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6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焙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八〃=〃(反应产物)一〃(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5.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焙变的计算。

6.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

用。

考点一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

1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变化和—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守恒和—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一的变化。

2.反应热、焰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叫做反应热。

(2)一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焰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等于焰变。

(3)符号:—<,

(4)单位:______或o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D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A/KO,放热反应&H>0,吸热反应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后(反应物键能)一回(生成物键能)

若氐<%△水0,放热反应

若&汨,AH>0,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概念及意义

(1)表示参加反应和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和变化。

-1

如:C(s)+O2(g)=CO2(g)△八一393.5kJ•mol

表示在25℃,101kPa时,__________________生成,同时放出

5.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V在方程式后写出并根据信息注明的

四标>H

或“一”

五标数值1—1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的值

[判断](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3)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k(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4)可逆反应的△,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5)C(石墨,s)=C(金刚石,s)卜心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6)2H20(l)=2H2(g)+()2(g)的焙变△必0()

(7)H2(g)4-^O2(g)=H2O(l)△〃和2H2(g)+O2(g)=2H2O(l)△例中的△”=

△以)

(8)H2(g)+^O2(g)=H2O(g)△〃和HzO(g)=H2(g)+(02(g)△〃中的卜从=

△融)

[提醒]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

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0H)2・8Ha与

NHC1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的反应等。

2对点速练

练点一化学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

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0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

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状态I状态n状态m

・表示co表示o.....表示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a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0

c.CO和。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02

D.状态I-状态III表示C0与&反应的过程

2.CO?和CH』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

意图如下: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比

B.①一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一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练点二催化作用与活化能及能量变化的关系

3.右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对于该图的理解,你认为一定正确的是()

A.曲线I和曲线II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Mn()2

B.曲线H可表示反应2KC103^2KC1+302t的能量变化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该反应的A〃=无一笈

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反应物)-[A…B…C](过渡态)-AB+C(生成物)

B.后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卜H=E\—EW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bH=K-E《O,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练后归纳

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焙变的大小。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为正反应的活化能,笈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四+|A*。

练点二读图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霞lgH2(gh8gO2(g)

142.9kJ

.立.鲍L

反应过就

5.已知1gHKg)完全转化成乩0,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02(g)=2H20(g)△Q+285.8kj/mol

B.2H2(g)+02(g)=2H20(l)AQ—285.8kj/mol

AQ+571.6kj/mol

C.2H2(R)+02(g)=2H20(g)

D.2H2(g)+02(g)=2H20(l)△〃=-57L6kj/mol

6.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金刚石,s)+02(g)=C02(g)△〃=(笈一片)kj/mol

B.2c(石墨,s)+O2(g)=2CO(g)△〃=(四一E3)kj/mol

C.C(石墨,s)=C(金刚石,s)A-A)kj/mol

D.2C02(g)=2C0(g)+02(g)八42(£一右)kj/mol

练点四信息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7.写出满足下列给定信息条件的热化学方程式:

(1)101kPa时,1molCH”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kJ的热量,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

(2)0.3mol乙硼烷(分子式BJ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

649.5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1molNa的单质在足量6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在25℃、101kPa下,已知SiH,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

转移1mol电子放出190.0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化学反应岫+3抬2阳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假设该反应反应完全)。

能1molN+3molH

|AE=«kJ

/:

加4-molN,(g>+-1-molHj(g)&E=bkJ

1molNH/g)

AE=cU

1mo)NH3(l)

写出N2(g)和IL(g)反应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

(6)下图是1molNO?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0?

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进程

方法总结

“五审”法突破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放热反应■一定为"一”,吸热反应一^定为

二审单位一单位一定为“kJ•mol-1”,易错写成“kJ”或漏写

物质的聚集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

三审状态—

易写错

————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四审数值

—即化学计量数与成正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对应性

---------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五审是否

一如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符合概念

考点二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1知识梳理

1.燃烧热

(1)概念:在101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

H-,Sf等。

(2)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例如:

C8H18(1)+皴(g)=8C0>(g)+9H2O(1)

△//=—5518kJ•mol\

2.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的反应热叫

中和热。

+

(2)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FF(aq)+H(aq)=H20(1)A/f=-57.3kJ•mol

3.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

AH=一1~则----------kJ•mol

力一起始温度,—终止温度,〃一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足

4.能源

(1)能源分类

化r-nn-i婚一限于不可再生能源

燃,y*I

料.解决.开源节能:开发新能源

一~11

7天然气I-办法和节约现有能源

源资源丰富、

可以再生、

¥I太阳能II氢能11风能I优点-没有•污染

L

fe-或污染很

地带能海争能生物典能

邀III11I小,国于

清洁能源

(2)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②开发新能源。

[思考]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燃烧热中和热

能量变化放热

相同点及其

XH_________0,单位均为kJ・moL

单位

反应物

—不一定为1mol

的量

生成物

不确定生成水的量为________

的量

不同点101kPa时,________纯物质完

反应热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

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

的含义时所放出的热量

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akJ•mol-1

表示方法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_____

(a>0)

[判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甲烷的标准燃烧热A^=-890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i(g)

-1

+2&(g)=C02(g)+2压0(g)A〃=一890kJ•mol()

+

(2)在稀溶液中:H(aq)+0H~(aq)=H20(1)△〃=-57.3kJ・mol,若将

含0.5molH2sol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kJ()

储氢

(3)NaHC0.3+H2HCOONa+HzO反应中,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释氢

(4)随着科技的发展,氢华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5)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燃料的主要原料()

(6)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7)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对点速练

练点一燃烧热、中和热的判断与计算

1.下列热化方程式中△〃的数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1

A.CO(g)+如(g)=C0:(g)△"=-283kJ•mol

-1

B.CH.,(g)+202(g)=C02(g)+2H2O(g)A^=-802.3kJ•mol

-1

C.2H2(g)+O2(g)=2H20(1)A〃=—571.6kJ•mol

D.也(g)+CI2(g)=2HC1(g)A〃=-184.6kJ•mol-1

2.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0(g)

△仁一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0H-(aq)=H20(1)

△〃=一57.3kJ-mol-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t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r'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mol1

D.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

练点二中和热的测定

3.测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环形破瑞搅拌棒

填充物

(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2)实验时环形玻璃搅拌棒的运动方向是

a.上下运动b.左右运动

c.顺时针运动d.逆时针运动

3)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中

和热为57.3kj-mol-')o

(4)该同学每次分别取0.50mol・L_150mLNaOH溶液和0.50mol・L-130mL硫酸

进行实验,通过多次实验测定中和热△〃=-53.5kJ-mol,与57.3kJ-mol-有偏差,产

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方法总结

中和热测定实验误差分析

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反应的误差分析:

引起误差的实验操作t终一t始1

保温措施不好偏小偏小

搅拌不充分偏小偏小

所用酸、碱浓度过大偏大偏大

用同浓度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偏小偏小

用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偏小偏小

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偏小偏小

练点三能源问题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能再生。下

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③®®©©⑧

C.③⑤⑥©®D.⑧

太阳能

解催标、

HjO|屯能|11八O.

氢其电机

燃料电池

5.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

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0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2mol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ol/和1molO2的能量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6.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海洋科学研究引起

全球关注c

“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甲烷中存在的化学键为,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通

过“可燃冰”进一步获得氢气的反应如下:

I.CH”(g)+乩0(g)=C0(g)+3H2(g)

△//=+206.2kJ•mol-1

II.CH,,(g)+CO2(g)=2C0(g)+2也(g)

△“=+247.4kJ・mol-1

反应H中,每得到1mol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甲烷和H20(g)反应生成

4和C0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

考点三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知识梳理

1.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

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

热是一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2.盖斯定律的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反应C(s)+92

(g)=C0(g)的△,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述两个反应的△《,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

算。

-

C(s)+o2(g)=C02(g)A4=-393.5kJ•mol'

CO(g)十今2(g)=CO2(g)△例=一283.0kJ•mol

A〃=△屈+△笈

△〃=△HLAH>

=—393.5kJ•mol-1—(—283.0kJ•mol')

=—110.5kJ•mol-1

贝!JC(s)+夕2(g)—CO(g)△〃=110.5kJ•mol-1

[判断]试比较下列各组A//的大小。

(1)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A(g)+B(g)=C(g)bHKO

A(g)+B(g)=C(1)△冰0

则卜风△为(填“〉”“<”或“=",下同)。

(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S(g)+O2(g)=S02(g)A/Z<0

S(s)+02(g)=S02(g)A〃<0

贝ijA"△优

(3)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

C(s)4-02(g)=C02(g)△冰0

C(s)+92(g)=C0(g)△冰0

则卜乩________

[提醒]

反应热大小比较的“四看”法

(1)看物质状态。物质的与、液、固三态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下:

(2)看△,的符号。比较反应热大小时不要只比较△〃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看化学计量数。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化学计量数越大,放热反应的

△〃越小,吸热反应的越大。

(4)看反应的程度。对于可逆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

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2对点速练

练点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已知:

-1

①CH30H(g)+夕2(g)=C02(g)+2也(g)A/#=-192.9kJ-mol

-1

②2H(g)+夕2(g)=H20(1)卜4一285*kJ-mol

则CH30H(g)+.(g)=C02(g)+2H2O⑴的△〃为()

A.+478.7kJ•mol-1B.—764.5kJ•mol-l

C.-478.7kJ•mol-1D.+764.5kJ-mol-1

2.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S(s)+2KN03(s)+3C(s)=K2S(s)+N2(g)+3C02(g)bH=xkJ・mol

己知:碳的燃烧热bH\=akJ•mol-1

S(s)+2K(s)2s(s)AHi=bkJ,mol-1

-1

2K(s)+N2(g)4-302(g)=2KN03(S)AHS=CkJ•mol,贝为()

A.3a+b-cB.c—3a-b

C.a+b-cD.c-a—b

3.(1)已知C(s)+H2O(g)=C0(g)+H2(g)^H=akj-mol-1

2C(s)+O2(g)=2C0(g)△7^-220kJ・mol-1

H—H、0=0和0—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496kJ・molf和462kJ・mol-1,

则3为()

A.-332B.-118

C.+350I).+130

(2)CH,—CO?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Q,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

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CHLCOZ催化重整反应为:CH.,(g)+CO2(g)=2C0(g)+2压(g)。

己知:C(s)+2Hz(g)(g)△Z^=—75kJ,mol-1

-1

C(s)+O2(g)^C02(g)AQ—394kJ•mol

C(s)+夕2(g)=C0(g)A八一111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l-Io

归纳总结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时的注意点

(1)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为2〜3个)进行合理”变

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或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可得出目标热化

学方程式的△〃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换算关系。

(2)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

式进行加减运算时,△〃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一”符号。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4)在涉及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

固一液一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练点二利用盖斯定律比较△〃大小

4.已知:

-1

®H2(g)+夕2(g)=H20(g)bH\=akJ•mol

②2H2(g)+O2(g)^2IL0(g)A/i=bkJ•mol-1

③H2(g)+如(g)=H20(1)AA=ckj*mor*

④2H2(g)+O2(g)=2IL0(1)△〃=dkj・molf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水*0B.b>d>Q

C.2a=b<0D.2c=d>Q

5.已知室温下,将CuSOi・5%0(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将CuSOi(s)溶于水会

使溶液温度升高,则下列能量转化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CuSO,•5H2CKS)---------------------CUSO4(S)+5H2U(I)

AH2|AH3

22

Cu*(aq)+SO5'(aq)+5H2O(l)Cu*(aq)+SOJ"(aq)+5H,O(l)

A.A//>0B.

C.I).

方法总结

反应热大小比较法一一盖斯定律“矢量三角”

(1)同一个反应,生成物的状态不相同

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g〕+O2(g)=2HoO(g)△〃和2乩(g)+O2(g)=2H20

(1)

A/Z(△〃和△"都小于0),请比较和△〃的大小。

结合反应本身的特点,设计如下的“矢量三角”:

NH

依据盖斯定律得即△4一△〃=△〃<(),故

(2)同一个反应,反应物的状态不相同

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S(s)+。2(g)=S02(g)△〃和S(g)4-02(g)=S02(g)

△M(△“和△也都小于0),请比较AM和△〃的大小。

结合反应本身的特点,设计如下的“矢量三角”:

依据盖斯定律得△外+AM=A〃,即△"一△〃=△〃<(),故A〃>A"。

(3)对于不同反应,当它们之间有关联时

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2(g)=C02(g)△4和C(s)+技(g)=C0(g)

△"(△〃和△〃都小于0),请比较△〃和△〃的大小。

结合反应本身的特点,设计如下的“矢量三角”:

依据盖斯定律得即△"一△〃=△必<0,故A万>A"。

练点三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6.运用盖斯定律可方便地计算出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反应热。已知:

①Pi(白磷,s)+5。2(g)=POo(s)

△//=-2983.2kJ•mol-1

②P(红磷,s)+夕2(g)=^.Oio(s)

△//=-738.5kJ•mol-1

则白瞬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巳(白磷,s)=4P(红璘,s)A^=-29.2kJ-mor'

B.P,(白磷,s)=4P(红璘,s)A,=+29.2kJ-mol-1

C.P,(白磷,s)=4P(红磷,s)

△〃=一2244.7kJ•mol-1

D.P4(白磷,s)=4P(红磷,s)zX〃=+2244.7kJ-mol-1

7.阅读信息,写出指定条件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制取硝酸筱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工|N()21工|HNOWP^|NH4N()3

已知:4N0(g)+4NH3(g)+。2(g)W4N2(g)+6H2(g)

bH=-\745.2kJ-mol-1;

6N0(g)+4NH3(g)-5N,(g)+6H2O(g)

△Q-l925.2kJ・mol-1.

则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饮用水中的NO}主要来自于NH"已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

化成N0-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

1molNHH1全部被氧化成NC5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TiOz与CL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02(s)+25(g)=TiCh(g)+02(g)

△^=+175.4kJ・mol"'

2C(s)+O2(g)=2C0(g)△a=—220.9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h(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

(4)标准摩尔生成焙是指在25c和101kPa时,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

焰变。已知25℃和101kPa时下列反应:

①2c2H6(g)+702(g)=43O2(g)+6H2O(1)

△〃=一3116kj-mol"*

-1

(2)C(石墨,s)+O2(g)=C02(g)△〃=一393.5kJ•mol

-

③2H2(g)+O2(g)=2H20(1)AQ-571.6kJ•mol'

写出表示乙烷标准摩尔生成婚的热化学方程式:

本讲真题研练

1.[2020•全国卷II,28(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1,一般还含有GHs等烧类,是重

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CN(g)=Cn(g)+上(g)△〃,相关物

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C2H6(g)C2H“(g)H2(g)

燃烧热△加(kJ-mor1)-1560-1411-286

①△〃=kJ•mol-1o

2.[2019•全国卷HL28(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夕k(g)

A从=83kJ•mol1

CuCl(s)+如(g)=CuO(s)+夕I2(g)

△〃=—20kJ•mol-1

CuO(s)4-2HC1(g)=CuCL(s)4-H20(g)

△/ZJ=—121kJ•mol-1

-,

贝IJ4HC1(g)+O2(g)=2C12(g)+2氏0(g)的bH=kJ•molo

3.[2018•全国卷H,27(D]CH,一以)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上),还对

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CHLCOZ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0(g)+2H:(g)。

已知:C(s)+2FL(g)(g)△//=-75kJ•mnl-1

-1

C(s)+O2(g)=C02(g)AZ/=-394kJ•mol

C(s)+夕2(g)^C0(g)△^=—111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kJ•mol'o

4.[2020•天津卷,10]理论讲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rHNC(g)异

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

O

F

P

O

A.HCN比HNC稳定

B.该异构化反应的A"=+59.3kJ•mol-1

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5.[2020•浙江7月,22]关于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COf(aq)+H+(aq)=HCOJ(aq)

COf(aq)+HQ(1)^HCO;(aq)+0H-(aq)A"

+

0H-(aq)+H(aq)=H20(1)AZ/.

-

OH(aq)+CH£OOH(aq)=CH3C00-(aq)+H20(1)卜出

A.NHKO△冰0B.

C.A/A<0A/Z>0D.

6.[2019•浙江4月,23]MgCOa和CaCO」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

AtJ,

M2+(g)+C()i-(g)一,《Q+COMg》

“△/卜玛

△H

MC()3(S)—->MO(s)+CO式痣)

己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Z4(MgCO3)>△//(CaC03)>0

B.A"(MgCO.0=b%(CaCO.O>0

C.(CaC03)一(MgCO;l)=△吊(CaO)一、上(MgO)

D.对于MgCOi和CaC03,A4+△外〉A%

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18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一

1知识梳理

1.⑴物质能量(2)质量能量(3)热能热量

2.(1)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反应热(3)A〃(4)kJ-mor1kj/mol

4.(1)物质的量反应热(2)物质能量1mol固体碳和1irol氧气反应1mol二

氧化碳393.5kJ的热量

判断答案:⑴J(2)X(3)X(4)V(5)V⑹J(7)X(8)X

2对点速练

i.解析:A项,由能量一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I和状态in知,co和o生成co?是放热

反应,错误;B项,由状态I【知,在CO与0生成CO?的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0,错误;

C项,由状态HI及C02的结构式0=C=0知,C02分子中存在碳氧极性共价键,正确;D项,

由能量一反应过程图像中状态I(C0和0)和状态HKCQ)分析,状态I-状态01表示C0和0原

子反应生成C02的过程,错误。

答案:C

2.解析:由图示可知C02和CH&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比,故A项正确;化

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的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驾示可知①一②过程中

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项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

①一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项错误;由图示可知C0?和CH」催化重整生成C0和乩的过程中

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曲线I(表示没有使用催化剂)和曲线11(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是同一个反应的

能量变化,A项错误;曲线H可以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但二氧化镭催化

氯酸钾分解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C项错误;反应的

△〃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D项正确。

答案:D

4.解析:由图可知,正反应放热,A"为负值;逆反应吸热,A〃为正值,D错误。

答案:D

5.解析:由图可知,1gHz(g)(即0.5mol)和8g()2(g)(即0.25mol)完全反应生成

乩0(1)放出142.9kJ能量,据此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4—5716

kj/molo

答案:D

6.解析:A项由图可知,1Tiol02(g)4-1molC(金刚石,s)具有的能量为占kJ,1mol

ca(g)具有的能量为6kj,且四〉心则反应c(金刚石,s)+a(g)=ca(g)为放热反应,

=(£一£)kj/mol,错误。B项,1molC0(g)+0.5mol6(g)具有的能量为&kJ,则反应

C(石墨,s)+夕2(g)=C0(g)的卜4gE)kj/mol,错误。C项,由图可知,C(石墨,s)=C(金

刚石,s)为吸热反应,则有kj/mol,错误。D项,由图可知,C02(g)=C0(g)

+%(g)为吸热反应,AQ(四一£)kj/mol,从而可知2c()2(g)=2C0(g)+02(g)的AQ2(其

一£i)kj/mol,正确。

答案:D

7.答案:⑴CH4(g)+2a(g)=C02(g)+2H2(Kl)

A/六一890.3kJ•mol-1

⑵82H6(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