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TOC\o"1-2"\h\u10056第一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概述 2327221.1绿色防控的重要性 2248331.1.1保障粮食安全 275491.1.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98891.1.3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 3295311.1.4保护生态环境 3104711.1.5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308531.1.6科学用药,合理施用 3119261.1.7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3318901.1.8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3259231.1.9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传播 32487第二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3157331.1.10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4186521.1.11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必要性 4217441.1.12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措施 4325881.1.13农业废弃物概述 4184621.1.1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4150811.1.1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措施 519440第三章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5105141.1.16监测方法 5152871.1.17监测内容 6137191.1.18预警系统构成 6252751.1.19预警系统建设内容 6149601.1.20预警系统建设策略 618337第四章农业生物防治技术 736041.1.21概述 7122471.1.22天敌昆虫的选择与应用 7280681.1.23天敌昆虫应用的效果评价 79381.1.24概述 8269471.1.25微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与应用 8162971.1.26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方法 8277281.1.27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评价 818052第五章农业物理防治方法 821461.1.28技术概述 9160111.1.29技术分类 985011.1.30技术应用 9165021.1.31技术概述 9186651.1.32技术原理 923351.1.33技术分类 9223341.1.34技术应用 1011857第六章农业化学防治策略 1023477第七章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1158581.1.35优化作物布局 11188801.1.36改善栽培环境 11145021.1.37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12305651.1.38加强田间管理 12294441.1.39生物防治 1225601.1.40物理防治 12213021.1.41化学防治 1225651.1.42农业生态调控 1314199第八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13240541.1.43生态调控模式 13124581.1.44生物防治模式 13117541.1.45物理防治模式 13159421.1.46化学防治模式 13318241.1.47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1378121.1.48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14260761.1.49特色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1432040第九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政策与法规 14188741.1.50政策法规建设背景 14238941.1.51政策法规体系构成 14257231.1.52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 15162131.1.53推广策略 15315811.1.54推广途径 16187371.1.55推广效果 1625307第十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培训与宣传 16126961.1.56培训目标 16170611.1.57培训内容 16262091.1.58培训方式 17190581.1.59宣传普及目标 17298611.1.60宣传普及内容 17261841.1.61宣传普及方式 17第一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概述1.1绿色防控的重要性1.1.1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粮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防控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能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1.1.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防控遵循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这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1.3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绿色防控采用物理、生物、生态等多种防治手段,有效降低化学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1.4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防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有助于维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节绿色防控的基本原则1.1.5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在防治过程中,采用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实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1.6科学用药,合理施用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但需遵循科学用药、合理施用的原则。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次数,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1.1.7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绿色防控充分利用自然天敌资源,发挥生物防治作用。在防治过程中,注意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1.1.8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绿色防控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其自我调节功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这包括合理轮作、调整作物布局、改善土壤环境等措施。1.1.9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传播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信息传播,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和技能。第二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1.1.10农业生态系统概述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作物、土壤、水分、气候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1.1.11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必要性(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2)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12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的措施(1)调整作物结构:根据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合理配置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性。(2)改良土壤: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流失。(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5)优化施肥技术:实施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6)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1.13农业废弃物概述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1.1.1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1)减少环境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废弃物中的营养成分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1.1.1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措施(1)秸秆还田: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饲料:将秸秆进行氨化、微贮等处理,作为畜禽饲料,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3)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采用生物发酵、干燥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资源。(4)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提取生物活性物质、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5)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农民的资源化利用意识和技术水平。(6)政策扶持与监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强监管,保证废弃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第三章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第一节病虫害监测技术1.1.16监测方法(1)传统监测方法(1)田间调查:通过定期对农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病虫害发生、发展、危害程度等信息。(2)灯光诱集: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诱集害虫,对其进行监测。(3)性诱剂诱集:利用性诱剂诱集害虫,了解害虫发生动态。(2)现代监测技术(1)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获取病虫害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等信息。(2)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3)生物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1.1.17监测内容(1)病虫害种类:包括病害、害虫、杂草等。(2)病虫害发生时间: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3)病虫害危害程度:评估病虫害对作物产量、品质等的影响。(4)病虫害传播途径:研究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第二节病虫害预警系统建设1.1.18预警系统构成(1)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监测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2)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病虫害预警信息。(3)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农民。(4)预警响应系统: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1.1.19预警系统建设内容(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在关键区域、关键时期开展病虫害监测,形成覆盖全面的监测网络。(2)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3)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保证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给农民。(4)强化预警响应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农民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5)加强预警系统管理与维护:保证预警系统正常运行,提高预警效果。1.1.20预警系统建设策略(1)主导: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预警系统建设的支持。(2)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预警系统建设。(3)资源整合:整合各类监测资源,提高预警系统建设效率。(4)技术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预警系统的技术水平。(5)宣传培训: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第四章农业生物防治技术第一节天敌昆虫的应用1.1.21概述天敌昆虫是指能够控制害虫数量的捕食性、寄生性昆虫,是自然界中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子。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成本低、可持续等优点,符合绿色防控理念。1.1.22天敌昆虫的选择与应用(1)选择原则(1)选择与目标害虫生态位相似的天敌昆虫,以提高控制效果;(2)选择具有较高捕食效率或寄生能力的天敌昆虫;(3)选择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天敌昆虫,以保证其在释放后能够存活和繁衍。(2)应用方法(1)人工释放:在害虫发生初期,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进行人工释放;(2)保护利用: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昆虫资源,如设置益虫生境、营造生物多样性等;(3)引种驯化:对引进的天敌昆虫进行驯化、繁殖和释放,以增加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1.1.23天敌昆虫应用的效果评价(1)控制效果:通过监测害虫种群数量和被害程度,评价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效果;(2)生态效益:分析天敌昆虫应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生物多样性等;(3)经济效益:计算天敌昆虫应用的成本和收益,评估其经济效益。第二节微生物防治技术1.1.24概述微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微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成本低、可持续等优点,是绿色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1.1.25微生物防治技术的种类与应用(1)捕食性微生物:如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病原病毒等,可以直接感染和杀死有害生物;(2)寄生性微生物:如内生真菌、线虫等,可以寄生在有害生物体内,导致其死亡;(3)竞争性微生物: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可以与有害生物竞争生存空间和资源,降低其生存率;(4)植物内生菌: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提高植物对有害生物的抵抗力。1.1.26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方法(1)人工接种:将微生物制剂直接施用到作物上,以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种群数量;(2)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肥料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物抗病性;(3)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4)诱导抗性:利用植物内生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1.1.27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评价(1)控制效果:通过监测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和被害程度,评价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控制效果;(2)生态效益:分析微生物防治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生物多样性等;(3)经济效益:计算微生物防治技术的成本和收益,评估其经济效益。第五章农业物理防治方法第一节物理隔离技术1.1.28技术概述物理隔离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将病虫害与作物隔离开来,从而达到防治目的的方法。该技术具有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1.29技术分类(1)防虫网覆盖:利用防虫网将作物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阻止害虫侵入。(2)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土壤,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3)网室栽培:在温室或大棚内设置网室,使作物生长在网室内,避免病虫害的侵入。(4)屏蔽防护:在作物周围设置屏蔽物,如防虫网、塑料薄膜等,阻止病虫害的传播。1.1.30技术应用(1)防虫网覆盖:在作物生长季节,选择适当规格的防虫网覆盖在作物上方,可有效阻止害虫侵入。(2)地膜覆盖:在播种前,将地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待作物出苗后破膜放苗。(3)网室栽培:在温室或大棚内设置网室,使作物生长在网室内,避免病虫害的侵入。(4)屏蔽防护:在作物周围设置屏蔽物,如防虫网、塑料薄膜等,阻止病虫害的传播。第二节光照诱杀技术1.1.31技术概述光照诱杀技术是利用光源对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1.32技术原理害虫具有趋光性,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吸引害虫靠近。通过设置光源和捕虫设备,将害虫诱集并杀死,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1.33技术分类(1)黑光灯诱杀:利用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吸引害虫,将其诱集并杀死。(2)白炽灯诱杀:利用白炽灯发出的光线吸引害虫,将其诱集并杀死。(3)荧光灯诱杀:利用荧光灯发出的光线吸引害虫,将其诱集并杀死。1.1.34技术应用(1)黑光灯诱杀:在傍晚或夜间,将黑光灯安装在农田或果园附近,吸引害虫靠近并杀死。(2)白炽灯诱杀:在傍晚或夜间,将白炽灯安装在农田或果园附近,吸引害虫靠近并杀死。(3)荧光灯诱杀:在傍晚或夜间,将荧光灯安装在农田或果园附近,吸引害虫靠近并杀死。(4)结合物理隔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在实施光照诱杀技术的同时结合物理隔离技术,如防虫网、地膜等,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第六章农业化学防治策略第一节生物农药的选用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环保型防治手段,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选用原则如下:(1)选择性原则:在选用生物农药时,应根据靶标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生物农药。这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2)兼容性原则:生物农药的选择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兼容,包括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同时应注意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交替使用,以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3)安全性原则:生物农药的使用应保证对人体、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优先选择对环境友好、毒性低、残留期短的生物农药。(4)经济性原则:在选用生物农药时,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保证防治成本在可控范围内。同时注重生物农药的性价比,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适时性原则:生物农药的使用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时机,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期,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第二节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使用必须遵循以下安全原则:(1)科学选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2)合理用药:遵循农药使用技术规范,确定适宜的用药量、用药次数和用药间隔。避免盲目增加用药量,以防产生药害和增加环境污染。(3)交替用药:为减缓病虫害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应采取交替用药策略。在防治同一病虫害时,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农药。(4)安全间隔期:保证化学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避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在收获前一定时期内停止使用化学农药,保证农产品安全。(5)防护措施:在使用化学农药时,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农药中毒的发生。(6)环境监测:加强对化学农药使用后的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农药污染问题,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7)农药废弃物处理:对使用后的农药包装物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七章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第一节农业栽培管理技术1.1.35优化作物布局为有效防控农业病虫害,首先需优化作物布局。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和套作,调整作物种类和种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体措施如下:(1)轮作: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规划轮作制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2)间作和套作: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间作和套作,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1.1.36改善栽培环境改善栽培环境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如下:(1)土壤管理: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采用深翻、中耕等方法,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2)水分管理: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灌溉,防止湿度过大导致病虫害滋生。(3)光照管理:保持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提高光照强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1.37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提高作物自身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1.1.38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体措施如下:(1)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2)修剪作物:合理修剪作物,提高通风透光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第二节农业病虫害综合治理1.1.39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因子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天敌昆虫: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2)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3)抗病毒植物:利用抗病毒植物对病毒性病虫害进行防治。1.1.40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防虫网:利用防虫网阻隔害虫侵入。(2)灯光诱杀:利用灯光诱杀害虫。(3)高温灭虫:利用高温对害虫进行灭杀。1.1.4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需求,选择合适的农药。(2)科学用药:遵循农药使用规范,保证用药安全、有效。(3)药剂混用:合理混用不同类型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1.1.42农业生态调控农业生态调控是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系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体措施如下:(1)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3)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水分、光照等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第八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第一节技术集成模式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是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生态平衡为基础,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手段,形成的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防控体系。其主要技术集成模式如下:1.1.43生态调控模式(1)优化作物布局,实施轮作和间作,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发挥自然控制作用。1.1.44生物防治模式(1)利用病原微生物、线虫、昆虫等生物因子进行生物防治。(2)应用昆虫信息素、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控。(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1.1.45物理防治模式(1)利用灯光、色彩、气味等物理因素诱杀害虫。(2)应用防虫网、遮阳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病虫害传播。(3)采用高频振动、微波等物理方法,破坏病虫害生理机制。1.1.46化学防治模式(1)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保证农产品安全。(2)优化农药使用技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环境污染。(3)实施精准施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技术集成应用1.1.47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1)水稻: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2)小麦: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3)玉米:实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1.1.48经济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1)棉花: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棉铃虫、棉红蜘蛛等病虫害。(2)蔬菜: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菜青虫等病虫害。(3)果树:实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柑橘溃疡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1.1.49特色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1)茶叶: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茶树炭疽病、茶尺蠖等病虫害。(2)中药材:运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中药材病虫害。(3)畜牧业:实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重点防控动物疫病和寄生虫病。第九章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政策与法规第一节政策法规体系建设1.1.50政策法规建设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各级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1.1.51政策法规体系构成(1)法律法规层面我国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法律法规体系以《农业法》、《农药管理条例》等为基础,明确了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还包括《植物检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据。(2)政策规划层面国家层面,如《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地方层面,各省份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3)技术规范层面我国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体系以《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为核心,涵盖了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防治药剂使用等方面的规范。还包括一系列农业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为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1.1.52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管(1)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农技人员和政策执行者的认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2)资金扶持与激励加大对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企业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实施绿色防控的农户和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3)监管与执法建立健全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监管机制,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使用农药的行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第二节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1.1.53推广策略(1)强化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和能力。(2)优化技术体系结合我国实际,不断优化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3)加强示范推广开展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1.1.54推广途径(1)农技推广与服务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服务,提高农民的防控水平。(2)培训与交流组织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加强农民、农技人员和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的普及和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澳大利亚》课件
- 趣味历史常识一百题及答案
- 配色培训课件图片
- 专题3.3 代数式全章专项复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2024)(解析版)
- 橱窗卖货培训课件
- 2023年度北京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药店店长培训课件
- 动物疫病鉴别检测技术 第3部分:禽腺病毒Ⅰ群与禽腺病毒Ⅲ群-地方标准格式审查稿
- 腹部保养培训课件
- 委托生产加工合同
- 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
-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舞蹈演出编导排练合同模板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融资合作法律意见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with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
- 中医辨证-八纲辨证(中医学课件)
- 冠脉介入进修汇报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