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08一2049一2016J11324一2017主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17年5月1日2017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标定[2016]1147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顶管工程施工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顶管工程施工规程》,经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049—2016,自2017年5月1日起实施。原《顶管工程施工规程》(DG/TJ08—2049—2008)同时废止。本规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九日—1—本规程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交 [2013]1260号)的要求,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总结了多年来软土地层的顶管施工实践,对顶管施工全过程作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并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施工单位的意见,修订了《顶管工程施工规程》DG/TJ08—2049—2008。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5顶管始发与接收;6管材和管道接口;7顶管;8特种顶管;9管道防腐;10质量标准;11安全和环境保护。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在“管材与管道接口”一章中新增了“橡胶密封圈”“衬垫下对接”等技术要求。2.在“顶管工作井、接收井”一章中修改了工作井及接收井的穿墙孔直径要求,在“顶管”一章中修改了钢筋混凝土管、钢管允许顶力计算公式参数,顶管始发接收时洞口土体加固原则及触变泥浆性能的要求。3.对管道防腐按照管道类型的不同进行了调整,不再将气压平衡式顶管机作为单独的顶管机类型,并调整了顶管机的适用土层。顶管机类型归并入“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及“网格式”顶管机类型中。—2—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66号;邮编:200080;E-mail:digua1984@126.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shgcjsgf@sina.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龚剑李耀良顾杨陈立生朱建明刘鸿鸣张海锋黄金明葛金科李申杰严国仙赵敏杰陈永飞王理想张云海罗云峰戴南刘桂荣金中林秦雨春郑亮亮王小安卢秀丽邹峰韩红娟主要审查人:桂业琨杨国祥苏耀军丁文其吴君侯何拥军王建华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2016年9月—1—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 65顶管始发与接收 86管材和管道接口 96.1管材选用 96.2钢管 96.3钢筋混凝土管 106.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116.5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116.6橡胶密封圈 126.7衬垫板 137顶管 147.1顶管机的选型 147.2顶进设备安装 157.3测量 167.4顶力估算和允许顶力 177.5中继间 197.6触变泥浆 207.7管道顶进和纠偏 217.8排泥 23 23 24—2—8特种顶管 268.1曲线顶管 268.2超长距离顶管 278.3小直径顶管 288.4大直径顶管 288.5矩形顶管 298.6垂直顶升 308.7特殊管材顶管 318.8顶管地下对接 319管道防腐 33 339.2钢筋混凝土管 349.3其他 3410质量标准 3511安全和环境保护 40本规程用词说明 42引用标准名录 43条文说明 45—3—contents1Generalprinciples 12Definitions 23Basicreqirements 44pipejackingofworkingshaftandarrivingshaft 65originatingandreceiving 86Tubingandpipelineinterface 96.1selectionofpipematerial 96.2steeltube 96.3Reinforcedconcretetube 106.4Rpmp 11 116.6Grommet 126.7Linerplate 137pipejaking 147.1Jackingmachinelectotype 147.2Equipmentinstallationofpipejacking 157.3Measuring 167.4Estimateandmaximumjackingpressure 177.5Intermediatestation 197.6Thixotropicmud 207.7Tubingjackingandcorrecting 217.8spoildisposal 237.9ventilation 237.10powersupply 24—4—8specialpipejacking 268.1Jackingincurve 268.2superlongdistancepipejacking 278.3smallerdiameterpipejacking 288.4Largerdiameterpipejacking 288.5Rectanglepipejacking 298.6verticaljacking 308.7specialpipejacking 318.8pipejackingdock 319corrosionpreventionofpipes 339.1steeltube 339.2Reinforcedconcretepipe 349.3others 3410Qualitystandard 3511saf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40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42Listofquotedstandards 43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5—1—1总则1●0●1为了在顶管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泥水平衡式、土压平衡式及网格式等顶管机在黏性土、粉土和砂土等地层中的施工。1●0●3本规程适用于钢管、钢筋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顶管施工。1●0●4顶管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2.0.1顶管pipejacking地下管道施工中,依靠顶管机和顶进装置,将管节在地下逐节顶进的施工工艺。2.0.2顶管机pushbench安装在管道前端用于掘进的机械设备。2.0.3工作井workingshaft用于顶管设备安装调试、管节拼装及顶进施工的地下作业空间。2.0.4接收井arrivingshaft用于接收顶管机的地下作业空间。2.0.5小直径顶管smallerdiameterpipejacking内径600mm~1200mm的顶管。2.0.6大直径顶管largerdiameterpipejacking内径不小于3500mm的顶管。2.0.7长距离顶管longdistancepipejacking一次顶进长度500m~1000m的顶管。2.0.8超长距离顶管superlongdistancepipejacking一次顶进长度大于1000m的顶管。2.0.9导轨rail铺设在工作井底部,用于顶管工程初始导向和管节拼接用的轨道。2.0.10穿墙孔holeforpenetratingwall顶管机进出工作井、接收井的洞门。2.0.11始发originating—3—顶管机由工作井进入土层开始顶进的过程,也称为出洞。2.0.12接收receiving顶管机由土层进入接收井完成顶进的过程,也称为进洞。2.0.13反力墙reacting-forcewall工作井内承受千斤顶反力的墙体。2.0.14顶管后座jackingbase千斤顶与反力墙之间的传力装置。2.0.15中继间intermediatestation设置在管节间的接力顶进装置。2.0.16特殊管材specialpipe顶管管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管材。2.0.17特种顶管specialpipejacking使用特殊管材或特殊施工方法的顶管。2.0.18垂直顶升verticaljacking依靠顶进装置将管节在已顶进完成管道内逐节垂直向上顶进的施工工艺。2.0.19触变泥浆thixotropicslurry用于填充管道外壁与土体之间的空隙并起到减阻作用的泥浆。2.0.20盘根止水packingseal把棉、麻、石棉、石墨等材料浸入复合树脂或油浸物而制成的填塞顶管机与穿墙孔空隙的止水材料。2.0.21顶升帽jackingcap垂直顶升时,设置在首节立管顶部用于破除迎面土体的结构件。—4—3基本规定3●0●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应对工程沿线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上与地下管线、建(构)筑物、障碍物及其他设施等周边环境情况的详细资料进行核实确认。3●0●2顶管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并应进行设计交底。3●0●3顶管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及环境条件。3工程难特点分析与针对性措施。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5顶管机的选型。6顶管设备、系统的布置。7管材、接口连接与管道防水。8管节的内外防腐。9顶力估算及后座布置。10中继间的布置。11测量及纠偏方法。12顶管施工参数的选定。13触变泥浆的配制与管理。14顶管的通风措施、供电措施、通信及监视系统。15始发及接收措施。16环境监测与影响分析。17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材料及劳动力安排计划。—5—18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措施。19应急预案。20附图。3●0●4顶管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特点及有关规定,对顶管沿线影响范围内的地表、邻近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置观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的信息应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0●5顶管工程所用的管材、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场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3●0●6顶管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再进入施工现场,并应进行单机、整机联动调试。3●0●7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和易于保护的地方。—6—4顶管工作井、接收井4.0.1工作井和接收井围护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邻近建(构)筑物、地上与地下管线情况,结构受力及施工安全等要求合理选型o工作井和接收井可采用钢板桩、沉井、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或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等结构形式o4.0.2工作井的最小净长度宜按下式计算:L≥L1十L2十L3十S1十S2十S3(4.0.2)式中:L—工作井最小净长度(m);L1—顶管机或管段长度,取大者(m);L2—千斤顶长度(m);L3—后座及扩散段厚度(m);S1—顶入管段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m),可取0.5m;S2—顶铁厚度(m);S3—考虑顶进管段回缩及便于安装管段所留附加间隙(m),可取0.2mo4.0.3工作井的最小净宽度宜按下式计算:B≥D十2b(4.0.3)式中:B—工作井的最小净宽度(m);D—管道外径(m);b—施工操作空间(m),可取0.8m~1.5mo4.0.4工作井的最小深度可按下式计算:H=H1十D十h(4.0.4)式中:H—工作井最小深度(m);H1—管顶覆盖层厚度(m);D—管道外径(m);—7—h—管底下的操作空间(m),钢管可取0●7m~0●8m,钢筋混凝土管可取0●4m~0●5m,其他管材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值。4●0●5工作井的穿墙孔直径可按下式计算:式中:D1—工作井的穿墙孔直径(m);DI—顶管机外径(m)。4●0●6工作井的穿墙孔应设置止水装置。止水装置可采用盘根止水或橡胶止水,也可采用组合形式止水。止水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土、粉土等土层宜采用盘根止水。2黏性土土层宜采用橡胶止水。3在长距离顶管或承压水土层中宜采用多道或组合形式止水。4顶管结束后,管道与穿墙孔的间隙应及时进行封堵。4●0●7接收井的最小净长度和净宽度应满足顶管机在井内拆除和吊出的要求。4●0●8接收井的穿墙孔应考虑止水要求,其直径可按下式计算:式中:D2—接收井的穿墙孔直径(m);DI—顶管机外径(m)。—8—5顶管始发与接收5.0.1顶管始发及接收的洞口土体加固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顶管机型、管道直径、顶管推进方向、坡度、埋深和周围环境等情况综合确定。土体加固宜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冰冻法及降水等形式。5.0.2顶管洞口的加固效果应采用钻芯取样的方式进行检验,加固体的强度不宜小于0.5Mpa,并应检查加固体的均匀性和防渗漏性能,始发、接收前应在洞门上打设探测孔,确认止水措施的有效性。5.0.3采用沉井施工的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洞口临时封门可采用钢封门、砖砌封门、钢筋混凝土封门、型钢封门或以上几种的组合等形式。5.0.4顶管施工采用降水措施时应设置水位观测井,并应使水位降至管底0.5m以下。5.0.5洞口凿除物应清除干净,顶管机始发时,导轨上的管道应与洞口的止水装置保持同轴,避免损坏洞口的止水装置。5.0.6顶管机始发时应设置延伸导轨,其标高和轴线应与工作井内导轨一致。5.0.7顶管机在进入接收井洞口加固体时,应降低推进速度并减小正面压力。接收井内应设置接收导轨。5.0.8顶管始发前应验算顶管机和管道的后退受力状态。起始顶进的阶段不宜实施注浆减阻措施,并应在起始顶进段设置可靠的止退装置。5.0.9在含承压水的砂性土层中,顶管始发和接收宜采用降压措施。当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时,顶管机接收可采用水下进洞和钢套筒辅助进洞方式。—9—6管材和管道接口6.1管材选用6.1.1顶管管材材质应根据设计要求、管道用途、管材特性及工程具体情况确定。6.1.2给水工程管材宜选用钢管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钢管管身外防腐施工应在工厂内完成。6.1.3排水工程管材宜选用钢筋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或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6.1.4输送腐蚀性水体或管外水土有腐蚀性时,宜优先选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6.2钢管6.2.1钢管管节的长度应根据钢板定尺宽度确定,管节在对接时纵向焊缝错开应大于300mm。6.2.2管节内、外直缝宜采用埋弧自动焊。6.2.3采用埋弧自动焊时,拼缝两端应装引弧板及收弧板,并在焊后切除,切除时不应损伤焊缝表面。6.2.4焊接坡口处必须清除铁锈、油污、水分,表面应打磨光滑,且无凹凸不平。6.2.5管节制作的拼装应在专用的拼装胎架上进行。6.2.6焊缝坡口宜采用“V”型,角度宜为40O。6.2.7焊缝不应有裂缝、气孔、夹渣及融合性飞溅等缺陷。6.2.8井内管道接口拼装焊接不宜在井内修边。—10—6.2.9拼装后待焊缝冷却,无损检验合格后应进行防腐处理。6.2.10焊缝质量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与《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的要求。6.2.11钢管制作、接口连接的焊接质量应评定合格,焊接检验人员应取得相应工艺资格。6.3钢筋混凝土管6.3.1钢筋混凝土管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及现行行业标准《顶管施工法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的规定。管节及接口的尺寸精度和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6.3.2钢筋混凝土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抗渗等级不宜低于P8。6.3.3钢筋混凝土管宜采用双道橡胶密封圈的钢承插接口形式。6.3.4顶进前应对钢筋混凝土管、钢套环、橡胶密封圈及衬垫材料作检测和验收。6.3.5钢套环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端部刃口应无疵点,焊接处应平整。6.3.6木衬垫板粘贴时应位置准确,粘贴牢固,表面平整。6.3.7管节承插前,应用粘结剂将橡胶密封圈正确固定在槽内,并应涂抹对橡胶无腐蚀作用的润滑剂,承插时外力必须均匀,承插后橡胶密封圈不应移位且不应反转。承插后,应对双道橡胶密封圈进行单口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顶进作业。6.3.8顶管施工完成后,应先将管节接缝清洗、干燥,再采用弹性密封填料或硅藻泥对管节接缝进行嵌缝。—11—6.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6.4.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质量和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B/T21492的要求。6.4.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接头可采用双插口接头或承插口接头方式。6.4.3管道内表面应光滑、无缺陷及无损伤。管道外表面平直度应小于3mm。管节长度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宜超过6m。6.4.4给水顶管的管内涂层树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GB13115的规定。6.4.5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在顶进时,应在每根管节接口端面、顶铁及中继间接触面加设木衬垫。6.4.6管节接口连接完成后,应对双道橡胶密封圈进行单口打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顶进作业。6.5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6.5.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制作质量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19685的有关规定执行。6.5.2管道承、插口端部混凝土不应有缺料、掉角、孔洞等缺陷。6.5.3管道内壁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应出现直径或深度大于10mm孔洞、凹坑以及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现象。6.5.4管道外壁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粘皮、麻面、蜂窝、塌落、露筋、空鼓,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5mm。6.5.5管道接头用的橡胶密封圈断面形状、尺寸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6.5.6管道承插口钢环及管外壁钢承口的外露部分应采用有效—12—的防腐材料加以保护。6.5.7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标识、运输和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节出厂前应对合格的管节进行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商标、产品标记以及生产日期。2吊装管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节碰伤,严禁采用钢丝绳穿心方式吊装。3管节应按不同管节品种、公称内径、工作压力、覆土深度堆放,不得混放。4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应加强管节的后期洒水保养工作。6.5.8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节的使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其中相邻管节之间接头控制允许转角不应大于0.3O。2顶管施工期间不得直接在管节内壁上钻孔或造成其他形式的破坏。3顶管施工时,管节接头之间应设置符合要求的木衬垫板。施工完毕,接头内间隙应采用水泥砂浆填满。4橡胶密封圈宜与管节配套供应。6.6橡胶密封圈6.6.1橡胶密封圈的尺寸、形状、圈数和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6.6.2橡胶密封圈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的要求。6.6.3接头用的橡胶密封圈在遇有含油的地下水部位,宜选用丁晴橡胶;在含油弱酸弱碱地下水时宜选用氯丁橡胶;遇霉菌侵蚀时宜选用防霉等级二级及以上的橡胶;在平均气温低的部位,—13—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6.7衬垫板6.7.1预制管节接头处应设置衬垫板。6.7.2木衬垫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衬垫板应选用质地均匀有弹性的松木、杉木或胶合板。2木衬垫板在满足传力要求的同时,尚应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3木衬垫板厚度应为10mm~30mm。4木垫圈厚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和曲率半径确定。6.7.3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衬垫板外径应与管插口橡胶密封圈槽口齐平,单侧应比管道内径大20mm。6.7.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衬垫板外径应等于接头的最小外径,内径宜比管道内径大2mm。—14—7顶管7.1顶管机的选型7.1.1顶管机的类型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并结合表7.1.1综合确定。表7.1.1顶管机选用参考序机头形式适用土层环境适用性1土压平衡式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砂质粉土好2泥水平衡式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砂质粉土较好3网格式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一般7.1.2顶管机的刀盘,应能满足开挖面的土质要求,刀盘驱动扭矩应按式(7.1.2)计算。T=αDI3(7.1.2)式中:T—刀盘驱动扭矩(KN●m);α—刀盘扭矩系数(KN/m2),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刀盘扭矩系数宜大于14KN/m2;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刀盘扭矩系数宜大于16KN/m2;在较硬土层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增大刀盘扭矩系数;DI—顶管机外径(m)。7.1.3刀盘驱动功率应按式(7.1.3)计算。式中:P—刀盘驱动功率(KW);T—刀盘驱动扭矩(KN●m);μ—机械效率;n—转速(r/min)。7.2顶进设备安装7.2.1顶管后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管可采用拼装式后座或整体式后座。2顶管后座强度与刚度应满足要求。3顶管后座尺寸应满足顶管最大顶力扩散需要,确保工作井结构安全。4后座安装应与顶进轴线垂直,后座与反力墙之间宜设传力结构。7.2.2导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轨宜选用钢质材料制作。2导轨安装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导轨的高度应与穿墙管标高相对应。3两导轨安装应顺直、平行、等高,并应固定牢靠。4导轨对管道的轴心支承角宜为60O。5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表7.2.2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序项目允许偏差1轴线平面位置±3mm2标高03轨道内距±2mm—16—7.2.3主顶配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千斤顶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的顶力、工作井允许顶力及管节允许顶力确定。2安装在支架上的千斤顶,应在管道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规格应相同,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线上。7.2.4油泵站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泵站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流量应满足顶进要求。2油泵站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3油泵站安装完毕应进行试运转。7.2.5顶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铁可采用U形和环形两种形式。2顶铁应具有刚度大且稳定性好的结构性能。3顶铁与管接口端面之间的接触面应衬垫缓冲材料。7.2.6管道内部装置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内部应遵循安全可靠及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2管道内部通风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两侧,并应固定牢靠。3进水排泥装置宜设置在管道底部,进水排泥两路管道宜分不同颜色标识。4供电线路及通信线路可设置在同侧,便于设备供电。7.3测量7.3.1顶管测量应包括地面控制点复测和地面控制网的布设、联系测量、地下平面、高程测量和贯通、竣工测量。首级控制点的复测和地面控制网的测量应符合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7.3.2首级精密地面平面控制点不应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不应少于2个。地面平面控制网应附合在首级精密导线点上,通视良好,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位置。地面控制点的选点和测量应符合精密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7.3.3联系测量应包括地面导线测量、地面水准测量、定向测量和高程传递测量。联系测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规定。7.3.4井上和井下定向的平面测量点应采用固定观测墩的形式。7.3.5定向和导入高程测量应在顶管每掘进100m复核一次,在距进洞前50m时应增加复核,数量不应少于3次。7.3.6顶进的首级控制点和复测贯通面洞门的控制点应为相同点。7.3.7管道贯通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竣工测量,并提交竣工测量成果表、竣工图和竣工测量报告。7.3.8长距离顶管和曲线顶管宜采用自动测量系统。7.3.9自动测量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测量系统应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应具备控制及测量数据处理功能,硬件系统应包括测量仪器、通信线缆及接头等。2全站仪站点数量和位置应根据顶管线路及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布置,并应进行软件预模拟。3测量初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辅助,调整测量仪器和站点布置。7.4顶力估算和允许顶力7.4.1顶管顶进所需的总顶力可按式(7.4.1-1)估算。F=F1十F2(7.4.1-1)F1=πDL/f(7.4.1-2)式中:F—总顶力(KN);F1—管道外壁与土层的摩阻力(KN);—18—F2—顶管机的迎面阻力(KN);D—管道外径(m);L/—管道顶进长度(m);f—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pa),宜取2Kpa~7Kpa。7.4.2顶管机迎面阻力的计算公式可按表7.4.2选用。表7.4.2顶管机迎面阻力的计算公式顶管机机型迎面阻力(KN)式中符号网格式DI—顶管机外径(m)c—网格截面参数可取0.6~0.8R—网格挤压阻力,可取100KN/m2~500KN/m2R1—顶管机下部1/3处的被动土压力(KN/m2)R2—气压(Kpa)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注:对于网格式顶管机,若加气时,迎面阻力计算公式需加气压R2,无加气时R2取0。7.4.3钢筋混凝土管允许顶力宜按式(7.4.3)计算。Fdc=kdcfcAp(7.4.3)式中:Fdc—混凝土管允许顶力(N);kdc—混凝土管综合系数,取kdc=0.372;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Ap—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7.4.4钢管允许顶力宜按式(7.4.4)计算。Fds=kdsfsAp(7.4.4)式中:Fds—钢管允许顶力(N);kds—钢管综合系数,一般可取kds=0.277;当顶进长度小于300m且穿越土层均匀时,可取0.346;fs—钢管轴向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Ap—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19—7.4.5顶管顶进过程宜采取下列措施维持迎土面的稳定:1顶进过程中应检查排泥流量、送泥流量及掘进排土量,并稳定。2顶进过程中应控制顶进速率、泥浆性能等施工参数。3在管节拼装或维修期间应对顶管机压力舱进行补浆加压。7.5中继间7.5.1中继间的设置应根据估算总顶力、管材允许顶力、工作井允许顶力、中继间千斤顶总顶力和主顶千斤顶的顶力确定。7.5.2第一道中继间应根据顶管机迎面阻力及估算摩阻力确定,宜布置在顶管机后方20m~50m的位置。7.5.3中继间布置宜按式(7.5.3)计算确定。S’=k(F3—F2)/(πDf)(7.5.3)式中:SI—中继间的间隔距离(m);k—顶力系数,宜取0.5~0.6;F2—顶管机的迎面阻力(kN),可按本规范表7.4.2选用;F3—控制顶力(kN);D—管道外径(m);f—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pa),宜取2kpa~7kpa。7.5.4中继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继间的允许转角宜为0.4O~1.2O。2中继间的外径应和管道外径相同。3中继间千斤顶应予以固定,防止旋转。4中继间宜采用组合式密封形式,对于超深、长距离或砂性土层中的顶管工程应采用组合式密封形式。5中继间的止水橡胶密封圈应耐磨,保养时应易于更换。—20—6对于曲线顶管,中继间千斤顶应能够单独关闭及开启油路,使得中继间具有调整合力中心位置的能力。7中继间拆除经处理后的管道结构强度不应低于管道的结构强度。7.5.5中继间各部件应满足功能要求,组装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应检查合格后投入使用。7.5.6顶进过程中暂不启用的中继间宜固定。7.5.7中继间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继间应设置安全行程开关。2曲线顶管在曲线内启用中继间时,应预先向曲线内弧侧调整合力中心,并应在使用过程中调整。7.5.8顶进结束后应从顶管机向工作井方向逐环拆除中继间,拆除部位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管道结构和防腐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7.6触变泥浆7.6.1触变泥浆压注管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进距离为500m以内的,宜采用一根总管、一套管路系统。2长距离顶管宜采用两根总管、两套管路系统和两种不同配方的浆液。3长距离顶管应在总管沿线设置中间接力泵站。7.6.2触变泥浆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触变泥浆性能指标可按表7.6.2选用。泥浆应充分搅拌水化,泥浆搅拌完成宜放置24h后再行使用。—21—表7.6.2触变泥浆性能指标黏度滤失量比重>30s<25mL/30min1.02~1.307.6.3注浆泵可选用液压注浆泵、柱塞泵或螺杆泵。泵的压力和流量应能满足顶管管径、埋深与顶进长度的要求。总管宜采用直径50mm的钢管,支管宜采用直径25mm的耐压橡胶管。每个注浆孔处应设球阀,并应在管路上设置压力表。7.6.4顶管机尾部后方管节应设置不少于4个连续同步注浆断面,同步注浆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压力控制宜符合下式要求:P=kYh(7.6.4)式中:P—注浆压力(Kpa);k—经验系数,取0.8~1.2;Y—土的重度(KN/m3);h—埋深(m)。7.6.5在工作井的出洞口井壁宜预埋注浆管,用于补充注浆。7.7管道顶进和纠偏7.7.1管道顶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管机在始发洞口外侧土体加固区的初始顶进速度宜小于10mm/min。2顶管机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顶进速度宜小于30mm/min。3顶管机初始土压力控制值和顶进速度应根据洞口外侧土体的加固强度和加固体积设定。4顶管机土压力控制值应根据选用的顶管机型确定,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宜设定在静止水土压力值与被动土压力值之间,泥—22—水平衡式顶管机宜设定在地下水压力值加0.02Mpa。7.7.2管道顶进中的顶管机防磕头可采取如下措施:1调整后座主顶千斤顶的合力中心,用后座千斤顶进行纠偏。2土体承载力低于100kpa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顶管,应将顶管机后的3节~5节管节用拉杆连成一体。3顶管始发时,洞口外侧土体应进行加固,土体承载力低于60kpa或处于含承压水的砂性土层中时加固长度宜大于顶管机长度。4洞口的止水装置密封应可靠,止水装置失效时应及时封堵处置。7.7.3顶管顶进时,顶管机应备有限扭措施。顶管机及中继间应设管道扭转显示装置,管道扭转时宜采用单侧压重,或改变顶管机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进行纠正。7.7.4工作井内拼装管节时,主顶千斤顶在缩回前应对已顶进的管节进行临时限位固定。7.7.5每顶进一节管节应测量一次顶管机的姿态偏差,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纠偏,并应根据纠偏效果调整纠偏角度。7.7.6控制和减少沉降可采用如下施工措施:1顶管各项施工参数应严格控制。2顶管机尾部后方的管节压浆孔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同步注浆,确保能形成完整的泥浆套;同步注浆时应“先压后顶、边压边顶”,管道内的沿线补浆压浆孔应及时进行补浆,并应严格控制注浆量及注浆压力。3顶管施工时应进行实时施工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应及时报告,并应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参数。4顶进过程中出现管节渗漏时应立即堵漏。5顶管结束后应采用水泥浆对泥浆套进行固化。—23—7.7.7管道接口嵌缝应符合下列要求:1嵌缝所用的密封胶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22083及设计要求。2施工时管壁和接口处应无渗漏、无灰尘、无油污、无水分,保持管道内干燥,管道内杂物应清除干净。3对于曲线段顶管接口,在密封胶嵌缝前,张角处的空隙应采用泡沫填充剂注入充实。4密封胶施工完成后表面应平整,宽度应均匀。7.7.8压浆孔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管顶进完成后,应对管节上的压浆孔进行封堵。2压浆孔封堵应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密封胶与固化剂配比数量应经现场封堵试验确定。3胶粘剂宜按现场试验确定的重量比均匀混合,且配置后应立即使用。4压浆孔应封堵严密,不得出现渗漏。7.8排泥7.8.1网格式及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排出的泥水应用管道输送方式排放。7.8.2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宜采用运输小车排土,也可采用泥水转换管道输送或排泥泵排放方式。7.8.3采用泥水排放出泥时,宜设置泥浆沉淀池。对砂性土层宜配置泥水分离设备。7.9通风7.9.1管道内的通风系统应进行计算确定,并应设置通风装置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顶管施工全过程应采取通风—24—措施。7.9.2送风口宜设在距顶管机10m~15m处。7.9.3管道内供气量不应小于每人25m3/h~30m3/h,出口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7.9.4对小直径顶管、超长距离顶管宜采用压缩空气送风。7.9.5通风管应固定在工作井侧壁及顶管管道内壁侧边,并不应影响施工作业。7.10供电7.10.1顶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输出端宜分成3路,分别为地面供电系统、井下顶进系统及顶管机系统用电。7.10.2顶管施工供电系统应进行计算确定。顶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以及相关高压用电规范的规定。7.10.3超长距离顶管施工宜采用高压供电。高压供电应在井下设置带零序继电保护的高压操作电柜,管内变压器高低压侧应配备单独的操作开关。7.10.4超长距离顶管供电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超长距离顶管应配置足够容量的动力电源。2供电设置应采用高压进线或调压措施。3高压电缆及变压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测。4超长距离顶管供电宜采用150mm2软电缆,每隔200m应设1只总控制电箱。7.10.5管内电缆线路应采用架空敷设,严禁沿管道内底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腐蚀。若采用高压供电,应与低压电缆分开单独走线,并且应做醒目安全标识。7.10.6井内与管内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25—1井内与管内照明应使用特低电压照明变压器,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2潮湿和易碰触带电体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24V。3特别潮湿环境或钢顶管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12V。4照明变压器应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7.10.7管道内应设有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宜安装在顶管机和中继间处。7.10.8管内供电系统应配备防触电、漏电保护装置。7.10.9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每台用电设备应设置独立开关箱。7.10.10井外地面箱式变压器、井下高压操作电柜、管内降压变压器均应设置可靠的安全接地,同时接地电阻系数应能满足使用要求。—26—8特种顶管8.1曲线顶管8.1.1曲线顶管始发时应有一段长度不小于20m的直线顶进段,并应逐渐过渡到曲线段。8.1.2相邻两管节之间的转角α应按管道曲率半径、管径、管节长度及接口形式等确定,且宜小于0.3O。8.1.3曲线顶管的最小管径不宜小于Φ1200mm。8.1.4曲线顶管应在管内放置中间测站。8.1.5曲线顶管的顶力估算,应在式(7.4.1-1)总顶力估算公式基础上乘以曲线顶管顶力附加系数K,K值宜按表8.1.5选取。表8.1.5曲线顶管顶力附加系数K值R300D250D200D150D100DK1.11.151.21.251.3注:R指曲率半径(m);D指管道外径(mm)。8.1.6曲线顶管注浆应通过顶进参数、触变泥浆系统压力表或球阀开关动作,判断曲线段外侧的浆液形成情况,并应及时补浆。8.1.7相邻两管节之间的转角α大于0.2O时,应在顶管机原纠偏装置后面增加2组~4组纠偏装置。8.1.8管节接口应采用双道橡胶密封圈的钢承插接口形式。顶管机后3节~4节管接口处应预埋钢板,并设置拉杆连成一体,过曲线段时应松开拉杆。管接口端面的衬垫板宜选用25mm厚的去疖松木板。8.1.9曲率半径不宜小于300m,并应满足按式(8.1.9-1)的计算—27—要求,取其大值。R=l/tanα(8.1.9-1)tanα=X/D(8.1.9-2)式中:R—曲率半径(m);l—管节长度(m);α—相邻两管节之间的转角(O);X—内外侧管节间隙差(m);D—管道外径(m)。8.1.10曲线顶管施工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曲线顶管施工的测量宜采用支导线测量的形式,由井底导线基点,逐站测量至顶管机,以测出顶管机的当前位置。2在曲线段,宜每顶进一节管节测定顶管机位置一次。3井底导线基点宜每隔24h复测一次。4曲线顶管宜采用自动测量系统。8.2超长距离顶管8.2.1超长距离顶管应对后靠背土体强度、变形进行复核验算,并确定加固范围及形式。8.2.2超长距离顶管洞口止水措施应加强。8.2.3超长距离顶管所使用顶管机应满足相应的使用寿命,并应备足相应的配件。8.2.4超长距离顶管中继间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1中继间的有效行程不应小于300mm。2中继间液压站油箱容量宜为3倍千斤顶满腔容量。3中继间启用宜采用组合联动系统。8.2.5超长距离顶管的顶进测量应采用自动测量导向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管机应设置姿态仪。—28—2在管内应设置中转测站。8.2.6超长距离顶管的顶进纠偏宜符合下列规定:1纠偏作业应以小角度逐步增加纠偏量进行。2偏离速率缩小及偏离幅度缩小时应视情况逐步减小纠偏量,纠偏作业期间应增加测量频率。8.2.7超长距离顶管减阻触变泥浆系统应采用每个注浆断面多点注浆形式。8.2.8超长距离顶管应定期对顶管机设备、管内供电系统、通风系统及防火系统进行检查。8.2.9超长距离顶管宜配备可视化远程控制系统,监控管内主要设备运行状态,重要数据应予以实时记录。8.3小直径顶管8.3.1小直径顶管宜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施工,并应能在地面进行遥控操作。8.3.2小直径顶管的最长顶进距离宜按表8.3.2确定。表8.3.2小直径顶管的最长顶进距离DΦ600Φ800Φ1000Φ1200S100150200200注:S指最长顶进距离(m);D指管道外径(mm)。8.3.3小直径顶管覆土较浅或上覆土层渗透系数较大时,应合理控制泥水的压力,并控制触变泥浆的注浆量及压力。8.4大直径顶管8.4.1大直径顶管宜采用土压平衡式施工。—29—8.4.2顶管机除应在厂内对零部件和整机进行逐项验收外,尚应在下井组装后进行调试验收。8.4.3当软弱土层中覆土厚度小于1.5D时,宜采取防止管道上浮的技术措施。8.4.4大直径顶管应实施信息化施工技术,优化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变形。8.4.5每个注浆断面的注浆孔数不宜少于6个孔。8.5矩形顶管8.5.1矩形顶管应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机施工。8.5.2矩形顶管的上覆土厚度宜大于矩形顶管机高度。8.5.3矩形顶管机应备有注浆系统、防背土措施及纠转装置。土层为砂性土时宜设置加泥装置。8.5.4矩形混凝土管节长度宜为1500mm,并应结合运输及起吊能力确定。管节接口应采用钢承插接口,并宜采用双道橡胶密封圈止水。±10mm内。8.5.6顶管机初始顶进时,支座两侧应有控制顶管机偏移的限位导向装置。8.5.7初始顶进阶段,顶进速度不宜大于10mm/min。正常顶进时,速度宜控制为20mm/min~30mm/min。顶管机出加固区时,应注意土压变化,并及时调整各项参数。8.5.8顶管机与机尾后3节管节应纵向连成一体。8.5.9顶管施工轴线控制测量应包括同一管节两侧的高程误差。8.5.10管节防水条粘贴时,直线处和转角处防水条的伸长率应相同。—30—8.6垂直顶升8.6.1多根垂直顶升顺序应由远离工作井向靠近工作井方向作业。8.6.2垂直顶升的最大顶力估算可按式(8.6.2)计算。P=P1十P2十P3十P4(8.6.2)式中:P—最大顶力(KN);P1—顶盖处水压力值,等于顶盖处水压力乘以压力面积(KN);P2—顶盖处土的破土力值(KN),根据顶盖的面积取值,在黏性土中可取500KN/m2,砂性土可取800KN/m2;P3—顶升管壁与土的摩阻力值,取整根竖管的外壁摩阻力(KN);P4—管节重量,取整根竖管重量(KN)。8.6.3顶升架管段下部的土体允许承载力应验算,并应根据土体允许承载力确定顶升架尺寸。8.6.4顶升帽应设置与外部相通的闸阀和气孔。8.6.5在顶升前应先安装止水装置。8.6.6顶升垂直度宜采用铅锤方式测量。8.6.7在安装管节或加垫块时应有保险装置锁住顶升管节,结束后及时与管道连接保证稳定。8.6.8垂直顶升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升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防倾覆措施;顶升架的尺寸应满足人员的作业要求和管节安装要求。2立管管节就位时应位置准确,并应平稳顶升,各千斤顶行程应同步、匀速,避免偏心受力。3初顶阶段应加强监测,并应采取措施控制竖管的垂直度。4顶升施工时应有防止垂直立管后退和管节下滑的措施。—31—8.7特殊管材顶管8.7.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应安装符合设计要求的特殊形式中继间。8.7.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钢筒体的制作可采用电弧焊、电阻焊或埋弧焊,钢板的拼接可采用埋弧焊或二氧化碳保护焊。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应配备辅助拼管的装置。3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宜在顶管机后配备钢管材质的辅助管节以辅助纠偏,顶管进入接收井后应顶出辅助管节。8.7.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对使不良等现象;管端面应平齐,边棱应无毛刺,外表面应无明显缺陷。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宜采用柔性绳索起吊,用铁链或钢索起吊时,应在吊索与管道棱角处衬填橡胶或其他柔性物;起吊时必须采用双点起吊,严禁单点起吊。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运输过程中应做好保护措施,并固定牢靠,不得受损。4施工过程中宜采用与管端接触面积较大的环形顶铁。8.8顶管地下对接8.8.1顶管地下对接的形式可采用一字型、L型、T型和V型。8.8.2顶管地下对接施工前,应踏勘对接区域的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的状况,了解周边建(构)筑物、道路、河流及周边环境等相关情况。—32—8●8●3用于地下对接的施工顶管机应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应包括顶管机切口结构、顶管机圆周注浆孔和面板注浆管的合理布置、顶管机整体结构的合理布置等。8●8●4地下对接影响范围内土层应进行土体加固与防渗处理,土体加固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冻结、降水等方法。8●8●5当顶管接近对接区时,应对顶管机的姿态进行加密测量和监控,确保对接轴线位置的准确。8●8●6顶管机到达对接区域后,应先开观察孔检查土体加固和渗水情况,若检查结果不能满足对接施工要求,应进行二次补充加固,直至满足对接施工要求。8●8●7对接时应通过顶管机前方注浆孔探测对接点的实际位置,并应根据轴线偏差和间距确定对接点的钢板连接方式,连接前应拆除顶管机内部的机电设备及线路等。8●8●8顶管机胸板开孔切割应分块分区按顺序进行,同时连接钢板焊接应同步施工。8●8●9钢筋混凝土管完成对接后应在对接段按设计要求进行内衬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33—9管道防腐9.1钢管9.1.1防腐施工前,应检查钢管表面质量,并应清除钢管表面油污杂物。9.1.2内外壁除锈宜采用喷砂除锈或乳化剂清洗。9.1.3金属表面清洁度应达到sa2.0级,粗糙度应在60μm~100μm范围内。9.1.4外防腐宜采用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层或环氧玻璃漆。9.1.5熔结环氧粉末防腐涂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防腐环境条件,涂层总厚度不应小于620μm,涂层的底层厚度不应小于250μm,面层厚度不应小于370μm。2特殊防腐环境条件,涂层总厚度不应小于800μm,涂层的底层厚度不应小于300μm,面层厚度不应小于500μm。9.1.6环氧玻璃漆防腐涂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防腐环境条件,涂层总厚度不应小于500μm,涂层底漆厚度不应小于50μm。2特殊防腐环境条件,涂层总厚度不应小于1000μm,涂层底漆厚度不应小于100μm。9.1.7内防腐宜采用环氧砂浆内衬、水泥砂浆内衬,内衬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9.1.8防腐涂料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包装应完好、无破损且无滴漏。9.1.9进行管道防腐喷涂时,应在前一道固化4h~8h后进行下道涂层作业,后一道涂层间隔不宜超过2周。—34—9●1●10防腐涂装不应在雨天、雾天进行露天作业,被喷涂表面必须保持干燥且无水迹与油迹,在配料和涂刷过程中严禁与火、酸、碱以及醇等接触。9.2钢筋混凝土管9●2●1钢筋混凝土管内宜采用弹性聚氨脂类耐酸碱、耐紫外线防水防腐涂料。9●2●2防腐涂料产品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包装应完好、无破损且无滴漏。9●2●3内防腐作业前应对渗漏点进行处理。9●2●4混凝土内壁防腐涂料工程中所用的腻子应具有与混凝土粘结牢固、快速干燥的性能,抗碱渗透底漆与基面和涂料应有结合力。9●2●5混凝土内壁防腐涂料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进行,涂料应分段施工、分格涂装。9.3其他9●3●1给水管道内防腐材料卫生性能各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9●3●2其他管材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35—10质量标准10.0.1钢管拼装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1的规定。表10.0.1钢管拼装几何尺寸允许偏差(mm)序项目允许偏差1周长D=600十2.02D>600±3/1000D3椭圆度管端部位1/200D,其他部位1/100D4端口平整度1/1000D,且不应大于1.55弧度用弧长D的弧形板量测管内壁或外壁纵缝处形成的间隙,其间隙不大于0.1t十2mm,且不大于4mm,距管端200mm,纵缝处间隙不大于2mm注:1D为管道外径(mm),t为管壁厚度(mm)。2椭圆度为同一横截面上互相垂直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mm)。10.0.2钢管焊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2的规定。表10.0.2钢管焊接的允许偏差(mm)序项目允许偏差1咬边深度≤0.52长度≤1003表面余高≤44相邻管节错位≤25纵缝间隙1—26焊接质量不低于焊接等级的Ⅱ级标准—36—10.0.3钢筋混凝土管管节、管节接口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表10.0.3钢筋混凝土管拼装几何尺寸允许偏差(mm)公称内径D0管节管节接口D0tlD3D4D5L4L5600~800十4—8十8—2十18—10±2±2±2±3±2900~1500十6—10十10—3十18—12±2±2±2±3±21600~2400十8—12十12—4十18—12±2±2±2±3±22600~4000十10—14十14—5十18—12±2±2±2±3±2注:D0—公称内径;t—管壁厚度;l—管节长度;D3—插口端凹槽处(粘止水橡胶密封圈)外径;D4—插口端外径;D5—钢承口内径;L4—插口端长度;L5—钢承口端长度。10.0.4钢筋混凝土管道端面倾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4的规定。表10.0.4钢筋混凝土管端面倾斜允许偏差(mm)序公称内径允许偏差1<1200≤321200~3000≤43≥3000≤510.0.5钢筋混凝土管的内、外表面应平整,无裂纹、蜂窝、塌落、露筋、空鼓,钢套环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10.0.6钢筋混凝土管插口橡胶密封圈槽口处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当槽口处有气孔、裂纹和合缝漏浆缺陷时,应进行修补。—37—10.0.7钢筋混凝土管的钢套环与管身之间应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遇水膨胀橡胶条的材料应经检测并符合设计要求。10.0.8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制作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19685的有关规定外,其承插口、管身尺寸的允许偏差还应符合表10.0.8-1、10.0.8-2的规定。表10.0.8-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承插口允许偏差(mm)序项目指标1承口内径Bb十1.0十0.22长度E±23局部圆度十0.0十2.04插口内径Bs—0.2—1.05长度C±36槽深c±0.757局部圆度±2.58承、插口椭圆度(取小值)表10.0.8-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身尺寸允许偏差(mm)序项目指标1公称内径D0±82管道外径D±23管壁厚度t±64管道总长±65管道端面倾斜度≤56管道弯曲度57管外壁局部圆度±3.0—38—10.0.9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顶管制作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GB/T21492的规定。10.0.10直线顶管的顶进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10的规定。表10.0.10直线顶管顶进允许偏差(mm)顶进长度S(m)钢管钢筋混凝土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高程平面高程平面<500±60±100±50±80500≤S≤1000±80±150±80±100>1000±100±200±80±15010.0.11曲线顶管顶进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11的规定。表10.0.11曲线顶管顶进允许偏差(mm)曲线类型高程平面水平曲线±100±150竖曲线±100±150复合曲线±100±20010.0.12矩形顶管施工轴线偏差不宜大于100mm。管节两侧高差不宜大于50mm。10.0.13顶管的管道接口应无渗漏,管节应无错口、无裂缝,管底坡度应无倒落水。10.0.14顶管与工作井进出洞口连接应牢固,洞口应无渗漏,且洞口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10.0.15垂直顶升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0.15的规定。—39—表10.0.15垂直顶升施工的允许偏差(mm)序项目允许偏差1顶升管帽盖顶面高程±202顶升管管节管节连接端面≤23顶升管节间错口≤204顶升管道垂直度1%H0注:H0为垂直顶升管总长度(mm)。10.0.16钢筋混凝土管地下对接时管道中心线位置的错口偏差不应大于50mm。10.0.17水泥砂浆内防腐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应小于30N/mm2。2宽度裂缝不应大于0.3mm,沿管道纵向长度不应大于管道的周长,且不应大于2.0m。3防腐平整度应以300mm长的直尺,沿管道纵轴方向贴靠管壁,量测防腐层表面和直尺间的间隙应小于2mm。4防腐层空鼓面积每平方米不应超过2处,每处应小于5水泥砂浆防腐层厚度及表面缺陷允许值应满足表10.0.17的表10.0.17水泥砂浆防腐层厚度及表面缺陷允许值(mm)序管径Φ防腐层厚度允许偏差表面缺陷允许深度1<1000±2221800≥Φ≥1000±333>1800十4—34—40—11安全和环境保护11.0.1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的有关规定。11.0.2施工前应对周边建(构)筑物、管线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对需重点保护的建(构)筑物、管线应加密监测。监测应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信息化施工。11.0.3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保护应制定技术措施,并应标出施工区域内和外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分布示意图。11.0.4管道内应配备有害气体测试仪、通风设备,有害气体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的规定。采用化学材料止水部位焊接作业、防腐作业、登高作业时,应有专项施工措施。11.0.5运输机械应根据管径、坡度以及载重量选择,在工作井和顶管机部位应设置限位装置。11.0.6工作井内垂直运输中井上与井下应分别设起重指挥。11.0.7施工机械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11.0.8施工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的规定。11.0.9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应符合操作规定;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11.0.10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应采取高空作业防护措施,施工平台必须有足够强度的防护栏杆和全身式的安全带,在吊装过程中,井内施工人员应站在落物碰不到的地方。—41—11.0.11顶管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减少地面沉降。11.0.12顶管施工现场应备有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及设施。11.0.13顶管施工现场的预留孔、洞等必须加盖安全网盖,基坑、集土坑、泥浆池四周应设防护栏杆。11.0.14管内排土运输应根据土体性质、选用机械、管内作业空间等选择合理的方法。排土运输应遵守有关的安全技术规定。11.0.15废土、渣土、废泥浆的处置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土、渣土及废泥浆应集中堆放。废土、渣土及废泥浆应及时外运,外运车辆应为密封车或有遮盖自卸车,车辆及车胎应保持干净,不粘带泥块等杂物,防止污染道路。11.0.16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系统,严禁向排水系统排放泥浆。排水沟的废水应经沉淀过滤达到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11.0.17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置冲洗设施、污水池和排水沟,应由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保洁。11.0.18施工期间噪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控制。11.0.19夜间施工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离婚法律文件:标准合同范例版B版
- 2024育儿嫂住家服务合同特殊技能培训范本3篇
- 2024研学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材料铺设打地坪合同范本3篇
- 2024聘用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专业打印机租赁合同包含打印耗材及维护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护承包合同8篇
- 2025年度生物科技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4篇
- 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与技术转让协议
- 2024版洗车服务单位协议2篇
- 餐饮行业智慧餐厅管理系统方案
- 2025年度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3篇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殡葬改革课件
- 2024企业答谢晚宴会务合同3篇
- 双方个人协议书模板
- 车站安全管理研究报告
- 玛米亚RB67中文说明书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