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今,以地铁为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时、高效的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出现在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美国纽约D.德国柏林2、据下表可推知。

1719—1833年黄埔港往来西方船只统计表。起止时间法国船只数(艘)英国船只数(艘)西方国家来往广州。

船只总量(艘)所占百分比法国英国法国英国1719—1769年10637776914%49%1770—1778年4515927816%57%1779—1833年56260741121.4%63%

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B.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C.法国国内革命影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3、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材料可用来说明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B.美洲比欧洲更加适宜种植小麦C.小麦在美洲种植的必要性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4、据考古发现,他们在公元前5500年左右就开始通过大面积种植小麦、大麦、黄瓜等农作物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他们发明了犁,并尝试驯服野生动物来帮助耕地;为了解决农作物浇灌问题,他们还挖掘了专门的沟渠进行引流和控水。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A.斯巴达人B.苏美尔人C.阿兹特克人D.雅利安人5、中国现存最早的契约是西周周恭王时期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四件土地契,将契约文字刻在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该材料表明西周A.履践重农抑商经济政策B.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C.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6、下表是中国历代城市化率表。时间前14世纪2世纪745年1200年1820年1893年1949年城市化率(单位:%)15.9%17.5%20.8%22%6.9%7.7%15.4%

由此可推测()A.中国古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B.古代经济重心在农村C.唐宋经济繁荣推动了城市化D.明清城市化快速发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7、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材料二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深;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社会领域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地理领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的联合;在知识文化领域这些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摘编自施诚《全球史研究主题评介》(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过程的相同点,并指出其融入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性网络形成的影响。10、美洲农作物外传材料一番茄:一名六月柿,茎似篙,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番茄:一名六月柿,茎似篙,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1621——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年)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材料二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1)指出材料一中两则材料的类型。阅读两则材料能得出哪些史实?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玉米、甘薯传入对明清社会产生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8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都城是一个国家执掌和行使最高权力的地方,通常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而一部都城变迁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从首都变迁的轨迹中,可以知晓政权更迭的原因、民族关系的紧张、经济重心的变化、中华文化的瑰丽和历史步伐的沉重。都城是一个国家执掌和行使最高权力的地方,通常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而一部都城变迁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从首都变迁的轨迹中,可以知晓政权更迭的原因、民族关系的紧张、经济重心的变化、中华文化的瑰丽和历史步伐的沉重。

请根据表格信息,围绕“都城的变迁”这一主题,自拟论点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准确。)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4分)12、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3、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建于1863年,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2、C【分析】【详解】

通过观察表格中数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法国来华船只不增反降,反映出国内的大革命影响了其海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针对的是荷兰,与百年后法国船只数量下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贸易是海外殖民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3、C【分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美洲白人对小麦的依赖性,但是从欧洲运输并不方便,因此体现的是小麦在美洲种植的必要性,C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促进了小麦的引进,D排除。故选C。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较早大面积种植小麦,大麦等农作物,在解决人口增长、农业动力和灌溉问题等方面比较先进的文明创造者,最有可能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B项正确;斯巴达城邦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大面积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排除A项;阿兹特克等印第安文明培育的农作物并不包括大麦和小麦,排除C项;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而非农业文明发达的民族,排除D项。故选B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的四件土地契及“契约文字刻在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已经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的契约精神,D项正确;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排除A项;儒家学说是在春秋时期创立的,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6、C【分析】【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唐宋时期城市化率较高,结合所学,可以推测是当时商品经济比较繁荣所致,故C项正确;1820年6.9%,与前面相比是下降的,排除A项;主体不等于重心,城市化率无法反映经济重心,排除B项;根据表格信息,明清时期城市化率下降,排除D项。故选C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7、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8、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永久要塞,作为经济军事据点”以及“1492年欧洲就打开了进入美洲内陆的通道。他们通过军事;迅速征服墨西哥、秘鲁,进而控制印加帝国”可知,西欧殖民者主导(被动融入);据材料一“欧亚大陆的主要谷物(麦类和水稻)柑橘、香蕉、无花果、葡萄传入美洲”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据材料一“1713年一艘来自印度洋的商船把一种可怕的天花瘟疫传至此地,1/4以上居民被杀死”以及“1650年,各种流行性‘人群疾病’.和虫媒致命性疾病的发作导致美洲人口损失50%—90%”可知,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现象。第二小问背景,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近代非洲和美洲融入世界性网络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由此带来的早期殖民扩张,因此可知主要背景为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新航路的开辟根本原因是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也是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因此可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知,当时还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即西欧基督教的传播。

(2)据所学殖民扩张的知识可知,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二“世界性网络的锻造,既造成了破坏,也带来了发展和创造”可知,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据材料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来自远方的各种事件和进程的影响”可知,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据材料二“社会领域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等级更为复杂;生态领域导致无数物种交换,植物、动物、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现象”可知,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据材料二“枪炮对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加以重新塑造,并造成国家间鸿沟不断加深;在经济领域导致了财富分配格局的大规模变革”可知,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解析】(1)相同点:西欧殖民者主导(被动融入);都伴随物种交流的过程;传染病传播;人口锐减现象。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西欧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2)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转型;人类社会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不同地区物种的交流与传播,丰富民众生活,促进人口增长;伴随世界性网络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的一段文字和一幅图片可知是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史实:图片是16世纪中叶德国学者绘制的番茄;说明16世纪中叶欧洲已到达美洲;文字材料是1621年中国学者对番茄的描述,说明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已经将美洲作物番茄传入中国。

(2)影响:根据材料“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和所学知识可知玉米甘薯㐊高产作物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升;粮食产量的提升有利于人口的增长;由于玉米甘薯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可以让更多的良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根据材料“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可知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解析】(1)类型: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史实:16世纪中叶欧洲已到达美洲;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已经将美洲作物番茄传入中国。

(2)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人口的增加;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五、论述题(共1题,共8分)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古都被定为都城的次数,分析得出古代都城确立的不同因素,得出结论古代都城的选址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然后结合典型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解析】示例:都城变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论证:经济层面: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载能力;农业技术水平;地区开发程度;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经济交流等。政治层面:政权核心地区;民族关系因素;巩固统治需要;适应政治形势发展;便于管理和控制的考虑。文化层面:传统文化影响;安土重迁思想;文化多元交流的影响。六、简答题(共2题,共14分)12、略

【分析】【详解】

原因:根据题干数据和时间1911年,9292千米;1924年,约1.2万千米;2004年底,约7.15万千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