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真题汇编-答案_第1页
2020高考化学真题汇编-答案_第2页
2020高考化学真题汇编-答案_第3页
2020高考化学真题汇编-答案_第4页
2020高考化学真题汇编-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

1.解析:选A。屠呦呦受题述文献的启发发现了青蒿素,后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

氢青蒿素,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A项正确。

2.解析:选D。乙醇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项正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

化性,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项正确;由过氯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OH)可知其相对分

子质量为76,C项正确;氯仿的化学式为CHCb,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D项错误。

3.解析:选A。胆机的化学式为CuSCh-5比0,A项错误;湿法冶铜的原理是CuSCU

+Fe=FeSO4+Cu,即胆矶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B项正确;CuSCh溶液经熬制可以得到

胆矶,是C11SO4溶液浓缩结晶的过程,C项正确;熬胆矶的铁釜中发生的反应为CuSO4+

Fe=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

4.解析:选C。Cu(OH)2和CuCCh在高温时均易分解,在潮湿的空气中会有微量溶解,

因此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A项正确;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中的Cu元素

均为+2价,处于Cu元素的最高价态,因此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项正确;

CU(OH)2和C11CO3均能与强酸发生反应,C项错误;CU(OH)2中Cu的质量分数为65.3%,CUCO3

中Cu的质量分数为51.6%,因此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中铜的质量分数,D项正确。

5.解析:选Co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A项正确;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和H2,用水煤气可以合成甲醇等含氯有机物,B项正确;煤的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

体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

纤维,D项正确。

6.解析:选D。高压钠灯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照明,A项正确;二氧化硅

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项正确;较活泼的金属常用热还原的方法得到金属单质,C项正确;

碳酸钢不溶于水,但溶于胃液的成分盐酸,常用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钢做钢餐,D项错误。

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1.解析:选C。22.4L(标准状况)氮气为1moL含有的中子数为14NA,A项错误:1mol

重水与1mol水中的质子数相同,B项错误;石墨烯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12g

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为1mol,含碳原子数均为必,C项正确;NaQ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

含有电子,D项错误。

2.解析:选A。MnOi中Mn为+7价,MnO]〜Mi?+转移5个电子,4moiMnO1完全

转化为Mi?+转移20mol电子,A项正确;粗铜中含有Zn、Fe、Ag等杂质,电解时比铜活

泼的金属先放电,Cu可能没有反应,B项错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酎数无法求出,C项错

误;碳酸根离子水解•,阴离子数大于O.IOONA,D项错误。

3.解析:(1)C1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HC10的酸性弱于H2c。3,则

NaQO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CCh反应产生HC1O,HQO见光易分解,故会导致

消毒作用减弱。

(2)①依据三个反应得出关系式:C3N303cl2■〜2HC1O〜2h〜4s2。歹,根据Na2S2O3的消

耗量,可以计算出测定中转化为HC10的氯的物质的量,进而得出氯元素的质量,再由有效

m八口测定中转化为HC1。的氯元素质量X2、,,-r」岩山石MT41nxM钙a

氯的计算式样11,居MX100%,可计算出有效氯。②加入的稀硫

酸的量过少,则生成的L少,消耗Na2s2。3的量减少,则计算出的HC1O的量偏少,导致样

品的有效氯测定值偏低。

答案:(1)。2+20丁=。0一+。一+比0NaClO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后产生HC10,

HC1O见光分解

⑵①〃620歹)=0.1000mol-L'X0.02000L=2.000X10-3mol

根据物质转换和电子得失守恒关系:C3N3O3C1E〜2HC1O〜2L〜4s20r得〃(C1)=

0.5心0r)=1.000X10-3mol

氯元素的质量:

/n(Cl)=1.000X103molX35.5g•mol1=0.03550g

该样品的有效氯为----00352500mLX2X100%=63.39%

1,120OgX250.0mL

该样品的有效氯大于60%,故该样品为优质品②偏低

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1.解析:选B。根据化合价变化可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则

二氧化铳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生成物是还原产物,则MnCk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则HC1为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则Cb为氧化产物,氧化

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K

2.解析:选B。谷物发酵酿造食醋过程中CH3cH20H转化为CH3coOH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利用的是NaHCCh受热分解会放出CO?的性

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题意;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消毒时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大气中的NO?形成酸雨时发生反应3NCh+H2O=2HNO3+NO,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A。氨水中,Na\K\OH,NOJ彼此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

盐酸中的H'能与SiOr结合生成H2SQ3沉淀,B项错误;KMn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具有

还原性的「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误;AgNCh溶液中的Ag+能与C「反应生成Ag。沉淀,

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4.解析:选A。由于氯气少量,SOT不能被氯气完全氧化为SO4,剩余的SOT在酸性

溶液中转化为HSO。A项正确;CO?与CaCk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向H2O2溶液中滴加

少量FeCh溶液,FeCh为催化剂,发生的反应为2H2O2旦=2比0+。2t,C项错误;D项

中NH4H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项错误。

5.解析:选B。碳酸钙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A项错误;Brz能够

氧化Fe2+,B项正确;NaOH与过量H2c2O4反应生成NaHCzCU,C项错误;苯酚的酸性比

HCO3强,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或过量CO2,均只生成HCCh,D项错误。

6.解析:选C。HC1O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A项错误;B项电荷不

+

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J+NO,B项错误;CO?过量,生成

HCO3,C项正确;AgOH不能稳定存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Ag(NH3)2『,

D项错误。

7.解析:选Co硫酸亚铁铉与少量氢氧化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4-SOf+Ba2+4-

2,

2OH-=Fe(OH)2I+BaSO4I,A项错误;电解MgCb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Mg+2Cr

+2H2O=^=Mg(OH)2I+以t+C12t,B项错误;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条件下水解得到乙

酸钠和乙醇,C项正确;一水合氨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应为Cu2++

2NH3•H2O=CU(OH)2I+2NH:,D项错误。

8.解析:选C。根据图示可知CO?的过量排放,能导致海水中CO2+H2OH2CO3H

2

++HCO二平衡右移;H'又能与珊瑚礁溶解生成的COM结合生成HCO;,促使CaCO3Ca

++COr平衡右移,从而使珊瑚礁减少。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海水酸化,海水中H+和HCO]的

浓度均增大,使海水中cor的浓度减小,A项正确;H+可结合珊瑚礁溶解产生的cor,故

能促进CaCO3的溶解,使珊瑚硅减少,B项正确;C02引起海水酸化的原理为CO2+

H2OH2CO3H++H83,C项错误;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能有效减少CO2

的排放,利于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D项正确。

专题四金属及其化合物

1.解析:选D。铝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与铝的活泼性无关,

A项错误;电解氧化铝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与熔点高无关,B项错误;

氢氧化铝能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尢关,C项错误;明矶中

的AW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起

到净水作用,D项正确。

2.解析:选B。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zO,在加热或点燃时生成NazS,A项

错误;A1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Q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

2H2O=2NaAlO2+3H2t,B项正确;室温下,Cu与浓HNCh反应放出NO?气体,与稀HNOa

反应放出NO气体,C项错误;室温下,Fe遇浓H2s发生钝化,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铁的氧化物),D项错误,

3.解析:选C。CL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A项错误;NaCl+NH3+CO2+

H2O=NaHCO3I+NH4CI,2NaHCO3=^=Na2CO3+CO2t+H20,B项错误;由于氧化性

Cl2>Br2>I2,则Cb+2NaBr=2NaCl+Br2,Br24-2NaI=2NaBr+I2,C项正确;电解MgCb

溶液不能得到单质镁,要得到单质Mg,需电解熔融态的MgCb,D项错误。

4.解析:选B。酸、碱和C「都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A项正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热稳定性:碳酸钠强于碳酸氢钠,B项错

误;高镒酸钾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消毒杀菌,C项正确;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

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D项正确。

5.解析:选A。Naz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NazCh,A项正确;镁加入过量的

FeCb溶液中只发生反应Mg+2Fe'-=Mg2++2Fe2+,得不到Fe,B项错误;FeS?在沸腾炉

中与氧气反应只能得到SO2,不能得到S03,C项错误:二氧化锌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

氧化氢分解得到氧气和水,D项错误。

6.解析:选B。结合工艺流程可知煨烧后得到的轻烧粉的成分为MgO和少量SiO2.Fe2O3>

AI2O3,NH4cl溶液呈酸性,浸出时使MgO及FezCh、AI2O3溶解,浸出后得到的废渣中含有

SiO2、Fe(OH)3和A1(OH)3,所得浸出液中含有Mg?+及过量的NH4CL加入氨水时Mg?,转化

为Mg(OH)2,经燃烧得到高纯镁砂MgO。

结合流程图和上述分析可知浸出镁的反应为MgO+2NH4Cl=MgCl2+2NH3t+H2O,

A项正确;浸出可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促进NH4。水解和NE的逸出,但沉镁时应在低温

下进行,以减弱氨水分解,B项错误;结合流程图可知浸出得到的N%可转化为氨水,用于

沉镁,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H4cL可用于浸出时的反应液,故该流程中NH3和NH4cl可循环

使用,C项正确;本流程中分离Mg2+时,Al3\Fe3+转化为沉淀,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的

Ksp不同,D项正确。

专题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解析:选C。“84消毒液”可由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2NaOH+Cb-NaCl

+NaC10+H2。,“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C项正确。

2.解析:选B。PM2.5指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A项不符合题意;氧气是空

气的成分之一,供给人体呼吸,不是空气污染物,B项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可以形成酸雨,

属于空气污染物,C项不符合题意;NO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属于空气污染物,D

项不符合题意。

3.解析:选D。加热时氯化钺分解生成HCI和氨气,HC1与CajSiOs反应得到硅酸钙、

氯化钙和水,A项正确;水泥吸水会变硬,需密封保存,B项正确;CajSiOs能与二氧化硫反

应得到亚硫酸钙,C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CasSiOs与足量盐酸反应得不到二氧化硅,D

项错误。

4.解析:选B。H2s与稀盐酸不反应,且在稀盐酸中的溶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

少量稀盐酸,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A项错误;HC1能与稀氨

水反应,向圆底烧瓶中挤入少量稀氨水会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能形成喷泉,B项

正确;NO与稀硫酸不反应,且在稀硫酸中溶解度非常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稀硫酸,不能

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形成喷泉,C项错误;C02在饱和NaHC03溶液中的溶

解度较小,向圆底烧瓶中挤入饱和NaHCCh溶液,不能造成圆底烧瓶内气压明显减小,不能

形成喷泉,D项错误。

5.解析:选C。由黄色固体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Y和无色碱性溶

液Z可知,X中含有CuC12、漂白粉,至少含有FeSCh、Fe^SOS中的一种,不含KI,A、B

项错误,C项正确;漂白粉中含有CaCL和Ca(C10)2,用硫酸酸化可得到氯气,由题述实验

现象不能说明X中含有CuCh,D项错误。

专题六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解析:选B。由-弟2丫+瓜可得W+4=30+l,则W=27,设X的最外层

电子数为心结合题给信息可知,x+x+2=8,解得x=3,又X为金属原子,可得Z=13,

X为Al,Y为P。召A1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A项错误;X(A1)>Y(P)均可形成三氯化物,分

别为AlCb、PC13,B项正确;根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知,X(A1)

的原子半径大于Y(P)的,C项错误;Y(P)有多种含氧酸,如H3P03和H3P04等,D项错误。

2.解析:选D。由题意,4种短周期元素中,Z的原子序数最大,且能形成Z+,则Z

为Na元素,W的原子序数最小,且形成一个化学键,则W为H元素,再由4种元素的原

子序数之和为24,可知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2,结合题给化合物中X与Y的成键数,

可知X为B元素,Y为N元素。从该化合物的成键情况可确定H、B、N之间均为共价键,

A项正确;Na为活泼金属,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CH30H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B项正确;

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是典型的强酸,C项正确;BF3中B原子不

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3.解析:选D。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结合W、X、Y、Z的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又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可知W、X、Y、Z分别为H、N、

Na、Cl,XW3为NH3,WZ为HC1。非金属性:Cl>N>H>Na,A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

素满足序大径小的规则,原子半径:Na>CI>N>ILB项错误;N可以形成IINO?,IINO?

为弱酸,C项错误;Na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NaOH属于强碱,D项正确。

4.解析:选A。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的pH可知,Z、W是磷、硫元素,结合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0.1mol-L1溶液

的pH可知,X、Y是氮、钠元素,电负性:PvS,A项正确;离子半径:S2->Na+,B项错

误;磷的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硫,C项错误;Nh分子间存在氢键,

导致其沸点高于PH3,D项错误。

5.解析:选C。根据Z与X可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即该化合物为NazCh,结合原

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0元素,Z为Na元素;基态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是最高能级2P

上排布的电子数的2倍;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Y为F元素,则与其同主族的W为C1元素。

根据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可知其相对大小顺序:F>O>Cl>Na,A项错误;根据非金属

性:F>O>C1,可知简单离子的还原性:Cl>02>F,B项错误;根据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可知简单离子半径:Cr>O2->F->Na+,C项正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F<HCLD项错

误。

6.解析:选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A项正

确;。的非金属性强于Br,则Cb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z强,B项错吴:同周期元素从左到

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r(Mg)>r(Cl),C项错误;Na>Mg、Ck

B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7、7,D项错误。

7.解析:选D。X、Y、Z、M、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结合“Y元

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可推出Y为C、

Z为N、M为Si,由“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个”可推出X为H,由“Q元素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可推出Q为C1。

根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

次增大,可得原子半径:Z(N)<Y(C)<M(Si),A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Z(HNO3)>Y(H2coAM(H2SiO3),B项正确;H2N—NH2

为联氨,是一种极性较强的化合物,能与水、醉等形成分子间氢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联

-

氨能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中,又H2NNH2+H2OH2NNH3+OH,其水溶液呈碱性,C

项正确;X(H)、Z(N)、Q(C1)三种元素可形成NH4CI,NH4。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

1.解析:选C。由反应过程图可知

IfMco

\l/

LRih'-CH3COI-CH3CO2H,CH3coi是

反应的中间产物,A项正确;把各步反应累加,得至IJCH3OH+CO=CH3CO2H,B项正确;

CH,CH3-1

7H久。

COICO

Rh中Rh的成键数为6,\/中Rh的成键

Rh

Z|\

COITCO

CO

数为5,中Rh的成键数为4,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不相同,C项错误;

CO」

由题图可知,甲醇的第一步反应为CH3OH+HI==CH3l+H2O,D项正确。

2.解析:选D。由题给装置图可•知,放电时负极锌失去电子后结合OFT生成Zn(OH),,

负极反应为Zn-2e~+4OH-=Zn(OH)l-,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上CO2得电子生成

HCOOH,C02中C的化合价为+4,HCOOH中C的化合价为+2,1molCO2转化为1mol

HCOOH,转移2moi电子,B项正确;充电时阴极上Zn(OH)r参与反应得到锌,阳极上HzO

参与反应得到氧气,电池总反应为2Zn(OH)l-=2Zn+O2t+4OH+2H2O,C项正确;充

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H2O—4e--02t+4H+,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D

项错误。

3.解析:选B。氢气还原SiCL制单质硅为吸热反应,AH>0,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

大的反应,AS〉。,A项错误;反应的平衡常数为气态生成物浓度的嘉之积与气态反应物浓

度的事之积的比值,B项正确;C项未指明H2所处的状态,无法用22.4L・mol।计算比的体

积,C项错误;反应的△”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项错误。

4.解析:选Co结合反应机理图示可知OIF参与了该催化循环反应,A项正确;从图

示可看出有H2生成,且没有再参与反应,即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出,B项正确;根据图

示可看出CO参与了反应,并最终转化为CO?放出,即该反应能消耗CO,生成CO2,C项

错误;该循环过程中Fe的成键数目可能是4、5或6,即该催化循环过程中Fe的成键数目发

生变化,D项正确。

5.解析:选C。根据题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池,由通电时Ag+注入无色WO3薄膜中,

生成A&W03,可知Ag为该电解池的阳极,透明导电层为该电解池的羽极,结合题给信息可

写出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g—e-^=Ag'和xAg'+WC)3+xe-^=Ag\WO3。根据

上述分析可知Ag为阳极,A项正确;电解池工作时,Ag♦向阴极移动,即Ag-由银电极向变

色层迁移,B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W03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W元素的化合价降

低,C项错误;结合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可写出总反应为WO3+xAg=A&WO3,D项

正确。

6.解析:选B。由题给信息知VB2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VB?电极为负极,

复合碳电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z+4e-+2H2O=4OH,电池总反

应方程式为4VB2+1IO2+2OOH+6H2O=8B(OH);+4V0;°

由上述分析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I4cI2IkO-4011,则电路中通过0.04mole

一时,正极有0.01mol02参加反应,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A项正确;由正、负

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的pH降低,正极区溶液的pH升高,B项

错误;由上述分析知,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VB2+UO2+2OOH+6H2O=8B(OH)4+

4vor,C项正确;电流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电流从正极出发,沿负载流向负极,再经

过溶液最终回到正极,D项正确。

7.解析:选D。HNC的能量比HCN高,则稳定性较好的是HCN,A项正确;该异构

化反应的△”=+59.3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B、

C项正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历程,但是不影响反应的反应热,D项错误。

8.解析:选C。Na2s4中Sf中硫原子间以非极性键结合,每个硫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上S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xS+2Na++2e

=Na2S.r,B项正确;熔融钠为负极,熔融硫(含碳粉)为正极,C项错误;由图可知,D项正

确。

9.解析:选B。结合图示可知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电极名称电极反应

-

负极(a极)CH3COO-f-2H2O-8e=2CO2t+7H+

+

正极(b极)2H+2e-=H2t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该电池工作时,C1一向a极移动,Na.向b极移动,即隔

膜1为阴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阳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向a

极和b极分别移动1molC「和1molNa+,则模拟海水理论上可除盐58.5g,C项正确;电池

工作时负极产生C5,正极产生H2,结合正、负极的电极反应知,一段时间后,正极和负极

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I,D项正确。

10.解析:选D。结合题图,可知a极上产生02,发生的反应为水被氧化生成02的反

应,即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如表:

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

+

a极(阳极)2H2O-4e-=4H+O2t

+-

b极(阴极)2H+O2+2e=H2O2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电解•段时间后,溶液中H+浓度未变,即阳极室的pH

未变,B项正确;电解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C项正确;由阴、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消耗02的量是a极生成02的量的2倍,即a

极生成的6与b极反应的O2的量不相等,D项错误。

11.解析:选C。根据图示可知金属M失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图示为阳极),钢铁设

施为原电池的正极(图示为阴极),此方法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该装置中阴极发生还

原反应,A项错误:金属M被氯叱,即金属活动性:M>Fe,B项错误:钢铁设施为原电池

的正极,表面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C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等电解质,而河

水中电解质较少,故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慢,D项错误。

12.解析:选A。CO?可与NaOH反应,故电解后不能得到CO2:A项错误;阳极发生

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项正确;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氏0+2©一=201<+匹卜C项

正确;根据电解RCOONa的NaOH溶液生成R—R可知,电解CFhCOONa、CH3cH2coONa

和NaOH的混合溶液,C%一、CH3cH2一可结合成乙烷、丙烷、丁烷,D项正确。

13.解析:选B。形成化学键要放出热量,AHi<0,第二个反应是盐类的水解反应,是

吸热反应,A“2>0,A项错误;AHi是负值,A”2是正值,B项正确;酸碱中

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为《),A”4<0,C项错误;第四个反应(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放出

的热量小于第三个反应,但△外和A“4都是负值,则A”3VAM,D项错误。

14.解析:⑴根据Q=cmAf,反应放出的热量2=4.18Jg-1,℃-^100mLX1.00g,cm

-3X(30.1℃—20.1℃)=4.18X103JO(2)/J(CUSO4)=0.1LX0.200mol-L-1=0.02mol,n(Zn)

i95o

=77^―丁=0.03mol,显然Zn寸量,即0.02molZn和0.02molCuSO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65g-mol4

412LI

4.18kJ,故反应Zn(s)+CuSO4(aq)=ZnSC)4(aq)+Cu(s)的△”=—TTTT;7=-209kJmol1。

U・U411lv*l

5ga4.18X103/1000

口案:(1)4.18X1。(2)—oj00义0200=-209

15.解析:(I)利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同体,用烧

杯溶解固体,用量筒量取蒸储水。(2)根据盐桥中阴、阳离子不能参与反应,及Fe3++3HCO,

2+2+

=Fe(OH)3I+3CO21、Ca+SOr=CaSO4I,可排除HCO^Ca,再根据FeSCh溶液

显酸性,而NO不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可排除NO〉最后根据阴、阳离子的电迁移率应

尽可能地接近,知选择KCI做盐桥中电解质较合适。(3)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结合电子由铁

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铁电极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流向正极(石墨电

极)溶液中。(4)由题意知负极反应为Fe—2b=Fe2+,正极反应为Fe3++b=Fe2+,则铁电

极溶液中以Fe2')增加0.02mol-L1时,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ifW0.04mol-L故此时石

墨电极溶液中c(Fe2+)=0.09mol-I/L(5)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铁电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验证了氧化性:Fe3+>Fe2+,还原性:Fe>Fe2\(6)该活

化反应为Fe+2Fe3+=3Fe2t,故通过检验Fe3+可说明活化反应是否完成,具体操作为取少

量活化后溶液于试管,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说明活化反应已完成。

答案:⑴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KC1(3)石墨(4)0.09moir1(5)Fe3++e-=Fe2

+Fe-2e-=Fe2+Fe3+

Fe(6)取少量溶液,滴入KSCN溶液,不出现血红色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解析:选D。碘易溶于苯,加入苯,碘进入到苯中,使水溶液中碘的浓度减小,平衡

正向移动,A项正确;如果反应能进行到底,则经过苯两次萃取后溶液中不会有Fe3+,加入

KSCN,溶液不会呈血红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有反应限度,B项正确;

加入FeS04,二价铁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e2

+>以12)/[/『©3+)./(r)],D项错误,

2.解析:选D。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N2O4越少越好,即使平衡逆向移动。正

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要使平衡逆向移动,需减小压强、升高温度,则选D项。

3.解析:选AD。结合图像可知,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即

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A项正确;结合题图和题中信息只能判断不同温度下

1,3■丁二烯发生1,2-加成反应和1,4-加成反应的倾向,不能判断1,3-丁二烯的转化率,

B项错误;温度升高,1,2-加成反应和1,4-加成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均加快,C项错误;由

0°C升温至40℃时,1,3■丁二烯发生的反应由以1,2-加成为主变为以1,4•加成为主,即

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D项正确。

4.解析:选BD。升高温度有利于题中第一个反应正向进行,有利于提高C%的平衡转

化率,但增大压强有利于题中第一个反应逆向进行,不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A项错

误;由题述反应及起始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可知,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比CK的高,则曲线

B表示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B项正确;使用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

化学平衡无影响,即曲线A和曲线B不能相重叠,C项错误;恒压、800Ks以CH4):〃(CCh)

=1:1条件下,反应至CH4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通过增大〃(CO》或减小压强继续反应,

可以使CH4的转化率从X点提高到Y点,D项正确。

5.解析:(1)根据题图⑶知,V2O4(s)4-SO3(g)=V2O5(s)+SO2(g)△%=—24kJ・moL

①,V2O4(s)4-2SO3(g)=2VOSO4(s)AM=-399kJ.mo「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一①X2

得:2V2O5(s)+2SO2(g)=2VOSO心)+V2O4G)&”=(一399+48)kJmo厂】=-351kJ-moP^

(2)由题给反应式知,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一定封,增大压强,SO2平

衡转化率增大,故p1=5.0MPa。结合题图(b)知5.0MPa、550℃时对应的SO2平衡转化率为

0.975o影响平衡转化率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等。(3)设通入的SO?、02

和N2共lOOmol,利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SO2(g)+拉(g)^^S03(g)

起始量/mol2mm0

转化量/mol2mama2/wa

平衡量/mol2m~2mam—ma2mo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g—。)mol,则p(SO2)=pX(2m—2ma)/(3/??+—

ma),p(C)2)=pX(M—ma)/(3/M+q—p(SO3)=pX2〃?a/(3m+q-/a),因3m+q=100,

Kp=-------0------,代入计算得Kp二-----------T———xo7o(4)升高温度,反应

2

P(SO2)Xp(O2)(1—为00-〃"

速率常数上增大,反应速率。提高,但a降低使反应速率逐渐下降。代功时,%增大对。的提

高大于。引起的降低;。功后,2峭大对。的提高小于。引起的降低。

1

答案:(1)2V2O5(s)+2SO2(g)=2VOSO4(s)+V2O4(s)AH=-351kJ-moP

(2)0.975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提高。5.0MPa>2.5MPa=p2,所以0

=5.0MPa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组成)

2ma

⑶100-m"

(1-Q)"GOO:")

(4)升高温度,左增大使。逐渐提高,但。降低使。逐渐下降。k增大对。的提高

大于a引起的降低;分功后,左增大对。的提高小于。引起的降低

6.解析:(1)①根据题表中数据信息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i)C2H6(g)+^O2(g)=2CO2(g)+3H2O(1)AW=-I560kJinol一1、(ii)C2H4(g)+

3O2(g)=2CO2(g)+2H2O(I)AH=-1411kJ-molL(iii)H2(g)+1o2(g)=H2O(l)AH=-

286kJ-moF,,根据盖斯定律,由(i)一(ii)一(M)得C2H6(g)=C2H«g)+H2(g)AH=+137

kJ.moF'o②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因此可通过升高温度、

减小体系压强等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③设起始时C2H6和H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列出三段式:

C2H6(g)=C2H4(g)+H2(g)

起始量/mol101

转化量/molaaa

平衡量/mol1—oa1+a

1-uQ1+a

平衡时C2H6、C2H4和H2对应的分压分别为汴*、5”,和丁/,则该反应的平衡

1+a

2+aPa(1+g)

常数勺=

1—a(2+。)(1一

2+aP

(2)①反应初始时可认为cCH4=lmolL_1,则根据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可知k二八,当

CH4的转化率为。时,c€H4=(l—a)mol・L「,则此时r2=(1—。)力。②由r=AXcCH4可

知,CH4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项正确;增加H2浓度,CH’的浓度减小或不变,

则r减小或不变,B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CH,的浓度逐渐减小,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项错误;降低温度,该反应进行非常缓慢甚至停止,即女也随着减小,D项正确。

(3)①结合图示可知COz在阴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即阴极上的反应式为CO2+2e-

=CO+O2o②设生成C2H4和C2H6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i和1mo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为4moiX2+2molXl=10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C%为6mol:则

由CO2-CO转移10mol电子,需消耗5molCO2,则反应中消耗CH4和CO2的体积比为6:5。

答案:(1)①137②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

丁a(1+a)

③(2+(1-加

(2)①1一。②AD

(3)①CO2+2e=CO+O2—②6:5

7.解析:(1)由题意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02+

6H2CH2=CH2+4H2O,7KC2H4):/I(H2O)=1:4;此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

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2H4)变大。(2)反应方程式中CO2和

H2的系数之比为1:3,开始时加入的〃(CO*:"32)=1:3,则平衡时〃(C02):〃出2)也应为

1:3,〃(C2H4):〃(H2O)应为1:4,由题图可知曲线a为H2,b为H20,c为CO2,d为C2H4,

随温度升高,平衡时QH«和H2O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比和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

增加,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知正反应方向为

放热反应,△“小于0。(3)在440K时,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比0的物质的量分数

也为0.39,根据平衡时〃(CO?):〃(氏)=1:3,知CC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3,根据平衡时

〃(C2H。:n(H2O)=1:4,知C2H4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9/4,则p(H2)=0.39X0.1MPa,p(H2O)

4

0.10.1p(H2O)p(C2H4)

=0.39X0.1MPa,p(C2H4)=0.39X才MPa,p(CO2)=0.39XwMPa,*6g、25、

今3P1112/•//\CU2z

191

Xgp(MPa)3=4义003m(MPa)3。(4)压强和温度一定,若要提高反应速

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可采用选择合适催化剂等方法。

答案:(1)1:4变大(2)dc小于

039^X^22

9141

⑶々X于丽或0396*(号2)2义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