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训01中国古代史选择题100题
全解全析
12345678910
ADCCDACABD
11121314151617181920
DBCCBDBCCB
21222324252627282930
DACBADACCC
31323334353637383940
BDABCCBDBD
41424344454647484950
BAADCBABCB
51525354555657585960
CACDDDCDBC
61626364656667686970
DDACDCBCDB
71727374757677787880
CBBDCAACDB
81828384858687888990
CBADDBDCCB
919293949596979899100
CDDDBADBDC
第1页共22页.
1.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口店遗址”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了北京人遗
址,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骨和烧石等,说明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A项正确;北京人
住的是山洞,河姆渡人会建造干栏式房屋,排除B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排除C项;距今约3万年,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与题干的“发现的完整头盖骨化石”不符,排除D项。故选
A项。
2.D
【解析】根据材料“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
种。”和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的文物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
存,他们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类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
说明考古发现是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D项正确;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材料没有提及化石,排除A项;历史典籍是后人了解历史的主要载体,材料中
没有历史典籍,排除B项;远古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价值,材料没有提及远古传说,排除C项。故选D
项。
3.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为
适应南方火热、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会制造骨耜生产工具,会烧制陶器,“猪纹陶钵”
是其代表性器物,C项正确;元谋人和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未进入原始农耕时代,排除AB项;半坡遗
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种植粟为主,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代表性器物是人面鱼纹彩陶盆,排除D项。
故选C项。
4.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的史料来源,C项正确;历史传说
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排除A项;学者的推断带有主观色彩,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来
源,排除B项;文学作品具有主观创造性,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解析】从“‘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可
知,材料反映了黄帝与炎帝、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这说明当时部落之间存在互相攻伐的现象,D项正
确;黄帝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但这与题干“‘以与炎帝战于阪
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等不符,排除A项;传说炎帝曾教民开垦耕种,但这同样与与题干“‘以与
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等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黄帝与炎帝、黄帝与蚩尤
第2页共22页.
之间的战争,说明当时部落之间相互攻伐,而不是黄帝经常入侵其他部落,且这种说法也与题干“‘轩辕乃修
德振兵’”“‘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尧舜禹时
期实行的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A项正确;世袭制是君主或贵族由同一家族的
人世代相袭的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
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C项;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创立的地方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
选A项。
7.C
【解析】由题干材料“宜侯夨(Cè)簋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0余字(如图),铭文大意为
周康王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鬯(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以及奴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
出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所以它是研究西周分封制的一手史料,C项正确;宜侯夨簋内的铭文没有涉及周王室
地位逐渐衰落的信息,排除A项;宜侯夨簋的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排除B项;“因有处模糊而不具有史料
价值”说法错误,模糊也具有史料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解析】根据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
的用鼎制度,体现出西周社会等级森严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用鼎制度,西周社会的腐败在材
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体现出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排除C项;西周各地经济
发展不平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体现了青铜鼎作为礼器,使用数量的多
少体现了权利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因此,鼎的数量代表着权力和社会地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鼎的
种类的信息,用途方面仅提到用于祭祀,因而无法体现用途广泛,排除A项;题干只强调了不同等级的人
使用的青铜鼎的数量,体现不出青铜鼎工艺水平的高低和制作精美,排除C项;题干中的“鼎”体现了商周
时期青铜文化,而不是铜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周时期祭祀土神和谷神,天子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用羊、猪二牲;祭祀宗庙,
大夫和士有封地的用祭礼,没有封地的用荐礼。”可知,不同的等级采用不同的祭祀礼节,这反映了西周时
期贵族严格的等级制度,D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未反映文化传播,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
现了宗法制度,未反映生产规模,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度,未反映土地管理,排除C项。故
第3页共22页.
选D项。
11.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夫”“网”“水”“舟”“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
40%是象形字,可知他们创作“撤网”的灵感来自甲骨文的造字法的象形,D项正确;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
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与“夫”“网”“水”“舟”“鱼”不符,排除A项;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
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与“夫”“网”“水”“舟”“鱼”不符,排除B项;假借字是指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
字来代表所想表达的字或意,与“夫”“网”“水”“舟”“鱼”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解析】据题干“山西省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
和所学知识可知,牛鼻子上有鼻环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牛耕技术,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
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项正确;题干
反映的内容反映出的是牛耕技术的出现,进而体现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手工业的规模扩大,商业活
动逐渐活跃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项;牛鼻子上有鼻环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的出现,不能直接反映分封制开
始逐步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初期到春秋晚期,列国对吴国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被视为蛮夷到承认诸夏
的身份,体现了推动了民族认同,C项正确;材料反映春秋时期民族间的交融,未体现政局动荡,排除A
项;材料反映春秋时期民族间的交融,未体现文化繁荣,排除B项;材料反映春秋时期民族间的交融,未
体现削弱了周王威信,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解析】根据“‘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
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
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正确;灵渠是秦朝开凿的,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与题干中“李冰治水”无关,排除A项;长城是秦朝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与题干
中“李冰治水”无关,排除B项;大运河是隋朝开凿的,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沟通了南北交通,与题干中“李
冰治水”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解析】根据材料“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
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太极拳也是在一招一式动作之中,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第4页共22页.
可知,太极拳体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道家思想观点,B项正确;太极拳是“百家争鸣”
的道家思想的内容体现之一,而不是成果,排除A项;华佗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等五种动物的姿态创
编而成,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太极拳体现道家思想,“是文明交流的产物”与材料信息
不符,比如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解析】依据题干“千年前来自五湖四海,崇尚不同学派,有各自主张的学子汇聚齐国,来到稷下学宫学习
受教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成立的稷下学宫,在这里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
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
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
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D项正确;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夺取更多土地、财产和人口,
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霸主而展开了长期争霸战争的局面,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A项;兼并战争是春
秋时期的大诸侯国不断地通过攻打小的诸侯国来壮大自己的战争,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题干反映
的是不同学派,有各自主张的学子汇聚齐国学习受教,统一思想与春秋战国的史实不符,题干也没有涉及
统一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文化上,私学兴起、人才
涌现;各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开始变法改革,各个学派的思想家辩论而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因
此,①王室衰微、②私学兴起、③百家争鸣,B项正确;私学兴起是人才涌现的原因,排除A项;由于生
产力的进步,一些大的诸侯国崛起,政治上出现了王室衰微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B项。
18.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混乱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C项正确;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朝,禹的儿子继
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创“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排除A项;废除宗法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
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概括不全,排除B项;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属于土地制度的变革,与题意
反映的“大革命”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解析】据题干“秦朝负责监察百官,被称为“风霜之吏”的官员”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
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
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因此掌管监察的应是御史大夫,C项正确;丞相是掌管行政的,排除A项;太尉是
第5页共22页.
掌管军事的,排除B项;转运使是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而设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公元前206
年--公元前202年,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排除
C项;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排除D项。故选B项。
21.D
【解析】根据材料“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了许多事功。”
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修秦陵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
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项正确;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建立秦
朝,定都咸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行郡县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书同文促
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汉高祖刘邦颁布新规,‘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同时释放奴婢,鼓励人民
致力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所学可知,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而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题干中的这些规定正是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表现,A项正确;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排除B项;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文帝和景帝时期,注重“以德化民”,轻
徭薄赋,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解析】根据材料“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可知,汉文帝统治时
期轻徭薄赋,减轻赋税,有利于促进农业的恢复,C项正确;汉文帝奉行黄老无为思想,仁政属于儒家思想,
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汉文帝一项措施,并不能得出他“系统反思秦朝的暴政”的结论,排除B项;减轻赋
税无法抑制土地兼并的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
24.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
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措施:“兵皆罢归家”;注重农业生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
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西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施行休养生息的治国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
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废除酷刑,勤俭治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
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的局面,B项正确;重文轻武是指重视文职官员而轻视武职官员,属于宋朝
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不属于边疆治理措施,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主导地位,排
第6页共22页.
除D项。故选B项。
25.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可以看出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比较强大,严重威胁这中央。西汉汉
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
的大一统,形成乙图的形势,A项正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举措,与题干无
关,排除B项;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统一文字是秦始皇采取的巩固大一
统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26.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D项正确;铜方量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颁布的标准量器,与题中朝代不符,排除A项;秦始皇下令
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排除B项;“汉并天下”瓦当反映
的是汉朝建立,与题干中“汉武帝统治时期”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7.A
【解析】根据表格所示,汉高祖时期诸侯国内统管众多官员,包括各类卿大夫和都官,其设置模式与中央
政府极为相似体现是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到汉武帝时期重点推行中央的“汉法”,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汉
成帝时期,诸侯国内史职位被撤销,相的职责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扩展。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一步步强
化,A项正确;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是在隋朝时期确立了科举制,材料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变化的信息,
排除B项;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与题干“相的职责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扩展”不符,概括不全,排除C项;
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与史实不符,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而非贵族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
28.C
【解析】根据题干“主父偃向武帝上书”“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薄矣”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
现了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汉武帝时诸侯国问题越来越,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
等措施来解决诸侯国问题。“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
列侯归郡统管。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上的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属于思想文化专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设立盐铁官、收回铸币权是汉武帝加强经济上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故选C项。
29.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继承内外朝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内朝官员的权力,皇权的至高无
上是各方势力参与争夺的根本原因,即君主专制的弊端是其根源,C项正确;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是外戚
专权的条件,并非根源,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且汉代儒学强调三纲五常,其
第7页共22页.
仍旧是服务皇权,排除B项;宦官专权时,皇帝借外戚铲除宦官,外戚势重时,皇帝信任宦官牵制外戚,
究其本质还是皇权强化造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0.C
【解析】根据材料“很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张骞引入‘胡种’的记录”“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张骞使
西域得种,故名‘胡瓜’”和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葡萄、核桃、苜蓿、石榴、
胡萝卜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汉族的铸铁、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
西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C项正确;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
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正式开启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以丝绸;
为主要商品的贸易往来,材料体现不出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排除A项;张骞出使西域,
促进了汉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材料没有体现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汉与西域各民族关系,
排除B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
的管辖,排除D项。故选C项。
31.B
【解析】根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
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项正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并不是标志着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北庭都护是唐朝时期设置的机构,安西都护是唐朝时
期管理西域的机构,在此之前的西汉时期,今新疆地区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排除CD项。故选B项。
32.D
【解析】据所学可知,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D项
正确;据所学可知,佛教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而不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
中国,排除A项;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不是早
期佛教,排除B项;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排除C项。故选D项。
33.A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
查到的历史史实有”结合所学可知,《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①《伤寒
杂病论》的发表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发生在东汉,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秦朝统一通用文字为小篆和
汉武帝大一统的货币为五铢钱都在《史记》记述范围内,③④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项。
第8页共22页.
34.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公元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季汉”“蜀汉”,所以①②处应该填入的是曹丕和成都,B项正确;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曹操在世并未称帝,排除AD项;刘备在成都称帝,
而不是长安,排除C项。故选B项。
35.A
【解析】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后相距时间是两个数字相加减1,
因而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秦与西晋这两次统一相距
221+280-1=500年,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3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
跨‘南楚之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由于北方动乱,大批北方民众相继南迁避难,给江南地区
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之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东晋后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百姓安居乐业。可知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项正确;我国经济重心
南移任务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南朝《宋书》载不符,排除A项;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与题干
信息“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富’”没有
联系,排除B项;西晋王朝保护大地主的利益,与“南朝《宋书》载”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7.B
【解析】据题干“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
大批流亡南下。”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①正确,④正确,B
项正确;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说法错误,北人南迁是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②错误,契丹
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说法错误,契丹族在中原却只占据了燕云十六州,未能成功入主中原,③错误,
排除A、C、D项。故选B项。
38.D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族
人民接受北方少数民族的用具,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D项正确;少数民族的坐具传
入内地,与之相关的是少数民族内迁,而北方人口的南迁指的是中原人口迁徙到南方地区,排除A项;汉
族人民接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反映了民族的交融,民族关系趋于和缓,排除B项;北方少数民族的坐
具传入内地,属于社会生活习俗的交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第9页共22页.
39.B
【解析】据题干“北魏早期,公主的婚配对象主要是北魏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贵族首领或鲜卑军功家族,孝
文帝亲政之后,公主择偶的选择主要以汉人为主”和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公主婚配对象的变迁,这反映了鼓
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B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北魏统一黄河
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排除C项;北魏公主婚配对象的变迁并不是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启示,排除D项。故选B项。
40.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
出色。顾恺之出生在东晋时期,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
和《洛神赋图》,D项正确;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A项;吴道子
是唐朝画家,排除B项;钟繇是书法家,独创楷书,排除C项。故选D项。
4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
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故①错误;②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
术》,故②正确;③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故③错误;④宋应星的《天工
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④错误。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
项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2.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一河千载通南”“货通南北利四方”是对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描述。大运
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都江
堰是在四川岷江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B项;明长城为防御北方蒙古贵
族南扰而修筑,排除C项;宋航海文化有利于海上贸易,与题干“一河千载通南北”无关,排除D项。故选
A项。
43.A
【解析】根据材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照进金樽里””及所学知识可
知,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唐朝发展了科举制,推动了唐朝诗歌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文人是否
收到朝廷重视,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唐诗的繁荣,与大唐盛世繁华无关,排除C项;宋朝商品经济的
繁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4.D
第10页共22页.
【解析】根据材料“混南北为一区”和所学知识,隋文帝在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
实现南北统一,D项正确;材料强调隋文帝统一全国,没有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社会经济发展
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隋炀帝时期主持开通大运河,排除C项。故选D项
45.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隋朝
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
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运河对后世的
积极影响,故大运河促进了隋朝的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说法错误,
排除B项;隋炀帝的修建大运河劳民伤财,导致百姓不满隋朝统治,不利于巩固隋朝的统治,排除D项。
故选C项。
46.B
【解析】根据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认
识到隋朝暴虐而亡的历史教训,主张以民为本,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B项正确;隋炀帝是一位
暴君,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唐高祖是唐代的第一位皇帝,但是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相关的民本思想,排
除C项;唐中宗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
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
定,但又放纵纵容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宠信武三思,任其陷害功臣,弄权专国,为非作歹,致使朝
政混乱不堪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7.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其意思是:君主就像
船,老百姓就像水,水可以载着小船,也可以将船掀翻。这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认识到人
民百姓是王朝兴亡的决定性力量,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指出唐太宗对具体人才的任用以及自己如何
虚心纳谏,BC项的说法与题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关,排除BC项;题干材料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
系的认识,唐太宗并非认为君主比人民重要,且D项说法与题干“‘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8.B
【解析】根据材料“武则天颁布《求贤制》,表达了她求贤似渴的愿望”可知,这表明武则天重用人才,再联
系所学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B
项正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是唐太宗革新的措施,排除A项;唐太宗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唐太宗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第11页共22页.
D项。故选B项。
49.C
【解析】材料中唐代汉族中妇女也流行少数民族的服饰,甚至有穿着男子服饰的,由此说明当时社会风尚
相对宽松开放,C项正确;材料说明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
唐朝的社会风气,没有涉及都市生活,排除B项;女子可以穿男子衣衫并不意味着男女地位平等,排除D
项。故选C项。
50.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便于耕作。“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能够入
选“盛唐篇”的是曲辕犁模型,B项正确;秧马模型主要流行于宋代,排除A项;耧车是汉代发明的,排除C
项;罗盘不是农业方面使用的,是辨别方向的,排除D项。故选B项。
51.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等,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
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人称“颜筋柳骨”,C项正确;吴道子、阎立本是唐朝时期著名的
画家,不是书法家,排除ABD项。故选C项。
52.A
【解析】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吐蕃人是藏族
的祖先,7世纪前期,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
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汉藏交往的基础,A项正确;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的是唐玄
宗,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太宗派遣玄奘前往天竺,将佛教引入中国,但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唐
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排除D项。故选A项。
53.C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唐朝开元通宝”、“日本和同开珎”和所学知识可知,最早的日本是没有货币的,主要
是以物易物,或者用粮食和布匹作为一介物。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积极学习唐朝文化,也
引入唐朝的货币制度;公元708年,日本天皇朝廷开始铸造钱币和同开珎,形制还是圆形方孔钱,这说明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C项正确;日本钱币是仿制中国钱币制造的,“互促共进”说法比较确切,排除A
项;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不是唐朝学习日本,排除B项;材料仅为中日货币的相似之处,不能体现多元
化,排除D项。故选C项。
54.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前期,玄奘西游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
师,唐太宗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经历见闻由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
第12页共22页.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书籍
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
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传播唐朝文化,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加强对西域的统治不属于
对外开放,是唐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5.D
【解析】根据题干中“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玄奘西行天竺。贞观年间,
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
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
作出了杰出贡献,D项正确;《汉书•张骞传》和张骞通西域有关,和题意无关,排除A项;《徐霞客游记》
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光辉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
录着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马可•波罗行纪》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根据
在中国的见闻所作,排除C项。故选D项。
56.D
【解析】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五代十国时期,唐朝节度使朱温建立后梁,五代开始,
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夏商西周之后的时期,排除A项;东汉之后是三国鼎立时期,排除B项;两晋
之后是南北朝并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5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
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综上①③④
说法正确,C项正确;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
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
称“五代十国”,所以②说法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8.D
【解析】根据材料“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唐宋之
后,新生儿抓到纸笔,则最为满意”可知,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武并重,而唐宋之后重文,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科举制,宋朝发展了科举制,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民间读书风气
盛行,因此,材料反映了科举使民间读书风气盛行,D项正确;“抓周之俗”不能反映平民百姓生活丰富多彩、
第13页共22页.
古代迷信思想深入民间,排除AB项;“新生儿抓到纸笔,则最为满意”不能反映纸的发明促进教育发展,排
除C项。故选D项。
59.B
【解析】由题干材料“在宋代,造纸术和印刷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
率和质量,刻印的书既多且佳,这无疑推动了词的传播和发展。”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词的
传播和发展,材料反映的宋词兴盛的客观条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宋朝的政治环境,
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宋朝市民阶层的壮大,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宋词兴盛
的客观条件,而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60.C
【解析】根据题干“辽《东丹王出行图》(局部),画中人的衣冠与当时宋人着装相似”和所学知识可知,澶渊
之盟后,辽宋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民族间长期交融,出现了作品中人的衣冠与当时宋人着
装相似的现象,这是民族间长期交融的结果,C项正确;辽朝契丹民族文化长期落后与史实不符,排除A
项;契丹民众向北宋示好无关不符和史实,排除B项;辽宋贸易交流的需要不是服装相似的原因,排除D
项。故选C项。
6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D项正确;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是金属货币,排除A项;唐朝的开元通
宝也是金属货币,不是纸币,排除B项;汉朝的五铢钱是金属货币,而非纸币,排除C项。故选D项。
62.D
【解析】根据图片“宋代蹴鞠铜镜”、“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和所学可知,
宋代,蹴鞠(足球运动)更加盛行,上自帝王,下到普通百姓,皆以蹴鞠为乐为趣,宋代蹴鞠纹铜镜,反
映了当时人们蹴鞠的情况;宋歌舞散乐壁画,反映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元墓
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元朝的杂剧表演。因此图片中文物呈现的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市民生活,丰富
多彩,D项正确;科技先进是指宋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的发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
期刚健豪迈,尚武开放,排除B项;国家统一与宋朝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3.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
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岳
飞的忠诚、勇敢、维护人民利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项正确;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顾全大局,排除B
项;文天祥是南宋的抗元英雄,但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之间的盟约,排除C项;清朝时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4页共22页.
勇于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64.C
【解析】根据材料“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和所学可知,在行省制度下,各
行省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可以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这便调整了中央与地方
之间的关系,C项正确;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郡县制开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
项;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65.D
【解析】根据材料“万物所聚,诸行百市”“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物”和所学可知,宋代店铺林立,
一家连一家,这体现出都市商业繁荣。唐朝时期长安城市坊分离,①错误;会子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②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③错误;宋朝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④正确。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BC项。故选D项。
66.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时期形势图》”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辽、西夏的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订
立“澶渊之盟”,有利于保持和平局面,C项正确;金为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排除A项;材料未体
现出北宋的民族政策开明,排除B项;南宋与金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排除D项。故选C
项。
67.B
【解析】根据题干“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南宋抗金名
将岳飞,体现了精忠报国的精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圆城大败
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B项正确;鉴真东渡传播了大唐文化,
排除A项;玄奘西行学习佛法,排除C项;文天祥是南宋状元,以反抗元朝的统治为己任,被俘后英勇就
义,著有《正气歌》,排除D项。故选B项。
6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宋朝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C项正确;
交子是最早的纸币,反映出宋朝贸易的繁荣,排除A项;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瓦子的出现代表了都市生活的
繁荣,排除BD项;故选C项。
69.D
【解析】据题干“用于研究辽夏金时期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
省松原市扶余市石碑崴子村屯东高约2米的得胜陀上,是金代第五世帝王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其祖父金代
第15页共22页.
开国元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反辽获胜而立,D项正确;《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
绘画作品,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是艺术加工过的作品,不
能作为可信史料研究,排除B项;昭陵六骏指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的六匹战马,这些战马在唐太宗登基
后被雕刻成石刻,安置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前,以纪念它们在唐太宗统一中国过程中所立的战功。每
匹战马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象征意义,这些石刻不仅展示了唐太宗对这些战马的敬重,也体现了他的军事
策略和勇气,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0.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此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
朝。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终结,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南宋,与岳飞抗金的郾城大捷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南宋与蒙古
结盟夹击金朝,排除D项。故选B项。
7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地方分权和朝臣的势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
他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上,取消
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这种内外制度都强化了君主权力,C项
正确;丞相制度在明朝时期被废除,因此“传承了政治旧制”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和地
方官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分化事权,“造成了冗官现象”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
C项。
72.B
【解析】据题干“明太祖在充分吸取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制度改革,以期实现
更为稳定的皇权。”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稳定皇权,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B项正确;明太祖废除
了宰相,而不是削弱相权,排除A项;明成祖设立东厂,排除C项;清朝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故选B
项。
73.B
【解析】根据题干“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益智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和所学
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长期以往存在的丞相制度,B项正确;火药的发明始于唐代,广泛应用于战
争,是在宋元时期,南宋时运用火药制作的火器是突火枪,元朝发明了火铳,排除A项,“楚河、汉界”的
典故来源于楚汉之争,排除C项;“围魏救赵”的典故来源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7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
第16页共22页.
销海内外,D项正确;邢窑主要生产白瓷,排除A项;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排除B项;冰裂纹瓷器是哥
窑的产品,排除C项。故选D项。
75.C
【解析】根据材料“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状元宰相”,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裁撤中书省,
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至此丞相废除,C项正确;嘉靖二十六年是明朝,与此前的隋朝、宋朝无关,
排除AB项;雍正设立军机处是清朝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76.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废除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丞相制度,故废丞相的是朱
元璋,对应①,A项正确;御史台是东汉至元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排除B项;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
理,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设通判以分知州权力,排除C项;③对应的是雍正帝,根据所学可知,雍正年
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因
此③对应D项,排除D项。故选A项。
77.A
【解析】根据题干“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是为了‘耀兵异域’,显示中国之富强,造成‘万国来朝’的气派。另一方
面,也是为了开辟通往西洋各国的海上交通,以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郑和
下西洋的原因,A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历程为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
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不符合题意,
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的效果宣扬了国威,但是加重了财政负担,排除D项。故选A项。
78.C
【解析】由题干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进行了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
列海上探险。”并结合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C项正确;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械设计教学课件-样章
- 《眼保健操》课件
- 《急诊影像病例》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课件
- 【课件】体育产业发展的概述与日照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 《IPTV播控平台综述》课件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佳作合集十篇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并合集十篇
- HG/T 6312-2024 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正式版)
- 2024时事政治试题库学生专用
- 三级合伙人制度
-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政府雇员招聘3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矿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椎体感染的护理查房
- 产后饮食的健康宣教-课件
- 儿科案例完整-川崎病课件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电子行业认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2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