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2、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是()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3、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B.C.D.4、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605年C.589年D.611年5、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枢密院C.御史台D.西域都护6、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这场圣战发生在()A.牧野B.巨鹿C.涿鹿D.官渡7、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过错),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D.微服私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9、图一、图二分别是唐朝时期重要的农业工具______和______。

10、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______(判断对错)1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割据太原的______,史称“五代十国”。12、明君与昏君。

(1)______建立商朝;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2)______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3)公元前841年,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13、请将以下字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唐朝的都城B、唐朝时学习佛法的国家。14、明清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______。15、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盛世局面被誉为“”。16、______年,西汉设立______,这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使“分封制”变成“郡县制”的是商鞅。()18、(2016•长沙)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夏、金、元.19、由于白居易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______(判断对错)20、元谋人距今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判断对错)21、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朝廷禁止一切海外贸易。22、(判断题)

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完善规章制度,开创了唐朝的繁荣时代,史称“开元盛世”。2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把首都由平城迁到长安。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4、【历史中的文化】材料一: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一些名言?

(2)请用一句话简单评价孔子。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哪家学派的观点?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4题,共12分)25、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持韩非子主张“无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6、小江在编写的历史小故事中写道“高僧鉴真历经艰险,终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你觉得小江的历史故事符合历史事吗?请说明理由。27、北宋前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前往杭州探视兄长,他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哥哥。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8、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9、如图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

(1)根据材料你能得出唐朝对外政策有何特点?

(2)请举历史事实二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3)说说唐朝实行这样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0、识图题。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大运河的三个节点城市: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31、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言论。墨子在对战争的看法上的主张是什么?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韩非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筒车。筒车是唐朝出现的能够实现自动灌溉的农用工具,故选D。【解析】【答案】D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筒车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材料,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竹筒”“依靠水力旋转”“灌溉”等,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故图中的工具是筒车,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3、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的相关内容。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做题时要注意。北宋初期,出现了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1125年,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1127年,金灭北宋后,南宋建立,出现了金、西夏和南宋并存的局面。所以南宋和辽不可能并存,选项D项错误,故选D。【解析】D4、C【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注意识记隋朝建立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解析】C5、A【分析】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琉球及其附属岛屿,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

故选:A。

本题以台湾岛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央政府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解析】A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涿鹿之战的相关知识点。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以铜做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解析】C7、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接受隋亡的教训,政治上,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谏臣魏征等;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从材料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可知他虚心纳谏。故选A。

【解析】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林升的《题都城临安邸》,诗中的杭州和汴州分别指南宋都城临安和北宋都城东京,该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灭北宋之后,占领宋朝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不思收复失地,整日醉生梦死,过着苟且偷安的生活,由此可见,作者是生活的历史时期是南宋与金、西夏对峙时期。故本题错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解析】【答案】B9、略

【分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图一;图二分别是唐朝时期重要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故答案为:曲辕犁;筒车.

本题以唐朝时期重要的农业工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曲辕犁和筒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解析】曲辕犁;筒车10、略

【分析】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十六国是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十六国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解析】√11、略

【分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故答案为:

北汉。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解析】北汉12、略

【分析】(1)依据所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2)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他统治残暴,“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鱼肉百姓.

(3)周厉王是西周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与民争利,引发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

故答案为:

(1)汤.

(2)纣.

(3)周厉王.

本题以明君与昏君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建立和灭亡;西周的灭亡.

本题以商朝的建立和灭亡、西周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汤;纣;周厉王13、略

【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知道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天竺.天竺(印度)在南亚,唐朝都城长安在中间.故左框填B,中框填A.

故答案为:

14、《水浒传》【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由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故答案为:《水浒传》。

本题考查《水浒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水浒传》1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贞观之治”;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盛世局面被誉为“康乾盛世”。【解析】【答案】贞观之治康乾盛世16、略

【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故答案为: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

本题考查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史上关于边疆问题的把握,需比较不同朝代加以区分掌握.【解析】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分析】【分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商鞅实行的变法是建立县制。【点评】比较秦朝的郡县制和秦国商鞅变法的建立县制不同。18、×【分析】【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元朝建立时,北宋已经灭亡.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明确识记与北宋并立的政权.19、×【分析】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被后人尊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杜甫。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20、×【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距今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在元谋人遗址;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年代。【解析】×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而是进行严格的限制。【解析】【答案】错22、×【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完善规章制度,轻徭薄赋,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所以此题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认识。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23、×【分析】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把首都由平城迁到洛阳,不是长安。由于平城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而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迁都。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解析】×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可以得出,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名言,例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学而不思在罔,思而不学再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2)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孔子的评价。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3)本题主要考查了诸子百家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图一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图二体现了法治思想,是法家的相关思想主张;图三的信息是仁爱,是儒家的相关思想主张。

【解析】(1)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学而不思在罔,思而不学再殆”。(2)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伟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3)图一:道家图二:法家图三:儒家五、辨析题(共4题,共12分)25、错误;韩非子主张“法治”;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分析】【分析】: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持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区分法家和道家的主张。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因为韩非子的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26、不符合。携带佛经回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的是玄奘,应该把鉴真改为玄奘。【分析】【分析】唐朝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取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写成《大唐西域记》;鉴真是唐玄宗时期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著名僧人。故答案为:不符合。携带佛经回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的是玄奘,应该把鉴真改为玄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27、错误:北宋前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前往杭州探视兄长,他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

理由:北宋前期,纸币——交子只在四川地区使用。泉州、杭州等地使用的是铁钱、铜钱和银两。【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北宋前期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因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北宋前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前往杭州探视兄长,他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理由:北宋前期,纸币——交子只在四川地区使用。泉州、杭州等地使用的是铁钱、铜钱和银两。28、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分析】【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法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上述材料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北宋与辽的关系知识。六、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9、略

【分析】

本题以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对外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对外往来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1)图片反映了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携贡品来唐的生动情景.这说明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实行对外全面开放和广泛交流政策.

(2)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对亚非欧各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唐朝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还有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到中国,学习唐朝制度以及文化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学习佛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朝采取了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友好开放的外交政策;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友好往来,促使唐朝更加繁荣,促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促进世界进步.

故答案为:

(1)唐朝对外执行全面开放和广泛交流政策.

(2)唐朝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唐朝时,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还有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到中国,学习唐朝制度以及文化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学习佛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的国际性的大都市.

(3)促进唐朝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友好往来:促使唐朝更加繁荣;促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促进世界进步等.30、略

【分析】(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读图可知:①指的是洛阳,②指的是涿郡,③指的是余杭.

(2)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读图可知:A指的是永济渠;B指的是通济渠,C指的是邗沟,D指的是江南河.

(3)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

故答案为:

(1)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2)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1)本题以《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

(2)本题以《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

(3)本题以《运河示意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本题以《运河示意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洛阳;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1、(1)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这表明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4)墨子在战争方面的主张是“兼爱”“非攻”。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符合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儒家战国时代表人物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战国时期法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

故答案为:

(1)道家学派;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仁”;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