生交代,在案发的前一天,他曾经和女邻居聊天,称自己觉得“活着没意思”。该女邻居听罢挑唆他:“那你不能就这么死了,太便宜,应该做些事让人们刮目相看!”4月12日,广西合浦学校门前发生凶杀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4月28日,广东雷州发生行凶事件,16名学生受伤;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砍杀幼儿事件,32人伤。4月30日,山东潍坊王永来持铁锤闯入尚庄小学击伤5名学前班学生后,自焚。5月12日,陕西南郑县一校园,发生砍杀儿童事件,7人死亡,20多人受伤全国接连发生6起校园血案。广东雷州行凶事件行凶者陈康炳记者报道:一间仅四五平方米的房间,床上胡乱丢着脏兮兮的被子,用竹竿随便撑起的蚊帐上已积上一层厚厚的灰,三间窗户被人为地封住了两间,另一间封着纹晕玻璃的窗户似乎从来都没有打开过,潮湿的地面上掉落着几团石灰,床头柜里零乱地散放着药盒。陈康炳生于1978年。20年前,陈就读于雷州三小,在父母眼里,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成绩一直很好”。进入雷州二中后,成绩也还保持着比较好的水平。随后,考取雷州师范。在师范第一年时,曾经考了数学第一名。1992年师范毕业后,陈康炳开始了教师生涯,他任教的第一个学校是北塘学校,一年多后被调往洪富小学。任教第二年,陈曾在片区教学比赛中获得第三名,“都说他上课上得好”2006年,是陈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2月,他在洪富小学办理了病休手续,离开讲台,回家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治疗。陈病休后,每月能领到1100元钱,“治病根本就不够”。为此,包括陈本人及其父母在内几次找过学校领导,请求支付医疗费,但遭到拒绝,相反还要陈自掏腰包“请人替课”,为此,陈先后两次给了学校共3000元“替课费”。陈父称,每次找领导回来后,儿子便闷闷不乐,“走路低着头走,根本不看路边。”在病后四年的时间里,陈康炳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租住在这里。他无法上班,没有朋友来往,没有爱人……在这个熙攘的社会里,他就像一个“隐形人”和“多余人”。这样不声不响地生活4年后,2010年4月28日,他突然出现在广东雷州市雷城一小的校园里,连砍15名小学生和一名老师,以这种令世人唾弃的方式昭告自己的存在。试分析:五起校园血案的凶手,都是属于社会“底层”,对生活绝望。制造福建南平“3.23”血案的郑民生原是社区诊所医生,被辞退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制造广西合浦“4.12”血案的凶手杨家钦早年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曾在上海打过工,回村后没有固定收入。十、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难题:

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关于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的研究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和表述,社会学家常常采用类比的方法。如:“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橄榄型”或“纺锤型”社会结构。笔者对于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橄榄型”的也不是“金字塔型”的,而呈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社会结构。2、使用数据的说明数据来自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抽样数据,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抽样比为0.95‰(样本人口1,180,111人,实际登记人口1242612226人)。未考虑1.81%的漏登率。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对于户口性质的区分有农业和非农业两类,但存在部分样本没有户口登记情况,约占总样本量的0.69%的。在与户口制度有关的分析中将这部分数据作缺失处理。

关于ISEI值的说明特莱曼(Treiman)与甘泽布姆(Ganzeboom)和格拉夫(Graaf)一起提出了“国际标准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本文所使用的ISEI数值(Ganzeboom,Graaf,Treiman,1992)在建立该指数时,特莱曼等使用了16个国家的31套数据,这些国家包括了从最不发达的到最发达的国家,因此该指数是有国际代表性的。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职业分类体系,形成该指数时,将教育的和收入的指标也作到了国际标准化,从而解决了国别差异问题。本研究的数据转换本研究在将职业指标转换为ISEI值的时候,也尽量作到了对于职业进行辨析和实现转换的准确性。本文采用的是2000年人口普查的职业分类。转化成ISEI后,中国各个职业阶层的地位值ISEI值测量的中国社会结构主要分值组的说明23分组占了全部就业者的63.2%,而组成该分值的职业群体基本上就是农民,包括从事大田、棚架等农作物种植的人员、农副产品加工人员和其他种植养殖业从业人员、畜牧业生产人员、家畜家禽等从业人员,收垃圾为生者,清洁工等。其中的主体,占该组91.2%的都是从事大田劳动的农民,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即在上述的63.2%中,58%都是大田农民,另加上5.2%的其他一些体力劳动者。这些人构成了丁字型社会的最下面的一个巨大的群体。该群体反映了中国的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社会下层的比例过大。29-31分组在立柱形的分组中人数稍多一些,占9.1%,多为建筑工人、土石方施工工人、混凝土配置加工工人、架子工、地质勘察工人、煤矿冶金矿物开采工人、建筑材料加工工人、金属加工工人、装运搬运的工人、人力车工、外卖运送工、运输工、伐木工人、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工人、皮毛生产加工工人、制鞋业工人、手工业工人等。这类人多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他们的实际社会地位和实际生活水平与农民比较接近。以下各组的比例就更小了,相比较而言,还有下面各组值得一提。43-45分,占全部就业者的2.3%,主要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护士、普通行政业务人员、办公室普通职员、企业普通职员,商业服务业人员,推销、展销、购销人员等。是典型的白领群体。丁字型结构、两极型社会的核心是城乡关系问题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严重滞后问题。

倒丁字型结构与社会结构紧张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结构原因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我们面临的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是由于我国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太大,他们不是不需要这些产品,而是没有消费能力,没有钱。十一、我国中间阶层的变化趋势第四,效益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公司、单位的职工层。大约占就业人口的3-4%。第五,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在农村里包括那些经营比较成功的富裕起来的阶层,在城市里包括大批下海的、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中小工商业业主、独立经营者等。中间阶层的这个部分的构成最为复杂,体现出中国社会阶级重组的特点。近来,中间阶层的这个组成部分增长速度最快,目前大约占就业人口的5.94%。中小工商业经营者有可能上升为中国中间阶层的最主要构成群体。我组织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河北、河南、山东、辽宁、重庆等省市进行的农民工调研数据证明,有国家认可的正式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仅占11.06%,也就是说农民工中88.94%的人都没有国家认可的正式的职业资格证书。人数百分比本人自学的(边学边干)30729.9%拜师傅学来的25224.6%亲戚、朋友或老乡教的14914.5%所在单位/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12011.7%在学校(中专、职高、技校)学会的929.0%参加政府劳动部门等组织的培训525.1%在社会上开办的培训学校学会的373.6%其他171.7%合计1026100.0%农民工具有的职业技能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职业阶层美国加拿大197519952005197519952005专业技术人员15.0717.6520.3215.07专业人员15.1916.95技术人员12.4914.84各类管理人员10.4913.7614.436.5610.989.18普通职员17.8514.7213.7817.5313.7013.80商业销售人员6.4412.1027.92无#无#无#服务业人员13.7413.5511.1014.1114.16生产、运输等操作人员34.1625.2922.8731.43有手艺者9.4010.31操作工人10.939.99初级就业者9.748.34美国、加拿大就业者的职业阶层百分比变迁职业阶层澳大利亚瑞典19751993200519751995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