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与强化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
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
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
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第1页共22页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
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
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
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
《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c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如“野花留宝席,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
田,农夫皆饿死工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二(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
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第2页共22页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
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
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
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
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
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第3页共22页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
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
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
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4页共22页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
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听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八.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第5页共22页
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在坐
韩偃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
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韩傕(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触怒权臣朱全忠而
被贬。格是:已是。
L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F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仰视写远景用虚笔,后俯视写近景是实写,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
夜景。
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
归宿。
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
的生活。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
直白。
2.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
塞上曲送元美①
【明】李攀龙
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蜂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王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
古代紧急军事公文,插有鸟羽,表示要迅速传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第6页共22页
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立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寒、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
E.后两句承上写军士出征应战,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内容从战事转抒情,豪放中有缠绵。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雨中花慢
苏轼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
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巡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
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①,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②不
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注释】①“国艳”二句:指牡丹,“国艳带酒”指绯红色牡丹,“天香染袂”指贡黄色牡
丹。②清商:指秋天。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词上片追述词人春日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着重写对秋口牡丹的诸多感触
B.起句点明“花时”,暗含词人赏花的兴致,实际上词人面对的却是茶烟、春草
C.“闻道”领起六句写赏花的好去处,词人在“国艳”“天香”丛中流连忘返。
D.结尾二句是词人对秋日牡丹的劝说寄寓了对木米美好生活的憧憬,语浅情深
2.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而有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
房舜卿
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梅花一夜绽放似乎是因词人相思之苦而形成的结果,直抒胸臆,表达
出自己与佳人离别后的思念愁苦之情。
第7页共22页
B.上阕后面三句,借用南浦、断桥、斜月这些在古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描写
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无限的惆怅漠凉之情。
C.下阕前两句通过“盈盈微步凌波秣”,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的美感形
象,“东风笑倚”写佳人在东风中的微笑,足以慰藉词人远走天涯的悲凉心情。
D.下阕后三句着“愁绝”两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描写出自己远走天涯,羌管悠悠,暮霭
沉沉的羁旅愁思。
E.这是一首怅别词。词人写的不是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凄恻,而是描写刚刚作别、乍然离去时
的旅途相思情怀。
2.请结合全词,赏析本词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屋弹铁@,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
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挟:出于《战国策》“冯谖弹铁而歌。”
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
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
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c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暧,属于想象的内容,诗
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下句”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
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
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第8页共22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
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
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
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
共同表现「‘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第9页共22页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
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汉乐府•饮马长城志行》中有“呼儿克经负,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
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
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
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2.⑴对自身病痛的感伤。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只能借酒消愁、却又体弱多病;
⑵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不满)。自己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
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原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隘士,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
士的生活”说法错误,这是诗人对官场失意的不满而说出的无奈和激愤之辞。
2.,、此夕襟怀深自多”在颔联第二句,提示“襟怀”应该从下文寻找。',格是厌厌饶酒病”中“厌厌”
用来形容病态,有病在身又借酒浇愁,可知这句诗中有作者对自己病痛的感伤「无名无位堪休
去”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本受皇帝器重,但因权臣排挤而被贬,因此心中有对官场失意的愤
懑。“终须的的学渔歌”“犹拟朝衣换钓蓑”两句中的“渔歌”“钓蓑”都是隐士的特征,从“学”“换”
两个动词可看出作者向往隐逸生活。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BE;2.①望月,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表现征人怀念家乡的愁情;
②夜月之下无数“征人马上''驰驶,雄壮的场面也表达了将士们立功边塞的豪情;
第10页共22页
③又蕴含了诗人希望元美勉力边务,不辱使命的感情。
解析:1.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木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
技巧。B项,“运用拟人”错误,“胡烽不断接长安”应是运用借代,“胡烽不断”借指异族频频入
侵,“长安”代指明朝都城北京。E项,“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应为“节奏由急促变舒缓”。
2.此题考查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月是边塞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
色更显壮阔、悲凉、朦胧、凄清。诗中的“一片西山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暗示时间,渲
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其中“西山”
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连,“月”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征人看月,蕴含着征
人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马上看'’写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途中或巡逻边境时,
抬头看见高悬空中的明月,表明他们思念远方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但又时刻准备着为保
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誓死战斗。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①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与人事无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
②而这一问曲折地表现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今岁花时”词人却未能欣赏至IJ“国艳带酒,天香
染袂”的美景,“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
涵着缺憾得以填补后的欣慰。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形象、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曲解词意,词中“闻道”二字
表明词人并未在春季花开时欣赏到牡丹盛放的美景。
2.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理
而有情”,“无理而有情”是答题的关键,解答时主要从为何“无理”,而又为何"有情''入手。之所
以说“无理”,是因为花开花落自有规律,词人这样问自然是“无理”的。而“有情”则需要从词作
中包含的情感入手。“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错过了花开,词人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遗憾,但见
“忽开千叶一朵''又凸显了词人的惊喜和欣慰。由此可知,这一问确实是“无理而有情
4答案及解析:
答案:l.AC;2.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词人通过对“梅花”“南浦”“断桥斜月”“羌管暮云”等羁
旅天涯中所见景物的描写,渲染烘托了一幅游子远走天涯的萧瑟凄清的画面,表达词人羁旅途
中对佳人的无尽相思之苦。
第11页共22页
②虚实结合。”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通过想象,细腻生动地写出佳人步履轻盈婀娜多姿,
在春光烂漫中微笑美丽的形象,而自己在现实中却与佳人离别、远走天涯,虚实结合,更添相思
痛苦之情。
③象征(比喻也可)。词人运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借一夜全部开放的梅花象征
自己在春天远走天涯与佳人渐行渐远的浓厚的相思离愁。通过对梅花的反复咏叹,更加生动
形象表达了词人行旅中的那种难言的相思惆怅思念之苦。
解析:1.A项,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间接抒情,借梅花发写相思之苦。
C项,“东风笑倚天涯阔”写词人想象美丽佳人如在眼前而自己却远走天涯,更添相思痛苦之
情。
2.略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D;2.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
好情感;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人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
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c
解析:1.D项,曲解文意。“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
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家中亲人的消息抵得上万两黄金,表
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家书抵万金”引起了很多遭遇离乱的人的深深共鸣。“旅歌屡
弹快,归问时裂帛”两句是说诗人想效仿古人,以求入朝为官却始终不能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
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由此可得二者异同。
6答案及解析:
答案:LAD;2.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
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
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解析:I.A.律诗是近体诗;
D.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2.【参考译文】
第12页共22页
可怜那天上的一轮明月,在战乱中仍是那样的耀眼夺目,它宁静的倒映在水中安静的看着
这世上发生的一切,我想就是战乱中我那憔悴的容颜和凄凉的内心它估计也能同感通知。抬
眼望去,洞庭一代星光将尽,远处岳阳楼中传来凄厉的鼓角之声,好像战斗马上就要打响。我借
酒消愁,可在酒的作用下,愁绪更浓。洞庭湖浪涛滚滚,自己惊奇于自己那浓郁的思乡之情。今
日的朝廷迁移不定,想要打探它的消息,可眼前却是强盗与贼寇。
7答案及解析:
答案:LB;2.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得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
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
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解析:1.沿途日色随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
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
2.本题考查表达诗人情感的手法。"长年忽得南来鲤”一句是借物抒情,“恐有音书作急烹”是用
典。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洪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为高楼百尺。看浩荡千
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①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舂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九爱说南朝狂客②,把破
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滤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②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
参军,曾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
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B“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
第13页共22页
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c
C“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
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
D.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以天
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余言外。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各题。
菩萨蜜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尤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颠色染美蓉。放眼暮江千顷,中再高愁万斛,无
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
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英匆匆C
【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
施展。五湖舟梯: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
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
第14页共22页
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酹车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
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径菊花从"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
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新凉”中“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虎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薄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2.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晶峻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辗崂(16ngs6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第15页共22页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木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禽足有!
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人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c③邓林:桃林。夸父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体。
2.《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
结合全诗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采集子-重阳①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②黄花③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九二九年十月
[注]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市。因“九”是阳数,两阳相重,故名。②战地:指战场。③黄
花:指野菊花。《礼・脍》:“鞠有黄华。”鞠,古“菊”字。黄华,即黄花。后人称菊花为黄
花。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词情感基调是叹老怀悲,蹉昵岁月,虚掷光阴。
第16页共22页
B.本词艺术手法之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C木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信念坚定、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
现了诗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易老M难老”和“不似f生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
现主题。
2.词的上片写了什么?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写),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
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诗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
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
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
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③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
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
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
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
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
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说法错误,作者落泪的
原因并没有“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尽凄凉不向牛山滴”意为: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
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表现手法能力。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答题时,首先指出诗词运用
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分析诗词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点出诗词运用
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主要用了
第17页共22页
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是要求学生赏析诗人表现自己家国情怀的表现手法。本词首
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各黑风雨交加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
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使人心乱如麻,愁
思似织,这是借景抒情。“看浩荡千崖秋色”写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但
“千崖秋色”,寂寞凄凉,会使人想到神州残破沉沦的“往事”,泪水滂沱。结尾“鸿北去”,目
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殆,振兴无望,表达了诗人对神
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这些都属于借景抒情。结合注释可知“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
凉不向牛山滴”是用典,意思是说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
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这是反
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诗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常恨世人新
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意思是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
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这里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
表现诗人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力为的心情。还有“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
春华落尽,满怀萧瑟”意思是“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这是拿少年的才华与如今才气
凋尽进行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还有“常恨世人”三句
词人是慨恨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名士风流的狂客行径,每年在重阳节登高,总
喜欢提起东晋孟嘉落帽的故事,把它称扬一番,毫无现实意义。“若对”两句,是说如自己这
样的忧国志士,并不追慕魏晋风度,这是把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
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对国破家亡的现状忧心如焚却又无能为力。具体答题,
根据以上分析,从借景抒情、用典和对比几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2.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
引发其思乡之情。
②直抒胸臆。“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
③以景结情。“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
长夜愈深愈浓。
第18页共22页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
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
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查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诗歌的
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错误。
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
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
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故选C。
2.译文:
莽莽几千里的边寒,女墙一路延绵。黄昏之时,无数乌鸦的啼音滴落在城墙西畔。夕阳收
拢最后一丝光热,落入西山。远处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笼罩,天光暗沉下来。此时可见猎队回归,
马鸣萧萧响彻耳际。入夜时分,便有人吹响胡笳。
秋夜瑟瑟,笳声凄凄切切不堪听。不堪听,还生愁。他是身处异乡的人。愁绪会带来无端
的空寂之感,遁入无尽的黑暗后又变新和着夜色将他包裹。梦里不归家,离别有多苦,这一夜,
他怕是又要彻夜不眠。一盏残灯相伴幽怀,灯花泪水两簌簌。
3答案及解析:
答案:l.D;2.(l)岁月蹉花、青春滩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的“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华流逝之
意。
(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3)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
做个高洁的隐士。
(4)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飘泊不定,
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
(5)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
地。
解析:1.D项,“暗含诗人的软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
第19页共22页
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故选D。
2.译文:
我拿着酒杯面对斜阳,默默无语似乎在问西风。为什么胭脂把荷花染得这么红。放眼望
去这千顷大江,里面有万斛的离别哀愁,没有地方让远飞的鸿鸟歌足。唯有阑干的一角可见一
线天光,人依靠在一旁半醉半醒中C
萍踪浪迹于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东。人生太短促,我还想闲步在三径篱边的菊丛。试
问谁是中原豪杰,借我舟楫浮泛五湖,当一个钓鱼翁。回望这沦陷的故国,这田园归意莫要太匆
匆。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AD;2.这两句写中秋之夜词人门庭冷落,独自饮酒的情形,以及天上云彩遮挡明月的景
象c
词人因奸佞小人制造的“乌台诗案”而险些被杀,后被流放黄州。在此,词人借酒贱客少的常理
言身贱而门庭冷落之事,借明月被云妨的常景喻满怀抱负不愿流于世俗的自己被奸邪小人所
谤,因谗入狱而被贬之事。词人在“酒贱”与“客少”、“月明”与“云妨”的矛盾中,抒发了对世道炎
凉、小人当道而忠良被害的愤懑之情。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解析:1.A项,因为“凉”字有多重妙处,①指中秋时节天气凉;
②诗人遭贬,感到悲凉;
③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暗含世态炎凉。
D项,虽然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但是也有直接抒情,“愁”“凄然”等词语就是直接
表露情感。
2.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
心情。
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舞奚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
诗人的喜爱之情。
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学财产保险》课件
- 《制度制定讲座昆泰》课件
- 幼儿安全课件滑滑梯
- 三年级科学下册一天气与植物2天气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企业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进场培训课件
- 钢丝网培训课件下载
- 双分支选择结构if-else语句.课件x
- 上网安全课件
- 6.2《青纱帐-甘蔗林》【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二年级上每日一练(竖式+口算+应用题)已排版直接打印
- 臀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个案护理
- 小学英语新思维朗文2A知识清单总结期末复习资料
- 2023年房车设计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教师信息素养与数字教育培训
- 南非的地理特点
- 2023年硬件研发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教代会提案表格
- 防爆电话施工方案
- 廉洁廉政朗诵稿演讲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