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周至县一模)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孙宝琦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A.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B.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C.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 D.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2.(2024秋•南通月考)1905年11月3日,清朝官派留学生黄尊三在日记上写道,《民报》为宋教仁等所创办,鼓吹革命,提倡民族主义,文字颇佳,说理亦透,价值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之上。据此可知,当时的《民报》()A.提倡的民主共和观念为民众普遍接受 B.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C.已成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阵地 D.为预备立宪运动进行了舆论宣传3.(2024秋•河北区期中)如表是一些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出处内容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八年今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达到也。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辛亥、北伐与抗战》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谘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A.不同的评价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的评价切合时代需要 C.不同阶级立场的评价有所不同 D.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4.(2024秋•嘉兴期中)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学者认为其将根本法做成了适用一人一事一时的制度规定,这一举措也就犯了“因人设法”之忌。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因人设法”的条款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5.(2024秋•和平区校级月考)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均以更为务实审慎的态度向西方报道中国局势,并不多见关于“宪政”“共和”等政府形式的讨论。而是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并表达出对孙中山政府实际治理能力的担忧。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A.同情南方革命政府 B.反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C.注重维护在华利益 D.意图促成军阀割据局面6.(2024•尖山区校级开学)在讨论同盟会的名称时,有人主张称“对满同盟会”孙中山则以“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而反对称对满同盟会”。这表明孙中山()A.确立了反帝的主张 B.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C.对民族主义有反思 D.将推翻清政府统治作为目标7.(2024秋•鹿邑县期中)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并未像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 B.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 C.新文化运动自身具有局限性 D.反封建思想的不彻底性8.(2024•湖北模拟)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A.切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 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C.推动社会变革持久发展 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9.(2024•雅安开学)20世纪早期,陈独秀、胡适高举科学大旗,批判一切礼教、国粹、旧伦理、旧道德以及鬼神等之后,“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科学文化在得到迅速传播的同时,科学的体制化和科学研究本身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这()A.反映出传统文化与科学相互排斥 B.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在需求 D.说明进化论已被国人广泛接受10.(2024•岚山区校级开学)有学者认为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培养新国民”的呼喊,被淹没在政治论战和武装革命的波涛中,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把提高“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A.批判封建纲常礼教 B.推动文化全面转型 C.唤起民众爱国热情 D.传播科学社会主义11.(2024秋•大连月考)如图为油画《北大钟声》,描绘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期的学术群像。对油画《北大钟声》解读准确的是()A.场景发生的时间:中华民国元年 B.场景发生的原因:袁世凯在南京称帝 C.作品表达的主题:新文化运动的包容性 D.作品的史学价值:绘画还原历史真实12.(2024•桥西区开学)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这反映出李大钊()A.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B.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否定孔子及其学说 D.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13.(2024•湖南二模)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多次向美、日、英、法、德等国寻求援助,希望列强承认并支持南方政府,但各国均只承认北京政府,视孙中山为叛乱者。这()A.表明瓜分中国的同盟再次形成 B.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转变 C.体现列强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 D.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4.(2024秋•南海区月考)民国初年,袁世凯的侍从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A.思想革命的迫切性 B.政治革命的激进性 C.社会革命的广泛性 D.经济改革的必要性15.(2024•天津模拟)如表为国共合作前后各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媒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时期类型1919﹣1922年1923﹣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共产党》《劳动界》《新青年》《向导》《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青年》《犁头》《中国学生》《战士》《中国工人》《人民周刊》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报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新民国》(主要宣传三民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广州《民国》(侧重新闻报道)A.社会各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C.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分歧并存 D.传媒产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16.(2024•广州开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割据混战。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实质是()A.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B.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手段 C.争夺国家权力 D.抢夺更多财物17.(2024•江西)1914年3月,北京政府工商部颁布《矿业条例》,明确规定矿产国有,但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矿业权之获得不以地主自然取得而以申请为先,同时大幅减低矿产税,取消原有的将部分赢利上交给政府的规定。这表明政府意在()A.限制地主投资以固统治 B.振兴工商实业以培国本 C.提倡自由经营以利投资 D.降低矿产税率以解民困18.(2024秋•青羊区校级期中)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5年出厂;第一架飞机1919年出厂;第一艘万吨轮建成于1920年,而且连续建造了4艘;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这反映了北洋军阀时期()A.政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自给 B.中国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 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19.(2024秋•青羊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唐建军主编《中学历史参考地图册》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资金及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C.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20.(2024•东台市模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4•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之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知识理论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者与自由知识分子通过发表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成就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的介绍分析。纪念活动反映出了1948年知识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思考,以及自由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复杂的心路历程变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纪念活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阐释,而自由知识分子在纪念活动中则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关注较多。这一年,各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摘编自贺金林、江东屹《1948年中国知识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政治意义。22.(2024•东风区校级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中大多数人出身富室,接受过新式教育,活动区域多集中在城市集镇,不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因此,他们在反清斗争中非但未与农民融为一体,反而在某些问题上走向了对立。例如在对待新式学校的态度上,两者的对立就十分明显。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反抗活动中常把新式学校当作泄愤的对象,发生许多毁学事件,而当时新式学校又恰是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摘编自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历史寒假作业(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BCCCBABA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CBBBDD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周至县一模)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孙宝琦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A.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B.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C.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 D.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材料“1911年11月11日”“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体现的是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群众要求共和的呼声强烈,因此材料内容反映出武昌起义后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速,B项正确;三民主义包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信息,也未涉及三民主义的社会基础,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此时南京临时政府尚未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于1912年元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2024秋•南通月考)1905年11月3日,清朝官派留学生黄尊三在日记上写道,《民报》为宋教仁等所创办,鼓吹革命,提倡民族主义,文字颇佳,说理亦透,价值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之上。据此可知,当时的《民报》()A.提倡的民主共和观念为民众普遍接受 B.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C.已成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阵地 D.为预备立宪运动进行了舆论宣传【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解答本题需结合辛亥革命的背景进行分析。【解答】提倡的民主共和观念为民众普遍接受,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排除B项;根据材料“《民报》为宋教仁等所包吹革命,提倡民族主义,文字颇佳,说理亦透,价值在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之此可知,当时的《民报》已成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阵地,C项正确;《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宣传的是革命思想,不是为预备立宪运动进行了舆论宣传,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3.(2024秋•河北区期中)如表是一些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出处内容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八年今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达到也。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辛亥、北伐与抗战》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谘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A.不同的评价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的评价切合时代需要 C.不同阶级立场的评价有所不同 D.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表格信息。【解答】A.评价角度不同,不是体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而是体现了时代的不同,A项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如B项;B.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上述三则史料都切合当时的时代特点,B项最佳,正确;C.材料的评述不能反映阶级属性,但涉及共产党人的占两条,C项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如B项,排除;D.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无法得出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的历史结论,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4.(2024秋•嘉兴期中)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学者认为其将根本法做成了适用一人一事一时的制度规定,这一举措也就犯了“因人设法”之忌。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因人设法”的条款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因人设法”是指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而出台的条款,即以设置国务员来限制总统的权力,C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原则,排除;B项体现的是立法权归于国会(参议员)的原则,排除;D项体现的是司法独立的原则,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5.(2024秋•和平区校级月考)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均以更为务实审慎的态度向西方报道中国局势,并不多见关于“宪政”“共和”等政府形式的讨论。而是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并表达出对孙中山政府实际治理能力的担忧。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A.同情南方革命政府 B.反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C.注重维护在华利益 D.意图促成军阀割据局面【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是“而是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并表达出对孙中山政府实际治理能力的担忧”。【解答】A.英美报刊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未体现英美两国同情南方革命政府,排除;B.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注重维护在华利益,而不是反对中国建立共和政体,排除;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更加关注南北割裂的局面,这是因为分裂的中国会损害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利益,正确;D.材料信息未体现英美促成军阀割据局面的意图,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辛亥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6.(2024•尖山区校级开学)在讨论同盟会的名称时,有人主张称“对满同盟会”孙中山则以“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而反对称对满同盟会”。这表明孙中山()A.确立了反帝的主张 B.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C.对民族主义有反思 D.将推翻清政府统治作为目标【分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突破了传统的盲目排满思想,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统治,说明当时对民族主义有反思,C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提出系统民主革命纲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孙中山将建立共和政体作为目的,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7.(2024秋•鹿邑县期中)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并未像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 B.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 C.新文化运动自身具有局限性 D.反封建思想的不彻底性【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题干“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兴起的,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为了拯救衰弱的中国,从思想启迪明智,提倡民主和科学,兼顾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自身的局限性在于全盘否定传统和肯定西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反封建思想的不彻底性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2024•湖北模拟)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弘扬民主与科学()A.切合了解决时弊的要求 B.适应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C.推动社会变革持久发展 D.缓和了中西文化的矛盾【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根据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认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能切合解决时弊之要求,因此出现材料所述陈独秀的言论,故A项正确;B.新文化运动既是思想革命,也是文学革命,文学革命是思想革命的工具,是为了顺应思想革命的需要而兴起的,故B项错误;C.“持久发展”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D.材料未提及中西文化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9.(2024•雅安开学)20世纪早期,陈独秀、胡适高举科学大旗,批判一切礼教、国粹、旧伦理、旧道德以及鬼神等之后,“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科学文化在得到迅速传播的同时,科学的体制化和科学研究本身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这()A.反映出传统文化与科学相互排斥 B.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在需求 D.说明进化论已被国人广泛接受【分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据题意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者除了批判旧传统和旧道德,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研究本身的发展,由此说明新文化运动在不断深入发展,B项正确;传统文化与科学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排除A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在需求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而不是发展科学,排除C项;“广泛接受”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0.(2024•岚山区校级开学)有学者认为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培养新国民”的呼喊,被淹没在政治论战和武装革命的波涛中,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把提高“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A.批判封建纲常礼教 B.推动文化全面转型 C.唤起民众爱国热情 D.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从19世纪末开始的启蒙运动……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培养新国民’的呼喊,被淹没……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把提高‘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的主旨,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解答。【解答】依据材料“从19世纪末开始的启蒙运动……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培养新国民’的呼喊,被淹没……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把提高‘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可知,该学者肯定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宣传民主自由、推动个性解放方面的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全面转型”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唤起民众爱国热情的信息,而且这也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最突出的影响,故C项错误;该学者强调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自由方面的意义,而非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11.(2024秋•大连月考)如图为油画《北大钟声》,描绘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期的学术群像。对油画《北大钟声》解读准确的是()A.场景发生的时间:中华民国元年 B.场景发生的原因:袁世凯在南京称帝 C.作品表达的主题:新文化运动的包容性 D.作品的史学价值:绘画还原历史真实【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对题干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据本题材料可知,油画《北大钟声》,描绘了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期的学术群像,此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奉行“兼容并包”方针,从油画中人物的衣着打扮即可看出新旧人物夹杂,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包容性,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已经是民国四年,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在北京称帝,排除B项;油画具有主观性,可以反映历史,但是不能还原历史,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2.(2024•桥西区开学)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这反映出李大钊()A.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B.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否定孔子及其学说 D.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认为批判孔子不是批判孔子本人,而是批判专制政治的灵魂,显然说明李大钊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能正确批判儒家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李大钊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排除A项;C项与材料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李大钊反对专制制度,不会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4•湖南二模)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多次向美、日、英、法、德等国寻求援助,希望列强承认并支持南方政府,但各国均只承认北京政府,视孙中山为叛乱者。这()A.表明瓜分中国的同盟再次形成 B.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转变 C.体现列强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 D.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本题考查了袁世凯复辟制度与护国斗争,解答本题需结合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史实进行分析。【解答】瓜分中国同盟再次形成是在华盛顿会议后,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列强拒绝承认并援助孙中山,使孙中山逐渐认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质,转而寻求与苏俄合作,推动国共合作,故B项正确;列强拒绝援助孙中山是基于维护在华利益考虑,而非维护中国统一,排除C项;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袁世凯复辟制度与护国斗争,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4.(2024秋•南海区月考)民国初年,袁世凯的侍从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A.思想革命的迫切性 B.政治革命的激进性 C.社会革命的广泛性 D.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唐在礼的话指出了当时人们虽然知道“共和”的概念,但对如何实践与落实缺乏明确的理解和方案。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共和制度的认识不足,说明思想上对新制度的理解和准备是不充分的,因此强调了思想革命的迫切性,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治革命后人们对“共和”到底如何建立不了解,说明思想解放的迫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革命的论述,未涉及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排除C性;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后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论述,不能得出经济改革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5.(2024•天津模拟)如表为国共合作前后各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媒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时期类型1919﹣1922年1923﹣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共产党》《劳动界》《新青年》《向导》《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青年》《犁头》《中国学生》《战士》《中国工人》《人民周刊》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报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新民国》(主要宣传三民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广州《民国》(侧重新闻报道)A.社会各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C.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分歧并存 D.传媒产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据本题材料可知,经过对比发现,国共合作前后双方都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但双方侧重点存在差异,国民党侧重宣传三民主义和新闻报道,从而得出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分歧并存,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两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能涵盖整个社会阶层,排除A项;材料中缺少对比,并不能反映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社会传媒产业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6.(2024•广州开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割据混战。当时军阀割据混战的实质是()A.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B.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手段 C.争夺国家权力 D.抢夺更多财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洋军阀的割据,要求学生结合北洋军阀统治的实质来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手段,B正确;ACD均非实质,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洋军阀的割据,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7.(2024•江西)1914年3月,北京政府工商部颁布《矿业条例》,明确规定矿产国有,但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矿业权之获得不以地主自然取得而以申请为先,同时大幅减低矿产税,取消原有的将部分赢利上交给政府的规定。这表明政府意在()A.限制地主投资以固统治 B.振兴工商实业以培国本 C.提倡自由经营以利投资 D.降低矿产税率以解民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题干提到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矿业条例》,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大幅减低矿产税,取消原有利润上交规定,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减少税收负担和简化获取矿业权的手续来吸引投资,从而振兴工商实业以增加政府收入,培固国本,B项正确;限制地主投资以固统治与材料中“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相矛盾,排除A项;C选项的“自由经营”不符合材料中矿业权要申请和交矿产税,排除C项;北京政府的主要意图不是缓解民困,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24秋•青羊区校级期中)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5年出厂;第一架飞机1919年出厂;第一艘万吨轮建成于1920年,而且连续建造了4艘;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这反映了北洋军阀时期()A.政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自给 B.中国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 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题干“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5年出厂;第一架飞机1919年出厂;第一艘万吨轮建成于1920年,而且连续建造了4艘;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柴油机”“飞机”“万吨轮”等都属于重工业产品,它们的出厂和制造说明了中国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政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自给,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轻工业,无法得出“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C项排除;题干未涉及比较,无法得出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D项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9.(2024秋•青羊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唐建军主编《中学历史参考地图册》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资金及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C.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图片信息。【解答】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其他地区分布很少,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布局不够合理,故排除A项;资金及技术力量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一带,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0.(2024•东台市模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 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一战的影响去理解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原因。【解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从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宣扬优胜劣汰,到后来批评天演论,宣扬互助,其主要原因是受一战的影响,知识界有所转变,从对西方文明全盘肯定,到对进化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西方文明有所反思,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并非社会精英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体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是国人,也没有体现他们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4•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之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知识理论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者与自由知识分子通过发表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成就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的介绍分析。纪念活动反映出了1948年知识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思考,以及自由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复杂的心路历程变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纪念活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阐释,而自由知识分子在纪念活动中则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关注较多。这一年,各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摘编自贺金林、江东屹《1948年中国知识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1)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合作合同:跨境电商平台的共建与运营合作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厂房租赁包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小学数学与英语融合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 创新实践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 家用植物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研究
- 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发展兴趣爱好
- 2025版汽车制造行业装配工劳动合同范本
- 课程设计与开发专业就业
- 2025年度版权质押合同质押权利与义务详细描述3篇
- 2024年规范化承诺协议样本版B版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外来人员车辆入厂安全须知
- 第7讲 高斯光束的聚焦和准直课件
- 小学生三好学生竞选演讲稿PPT幻灯片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浪潮入职培训考试题目
- 钻井HSE作业风险控制
- S7-200SMARTPLC应用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B2C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质量及其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的中期报告
- 年同等学历考研申硕综合科复习指导(教育心理学)课件
- 线段角动点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