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③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反应A(g)+2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D.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不变3、从某中草药提取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C14Hl8O6B.含有5种不同环境的氢C.与乙酸和乙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4、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和B.和C.乙炔和苯D.甲烷和乙烷5、关于A(g)+2B(g)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6mol/(L·min)B.υ(B)=0.3mol/(L·s)C.υ(C)=0.9mol/(L·min)D.υ(C)=1.2mol/(L·min)6、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C.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D.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反应中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为B.为C.为D.为8、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式:Pb-2e-=Pb2+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30℃时增加镍的量,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3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高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υ消耗[Ni(CO)4]=υ生成(CO)10、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1、某Al-电池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孔Ni电极作负极B.Al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电池工作时,K+向正极区移动1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甲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C.盐桥中的流向乙烧杯D.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1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B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C

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萃取分液,向水层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I-与Fe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Kw<Ka1(H2CO3)×Ka2(H2CO3)

A.AB.BC.CD.D1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ΔH=-2220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H2和C3H8分别完全燃烧,C3H8放出的热量多B.C3H8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l)放出的热量为555kJC.1molH2和2mol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725.8kJD.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4mol,完全燃烧时放出3256kJ热量,则n(H2):n(C3H8)=1:11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升高B.HF、HCl、HBr、HI还原性依次增强C.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增强D.HF、HCl、HBr、HI酸性依次增强16、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图2可表示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到达2min时该反应已停止。

B.在2min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2min时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2min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4)平衡后再充入1molHe,若体积不变,则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18、标准状况下12.8g铜与适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O2和NO混合气体共4480mL。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计算Cu的物质的量___。

(3)计算所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___。

(4)计算所得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___。

(5)浓硝酸的体积为40mL,计算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19、已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各步转化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工业上用氨气制备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工业制硝酸时尾气中含有NO、NO2;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水吸收NO2的缺陷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20、(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2,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___(填字母)。

(2)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将(1)中你的选择设计为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

(3)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部的新型发电装置;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是___(填“a”或“b”)。

②___(填化学式)发生还原反应。

③总反应式是___。

(4)锌锰干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其基本构造如图所示: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是锌(Zn),电路中每通过0.4mole-,负极质量减少___g;工作时NH在正极放电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分子是10e-的微粒,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二次电池,常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中。它主要依靠Li+在正极材料(LixCOO2)和负极材料(石墨)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低温时,由于电解液粘度增大,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能力下降。低温充电时石墨嵌锂速度降低,Li+来不及嵌入石墨中形成LixC;便得到电子被还原,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锂,降低电池容量,影响电池安全。上海复旦大学开发了一款新型锂离子电池,其放电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电池不仅在-40℃下放电比容量没有衰降,甚至在-70℃下该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也能够达到常温的70%左右,极大地拓展了电池的应用范围。复旦大学团队采用凝固点低;可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导电的乙酸乙酯基电解液,并采用不需要将锂离子嵌入到电极中即可完成充、放电的有机物电极,避免了低温条件下嵌入过程变慢。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填“对”或“错”)。

①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望在地球极寒地区使用。

②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金属锂是负极材料。

③若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9mAh·g-1,则其在-40℃下的放电比容量为99mAh·g-1。

(2)新型锂离子电池放电时;正极是_________(填“A”或“B”)。

(3)下列关于该新型锂离子电池可耐低温原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与传统不同的有机物电极。

b.乙酸乙酯基电解液的凝固点低。

c.锂离子不需要在正负极间移动22、I.将2molSO2、1molO2和1molSO3投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2SO3(g)反应,下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气体密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⑤消耗的SO2与消耗SO3的速率相等;

⑥2v(SO2)消耗=v(O2)生成;

达到平衡时,n(SO3)的取值范围_______。

I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X的转化率_______,生成的Z的体积百分含量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min时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开始时的_______倍。

(3)4min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

(4)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2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全属于烃的是__________。24、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水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用作燃料。

(1)写出绿色植物的秸秆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2)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由苯甲酸()和乙醇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下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

①乙烯使溴水褪色。

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

④甲烷与氯气光照时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⑤甲烷燃烧。

(4)写出甲烷与氯气光照时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在干电池中,碳棒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_______)A.正确B.错误26、由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____)A.正确B.错误27、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4题,共12分)28、将32.0g铜与2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也不考虑N2O4的存在。)

试计算:

(1)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2)若要使此混合气体被水完全吸收,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__________LO2。29、在100℃时,将0.01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0.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时间/s浓度/(mol/L)020406080100c(N2O4)0.1000.0700.050c3abc(NO2)00.060c20.1200.1200.120

请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表中c2____________c3;a____________b(填“>”“<”或“=”)。

(2)在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30、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填字母);

(2)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是___;

(3)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31、某反应物,在5min内浓度由8mol/L减少了3mol/L,它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___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24分)32、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反应①的条件是___________,过程①属于______反应。

(3)反应②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且另一种产物有写出由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有机物与非诺芬互为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II.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的结构有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制备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33、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1)从3min到15min,υ(H2)=____mol•L-1•min-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同时生成1molCH3OH

D.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

(4)平衡混合气体中CO2(g)和H2(g)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5)第3分钟时υ正(CH3OH)______第15分钟时υ逆(CH3OH)(填“>”、“<”“=”)。34、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2CO(g)+4H2(g)=CH3CH2OH(g)+H2O(g)ΔH。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CO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1中曲线所示,平衡常数K与温度关系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该反应的ΔH___0(填“>”或“<”,后同),pl____p2,M、N相比,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

(2)A、B,C、D四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的点为_____。

(3)下列各项数据能表明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CO(g)+4H2(g)=CH3CH2OH(g)+H2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反应过程中c(CO):c(H2)=1:2

c.生成速率:v(CO)=2v(H2O)d.ΔH—定。

(4)若在恒容条件下,最初向容器中通入1molCO、2molH2,在适当催化剂、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2CO(g)+4H2(g)=CH3CH2OH(g)+H2O(g)。测得开始时容器总压为3xl05Pa,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且平衡时体系压强降低了则v(CO)=____Pa/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p的值为____。35、雾霾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发展的障碍。雾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为排放;其中汽车尾气污染对雾霾的“贡献”逐年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N2与O2生成NO的过程如下:

①1molO2与1molN2的总能量比2molNO的总能量______(填“高”或“低”)。

②N2(g)+O2(g)=2NO(g)ΔH=_____。

(2)氢能源是绿色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利用甲醇与水蒸气反应可以制备氢气;CH3OH(g)+H2O(g)=CO2(g)+3H2(g)△H1。如图是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图:

①通过图中信息可判断反应CH3OH(g)+H2O(g)=CO2(g)+3H2(g)的△H1____0(填“>”“=”或“<”)。

②图中途径II的条件是____,途径I的反应热_____(填“>”“=”或“<”)途径II的反应热。

③已知:2CH3OH(g)+3O2(g)=2CO2(g)+4H2O(g)△H2,H2(g)+O2(g)=H2O(g)△H3。△H1、△H2、△H3三者的关系式为_____。

④已知25℃、101kPa,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①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故①错误;

②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进行,在常温下不反应,故②错误;

③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③正确;

④化学键的断裂需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则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④正确;由③④正确,选D;

答案为D。2、C【分析】【分析】

图像分析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依据能量守恒分析;依据图像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催化剂同效果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

【详解】

A.图像分析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前后能量守恒,故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B错误;

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反应热不发生改变,C正确;

D.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D,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即同步降低E1和E2的值。3、B【分析】【详解】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4H18O6;故A正确;

B.环上有5种氢原子;羟基和羧基上有2中,共7种不同环境的氢,故B错误;

C.含有醇羟基和羧基;所以与乙酸和乙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故D正确;

【点睛】

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醇羟基和碳碳双键,具有羧酸、醇和烯烃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中和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4、C【分析】【详解】

A.和二者最简式均是CH2;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A不符合题意;

B.和的最简式均是C2H6O;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B不符合题意;

C.乙炔和苯的最简式均是CH,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苯的分子式为C6H6;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C符合题意;

D.甲烷和乙烷的最简式分别是CH4、CH3,分子式分别是CH4、C2H6,二者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基团;属于同系物,不是同分异构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C。5、B【分析】【详解】

将选项中的反应速率都换成用C表示的速率;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

A.υ(C)=3υ(A)=1.8mol/(L·min);

B.υ(C)=υ(B)=0.45mol/(L·s)=27mol/(L·min);

C.υ(C)=0.9mol/(L·min);

D.υ(C)=1.2mol/(L·min);

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B>A>D>C;即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故选B。

【点睛】

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要注意反应速率的单位需统一后再进行比较。6、C【分析】【分析】

【详解】

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B.食品包装袋中硅胶;生石灰是干燥剂;还原铁粉作用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项错误;

C.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则需要阳离子交换膜使阳离子移动到阴极,C项正确;

D.人体不含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不能消化,D项错误;

答案选C。7、C【分析】【详解】

已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反应无论是正向进行,还是逆向进行,总不会进行到底,故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0<0.2mol/L;0.2mol/L<0.4mol/L;0<0.4mol/L。

答案为C。8、C【分析】【分析】

【详解】

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

B.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则使用过程中锌筒被破坏,故B正确;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故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CD【分析】【详解】

A.230℃时增加镍的量;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因此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故B错误;

C.第二阶段,Ni(CO)4(g)Ni(s)+4CO(g),K=5×105,平衡常数大,因此Ni(CO)4分解率较高;故C正确;

D.不论平衡与否,4υ消耗[Ni(CO)4]=υ生成(CO)都成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10、AB【分析】【详解】

A.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碳碳双键、醚键4种官能团;A正确;

B.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醇羟基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

C.1mol分枝酸含有2mol羧基;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C不正确;

D.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Br2因加成反应而褪色;碳碳双键;醇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还原而褪色,原理不相同,D不正确。

故选AB。

【点睛】

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环二烯,而不是苯基,因而,羟基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解题时,若不注意区分,我们很容易出错。11、CD【分析】【详解】

A.该装置为原电池;活动性比较强的Al在反应中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比较弱的Ni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Al为原电池的分解;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MnO2,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

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可知:该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即K+向正极区移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12、BC【分析】【分析】

【详解】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Fe3++e-=Fe2+;故A错误;

B、甲烧杯中发生Fe3++e-=Fe2+;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故B正确;

C、阴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流向乙烧杯;故C正确;

D;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铜被氧化,铜为负极,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错误;

答案选BC。13、AC【分析】【详解】

A.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足量CO2;碳酸将苯酚置换出来,溶液变浑浊,属于强酸制弱酸,可以得出结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故A正确;

B.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可能是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也可能是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色,故B错误;

C.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碘离子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和亚铁离子,反应后,萃取分液,向水层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铁离子,没有反应完,说明I-与Fe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故C正确;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同时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HCO3-+H2O⇌H2CO3+OH-,Kh=H2CO3⇌HCO3-+H+,Ka1=HCO3-⇌H++CO32-,Ka2=Ka1(H2CO3)×Ka2(H2CO3)=×=Kh>Ka2,>等式两边同乘以c(H+),可以得到即Kw>Ka1(H2CO3)×Ka2(H2CO3);故D错误;

答案选AC。14、AD【分析】【分析】

【详解】

A.相同质量H2和C3H8分别完全燃烧,H2放出的热量多;A不正确;

B.C3H8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l)放出的热量为kJ=555kJ;B正确;

C.lmolH2和2mol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4725.8kJ;C正确;

D.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4mol,若n(H2):n(C3H8)=1:1,即n(H2)=n(C3H8)=2mol,2molC3H8的燃烧放热为4440kJ;则完全燃烧时放热一定大于3256kJ,D不正确;

故选AD。15、B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A.HF分子间存在氢键,则HCl、HBr、HI、HF的沸点依次升高,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HF、HCl、HBr、HI还原性依次增强,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C错误;D.HF、HCl、HBr;HI酸性依次增强;D正确,答案选BD。

考点:考查HX性质递变规律判断16、BD【分析】【分析】

【详解】

A.图1所示的装置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2相符,B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电能;光能、不一定都是热能,C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旧的化学键断开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断开键吸收能量,形成键释放能量,因此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D正确;

答案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0.7mol=0.3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0.9mol=0.1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3)A.到达2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该反应没有停止,A错误;

B.在2min之前反应正向进行;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B正确;

C.在2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正确;

D.在2min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不是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D错误;

答案选BC;

(4)平衡后再充入1molHe,若体积不变,则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解析】3X+Y2Z0.05mol/(L·min)BC不变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

(2)=0.2mol;

(3)

(4)假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是xmol,NO的物质的量是ymol,则x+y=0.2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x+3y=联立两式,解得x=y=0.1mol,所以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

(5)反应后的含氮元素产物为Cu(NO3)2、NO2、NO,根据元素守恒,铜元素有0.2mol,硝酸铜中的N元素是0.4mol,NO和NO2中N元素总量为0.2mol,所以反应前氮元素总量是0.6mol,即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6mol,其浓度为【解析】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0.2mol0.2mol0.1mol15mol/L19、略

【分析】【分析】

反应①为合成氨:N2+3H22NH3,反应②为氨的催化氧化,其反应:4NH3+5O24NO+6H2O,NO能与氧气反应,反应③:2NO+O2=2NO2,反应④为3NO2+H2O=2HNO3+NO;据此分析;

【详解】

(1)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根据上述分析,步骤①中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属于氮的固定;故答案为①;

(2)工业上利用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制备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3)①水与NO2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NO2有转化成NO没有被吸收掉;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NO2有转化成NO没有被吸收掉;

②NaOH和NO2发生歧化反应,NO2中部分+4价的N化合价降低变为NaNO2中+3价的N,则还应有部分N化合价升高,应转化为NaNO3中+5价的N,因此方程式中的另一个产物为NaNO3;故答案为NaNO3。【解析】①3NO2+H2O=2HNO3+NO,NO2有转化成NO没有被吸收掉NaNO3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B2Fe3++2e-=2Fe2+aO22H2+O2=2H2O132NH+2e-=2NH3↑+H2↑21、略

【分析】【分析】

结合短文提供的信息和原电池化学原理分析解题。

【详解】

(1)①新型锂离子电池在-40C下放电比容量没有衰降,在-700C下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也能达到常温的70%左右;所以新型锂离子电池有望在地球极寒地区使用,故①正确;

②传统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LixCoO2),负极材料是石墨,Li+嵌入石墨中形成LixC,LixC失去电子;电池工作放电,故②错误;

③电池在-40C下放电比容量没有衰降,即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常温下和-40C下的放电比容量相等,均为99mAh•g-1;故③正确;

(2)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由新型锂离子放电原理图可知,Li+由B电极移向A电极,TFSI-由A电极移向B电极;所以B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

(3)a.新型锂离子电池可能采用快速完成充;放电的有机物电极;避免低温条件下嵌入过程变慢,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故a正确;

b.新型锂离子电池可能采用极端低温条件下能导电的乙酸乙酯基电解液,避免低温条件下嵌入过程变慢,说明乙酸乙酯基电解液凝固点低,故b正确;

c.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Li+在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能形成闭合通路,对外供电,故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把握短文中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信息、结合原电池的原理迁移运用信息即可解答该题,注意信息的提炼和比较,难点是准确分析新型锂离子电子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性能差异。【解析】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Ac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I.①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2SO3(g)反应;气体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则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项不选;

②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项选;

③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项选;

④将2molSO2、1molO2和1molSO3投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2:1,故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项不选;

⑤消耗的SO2与消耗SO3的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项选;

⑥2v(SO2)消耗=v(O2)生成;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⑥项不选;

答案选②③⑤;

将2molSO2、1molO2和1molSO3投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g)+O2(g)⇌2SO3(g)反应,可逆反应有限度,则达到平衡时,1mol<n(SO3)<3mol;

I.(1)达平衡时,消耗了0.1molY和0.3molX,生成了0.2molZ,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消耗了0.1molY,则反应消耗了0.3molX,则X的转化率为平衡时,压强不变,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生成的Z的体积百分含量为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则2min时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开始时的0.9倍;

(3)4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设当n(X)=n(Y)=2n(Z)时,反应消耗xmolY,则此时X的物质的量为(a-3x)mol,Y的物质的量为(b-x)mol,Z的物质的量为2xmol,当n(X)=n(Y)=2n(Z)时,(a-3x)mol=(b-x)mol=4xmol,则a=7x,b=5x,则原混合气体中a:b=7:5。【解析】②③⑤1mol<n(SO3)<3mol30%11.1%0.9=7:523、A:D:D【分析】【分析】

一般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等;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

【详解】

A、D选项中的物质均为有机物,D选项中的物质均为烃;B选项中H2O2不属于有机物,C选项中H2CO3不属于有机物。24、略

【分析】【分析】

(1)

纤维素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2)

和乙醇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2O。

(3)

①乙烯使溴水褪色;是乙烯中碳碳双键打开和溴发生加成反应;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氧化反应;③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是发生了酯化(取代)反应;④甲烷与氯气光照时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是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⑤甲烷燃烧是氧化反应。

故属于取代反应为③④;属于氧化反应为②⑤;属于加成反应的①;

(4)

甲烷与氯气光照时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5)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解析】(1)

(2)+CH3CH2OH+H2O

(3)③④②⑤①

(4)CH4+Cl2CH3Cl+HCl

(5)CH4+2O2CO2+2H2O四、判断题(共3题,共27分)25、A【分析】【详解】

在干电池中,碳棒作为正极,电子流入,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正确。26、B【分析】【详解】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不管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故错误。27、B【分析】【详解】

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大的反应速率不一定快,错误。五、计算题(共4题,共12分)28、略

【分析】【分析】

32.0g铜的物质的量为=0.5mol,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设产生NO为xmol,NO2为ymol,由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可得x+y=0.5mol①;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得3x+y=1mol②,解联立方程可得x=0.25mol,y=0.25mol。

【详解】

(1)由N原子个数守恒可得,n(HNO3)=n(NO)+n(NO2)+n(NO3—)=0.25mol+0.25mol+0.5mol×2=1.5mol,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6mol•L-1;故答案为6;

(2)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混合气体被水完全吸收时,4n(O2)=3n(NO)+n(NO2)=3×0.25mol+1×0.25mol=1mol,则n(O2)=0.25mol,V(O2)=0.25mol×22.4L/mol=5.6L;故答案为5.6.

【点睛】

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是计算的关键,也是解答技巧。【解析】65.629、略

【分析】【分析】

从分析表格数据找出反应方程式为N2O42NO2,按定义进行转化率的计算,通过计算,比较c2和c3的相对大小,按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的N2O4速率;

【详解】

(1)通过表格知,N2O4是反应物,NO2是生成物,则反应方程式为N2O42NO2,达到化学平衡时NO2的浓度是0.120mol/L,则达到平衡过程中消耗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转化率为达到平衡时N2O4物质的量浓度c3=故40s还没达到化学平衡,40s时生成NO2的物质的量浓度c2=即C2>C3,a=b;

答案为:N2O4⇌2NO2;60%;>;=;

(2)20s时消耗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0~20s平均反应速率

答案为:

【点睛】

从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出发,找出化学方程式,并按化学方程式及数据进行计算。【解析】60%>=0.001530、略

【分析】【分析】

结合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和NO转化率=×100%计算。

【详解】

(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NO2)=△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

(2)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即3s时反应达平衡,NO转化率=×100%=65%;

(3)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3.0×10-3mol•L-1•s-1=1.5×10-3mol•L-1•s-1。【解析】①.b②.65%③.1.5×10-3mol/(L·s)31、略

【分析】【详解】

在5min内,反应物浓度由8mol/L减少了3mol/L,则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3mol/L,该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0.6mol/(L•min)。答案为:0.6mol/(L•min)。

【点睛】

若我们把“减少了”理解成“减少到”,则会得出反应速率为1mol/(L•min)。【解析】0.6mol/(L•min)六、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24分)32、略

【分析】【分析】

根据流程图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溴苯,则A为苯;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非诺洛芬,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的化学名称是苯,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羰基。

故答案为苯;醚键和羧基;

(2)反应①发生的是苯的溴代反应,反应条件是(或);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或);取代;

(3)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该取代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是HBr,根据C的结构简式结合原子守恒知,X结构简式为由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有羧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基;

II.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说明该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且H原子种类是6,则符合条件的的结构简式为共有4种;因酚与浓溴水反应取代羟基邻对位氢原子,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的苯环应被其它基团占据,所以不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4;

(5)用发生类似题中的④⑤⑥反应,可得再用与酯化得所以其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明确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利用题给信息解答(5)题,注意反应条件和有机物断键和成键位置。【解析】苯醚键、羰基(或)取代433、略

【分析】【分析】

(1)根据计算;

(2)反应达到平衡时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等保持不变;据此判断;

(3)根据计算;

(4)根据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及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判断平衡时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

(5)根据平衡建立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从3min到15min,CO2的浓度从0.5mol/L变为0.25mol/L,∆c(CO2)=(0.5−0.25)mol/L=0.25mol/L,则∆c(H2)=0.25mol/L×3=0.75mol/L,故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2)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由于CO2与CH3OH的浓度还在发生变化;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题意;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H2,就会消耗molCH3OH,同时生成1molCH3OH;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